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錚早在接任“西北邊防籌備處”處長之初,對蒙古內外的各種關係,已經特別關注,也有了深入了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到蒙後怎麽做,各種關係如何處理,他已經是了如指掌、成竹在胸。
不像都護使陳毅這樣的無所用心的太平官,平日裏隻習慣於高高在上,別人說什麽他聽什麽,甚至是“誰先告狀誰贏”,焉能把事情辦好。
徐樹錚已看清,由於“日、俄之盅惑”,蒙古各方對中央政.府正持徘徊觀望。
入蒙之前,他認真的做了各項的準備:
一,先派一個旅的兵力在大青山進行軍事演習,把他的“收複外蒙古前進指揮部”設在多倫(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南端陰山北麓的東端)鎮守使唐啟堯將軍的將軍署署衙內。
二,以多倫為大本營招兵買馬,籌措糧草。
三,西北邊防軍的所有士兵,均為河南永城、安徽亳州等地招募的壯丁,年齡在十八至二十五歲之間。
四,按照閱兵標準趕製大量新式軍服,增添大批新式武器。
五,籌措資金購置八十多輛大卡車,作為日後運兵之用。這在當時是最先進、快捷的運兵工具。八十輛卡車,在今天看來,固然算不了什麽,而在當時民國,卻是個驚人數字。
六,派出大批偵察人員到外蒙古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收集情報。
徐樹錚在決定入蒙時,即命準備入蒙的西北軍第三旅褚其祥部,先由宣化(在北京與張家口之間)徒步開至多倫(在張家口北480公裏處),然後乘上備好的這80輛大型汽車,向庫倫去的大道進發。自多倫至庫倫約為兩千華裏,途中多為沙磧,以汽車輸送,需時五至六天便可抵達。
徐為了保持軍容的整肅,特規定七日期限到達。
十月二十九日,徐率部抵達叨林(距庫倫140裏)時,忽然停車不進,打電話接駐通庫倫的日本武官鬆井中佐的辦事處。
他的日語原極流利,用不著別人當翻譯。
鬆井接電話時,徐先說出自己的姓名和使命,然後開門見山地說:“根據我派駐庫倫的辦事人員報稱,貴國派駐庫倫的武裝部隊多達兩千餘人,請問是否真有此事?”
徐在此以前,曾偵得庫倫有日本兵約一百餘人,現在故意作此誇大之語,隻不過要鬆井承認日本有駐軍在庫倫。
果然,鬆井聽到徐的詐語後,急忙辯道:“你這一情報是不確實的,我這裏實在僅駐了一百二十名武裝部隊呀!”
徐聽罷鬆井這一坦白的承認,即時大笑說:“我並非準備與你們對壘作戰,你們的駐軍數目多少都與我無關!我所要問的是:你依據中日兩國何項條約,公然在中國領土內的庫倫駐軍?”
這時鬆井才明白徐的談話用意所在,但一時卻找不出適當的答複。
囁嚅了半天,才強辯說:“這是我國政.府因為庫倫地方不靖,怕外交人員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才派來少數軍隊,以策萬全,並無其他用意。”
徐以鬆井的答詞已越出範圍,乃不再客氣,決然答道:“兩國之間,凡在任何一方麵有所措施,而又牽涉到對方國家的利益時,必需根據事實,征得對方國的同意行之。你們現在駐軍庫倫,既無條約依據,又未得到中國政.府同意,顯然是違法行為。就請你在三小時之內,將你這一百二十人的武器,送繳我駐庫倫的辦事處去,倘若超過了時限,則我所率的部隊進入庫倫時,如雙方發生衝突,其一切責任須由閣下負之。”
鬆井懾於徐的理直氣壯,又怕徐果真帶來了大量軍隊,其後果更難想象,乃借詞拖延說:“閣下的要求未免太苛,而且也非我的權責所能答複,必須假以五天時限,等向政.府請示後再作答複。”
此時徐已聽出鬆井語氣中,含有畏葸之意,隻是想借此拖延時間而已。
當以斬釘截鐵的口吻答道:“此事的根本錯誤,係出於日方,閣下是代表日本政.府的負責人,當然有責任替政.府認錯,並且也有責任改正這種錯誤。現在就請你拿出‘負責’的勇氣,作一肯定的答複吧!”
鬆井聽徐的口氣,料已沒有回旋的餘地,隻是嘴對話筒,幹咳無語。
於是,徐乃故意為他留一緩衝餘地,說:“我們之間的談話,就此告一段落,我現在就命令我的部隊,將行程向後展延一個小時,希望你在這段時間裏,和我的辦事處長解決此一問題。我隻憑我的辦事處長一個電話決定行止了。”
說罷之後,他猶恐對方再事羅嗦,乃不等對方回話,即將話筒一掛,揚長而去。
果然不過半小時,庫倫辦事處的電話來了,向他報告說:“日本武官鬆井,已將駐庫倫軍隊一百二十人的武器,全部繳來。”
於是徐立即下令,命八十輛卡車,載著武裝整齊的雄師,浩浩蕩蕩,開進了庫倫。
徐樹錚與駐庫倫辦事處長通過電話之後,即意興豪邁地站在大道旁邊,目送一輛一輛的兵車,向庫倫方向馳去。他料知日本駐軍解除武裝之後,蒙人因失去奧援,對於將來取消自治的交涉,一定順利無阻;但又想到國內的政爭和內戰,正在方興未通,就在得意與感慨交織的情形之下,以“早發叨林”為題,作了七言律詩一首。
詩曰:
衝寒自覺鐵衣輕,莫負荒沙萬裏行,
似月似霜唯馬嘯,疑雲疑雨問雞鳴。
中原攪轡信孤憤,大海回瀾作夜聲,
且促氈車趁遙曙,沉沉閶闔漸清明。
當他揮軍進入庫倫時,為了向蒙人炫耀武力,預先命令各部隊長,每一輛卡車,限載二十名官兵,並將每一士兵所攜武器,盡量顯露於外,使自車外觀之,真合了俗語所謂“鎧甲鮮明,槍刀如林”了。
待兵車進入庫倫市區,又特意繞著幾條店鋪連綿、人煙稠密的街巷,徐徐前行,然後才開向庫倫西郊的紅城(袁世凱當國時命令修建的駐軍區域)。
但當車輛進入營區之後,並不準士兵下車,而由軍官監視著,要士兵們都俯伏於車廂之內,然後自外以巨幅帆布覆蓋,使車外看不到車內有人。安排妥當之後,將車重又開離營房,於離庫倫不遠之處,又重行雜入新來的兵車行列以內,一同進入庫倫市區。就這樣往往返返,把那些未見過世麵的蒙古人,看得眼花撩亂,簡直就不知西北軍開來多少人馬?
接著,當日上午日本駐軍的繳械事件,同時傳遍庫倫全城,使一般蒙古人對這位少年英俊的徐將軍(徐是時的實際年齡40歲,不過看起來好像三十許人)敬若神明一般。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庫倫西郊的紅城營房,原是袁世凱派人督建的,其規模之大,足夠五個師居住。徐樹錚此番僅帶來一旅人,其編製名額雖較一般部隊為多,但八千多名官兵總無法住滿這樣大的一所營房。
但徐對此亦早有安排,他在軍隊到達之前,即規定每一個連應住入容納一團人的營房;且須在各營門外邊布滿衛兵,並嚴禁當地人民接近營區,以免泄露真相。
因此蒙人以為各營房內皆住滿軍隊。其數目至少應在五萬人以上,卻不知尚不足一萬人。這樣一來,對蒙人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震駭。
人類社會在發展的早期,曾經有過一個崇拜英雄的時期,也就是勇猛和智慧本身就是道德,臣服於勇者和智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對人類曆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弱者臣服,就不至於大家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
這時候的草原,是不是還沒有完全走出對強者崇拜的曆史時期呢?反正現在的徐樹錚,在蒙人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
洞察一切的徐樹錚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的目的達到了。
徐樹錚抵庫倫後,感覺蒙人的頭麵人物多秉性多疑,如果在談判交涉時用翻譯,不但會容易失去原意,也容易導致誤會。這是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抵達庫倫的第三日,即請來一名翻譯人員,向其習學蒙語。
為了不受打攪,他要求左右人:“在我學習蒙古文之時,非有特別重要事故,概不會客。”
當他在北京時,對蒙古語言已經學了不少,可以進行簡單對話。此又“惡補”了兩周時間,對蒙古普通語言已能暢談無阻。
小徐於十一月六日會見了哲布尊丹巴活佛,在十一月十四、五兩天和蒙古“總理”巴特瑪及各喇嘛會談,他都是自己用蒙語交談。這使得對方不但對他肅然起敬,更不敢對其有所欺瞞。因為對方以為這天降神將,還是位蒙古通。
十一月十日,徐樹錚和陳毅談到六十三條件問題,陳還是諱莫如深、吞吞吐吐。小徐曾有電給徐世昌,報告當時情形。
電雲:“頃陳使麵約樹錚明晚到署商酌蒙事條文,屆時當約集李恩兩副使,並率褚旅長其祥,楊參議誌澄會同往商,庶免一二人偏見難洽。如慮人多泄密,樹錚可以軍法處之。查陳使原擬條例定稿之初,樹錚即有所聞,渠遣秘書黃某甫到京,亦即知之,因未來見告,故亦不過問。黃到六七日後,陳使忽電樹錚,謂黃有秘要赴京,到時祈麵晤。詎黃晤時,躊躇其狀,閃爍其神,吞吐其詞。詢其有何秘要,則雲無他事,因請假赴奉,故都護囑便道一催隊伍耳。樹錚更笑而遣之。
“樹錚啟行前一日,謁大總統叩辭,奉詢及撤治條例事,飭取閱研考。歸向院秘書廳借得外交部簽注原件,即攜之北行。途次,日夕審核,頗悉利弊所在。意到庫陳使必以見商,故早作準備。又來時,本望以籌邊事業,問諸陳都護及各副使,公共計籌,明年開春,即可興辦。一備國家另設官額,一使外約之官,潛移默化,漸致為民治之區。於行時亦經陳明大總統鑒核,奉諭‘甚好,問陳為助,自是善策’。故停車之即夕,即取治蒙條例秘案,傾誠相示,而渠始終意殊不屬,略與談及撤治事,其閃爍吞吐,亦與黃同。
“樹錚不便再言,是以電陳意見,擬俟李恩兩副使到後,公共商酌。嗣知陳使接政.府中人秘授意旨,囑其不須以條文相示,意在勾結一二蒙員,自行分報辦理。查樹錚自到庫之日起,一言一動,每日必電陳政.府鑒核,事因所見所聞,或所意揣,無不分析明白,自問無負於政.府,無負於道義。樹錚在外之將,權宜甚大,豈好為馴謹哉?隻以曆年來國家威信,不出都門,天下蔑視者多,故欲率為矩式,納人以軌物耳。今再敬陳管見,祈賜察照。
“東電請核示之原議七不可,及條文大義,既奉鈞院公電,大總統諭許為卓識遠謀,明晨公議時,自當抱定此旨,和衷商洽。又條文中有與籌邊使官製職權攙越者,概予削去,然後責成陳使妥辦;如不能辦,即請責成樹錚妥辦,辦妥後仍移交陳使坐承其功。樹錚亦本邊使職權,力自圖之。樹錚隻重國事,決不以榮枯毀譽介意。總之,西北籌邊使為外蒙已定之官,官製及其職權,為國家已定之法律,命令不得有所變更,速發亦屬無效。
“樹錚承命守職,一日不離職,一日即暫死守更職之義,無論外交,無論蒙情,無論土地,均應負其全責。明日卸職,即可幅巾騎驢,逍遙湖上;今日未去職,即絲毫不容人侵犯,故作侵犯,即是破壞法律。民國以法律為保障,破壞法律即是破壞民國,即天下之公敵,雖有周親,亦必仇之!樹錚忝為國將,與國同休戚,保法律即保國家,皆天職中所有之事,又不僅邊使官製而已也。謹電陳鑒核。製樹錚。灰(十日)”
不像都護使陳毅這樣的無所用心的太平官,平日裏隻習慣於高高在上,別人說什麽他聽什麽,甚至是“誰先告狀誰贏”,焉能把事情辦好。
徐樹錚已看清,由於“日、俄之盅惑”,蒙古各方對中央政.府正持徘徊觀望。
入蒙之前,他認真的做了各項的準備:
一,先派一個旅的兵力在大青山進行軍事演習,把他的“收複外蒙古前進指揮部”設在多倫(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南端陰山北麓的東端)鎮守使唐啟堯將軍的將軍署署衙內。
二,以多倫為大本營招兵買馬,籌措糧草。
三,西北邊防軍的所有士兵,均為河南永城、安徽亳州等地招募的壯丁,年齡在十八至二十五歲之間。
四,按照閱兵標準趕製大量新式軍服,增添大批新式武器。
五,籌措資金購置八十多輛大卡車,作為日後運兵之用。這在當時是最先進、快捷的運兵工具。八十輛卡車,在今天看來,固然算不了什麽,而在當時民國,卻是個驚人數字。
六,派出大批偵察人員到外蒙古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收集情報。
徐樹錚在決定入蒙時,即命準備入蒙的西北軍第三旅褚其祥部,先由宣化(在北京與張家口之間)徒步開至多倫(在張家口北480公裏處),然後乘上備好的這80輛大型汽車,向庫倫去的大道進發。自多倫至庫倫約為兩千華裏,途中多為沙磧,以汽車輸送,需時五至六天便可抵達。
徐為了保持軍容的整肅,特規定七日期限到達。
十月二十九日,徐率部抵達叨林(距庫倫140裏)時,忽然停車不進,打電話接駐通庫倫的日本武官鬆井中佐的辦事處。
他的日語原極流利,用不著別人當翻譯。
鬆井接電話時,徐先說出自己的姓名和使命,然後開門見山地說:“根據我派駐庫倫的辦事人員報稱,貴國派駐庫倫的武裝部隊多達兩千餘人,請問是否真有此事?”
徐在此以前,曾偵得庫倫有日本兵約一百餘人,現在故意作此誇大之語,隻不過要鬆井承認日本有駐軍在庫倫。
果然,鬆井聽到徐的詐語後,急忙辯道:“你這一情報是不確實的,我這裏實在僅駐了一百二十名武裝部隊呀!”
徐聽罷鬆井這一坦白的承認,即時大笑說:“我並非準備與你們對壘作戰,你們的駐軍數目多少都與我無關!我所要問的是:你依據中日兩國何項條約,公然在中國領土內的庫倫駐軍?”
這時鬆井才明白徐的談話用意所在,但一時卻找不出適當的答複。
囁嚅了半天,才強辯說:“這是我國政.府因為庫倫地方不靖,怕外交人員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才派來少數軍隊,以策萬全,並無其他用意。”
徐以鬆井的答詞已越出範圍,乃不再客氣,決然答道:“兩國之間,凡在任何一方麵有所措施,而又牽涉到對方國家的利益時,必需根據事實,征得對方國的同意行之。你們現在駐軍庫倫,既無條約依據,又未得到中國政.府同意,顯然是違法行為。就請你在三小時之內,將你這一百二十人的武器,送繳我駐庫倫的辦事處去,倘若超過了時限,則我所率的部隊進入庫倫時,如雙方發生衝突,其一切責任須由閣下負之。”
鬆井懾於徐的理直氣壯,又怕徐果真帶來了大量軍隊,其後果更難想象,乃借詞拖延說:“閣下的要求未免太苛,而且也非我的權責所能答複,必須假以五天時限,等向政.府請示後再作答複。”
此時徐已聽出鬆井語氣中,含有畏葸之意,隻是想借此拖延時間而已。
當以斬釘截鐵的口吻答道:“此事的根本錯誤,係出於日方,閣下是代表日本政.府的負責人,當然有責任替政.府認錯,並且也有責任改正這種錯誤。現在就請你拿出‘負責’的勇氣,作一肯定的答複吧!”
鬆井聽徐的口氣,料已沒有回旋的餘地,隻是嘴對話筒,幹咳無語。
於是,徐乃故意為他留一緩衝餘地,說:“我們之間的談話,就此告一段落,我現在就命令我的部隊,將行程向後展延一個小時,希望你在這段時間裏,和我的辦事處長解決此一問題。我隻憑我的辦事處長一個電話決定行止了。”
說罷之後,他猶恐對方再事羅嗦,乃不等對方回話,即將話筒一掛,揚長而去。
果然不過半小時,庫倫辦事處的電話來了,向他報告說:“日本武官鬆井,已將駐庫倫軍隊一百二十人的武器,全部繳來。”
於是徐立即下令,命八十輛卡車,載著武裝整齊的雄師,浩浩蕩蕩,開進了庫倫。
徐樹錚與駐庫倫辦事處長通過電話之後,即意興豪邁地站在大道旁邊,目送一輛一輛的兵車,向庫倫方向馳去。他料知日本駐軍解除武裝之後,蒙人因失去奧援,對於將來取消自治的交涉,一定順利無阻;但又想到國內的政爭和內戰,正在方興未通,就在得意與感慨交織的情形之下,以“早發叨林”為題,作了七言律詩一首。
詩曰:
衝寒自覺鐵衣輕,莫負荒沙萬裏行,
似月似霜唯馬嘯,疑雲疑雨問雞鳴。
中原攪轡信孤憤,大海回瀾作夜聲,
且促氈車趁遙曙,沉沉閶闔漸清明。
當他揮軍進入庫倫時,為了向蒙人炫耀武力,預先命令各部隊長,每一輛卡車,限載二十名官兵,並將每一士兵所攜武器,盡量顯露於外,使自車外觀之,真合了俗語所謂“鎧甲鮮明,槍刀如林”了。
待兵車進入庫倫市區,又特意繞著幾條店鋪連綿、人煙稠密的街巷,徐徐前行,然後才開向庫倫西郊的紅城(袁世凱當國時命令修建的駐軍區域)。
但當車輛進入營區之後,並不準士兵下車,而由軍官監視著,要士兵們都俯伏於車廂之內,然後自外以巨幅帆布覆蓋,使車外看不到車內有人。安排妥當之後,將車重又開離營房,於離庫倫不遠之處,又重行雜入新來的兵車行列以內,一同進入庫倫市區。就這樣往往返返,把那些未見過世麵的蒙古人,看得眼花撩亂,簡直就不知西北軍開來多少人馬?
接著,當日上午日本駐軍的繳械事件,同時傳遍庫倫全城,使一般蒙古人對這位少年英俊的徐將軍(徐是時的實際年齡40歲,不過看起來好像三十許人)敬若神明一般。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庫倫西郊的紅城營房,原是袁世凱派人督建的,其規模之大,足夠五個師居住。徐樹錚此番僅帶來一旅人,其編製名額雖較一般部隊為多,但八千多名官兵總無法住滿這樣大的一所營房。
但徐對此亦早有安排,他在軍隊到達之前,即規定每一個連應住入容納一團人的營房;且須在各營門外邊布滿衛兵,並嚴禁當地人民接近營區,以免泄露真相。
因此蒙人以為各營房內皆住滿軍隊。其數目至少應在五萬人以上,卻不知尚不足一萬人。這樣一來,對蒙人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震駭。
人類社會在發展的早期,曾經有過一個崇拜英雄的時期,也就是勇猛和智慧本身就是道德,臣服於勇者和智者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對人類曆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弱者臣服,就不至於大家一定要拚個你死我活。
這時候的草原,是不是還沒有完全走出對強者崇拜的曆史時期呢?反正現在的徐樹錚,在蒙人中已經是神一樣的存在。
洞察一切的徐樹錚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他的目的達到了。
徐樹錚抵庫倫後,感覺蒙人的頭麵人物多秉性多疑,如果在談判交涉時用翻譯,不但會容易失去原意,也容易導致誤會。這是個學習能力極強的人,抵達庫倫的第三日,即請來一名翻譯人員,向其習學蒙語。
為了不受打攪,他要求左右人:“在我學習蒙古文之時,非有特別重要事故,概不會客。”
當他在北京時,對蒙古語言已經學了不少,可以進行簡單對話。此又“惡補”了兩周時間,對蒙古普通語言已能暢談無阻。
小徐於十一月六日會見了哲布尊丹巴活佛,在十一月十四、五兩天和蒙古“總理”巴特瑪及各喇嘛會談,他都是自己用蒙語交談。這使得對方不但對他肅然起敬,更不敢對其有所欺瞞。因為對方以為這天降神將,還是位蒙古通。
十一月十日,徐樹錚和陳毅談到六十三條件問題,陳還是諱莫如深、吞吞吐吐。小徐曾有電給徐世昌,報告當時情形。
電雲:“頃陳使麵約樹錚明晚到署商酌蒙事條文,屆時當約集李恩兩副使,並率褚旅長其祥,楊參議誌澄會同往商,庶免一二人偏見難洽。如慮人多泄密,樹錚可以軍法處之。查陳使原擬條例定稿之初,樹錚即有所聞,渠遣秘書黃某甫到京,亦即知之,因未來見告,故亦不過問。黃到六七日後,陳使忽電樹錚,謂黃有秘要赴京,到時祈麵晤。詎黃晤時,躊躇其狀,閃爍其神,吞吐其詞。詢其有何秘要,則雲無他事,因請假赴奉,故都護囑便道一催隊伍耳。樹錚更笑而遣之。
“樹錚啟行前一日,謁大總統叩辭,奉詢及撤治條例事,飭取閱研考。歸向院秘書廳借得外交部簽注原件,即攜之北行。途次,日夕審核,頗悉利弊所在。意到庫陳使必以見商,故早作準備。又來時,本望以籌邊事業,問諸陳都護及各副使,公共計籌,明年開春,即可興辦。一備國家另設官額,一使外約之官,潛移默化,漸致為民治之區。於行時亦經陳明大總統鑒核,奉諭‘甚好,問陳為助,自是善策’。故停車之即夕,即取治蒙條例秘案,傾誠相示,而渠始終意殊不屬,略與談及撤治事,其閃爍吞吐,亦與黃同。
“樹錚不便再言,是以電陳意見,擬俟李恩兩副使到後,公共商酌。嗣知陳使接政.府中人秘授意旨,囑其不須以條文相示,意在勾結一二蒙員,自行分報辦理。查樹錚自到庫之日起,一言一動,每日必電陳政.府鑒核,事因所見所聞,或所意揣,無不分析明白,自問無負於政.府,無負於道義。樹錚在外之將,權宜甚大,豈好為馴謹哉?隻以曆年來國家威信,不出都門,天下蔑視者多,故欲率為矩式,納人以軌物耳。今再敬陳管見,祈賜察照。
“東電請核示之原議七不可,及條文大義,既奉鈞院公電,大總統諭許為卓識遠謀,明晨公議時,自當抱定此旨,和衷商洽。又條文中有與籌邊使官製職權攙越者,概予削去,然後責成陳使妥辦;如不能辦,即請責成樹錚妥辦,辦妥後仍移交陳使坐承其功。樹錚亦本邊使職權,力自圖之。樹錚隻重國事,決不以榮枯毀譽介意。總之,西北籌邊使為外蒙已定之官,官製及其職權,為國家已定之法律,命令不得有所變更,速發亦屬無效。
“樹錚承命守職,一日不離職,一日即暫死守更職之義,無論外交,無論蒙情,無論土地,均應負其全責。明日卸職,即可幅巾騎驢,逍遙湖上;今日未去職,即絲毫不容人侵犯,故作侵犯,即是破壞法律。民國以法律為保障,破壞法律即是破壞民國,即天下之公敵,雖有周親,亦必仇之!樹錚忝為國將,與國同休戚,保法律即保國家,皆天職中所有之事,又不僅邊使官製而已也。謹電陳鑒核。製樹錚。灰(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