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地處杭州灣南岸,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
紹興曆史悠長,新石器時代中期,這裏就有人類活動(考古稱小黃山文化),距今已有約9000年曆史。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紹興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茅山,茅山因此更名為“會稽”。
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
戰國,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並至浙江,越始“服朝於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督察各郡,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
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今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
三國,會稽郡隸屬於吳。
西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於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複會稽郡,置東揚州。陳永定年間(557~559),會稽郡析山陰置會稽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為吳州。大業三年(607),複為會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會稽郡為越州,置越州總管府,後改越州總管府為越州都督府,隸屬於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廢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駐越州,,號越州為東府。
北宋,熙寧七年(1074),設兩浙東路駐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駐蹕越州,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下詔從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紹興,並升越州為紹興府。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紹興府為紹興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複置紹興府。
清朝,設浙江省,紹興府隸屬寧紹台道。宣統三年(1911),並山陰、會稽為紹興縣。
有個成語謂之鍾靈毓秀,意為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優秀人物。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紹興恐怕是再恰當不過了。
自古以來,留下的先賢和文人墨客的印跡可謂俯拾即是、斑駁可考。
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的傳說,已經在這裏物化為氣勢巍峨的大禹陵廟,供千百年來的人們瞻仰憑吊。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越王勾踐在這裏的臥薪嚐膽,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在逆境中奮發。
還有與勾踐的故事聯係在一起的美麗動人的西施姑娘,生於斯而葬於此。
報國無門的大詩人陸遊,在這裏的沈園邂逅初戀唐婉,寫下纏纏綿綿的詩章——《釵頭鳳》。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論衡》的著者王充、大器晚成的史學家章學誠、大書法家王羲之,在這裏也都有故事留下。
至於近代,更謂名人輩出。
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革命家,光複會創立者及領袖之一)、劉大白(詩人,文學史家,新詩開創者)、魯迅、馬寅初(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夏丏尊(文學家)、竺可楨(科學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範文瀾(曆史學家)、周.恩.來、朱自清(詩人、散文家)、俞平伯(詩人、作家、紅學家)、錢三強(核物理學家、袁雪芬(戲劇泰鬥)……
看這一長串薈萃的名人,紹興被譽近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罕有的群星璀璨之地實至名歸。
在地理上背靠大陸,被深厚的大陸文明底蘊滋養,又瀕臨沿海地區,兼具開放的氣息,毫無疑問,紹興這種獨特的地理壞境,使其成為近代中國社會新思想的萌發地之一。
1868年1月11日,公認的“學界泰鬥”、“一代宗師”的蔡元培蔡先生,就出生在這曆史名城紹興(時為紹興府山陰縣城筆飛弄)。
蔡元培的乳名原本叫阿培,進私塾讀書後取名元培,字鶴卿,又改字仲申,別名鶴廎。後來,他自號為“民友”,原意是老百姓的朋友。這個名字還多少有點清高氣,認為自己不同凡類。與民為友者,當然不自認為是“民”,而是親近、影響、教化人民的人。或許,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怎麽能叫“民友”呢?於是就改號為孑民。因此。很多人都尊重的稱他為 “孑民先生”。
蔡元培生在一個世代經商之家,隻是屢遭挫折,如蔡元培在他的“自述”中所說:“我家明末由諸暨遷至山陰,我祖先有營木材業者,因遭同行人嫉妒,被斧砍傷,受傷後遂不複理木材業。自此祖又兩世,至我曾祖,行四。我曾祖之兄行三者,營綢緞業於廣東,因偷關被捕,將處極刑,家中營救,罄其所有,免於一死。”
蔡元培的祖父經營典當業,是當地一家典當鋪的經理。因行事公正,又善經營,遂致家業漸漸興旺。其祖父生七子,蔡元培的父親為長子;“三子好武,不知往終;居家六子,次子為綢緞莊經理,長、五、七子分別為錢莊經理,四子亦經營錢莊,隻有六子讀書”。
蔡元培有兄弟四人,姊妹三人,他是家裏的老二。說來奇怪,他們兄弟姊妹,排行占單數的,長得像母親,麵橢圓、膚白皙;排行占雙數的,卻像父親,方臉、膚黃。蔡元培排行老二,長得就像父親的翻版。蔡元培的七個同胞兄妹中,後來有四個夭折,隻有他和大哥、三弟活了下來,三人分別相差兩歲。
長到6歲時,家境不錯的蔡元培,就開始在自家延請教書先生開設的私塾中讀書。
古代教育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把教育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0歲到3歲,為“家學”時期,主要的任務是健康成長,還有基本生活常識和禮儀規範。
4歲到6歲,為蒙學時期。蒙學的主要任務有禮教和樂教兩部分。
7歲到12歲,為學館時期,主要任務是讀經,也有習字、練武等活動。6歲以前一般不讀經。讀經要“詳訓詁、明句讀”,是要詳細解釋的。
13歲到20歲,為官學時期,一般會去縣學、府學繼續學習,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解經,也包括琴棋書畫、詩詞文賦、經史子集等內容。
而後21歲到35歲,這個時期學習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學習專業,如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政治軍事;還有一個任務,是行萬裏路、交遊。這是古代教育裏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階段,也有為出仕做官做準備的。
36歲到70歲,則是古代讀書人出仕做官時期。
清代地方的官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社學和義學外,一般都在地方上或經濟寬裕人家所辦的學塾裏。
蔡元培進入私塾之後,私塾老師周先生教他讀《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讀書之外還要練習寫字和對對子。稍長一些,就開始讀最基本的儒學經典,像“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書經》《周易》《小戴禮記》《春秋左氏傳》),並學習寫作八股文。
在私塾課堂上,體罰教育絕對是合理合法的。所謂“教不嚴,師之惰”“不打不成材”,調皮的孩子們在學塾裏,被戒尺打手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那個年代的家長,是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遭到老師的打手心乃至於打屁股而找上門去評理的。反而認為這才是先生對自己孩子的悉心培養的表現,是盡職盡責地要培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往往會幫著先生說話,反過來訓斥自己的孩子。
學生整天關在教室裏熟讀課文,死記硬背。學生如果不會背書,就會受到先生體罰——用戒板打手心。學生沒有年級,原教科書教學完了,先生選購新教科書。學生對課文雖一知半解,但都能倒背如流。
蔡元培是聰明勤奮的孩子,但縱使資質再好,也逃不過被老師打手心的經曆。而且重複犯錯誤會加倍責打手心。有一次,由於他背誦《易經》,連著錯了很多次,被責打手心達百下。
蔡先生後來自嘲說:“這種不分貴賤賢愚、一概打而後教的教學手段,卻也頗能培養學生的謙遜平等的精神。”
私塾裏,老師是不會過多地解釋課文,隻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許,這種學習方法的邏輯是:孩童時節,人記憶力強而理解能力弱,不管怎樣先背下來,現在不懂,以後會懂的。
很多讀書人,在以後的人生中,經典名句張嘴就來,這應該受惠於幼年的死記硬背。看來,什麽事都不是一無是處。
年幼的蔡元培是個特別聽話的孩子。不管懂不懂,就按先生的要求認真背誦,在課堂上既不東張西望,更不玩耍嬉戲,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一股從容安詳的性格與氣質。
這也造就了蔡元培讀書,做事特別專注的性格。
一次,他獨自在自家樓上讀書。忽然樓下房宅著火,幸虧火勢不大,家人都驚慌失措地呼叫著撲火。火很快就撲滅了,卻唯獨不見蔡元培,大家急忙上下四處尋找,才在樓上找到。發現蔡元培仍然安坐在樓上,口中念念有詞地還在讀書,根本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又一次,天快黑了,蔡元培的奶媽叫他和一起玩耍的小表叔下樓,奶媽先抱小表叔下樓,讓蔡元培在樓梯口坐著等。誰知奶媽一忙別的事把這邊的事忘了,幾個小時後,奶媽突然想了起來,趕忙回來找蔡元培。隻見他靜靜地坐在樓梯口,一步都沒挪,也不哭不叫,平和的樣子簡直不像五六歲的孩子。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紹興曆史悠長,新石器時代中期,這裏就有人類活動(考古稱小黃山文化),距今已有約9000年曆史。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紹興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茅山,茅山因此更名為“會稽”。
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
戰國,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並至浙江,越始“服朝於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
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督察各郡,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
東漢,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今錢塘江以南仍為會稽郡。
三國,會稽郡隸屬於吳。
西晉,太康二年(281),以會稽地封於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複會稽郡,置東揚州。陳永定年間(557~559),會稽郡析山陰置會稽縣。
隋朝,開皇九年(589),廢會稽郡,改東揚州為吳州。大業三年(607),複為會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會稽郡為越州,置越州總管府,後改越州總管府為越州都督府,隸屬於江南道。乾元元年(758),廢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東道節度使駐越州,,號越州為東府。
北宋,熙寧七年(1074),設兩浙東路駐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駐蹕越州,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下詔從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紹興,並升越州為紹興府。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紹興府為紹興路。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複置紹興府。
清朝,設浙江省,紹興府隸屬寧紹台道。宣統三年(1911),並山陰、會稽為紹興縣。
有個成語謂之鍾靈毓秀,意為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優秀人物。用這個成語來形容紹興恐怕是再恰當不過了。
自古以來,留下的先賢和文人墨客的印跡可謂俯拾即是、斑駁可考。
治水八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的傳說,已經在這裏物化為氣勢巍峨的大禹陵廟,供千百年來的人們瞻仰憑吊。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越王勾踐在這裏的臥薪嚐膽,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在逆境中奮發。
還有與勾踐的故事聯係在一起的美麗動人的西施姑娘,生於斯而葬於此。
報國無門的大詩人陸遊,在這裏的沈園邂逅初戀唐婉,寫下纏纏綿綿的詩章——《釵頭鳳》。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論衡》的著者王充、大器晚成的史學家章學誠、大書法家王羲之,在這裏也都有故事留下。
至於近代,更謂名人輩出。
徐錫麟、秋瑾、陶成章(革命家,光複會創立者及領袖之一)、劉大白(詩人,文學史家,新詩開創者)、魯迅、馬寅初(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夏丏尊(文學家)、竺可楨(科學家和教育家、著名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範文瀾(曆史學家)、周.恩.來、朱自清(詩人、散文家)、俞平伯(詩人、作家、紅學家)、錢三強(核物理學家、袁雪芬(戲劇泰鬥)……
看這一長串薈萃的名人,紹興被譽近代中國政治史和文化史上罕有的群星璀璨之地實至名歸。
在地理上背靠大陸,被深厚的大陸文明底蘊滋養,又瀕臨沿海地區,兼具開放的氣息,毫無疑問,紹興這種獨特的地理壞境,使其成為近代中國社會新思想的萌發地之一。
1868年1月11日,公認的“學界泰鬥”、“一代宗師”的蔡元培蔡先生,就出生在這曆史名城紹興(時為紹興府山陰縣城筆飛弄)。
蔡元培的乳名原本叫阿培,進私塾讀書後取名元培,字鶴卿,又改字仲申,別名鶴廎。後來,他自號為“民友”,原意是老百姓的朋友。這個名字還多少有點清高氣,認為自己不同凡類。與民為友者,當然不自認為是“民”,而是親近、影響、教化人民的人。或許,他覺得自己本來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員,怎麽能叫“民友”呢?於是就改號為孑民。因此。很多人都尊重的稱他為 “孑民先生”。
蔡元培生在一個世代經商之家,隻是屢遭挫折,如蔡元培在他的“自述”中所說:“我家明末由諸暨遷至山陰,我祖先有營木材業者,因遭同行人嫉妒,被斧砍傷,受傷後遂不複理木材業。自此祖又兩世,至我曾祖,行四。我曾祖之兄行三者,營綢緞業於廣東,因偷關被捕,將處極刑,家中營救,罄其所有,免於一死。”
蔡元培的祖父經營典當業,是當地一家典當鋪的經理。因行事公正,又善經營,遂致家業漸漸興旺。其祖父生七子,蔡元培的父親為長子;“三子好武,不知往終;居家六子,次子為綢緞莊經理,長、五、七子分別為錢莊經理,四子亦經營錢莊,隻有六子讀書”。
蔡元培有兄弟四人,姊妹三人,他是家裏的老二。說來奇怪,他們兄弟姊妹,排行占單數的,長得像母親,麵橢圓、膚白皙;排行占雙數的,卻像父親,方臉、膚黃。蔡元培排行老二,長得就像父親的翻版。蔡元培的七個同胞兄妹中,後來有四個夭折,隻有他和大哥、三弟活了下來,三人分別相差兩歲。
長到6歲時,家境不錯的蔡元培,就開始在自家延請教書先生開設的私塾中讀書。
古代教育主流是儒家教育,儒家把教育分為這樣幾個階段:
0歲到3歲,為“家學”時期,主要的任務是健康成長,還有基本生活常識和禮儀規範。
4歲到6歲,為蒙學時期。蒙學的主要任務有禮教和樂教兩部分。
7歲到12歲,為學館時期,主要任務是讀經,也有習字、練武等活動。6歲以前一般不讀經。讀經要“詳訓詁、明句讀”,是要詳細解釋的。
13歲到20歲,為官學時期,一般會去縣學、府學繼續學習,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解經,也包括琴棋書畫、詩詞文賦、經史子集等內容。
而後21歲到35歲,這個時期學習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學習專業,如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政治軍事;還有一個任務,是行萬裏路、交遊。這是古代教育裏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階段,也有為出仕做官做準備的。
36歲到70歲,則是古代讀書人出仕做官時期。
清代地方的官學有名無實,青少年真正讀書受教育的場所,除社學和義學外,一般都在地方上或經濟寬裕人家所辦的學塾裏。
蔡元培進入私塾之後,私塾老師周先生教他讀《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讀書之外還要練習寫字和對對子。稍長一些,就開始讀最基本的儒學經典,像“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書經》《周易》《小戴禮記》《春秋左氏傳》),並學習寫作八股文。
在私塾課堂上,體罰教育絕對是合理合法的。所謂“教不嚴,師之惰”“不打不成材”,調皮的孩子們在學塾裏,被戒尺打手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那個年代的家長,是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裏,遭到老師的打手心乃至於打屁股而找上門去評理的。反而認為這才是先生對自己孩子的悉心培養的表現,是盡職盡責地要培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往往會幫著先生說話,反過來訓斥自己的孩子。
學生整天關在教室裏熟讀課文,死記硬背。學生如果不會背書,就會受到先生體罰——用戒板打手心。學生沒有年級,原教科書教學完了,先生選購新教科書。學生對課文雖一知半解,但都能倒背如流。
蔡元培是聰明勤奮的孩子,但縱使資質再好,也逃不過被老師打手心的經曆。而且重複犯錯誤會加倍責打手心。有一次,由於他背誦《易經》,連著錯了很多次,被責打手心達百下。
蔡先生後來自嘲說:“這種不分貴賤賢愚、一概打而後教的教學手段,卻也頗能培養學生的謙遜平等的精神。”
私塾裏,老師是不會過多地解釋課文,隻是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或許,這種學習方法的邏輯是:孩童時節,人記憶力強而理解能力弱,不管怎樣先背下來,現在不懂,以後會懂的。
很多讀書人,在以後的人生中,經典名句張嘴就來,這應該受惠於幼年的死記硬背。看來,什麽事都不是一無是處。
年幼的蔡元培是個特別聽話的孩子。不管懂不懂,就按先生的要求認真背誦,在課堂上既不東張西望,更不玩耍嬉戲,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一股從容安詳的性格與氣質。
這也造就了蔡元培讀書,做事特別專注的性格。
一次,他獨自在自家樓上讀書。忽然樓下房宅著火,幸虧火勢不大,家人都驚慌失措地呼叫著撲火。火很快就撲滅了,卻唯獨不見蔡元培,大家急忙上下四處尋找,才在樓上找到。發現蔡元培仍然安坐在樓上,口中念念有詞地還在讀書,根本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什麽事。
又一次,天快黑了,蔡元培的奶媽叫他和一起玩耍的小表叔下樓,奶媽先抱小表叔下樓,讓蔡元培在樓梯口坐著等。誰知奶媽一忙別的事把這邊的事忘了,幾個小時後,奶媽突然想了起來,趕忙回來找蔡元培。隻見他靜靜地坐在樓梯口,一步都沒挪,也不哭不叫,平和的樣子簡直不像五六歲的孩子。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