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對於我們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是個多事之秋,是以屈辱和悲慘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發生了一連串的事,都是大事。
一個是鬧義和團,也多被稱做庚子事變,鬧得最厲害的是山東、山西、直隸一帶。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另一個是教案事件。
還有一個是八國聯軍打入北京,西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倉惶出逃。
這三件事是相互聯係又相互因果。
義和團也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這個組織是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參加人以農民為主體,可以說涵蓋了各行各業。
義和團的前身大多是以反清複明為口號的秘密組織。
甲午戰爭失敗後,麵對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和侵略,義和團中的有心之人,利用外國傳教士與教眾,經常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與糾紛,引發老百姓的不滿情緒,把反清複明的口號改成了扶清滅洋。
在很長的時間裏,由於所受教育和能接觸到的材料的限製,在很多人的心底深處,義和團個個都是令人敬佩的大英雄。
用大刀長矛,甚至赤手空拳以血肉之軀,英勇無畏地麵對洋槍隊的快槍和大炮。
後來,隨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確立,越來越多的,先前不被人知的事情浮出水麵,越來越多的惡行被揭露,對義和團的種種不同說法多起來了。
看某些義和團的團規,好像還可以。
比如:“毋貪財、毋好色、毋違父母之命、毋犯朝廷法,殺洋人、滅髒官,行於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顧,遇同道則合十。”
有記載:“看其連日由各處所來團民不下數萬,多似鄉愚務農之人,既無為首之人調譴,又無鋒利器械;且是自備資斧,所食不過小米飯玉米麵而已。既不圖名,又不為利,奮不顧身,置性命於戰場。不約而同,萬眾一心;況隻仇殺洋人與奉教之人,並不傷害良民;以此而論,似是仗義。”(摘自《庚子記事》)
我們知道,義和團沒有統一的組織,是相互獨立,各行其是的形形色色的獨立團體。肯定是有好有壞,良莠不齊的。
上邊記載的應該是其中表現好的了。
但是,就是這好的,也是要畫很大的問號的。
“隻殺洋人和奉教之人”,所有的洋人都該殺嗎?所有的奉教人員都該殺嗎?
要知道,那些信眾絕大多數是良善之人呀!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
有這樣的懸賞,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殺一女洋人賞四十兩,殺一洋小孩賞三十兩。
不管你敢不敢相信,但這是真的。
是西太後領導下的清政.府向英、美、法、意、日、俄、西(西班牙)、比(比利時)、荷、奧十一國宣戰的時候,同時以國家名義發出的懸賞。
這是何等的野蠻,何等的卑劣,何等的慘無人道。
要知道,在這些被懸賞殺害的洋人中,有多少人是來中國宣傳先進思想的,諸如破除迷信反對婦女纏足;有多少人是醫生,來中國治病救人的;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來中國傳播宗教信仰的。
而義和團是見洋人就殺,無論女人和孩子。
不但如此,隻要沾上一點洋都是要殺的。
那時國人稱洋人為毛子。外國人為大毛子,中國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是二毛子,通洋學、會說外國話的中國人,乃至用洋貨的為三毛子,依次類推竟至十毛子。
有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轍置極刑。”
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義和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於非命。”
怎麽可以出這樣的事?但這是真的。
有一本書這樣寫著:“六月二十七日(一九零零年),山西太原,城東南天主教堂,附屬有診所、孤兒院、女子教會學校。從早晨開始,教堂門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群。
傍晚時分,人群開始騷動,有人開始向教堂裏投擲磚頭石塊,有人帶頭喊起了口號。燒掉它!殺了他們!的口號此起彼伏。
在呐喊聲和飛擲的磚頭中,教堂門前的教會醫院燃起大火。
“天漸漸黒了,義和團開始進攻。教堂裏,有主教有修女有牧師有雜役,有醫生有教師有學生。男人們武裝抵抗,女人撤退到地下室。抵抗至午夜,已經無路而退,他們衝過火海,衝到街上,與義和團狹路相逢了。
“混亂中,有兩個教會女子學校的學生,原來是纏足的,正在放腳,十分痛苦,無法走路,在逃跑時落在了後麵。
“她們的老師庫姆斯小姐,本來已經逃到安全地帶,又返回院子中找到兩個女學生,把她們一個個往外背。不幸她們被義和團發現了,可憐的庫姆斯小姐被五大三粗的義和團員們,抓著手拎著腳,扔進了熊熊大火。
“庫姆斯小姐掙紮著爬了出來,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義和團員們又一次把她扔進火海,又猛砸了一通磚頭。庫姆斯小姐再也沒有爬出來。”
文章繼續寫到:七月初,太原的官員以保護為名,把四十多個外國人集中到一個大院子。
毓賢(山西巡撫)的審判令天下法官膛目結舌。
毓賢是這樣審訊的:“從哪裏來?”
回答:“英國”
毓賢判決:“殺!”
又帶進來一個。
問:“從哪裏來的?”
答:“法國。”
宣判:“殺!”
這一日,毓賢的嘴裏,說了四十四個“殺”字。
這一天,是一九零零年七月九日。
這一天,八國聯軍瘋狂地向天津進攻,企圖解救那些被毓賢們圍攻和剿殺的外國人。
這一天,庚子國難中真正的英雄聶士成將軍,提腸指揮,炮彈穿胸,戰死沙場,為國盡忠了。
聶士成知道毓賢在幹嘛嗎?聶士成要是知道了,他還能“為國盡忠”嗎?
我們的這個世界最需要的是事實和真相。把事情的真相告訴自己的人民,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社會的自信和胸懷的博大。
這樣的社會,肯定會受到她的人民真心實意的擁戴。
那些靠欺騙,靠愚弄人民而維持的統治,或許可以得計於一時,但終究是不會久長的。
一位偉人說過:“你可以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所有的人。”
關於教案。
十九世紀末,西方傳教士被準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
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中國信徒也常獲教會庇護。
地方上,基督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
部分不良教民欺壓當地民眾,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不能公正處理。
凡是教會和信眾和非信教民眾發生糾紛的案子,被大家稱做教案。
發生了一連串的事,都是大事。
一個是鬧義和團,也多被稱做庚子事變,鬧得最厲害的是山東、山西、直隸一帶。
<a id="wzsy" href="https://m.ranwen.la">燃文</a>
另一個是教案事件。
還有一個是八國聯軍打入北京,西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倉惶出逃。
這三件事是相互聯係又相互因果。
義和團也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這個組織是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參加人以農民為主體,可以說涵蓋了各行各業。
義和團的前身大多是以反清複明為口號的秘密組織。
甲午戰爭失敗後,麵對列強對中國的瓜分和侵略,義和團中的有心之人,利用外國傳教士與教眾,經常與當地村民發生矛盾與糾紛,引發老百姓的不滿情緒,把反清複明的口號改成了扶清滅洋。
在很長的時間裏,由於所受教育和能接觸到的材料的限製,在很多人的心底深處,義和團個個都是令人敬佩的大英雄。
用大刀長矛,甚至赤手空拳以血肉之軀,英勇無畏地麵對洋槍隊的快槍和大炮。
後來,隨著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確立,越來越多的,先前不被人知的事情浮出水麵,越來越多的惡行被揭露,對義和團的種種不同說法多起來了。
看某些義和團的團規,好像還可以。
比如:“毋貪財、毋好色、毋違父母之命、毋犯朝廷法,殺洋人、滅髒官,行於市必俯首,不可左右顧,遇同道則合十。”
有記載:“看其連日由各處所來團民不下數萬,多似鄉愚務農之人,既無為首之人調譴,又無鋒利器械;且是自備資斧,所食不過小米飯玉米麵而已。既不圖名,又不為利,奮不顧身,置性命於戰場。不約而同,萬眾一心;況隻仇殺洋人與奉教之人,並不傷害良民;以此而論,似是仗義。”(摘自《庚子記事》)
我們知道,義和團沒有統一的組織,是相互獨立,各行其是的形形色色的獨立團體。肯定是有好有壞,良莠不齊的。
上邊記載的應該是其中表現好的了。
但是,就是這好的,也是要畫很大的問號的。
“隻殺洋人和奉教之人”,所有的洋人都該殺嗎?所有的奉教人員都該殺嗎?
要知道,那些信眾絕大多數是良善之人呀!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
有這樣的懸賞,殺一洋人賞五十兩,殺一女洋人賞四十兩,殺一洋小孩賞三十兩。
不管你敢不敢相信,但這是真的。
是西太後領導下的清政.府向英、美、法、意、日、俄、西(西班牙)、比(比利時)、荷、奧十一國宣戰的時候,同時以國家名義發出的懸賞。
這是何等的野蠻,何等的卑劣,何等的慘無人道。
要知道,在這些被懸賞殺害的洋人中,有多少人是來中國宣傳先進思想的,諸如破除迷信反對婦女纏足;有多少人是醫生,來中國治病救人的;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來中國傳播宗教信仰的。
而義和團是見洋人就殺,無論女人和孩子。
不但如此,隻要沾上一點洋都是要殺的。
那時國人稱洋人為毛子。外國人為大毛子,中國人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是二毛子,通洋學、會說外國話的中國人,乃至用洋貨的為三毛子,依次類推竟至十毛子。
有記載:“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轍置極刑。”
曾有學生六人倉皇避亂,因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義和團)匪搜出,亂刀並下,皆死於非命。”
怎麽可以出這樣的事?但這是真的。
有一本書這樣寫著:“六月二十七日(一九零零年),山西太原,城東南天主教堂,附屬有診所、孤兒院、女子教會學校。從早晨開始,教堂門前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群。
傍晚時分,人群開始騷動,有人開始向教堂裏投擲磚頭石塊,有人帶頭喊起了口號。燒掉它!殺了他們!的口號此起彼伏。
在呐喊聲和飛擲的磚頭中,教堂門前的教會醫院燃起大火。
“天漸漸黒了,義和團開始進攻。教堂裏,有主教有修女有牧師有雜役,有醫生有教師有學生。男人們武裝抵抗,女人撤退到地下室。抵抗至午夜,已經無路而退,他們衝過火海,衝到街上,與義和團狹路相逢了。
“混亂中,有兩個教會女子學校的學生,原來是纏足的,正在放腳,十分痛苦,無法走路,在逃跑時落在了後麵。
“她們的老師庫姆斯小姐,本來已經逃到安全地帶,又返回院子中找到兩個女學生,把她們一個個往外背。不幸她們被義和團發現了,可憐的庫姆斯小姐被五大三粗的義和團員們,抓著手拎著腳,扔進了熊熊大火。
“庫姆斯小姐掙紮著爬了出來,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義和團員們又一次把她扔進火海,又猛砸了一通磚頭。庫姆斯小姐再也沒有爬出來。”
文章繼續寫到:七月初,太原的官員以保護為名,把四十多個外國人集中到一個大院子。
毓賢(山西巡撫)的審判令天下法官膛目結舌。
毓賢是這樣審訊的:“從哪裏來?”
回答:“英國”
毓賢判決:“殺!”
又帶進來一個。
問:“從哪裏來的?”
答:“法國。”
宣判:“殺!”
這一日,毓賢的嘴裏,說了四十四個“殺”字。
這一天,是一九零零年七月九日。
這一天,八國聯軍瘋狂地向天津進攻,企圖解救那些被毓賢們圍攻和剿殺的外國人。
這一天,庚子國難中真正的英雄聶士成將軍,提腸指揮,炮彈穿胸,戰死沙場,為國盡忠了。
聶士成知道毓賢在幹嘛嗎?聶士成要是知道了,他還能“為國盡忠”嗎?
我們的這個世界最需要的是事實和真相。把事情的真相告訴自己的人民,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個社會的自信和胸懷的博大。
這樣的社會,肯定會受到她的人民真心實意的擁戴。
那些靠欺騙,靠愚弄人民而維持的統治,或許可以得計於一時,但終究是不會久長的。
一位偉人說過:“你可以在某些時候欺瞞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某些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瞞所有的人。”
關於教案。
十九世紀末,西方傳教士被準許在中國傳教和成立教會。
在治外法權之下,不單教會的西方神職人員不受清政府管轄,一般中國信徒也常獲教會庇護。
地方上,基督教會每每因為文化、風俗差異等等各種原因,與地方民眾發生衝突。
部分不良教民欺壓當地民眾,而地方政府卻往往因為懼於教會的治外法權,不欲與洋人作對而不能公正處理。
凡是教會和信眾和非信教民眾發生糾紛的案子,被大家稱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