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各派各係軍人聯合驅逐滇黔軍時,曾在重慶成立聯合辦事處,推第二軍軍長劉湘為處長,第一軍軍長但懋辛,第三軍軍長劉成勳為副處長。這個聯合辦事處長其實就是督軍或者總司令。


    一九二零年十二月十日,四川軍人在重慶開了一個軍事會議,在會議中作出了四川自治的決定,這個決定由全體川軍將領署名公布。四川是繼湖南之後第二個宣布自治的省份。


    將滇黔軍從四川趕出,在北京政.府看來,也就表示四川已擺脫西南的勢力範圍,於是發表了劉存厚為四川督軍,熊克武為四川省長,但遭拒絕。熊克武通電拒絕接受省長,全體川軍將領也聯名通電否認北京政.府對四川的人事命令。


    迫於形勢,投向北方的劉存厚也不敢接受督軍任命,隻能讚成自治,在成都掛起了籌備自治的招牌。


    不過,他打了一個密電到北京,表示自己始終擁護“中央”,由於目前四川環境特殊,所以不能公開表示態度,請“中央”予以諒解。


    北京政.府在四川碰了釘子,很沒麵子,竟把劉存厚的密電公布出來,借以遮羞。這一來劉存厚變成川人之敵,大家都罵劉口是心非,小人一個。


    劉存厚怎麽也沒想到北京政.府會如此待他的,除了打電報到北京,埋怨北京政.府不該把他的密電公開,使他無地自容之外,也無之奈何。


    此前,劉存厚曾收買劉湘的部下,以軍長職務為餌,引誘劉湘的部下第二師師長陳能芳倒戈。結果被劉湘發現,陳能芳被撤職。而在唐繼堯還未下台時,劉存厚曾派周揚前往昆明,勸唐反攻四川,自己願為內應。周揚經過嘉定時,被第八師師長張體乾捕獲,搜出劉存厚的親筆信和秘電本,把周揚移送在重慶的“聯合辦事處”處理。


    這一連串的事件加到一起,徹底激怒川軍一二兩軍的將領們,他們聯名斥責劉存厚“阻撓自治,傾心北廷,包辦選舉,自居督軍,擴充軍隊”,並決定第一軍擔任北路,第二軍擔任東路,兩路會攻成都。


    “聯合軍”要取成都,劉存厚所屬的邊防軍司令賴心輝首先倒戈,由保寧開往潼川,綿陽來會合北路軍。劉存厚所屬的陳國棟、唐廷牧兩師長也派人與劉湘聯絡,鄧錫侯、田頌堯兩師長則采取了觀望的態度。


    麵對眾叛親離、土崩瓦解的局勢,三月十二日劉存厚在成都被迫通電下野,退出成都,帶著他的部眾萬餘人退到陝南寧羌一帶。


    聯合軍開進了簡陽、新都,對於退往新繁、彭縣的鄧錫侯、田頌堯兩師采取了和平辦法,進行了吸收改編。


    川軍將領公推劉湘繼任川軍總司令。


    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貴州僅次於湖南和四川之後,第三個宣布自治。


    一九一九年底,王文華、何應欽、穀正倫等新派人發起成立“貴州政治委員會”,要求審議貴州政治上一切應興應革事宜,謀劃廢除督軍。


    而舊派劉顯世認為“廢督就是逼我死”,組織力量“倒王”。建立了反對王文華的秘密組織——靖難軍,由劉顯世控製的遊擊軍也陸續向貴陽集中。


    一九二零年十月初,王文華決定讓駐紮在四川的黔軍“回黔就餉”,以配合在貴陽的警察廳長何應欽發動政變。他自己則以養病為名前往上海,以免被人指責“以甥逐舅”“以下犯上”。王文華還囑咐部下重在奪權,不要傷及劉顯世。


    十月下旬,黔軍陸續退回貴州省內。劉顯世急調遊擊軍三個營趕往貴陽,並連日與熊範輿、何麟書、郭重光等人籌劃應對之策,準備等遊擊軍集結完畢,先消滅何應欽在貴陽的武裝。


    這一情況被何應欽探知,遂密令黔軍的警衛營火速趕往貴陽。劉顯世明知警衛營是王文華的精銳部隊,人員素質和裝備在黔軍中都是最好的,但因為該營營長孫劍鋒是自己長子的妻兄,副營長林子賢是自己次子的妻兄,故而對該營的到來未加防範。


    一九二零年十一月十日下午,何應欽與孫劍鋒在警察廳商討行動計劃和殺人名單。何應欽不主張多殺人,孫劍鋒則力主殺人多多益善。孫劍鋒將他擬議的有十幾個人的殺人名單給何應欽看,何應欽認為要多斟酌,不應擴大事態。孫劍鋒埋怨何應欽做事太婆婆媽媽,難成大氣候。


    兩人為此爭論不休。當夜行動前,何應欽召省議會議長張士仁來,請他過目名單。張士仁提出,名單上前麵幾人是首要分子,殺之罪有應得,“以下的不過是為彼輩、走卒,殺之無補於事,反而引起社會輿論之責難”。


    何應欽聽後表示尊重議長意見,最後決定隻捕殺郭重光、熊範輿、何麟書三人,由孫劍鋒負責執行。孫劍鋒命令警衛營屬下的三個排各自負責“解決”一人。


    當天晚上,郭重光與耆老會(由貴州地區官僚、豪紳地主組成的組織,以郭重光為主)成員聚會,眾人勸他躲避,郭重光不聽,結果在夜裏被士兵綁走,押至北門橋頭。據目擊者稱,孫劍鋒指揮警衛營士兵“把郭放平在賣肉的案桌上,幾人按住,一刀剁下郭的腦殼,提起腦殼就走了”。郭重光的幼子郭虞彩、次女郭潤彩一同被害。


    熊範輿遇刺那天晚上,有人前來報信,勸熊範輿躲避,但他堅持不走。熊範輿遇刺後,過了五天才發還首級。家人請皮匠縫合頭顱,將其葬在城外。


    警衛營士兵闖入何麟書家,先是打死馬夫。緊接著,何麟書子侄三人或被砍頭,或被射殺。何麟書的幼.女剛滿周歲,被士兵一刀刺中大腿,幸得保姆舍身相救,稱其是女孩,才撿回一條命。當時何麟書聽到擾攘聲,拿出佩槍欲做一搏,被夫人勸住,後來從二樓窗戶跳至隔壁人家花園,得以逃脫。


    第二天,劉顯世見大勢已去,隻得交出權力,回興義老家。貴州的最高政治權力為新派掌握。


    這就是貴州曆史上有名的“民九(民國九年)事件”。


    王文華在上海獲悉貴州奪權捷報後,往見孫中山,匯報貴州政局變化情況。孫中山委任王文華為革命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並派王往浙江去爭取浙江督軍盧永祥。


    不幸的是,一九二一年三月十六日, 王文華的部將袁祖銘,收買刺客,在上海一品香飯店將王文華刺殺,時年三十二歲,葬於杭州。


    一九三零年,王文華被追任為陸軍上將。


    盧燾獲知王文華的死訊後,才正式接受廣州方麵的任命,成為貴州總司令


    一九二一年年四月二日,盧燾通電響應聯省自治,並且組織了省憲會議。


    盧燾,乳名盧海湖,學名啟熹、亮疇,字壽慈,一八八二年出生於廣西省思恩縣明倫鄉九倫村(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明倫鎮明倫村)的一個壯族貧苦農民家庭。


    盧燾由於家境貧寒,九歲才進私塾啟蒙。進私塾後,老師給他起學名盧啟熹。他學習很用功,常常熬夜苦讀。後來,父母把他送到慶遠(今宜州市),由他大姐、大姐夫資助繼續讀書。兩年後,慶遠舉行甄別府考,十七歲的盧燾獲得第一名。


    盧燾不僅學業出類拔蘋,而且機智、勇敢。府考的前一年,他十六歲,趁假期跟隨在象縣任軍職(主事)的大姐夫郭醴軒到象縣(今象州)玩。其間,郭主事帶兵出差柳州。當地的匪首探知郭不在象縣後,糾集匪徒數十人,搶劫象縣縣城郊區農民的耕牛和財物,當晚又圍攻縣城。


    由於城內留下的兵丁不多,官兵一時驚慌失措,居民人心惶惶。盧燾挺身而出,組織城內青壯年拿起鳥.槍土.筒,協助兵丁上城防守,並派人趕赴柳州報警。夜間通宵點火,敲鑼示警。巡邏通道關口,使土匪無法破城。天明時,他們見匪幫隻有少數土槍,武器還不如守城兵民,便大開城門衝殺而出。匪幫力不能支,丟下耕牛、財物,爭相逃命,象縣各界對盧燾的膽識和謀略大加稱讚。


    一九零零年,盧燾結束學業後,先後在梧州海關、柳州清軍中任司書、文書等職。


    一九零四年,盧燾遇上潛入清軍進行策反工作的革命黨人張鐵城,受到了革命教育和影響,一九零五年經張鐵城介紹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從此,盧燾與張鐵城等人在慶遠、柳州一帶,從事反清革命活動。


    一九零七年,孫中山、黃興等在安南(今越南)河內設立中國同盟會指揮機關,策動兩廣革命,組織南方起義。盧燾與張鐵城積極響應,遂離開軍營,到柳州創辦樟腦公司,並開設富貴升旅館作掩護,聯絡各方誌士,發展革命組織,為革命籌集活動經費。


    一九零八年六月,他們運一批樟腦到香.港賣掉,轉買了一批武器彈藥,暗藏在回頭貨棉紗包內,途中被武宣縣厘金局查出沒收。張鐵城、盧燾均被廣西當局通緝,分別逃往奉天(今遼寧)、香.港。不久盧燾從香.港返回南寧,經龍州取道安南河內,轉往雲南。


    一九零九年五月抵達昆明,投入雲南陸軍第十九鎮機關槍營營部當司書生。後入雲南講武堂,被編入步兵科特別班。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此時,雲南講武堂係同盟會培訓革命骨幹的基地,講武堂的很多學員都加入了同盟會。盧燾進入講武堂後,由於誌同道合,與朱德、範石生、胡瑛、李雲鵠、金漢鼎、李漢文、田鍾穀等人結拜為兄弟。


    一九一一年九月,盧燾在講武堂畢業後,被分配到陸軍見習。武昌起義爆發,雲南的同盟會組織立即響應。,蔡鍔、李根源發動了雲南起義,攻占雲貴總督府、兵工廠和軍械局,進而占領昆明全城。盧燾在攻打軍械局的戰鬥中衝鋒陷陣,立下戰功,被委為第七十三標三營三排排長。


    雲南宣布獨立後,蔡鍔整編隊伍,出師援川。盧燾被提升為援川第二梯團步兵獨立大隊後隊隊官。十一月,獨立大隊急行軍進占四川古藺縣。盧燾進入縣衙視察,發現縣衙內人員早已跑光.但存有數萬銀元,他即派兵嚴加看守,並下令任何人不準亂動,違者嚴懲。接著,他下令找回縣長,並向縣長宣講滇軍援川的意義,又將銀元分文不少交還縣長,然後率部離開古藺。從此,古藺縣人齊聲稱讚盧燾是一位不貪錢、禁搶擄的好軍官。


    一九一四年四月,盧燾應貴州省護軍使劉顯世的邀請,從柳州到達貴陽,被任命為貴州東路巡防管帶。七月,劉將黔軍整編為六個團,任命王文華為第一團團長、盧燾為團副。一九一六年一月,劉顯世以貴州省都督的名義宣布護國反袁,令黔軍配合滇軍出師討袁。王文華任黔軍東路支隊司令,統率第一、二、三團,盧燾任第二團團長。


    盧燾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民主革命,在反袁護法等鬥爭中作出過重大貢獻。他愛國愛民,一生為國家民族、為人民群眾、為社會進步做了許多好事,被人們譽稱為“活菩薩”、“和平使者”,是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盧燾在政治上與蔣介石涇渭分明,始終不為蔣介石所利用,在一九四九年被殺害。一九八六年新中國民政部追認盧燾為革命烈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樸並收藏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