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四日,很少過來的段祺瑞忽然來到了總統府,親自請總統在免孫洪伊的命令上蓋印。黎元洪仍然拒絕。
段惱羞成怒,氣勢洶洶地嚷道:“總統不肯免孫伯蘭的職,就請免我的職吧!”
黎元洪也很生氣,但他實在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便退一步說:“可以讓伯蘭自動辭職,免職令還是不下的好。”
但是,孫洪伊則堅決表示:除非總統下令免職,自己決不自動辭職。
十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請參謀總長王士珍與孫洪伊同到公府來商量此事。王士珍勸孫讓步,以一個專使的名義出洋考察,不開去內務總長的職,由次長代理部務,以便和緩政潮。孫洪伊還是不肯讓步,當即表示不願出洋。
當孫洪伊的問題僵持不下時,國會中韜園派議員呂複、褚輔成等提出了彈劾院秘書長徐樹錚案,並且傳出消息,還要擬進一步彈劾國務總理段祺瑞。
徐樹錚人雖極跋扈,但膽子並不是很大。看見自己鼓搗起的事鬧得太大了,不免心虛膽怯。
隨後提出:“隻要伯蘭辭去內務總長,維持總理的威信,可以調任為全國水利總裁,或者外放省長”。
孫表示:“什麽官我都不要,隻要維持我的人格。”
段祺瑞聽了孫不辭職,不出洋,不外調的話,不禁怒衝衝地說:“好,我們大家都辭職,讓孫洪伊一個人去幹!”
一方麵表示決不辭職,一方麵表示不把他逐出內閣就不能維持總理的威信。如果維持了總理的威信,勢必又會影響到總統的威信。這個問題處於兩難之中,一時間找不出一個適當的解決辦法。
有人給黎元洪出主意,電召“隱居”衛輝的徐世昌到北京組織內閣以代段祺瑞。他們認為,段祺瑞的政治資本是北洋派,而徐世昌在北洋派中的資望遠在段之上。並且北洋係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張勳對徐抱有特殊好感,以徐代段不會引起很大.麻煩。
黎也覺得傀儡總統和蓋印機器做得太苦了,不如痛痛快快地幹一下,就采納了這個建議,派王士珍到衛輝迎接徐世昌來。
從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徐世昌突然變成“解決時局的中心人物”。北京傳出來的消息各種各樣,一會兒說徐即將來京,一會兒又說他不肯來。後又傳出,徐世昌提出了“擁護元首”、“維持合肥(段祺瑞)”、“不入政界”三個條件,要黎元洪答應後才肯動身。
徐世昌於十一月十六日到北京,既是奉總統之召,但當天並未到公府謁見黎元洪。
十七日,黎元洪放低身段,親自到五條胡同拜訪他,希望從他那裏能得到肯定地答複。但徐隻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就是不往正題上說。
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不說自明,黎滿懷希望而去,十分掃興而歸。
秘書長丁佛言勸黎不要因此灰心,他說:“半推半就是人之常情,徐世昌不會爽爽快快地表示自己願意做總理。段是個心地狹小的人,先發表命令,必然會負氣出走,徐就可以從容上台了”。
丁佛言的話並不能減少黎元洪的憂慮,他心裏有數。
有人建議電召馮國璋、陸榮廷來京,作出決議幹脆下令免段祺瑞的職,黎元洪對此也態度曖昧。
黎元洪的這些策士們不滿於黎這種畏首畏尾的態度,沒有取得黎的同意,就擅自打電報給馮國璋,假造“菊老已允出山”的消息,請馮國璋發電為徐世昌出山壯聲威。
想不到馮國璋的消息很靈通,早已知道徐世昌不敢取段而代之。而馮自己當選了副總統,正覺得地位在段之上而感到局促不安,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向段做姿態。便明確回電說,內閣仍以維持原狀為宜。
這樣一來,就使黎元洪的逐段計劃多了一層阻力。徐世昌就是想出山,也多了一層顧慮。
十七日,徐世昌到府提出府院威信雙方兼顧的辦法,就是孫洪伊、徐樹錚兩人同時免職,並且推薦張國淦繼任院秘書長。他認為張國淦以前做過府秘書長,又做過段內閣的閣員,這樣一個與雙方都有良好關係的人繼任秘書長,一定能夠融洽府院關係。
此時黎既沒有勇氣拒絕徐世昌的意見,舍此之外又無更妥善的辦法,就於二十日下令罷免了孫洪伊的內務總長。
二十二日,徐樹錚拿了免他自己職的一道命令入府蓋印。黎元洪一麵蓋了印,一麵又動了惻隱之心,要聘徐做公府軍事顧問,還說了一些安慰他的好話。
一般人都以為府院政潮因此而告解決,但是段祺瑞不肯罷休。他認為孫洪伊免職僅僅是內閣內部的問題,不能視為府方的讓步。院秘書長徐樹錚既然去職,府秘書長丁佛言也該去職。
黎本想拒絕段的這個無理要求,可是張勳忽然來一個痛斥丁佛言的電報,顯然是有人從中運動。黎隻能同意段的要求,二月二十五日派夏壽康繼任府秘書長。
丁佛言對失去這個受氣的職務倒是沒太介意,請辭了秘書長職務後,發表辭職書有雲:
“國務會議以前無議事日程,會議以後無報告,發一令總統不知其用意,任一官總統不知其來曆,國務總理恒旬不一晤總統,惟見秘書長傳達於其間,有所詢則以事經閣議,內閣負責為對抗。大總統無見無聞,日以坐待用印為盡職。……曹汝霖使日事,一月以前日外務省早經奏明日皇,而我大總統至時尚未盡知其事。內閣與章公使往來十餘電報未一呈閱。
……”
夏壽康(1871~1923年),字受之,號仲膺,又作仲英。黃岡倉埠(今屬武漢市新洲區)人。父為進士、浙江錢塘知縣,早逝。夏壽康靠母、兄撫養,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鄉試中舉,次年赴京會試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一九零七年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宣統元年(1909年),湖北成立谘議局,當選為副議長,曾上書請疏浚江河
辛亥武昌首義後,任湖北軍政.府政事部副部長,後調任都督府參議。,任湖北內務司司長;,署民政長。一九一三年九月調任北京政.府國務院銓敘局局長;是年二月,作為湖北代表參加政.治.會.議。一九一四年五月,任肅政廳肅政使。
浙江和江蘇一樣,也是各派勢力爭奪的一個熱點地區。
北京政.府早就知道,浙江督軍呂公望不能控製全局,民國五年十二月,段祺瑞派曲同豐到浙江幫助呂公望處理收束軍隊事務。
曲同豐(1873—1929),字偉卿,山東福山人,早年參加過北洋水師及中日甲午戰爭。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三期。曾任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教官、陸軍速成學堂提調、監督、保定軍官學堂監督。
參加過雲南辛亥起義,任三十八協協統。中華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軍事參議官、參戰軍師長、北京政.府航空署長、直魯聯軍士官學校校長。
一九一五年春,袁世凱屈服於日本的武力恫嚇,承認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保定軍校學生罷課反對,曲同豐亦通電全國表示願率全校員生效命疆場,為政.府之後盾,被北京政.府褫奪軍職。直到袁世凱死後,他才恢複少將軍銜和職務。
曾任參戰軍第一師師長、邊防軍第一師師長。同年七月,他被國務總理段祺瑞委任為山東軍務會辦,贈勳四位,授陸軍中將。
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中,曲同豐擁段反黎。與徐樹錚、靳雲鵬、 傅良佐一起,被稱為段祺瑞的“四大金剛”。
呂公望曾在北洋陸軍速成學堂肄業,曲同豐是他的老師,有這樣的淵源,所以呂對曲很信任。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曲、呂麵談時,呂曾提到浙江軍官有的不聽調度,有的不服編遣,尤其是杭州警察廳長夏超極跋扈,浙江人叫他警察王,呂對夏極為不滿。
曲說:這次由北京出來,段曾告他,要他告訴呂說可以放手去幹,段會做呂的後盾,對於目無督軍的浙省軍警首長,都可以罷免和調動。
曲回北京後,段果然調升夏超為浙江全省警務處長,改派呂公望的心腹傅其永為省會警察廳長。
傅其永,原名鴻淇,字右泉。金華人。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參加光複會,曾任陸軍憲兵營隊官。響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冒險引新軍進鳳山門攻克巡撫公署,迫使旗營繳械投降。杭州光複後任浙軍攻寧支隊參軍。支隊擴編為師後,曾任炮兵團長等職。
夏超(1882—1926),字定侯,浙江.青.田人,光複會會員。辛亥革命爆發後,任浙江警察督練公所主辦、杭州警察局局長、浙江省省會警察廳廳長。護國討袁興起後,夏超聯絡浙江反袁勢力,積極參與了驅逐擁袁的浙江將軍朱瑞、攻占將軍署、浙江獨立。
此人善經營,很有心計,也是個權欲心很大的人。
警務處長雖然位在廳長之上,但是沒有實權,夏超認為這是明升暗降,當然不滿。
他和浙江軍界關係很深。由於他的策動,浙江督署參謀長周鳳岐,浙江第二師師長張載陽、第一旅旅長朱偉良、第二旅旅長李煒章、混成旅旅長俞煒都向北京政.府辭職,這種辭職是集體罷工。北京回電一律不準。
突然間浙江局勢變得格外緊張。
段惱羞成怒,氣勢洶洶地嚷道:“總統不肯免孫伯蘭的職,就請免我的職吧!”
黎元洪也很生氣,但他實在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僵,便退一步說:“可以讓伯蘭自動辭職,免職令還是不下的好。”
但是,孫洪伊則堅決表示:除非總統下令免職,自己決不自動辭職。
十月二十七日,黎元洪請參謀總長王士珍與孫洪伊同到公府來商量此事。王士珍勸孫讓步,以一個專使的名義出洋考察,不開去內務總長的職,由次長代理部務,以便和緩政潮。孫洪伊還是不肯讓步,當即表示不願出洋。
當孫洪伊的問題僵持不下時,國會中韜園派議員呂複、褚輔成等提出了彈劾院秘書長徐樹錚案,並且傳出消息,還要擬進一步彈劾國務總理段祺瑞。
徐樹錚人雖極跋扈,但膽子並不是很大。看見自己鼓搗起的事鬧得太大了,不免心虛膽怯。
隨後提出:“隻要伯蘭辭去內務總長,維持總理的威信,可以調任為全國水利總裁,或者外放省長”。
孫表示:“什麽官我都不要,隻要維持我的人格。”
段祺瑞聽了孫不辭職,不出洋,不外調的話,不禁怒衝衝地說:“好,我們大家都辭職,讓孫洪伊一個人去幹!”
一方麵表示決不辭職,一方麵表示不把他逐出內閣就不能維持總理的威信。如果維持了總理的威信,勢必又會影響到總統的威信。這個問題處於兩難之中,一時間找不出一個適當的解決辦法。
有人給黎元洪出主意,電召“隱居”衛輝的徐世昌到北京組織內閣以代段祺瑞。他們認為,段祺瑞的政治資本是北洋派,而徐世昌在北洋派中的資望遠在段之上。並且北洋係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張勳對徐抱有特殊好感,以徐代段不會引起很大.麻煩。
黎也覺得傀儡總統和蓋印機器做得太苦了,不如痛痛快快地幹一下,就采納了這個建議,派王士珍到衛輝迎接徐世昌來。
從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徐世昌突然變成“解決時局的中心人物”。北京傳出來的消息各種各樣,一會兒說徐即將來京,一會兒又說他不肯來。後又傳出,徐世昌提出了“擁護元首”、“維持合肥(段祺瑞)”、“不入政界”三個條件,要黎元洪答應後才肯動身。
徐世昌於十一月十六日到北京,既是奉總統之召,但當天並未到公府謁見黎元洪。
十七日,黎元洪放低身段,親自到五條胡同拜訪他,希望從他那裏能得到肯定地答複。但徐隻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就是不往正題上說。
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不說自明,黎滿懷希望而去,十分掃興而歸。
秘書長丁佛言勸黎不要因此灰心,他說:“半推半就是人之常情,徐世昌不會爽爽快快地表示自己願意做總理。段是個心地狹小的人,先發表命令,必然會負氣出走,徐就可以從容上台了”。
丁佛言的話並不能減少黎元洪的憂慮,他心裏有數。
有人建議電召馮國璋、陸榮廷來京,作出決議幹脆下令免段祺瑞的職,黎元洪對此也態度曖昧。
黎元洪的這些策士們不滿於黎這種畏首畏尾的態度,沒有取得黎的同意,就擅自打電報給馮國璋,假造“菊老已允出山”的消息,請馮國璋發電為徐世昌出山壯聲威。
想不到馮國璋的消息很靈通,早已知道徐世昌不敢取段而代之。而馮自己當選了副總統,正覺得地位在段之上而感到局促不安,一直想找一個機會向段做姿態。便明確回電說,內閣仍以維持原狀為宜。
這樣一來,就使黎元洪的逐段計劃多了一層阻力。徐世昌就是想出山,也多了一層顧慮。
十七日,徐世昌到府提出府院威信雙方兼顧的辦法,就是孫洪伊、徐樹錚兩人同時免職,並且推薦張國淦繼任院秘書長。他認為張國淦以前做過府秘書長,又做過段內閣的閣員,這樣一個與雙方都有良好關係的人繼任秘書長,一定能夠融洽府院關係。
此時黎既沒有勇氣拒絕徐世昌的意見,舍此之外又無更妥善的辦法,就於二十日下令罷免了孫洪伊的內務總長。
二十二日,徐樹錚拿了免他自己職的一道命令入府蓋印。黎元洪一麵蓋了印,一麵又動了惻隱之心,要聘徐做公府軍事顧問,還說了一些安慰他的好話。
一般人都以為府院政潮因此而告解決,但是段祺瑞不肯罷休。他認為孫洪伊免職僅僅是內閣內部的問題,不能視為府方的讓步。院秘書長徐樹錚既然去職,府秘書長丁佛言也該去職。
黎本想拒絕段的這個無理要求,可是張勳忽然來一個痛斥丁佛言的電報,顯然是有人從中運動。黎隻能同意段的要求,二月二十五日派夏壽康繼任府秘書長。
丁佛言對失去這個受氣的職務倒是沒太介意,請辭了秘書長職務後,發表辭職書有雲:
“國務會議以前無議事日程,會議以後無報告,發一令總統不知其用意,任一官總統不知其來曆,國務總理恒旬不一晤總統,惟見秘書長傳達於其間,有所詢則以事經閣議,內閣負責為對抗。大總統無見無聞,日以坐待用印為盡職。……曹汝霖使日事,一月以前日外務省早經奏明日皇,而我大總統至時尚未盡知其事。內閣與章公使往來十餘電報未一呈閱。
……”
夏壽康(1871~1923年),字受之,號仲膺,又作仲英。黃岡倉埠(今屬武漢市新洲區)人。父為進士、浙江錢塘知縣,早逝。夏壽康靠母、兄撫養,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鄉試中舉,次年赴京會試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一九零七年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宣統元年(1909年),湖北成立谘議局,當選為副議長,曾上書請疏浚江河
辛亥武昌首義後,任湖北軍政.府政事部副部長,後調任都督府參議。,任湖北內務司司長;,署民政長。一九一三年九月調任北京政.府國務院銓敘局局長;是年二月,作為湖北代表參加政.治.會.議。一九一四年五月,任肅政廳肅政使。
浙江和江蘇一樣,也是各派勢力爭奪的一個熱點地區。
北京政.府早就知道,浙江督軍呂公望不能控製全局,民國五年十二月,段祺瑞派曲同豐到浙江幫助呂公望處理收束軍隊事務。
曲同豐(1873—1929),字偉卿,山東福山人,早年參加過北洋水師及中日甲午戰爭。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三期。曾任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教官、陸軍速成學堂提調、監督、保定軍官學堂監督。
參加過雲南辛亥起義,任三十八協協統。中華民國成立後任總統府軍事參議官、參戰軍師長、北京政.府航空署長、直魯聯軍士官學校校長。
一九一五年春,袁世凱屈服於日本的武力恫嚇,承認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保定軍校學生罷課反對,曲同豐亦通電全國表示願率全校員生效命疆場,為政.府之後盾,被北京政.府褫奪軍職。直到袁世凱死後,他才恢複少將軍銜和職務。
曾任參戰軍第一師師長、邊防軍第一師師長。同年七月,他被國務總理段祺瑞委任為山東軍務會辦,贈勳四位,授陸軍中將。
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中,曲同豐擁段反黎。與徐樹錚、靳雲鵬、 傅良佐一起,被稱為段祺瑞的“四大金剛”。
呂公望曾在北洋陸軍速成學堂肄業,曲同豐是他的老師,有這樣的淵源,所以呂對曲很信任。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小書亭app</a>
曲、呂麵談時,呂曾提到浙江軍官有的不聽調度,有的不服編遣,尤其是杭州警察廳長夏超極跋扈,浙江人叫他警察王,呂對夏極為不滿。
曲說:這次由北京出來,段曾告他,要他告訴呂說可以放手去幹,段會做呂的後盾,對於目無督軍的浙省軍警首長,都可以罷免和調動。
曲回北京後,段果然調升夏超為浙江全省警務處長,改派呂公望的心腹傅其永為省會警察廳長。
傅其永,原名鴻淇,字右泉。金華人。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科。參加光複會,曾任陸軍憲兵營隊官。響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冒險引新軍進鳳山門攻克巡撫公署,迫使旗營繳械投降。杭州光複後任浙軍攻寧支隊參軍。支隊擴編為師後,曾任炮兵團長等職。
夏超(1882—1926),字定侯,浙江.青.田人,光複會會員。辛亥革命爆發後,任浙江警察督練公所主辦、杭州警察局局長、浙江省省會警察廳廳長。護國討袁興起後,夏超聯絡浙江反袁勢力,積極參與了驅逐擁袁的浙江將軍朱瑞、攻占將軍署、浙江獨立。
此人善經營,很有心計,也是個權欲心很大的人。
警務處長雖然位在廳長之上,但是沒有實權,夏超認為這是明升暗降,當然不滿。
他和浙江軍界關係很深。由於他的策動,浙江督署參謀長周鳳岐,浙江第二師師長張載陽、第一旅旅長朱偉良、第二旅旅長李煒章、混成旅旅長俞煒都向北京政.府辭職,這種辭職是集體罷工。北京回電一律不準。
突然間浙江局勢變得格外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