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二年,六月初八。
傍晚。
陰雲密布,遮天蔽日。
南鄭城外。
百姓軍大營。
軍團長大帳之中。
“昨日未能一戰而定南鄭,眾將思索了一夜,可有良策?”
劉曜端坐首位,麵帶憂色問道。
皇甫嵩、朱俊等高級軍官分坐兩邊,劉曜召集他們來開軍事會議,為的就是商量一個快速破城的計策。
他們自起兵以來,勢如破竹,連下犍為、越西、巴郡、蜀郡等地,還未曾遇到一戰不能攻克的城池。
隻要拿下南鄭,就幾乎等於拿下漢中郡。
而漢中郡北依秦嶺,南頻巴山,中部為漢中盆地。漢中盆地是華夏著名的糧倉,也承載著漢中絕大多數的人口。
漢中境內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係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係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係。
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南鄭城就位於漢江上遊。
漢中是華夏的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總之,漢中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劉邦西漢王朝的發祥地,劉曜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漢中郡治所南鄭縣的!
換句話,就算崩掉門牙,劉曜也要啃下南鄭城這塊硬骨頭!
大軍一路開到南鄭城,除了留下鎮守各個要塞的兵力之外,還有三萬多成建製的兵力。
若是算上行軍途中接納的各地豪族支援的私人部曲,劉曜手裏現在仍有五萬兵力。
隻不過,劉曜一直把這些私人部曲當成輔助兵在用,並不打算重用地方豪族的軍事力量。
他沒有把這些私人部曲編入百姓軍之中,是為了降低地方豪族對他手中軍隊的影響力。
然而,事情往往不可能全部按照某個人的主觀意願去發展。
就比如劉曜刻意降低地方豪族對他手下軍隊的影響力,但此刻現場有位出身於地方豪族的人,獻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策。
此計策一旦成功,那獻策者必定是大功一件。
屆時,劉曜不能不賞,如何賞又是個麻煩。
“啟稟主公,南鄭李氏家主李權與屬下是舊識,因此屬下認為,可暗中派人與之取得聯絡,令其在城中散播謠言,謊稱城中存糧有限,而南鄭令夏育是為了諂媚朝中奸宦才拚死堅守城池。”
說話的是巴郡豪強王鹹,他與益州士族首領蜀郡人任岐、賈龍、陳超都是好友。
至於他口中的李權,由於劉曜很早以前就派人打聽過益州各郡的地方世宦家族,所以知道李權有著漢中世家大族的身份。
但劉曜並不清楚李權和王鹹是舊識,就連王鹹和任岐、賈龍等人是好友之事,也是最近才知道。
原時空,劉焉為了在益州樹立自己的淫威,殺任岐、賈龍等益州士族首領立威。
而在這個時空,劉曜利用百姓集團的商業利益,得到了蜀郡、巴郡、犍為郡士族的支持,自然是要兵有兵,要糧有糧。
皇甫嵩看了一眼王鹹,問道:“想要入城與李君取得聯絡,談何容易?”
“然也,那城高數丈,即便是身輕如燕者,也難以憑一己之力攀爬,除非送信的人會飛!”朱俊也覺得派人入城沒那麽容易。
這是王鹹計策最關鍵的所在!
劉曜聽到皇甫嵩的疑問,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假如能派人潛入城中,即便城中沒有李權,劉曜也有辦法讓城中亂起來,然後趁虛而入。
這樣的話,他就能以獻策有功為名,賞王鹹個人一些錢財即可,而不用再為其他事煩惱。
“屬下家中老仆擅養飛鶴,鶴中聰慧者可口銜竹簡傳遞書信。”
王鹹的回答,令在場眾人無不感到驚奇。
除開劉曜、皇甫嵩、朱俊、朱大鴻、賈小六之外,其餘人等全部驚訝萬分,滿臉的不可思議。
皇甫嵩等人稍微吃驚,那是因為劉曜為了建立情報網絡,麾下聚集了一群專門培養信鴿的人。
對於用飛鳥傳信之事,他們四人作為劉曜的心腹,自然是知曉的。
所以當他們四人得知王鹹的方法後,先是感到驚奇,然後發出了原來如此的感慨。
“大善!”劉曜高聲道:“就以鑼聲為號,明日城中一旦響起鑼聲,立即攻城!”
“喏!”眾將齊聲道。
是夜,亥初一刻。
南鄭城內,漢中太守府。
臧旻、夏育召集麾下心腹,正在太守府議事廳商議對策。
“此乃明日的布防圖,uu看書 ww.uusu.m諸位請看仔細了!萬萬不容有失!”臧旻負手而立,剛過不惑之年的他正意氣風發。
自段熲擔任平叛大將軍之後,臧、夏兩人就因被段熲推舉而分別就任漢中太守、南鄭令。
段熲不愧是大將之才,他算準了劉曜會攻漢中,特地把富有軍事才能的臧旻和夏育安插在此地。
臧、夏兩人三月赴任,五月獲知劉曜起兵的消息後,緊忙上報朝廷。
得到朝廷授權平叛後,他們迅速集結郡縣兵,並開始招募青壯,訓練士卒。
緊接著到了六月,劉曜大軍就開進了漢中境內。
剛開始他們也被百姓軍摧枯拉朽的勢頭嚇了一跳,但經過仔細的琢磨之後,他們這兩個具有軍事才能的家夥敏銳的捕捉到一個信息——劉曜的大軍人數眾多,每日消耗的糧草也是驚人。
臧旻與夏育並不知道,曹節等人打算給他倆升官的事。
他們隻是覺得跟中常侍有了關係,等於是身上有了汙點,就算投降劉曜,未來也是一片黑暗,索性破罐子破摔,拚一把,利用地理和人口優勢拖垮劉曜大軍。
有了心理上的優勢之後,臧旻、夏育跟著有了很大的信心。
他們率領郡縣兵和臨時征召的士卒,堅守了一天的城池。
第一天的勝利讓他們看見了希望。
但是,就在他倆召集心腹,商量著如何布防之時,一隻飛鶴悄悄落入了李家的大院。
李權收到了王鹹寫給他的信。
看著米黃色的小紙條,南鄭李氏家主李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
傍晚。
陰雲密布,遮天蔽日。
南鄭城外。
百姓軍大營。
軍團長大帳之中。
“昨日未能一戰而定南鄭,眾將思索了一夜,可有良策?”
劉曜端坐首位,麵帶憂色問道。
皇甫嵩、朱俊等高級軍官分坐兩邊,劉曜召集他們來開軍事會議,為的就是商量一個快速破城的計策。
他們自起兵以來,勢如破竹,連下犍為、越西、巴郡、蜀郡等地,還未曾遇到一戰不能攻克的城池。
隻要拿下南鄭,就幾乎等於拿下漢中郡。
而漢中郡北依秦嶺,南頻巴山,中部為漢中盆地。漢中盆地是華夏著名的糧倉,也承載著漢中絕大多數的人口。
漢中境內河流均屬長江流域,在水係組成上,主要是東西橫貫的漢江水係和南北縱穿的嘉陵江水係。
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南鄭城就位於漢江上遊。
漢中是華夏的南北氣候分界線、江河分水嶺,四季分明、氣候溫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總之,漢中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劉邦西漢王朝的發祥地,劉曜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漢中郡治所南鄭縣的!
換句話,就算崩掉門牙,劉曜也要啃下南鄭城這塊硬骨頭!
大軍一路開到南鄭城,除了留下鎮守各個要塞的兵力之外,還有三萬多成建製的兵力。
若是算上行軍途中接納的各地豪族支援的私人部曲,劉曜手裏現在仍有五萬兵力。
隻不過,劉曜一直把這些私人部曲當成輔助兵在用,並不打算重用地方豪族的軍事力量。
他沒有把這些私人部曲編入百姓軍之中,是為了降低地方豪族對他手中軍隊的影響力。
然而,事情往往不可能全部按照某個人的主觀意願去發展。
就比如劉曜刻意降低地方豪族對他手下軍隊的影響力,但此刻現場有位出身於地方豪族的人,獻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策。
此計策一旦成功,那獻策者必定是大功一件。
屆時,劉曜不能不賞,如何賞又是個麻煩。
“啟稟主公,南鄭李氏家主李權與屬下是舊識,因此屬下認為,可暗中派人與之取得聯絡,令其在城中散播謠言,謊稱城中存糧有限,而南鄭令夏育是為了諂媚朝中奸宦才拚死堅守城池。”
說話的是巴郡豪強王鹹,他與益州士族首領蜀郡人任岐、賈龍、陳超都是好友。
至於他口中的李權,由於劉曜很早以前就派人打聽過益州各郡的地方世宦家族,所以知道李權有著漢中世家大族的身份。
但劉曜並不清楚李權和王鹹是舊識,就連王鹹和任岐、賈龍等人是好友之事,也是最近才知道。
原時空,劉焉為了在益州樹立自己的淫威,殺任岐、賈龍等益州士族首領立威。
而在這個時空,劉曜利用百姓集團的商業利益,得到了蜀郡、巴郡、犍為郡士族的支持,自然是要兵有兵,要糧有糧。
皇甫嵩看了一眼王鹹,問道:“想要入城與李君取得聯絡,談何容易?”
“然也,那城高數丈,即便是身輕如燕者,也難以憑一己之力攀爬,除非送信的人會飛!”朱俊也覺得派人入城沒那麽容易。
這是王鹹計策最關鍵的所在!
劉曜聽到皇甫嵩的疑問,眼中閃過一抹異色。
假如能派人潛入城中,即便城中沒有李權,劉曜也有辦法讓城中亂起來,然後趁虛而入。
這樣的話,他就能以獻策有功為名,賞王鹹個人一些錢財即可,而不用再為其他事煩惱。
“屬下家中老仆擅養飛鶴,鶴中聰慧者可口銜竹簡傳遞書信。”
王鹹的回答,令在場眾人無不感到驚奇。
除開劉曜、皇甫嵩、朱俊、朱大鴻、賈小六之外,其餘人等全部驚訝萬分,滿臉的不可思議。
皇甫嵩等人稍微吃驚,那是因為劉曜為了建立情報網絡,麾下聚集了一群專門培養信鴿的人。
對於用飛鳥傳信之事,他們四人作為劉曜的心腹,自然是知曉的。
所以當他們四人得知王鹹的方法後,先是感到驚奇,然後發出了原來如此的感慨。
“大善!”劉曜高聲道:“就以鑼聲為號,明日城中一旦響起鑼聲,立即攻城!”
“喏!”眾將齊聲道。
是夜,亥初一刻。
南鄭城內,漢中太守府。
臧旻、夏育召集麾下心腹,正在太守府議事廳商議對策。
“此乃明日的布防圖,uu看書 ww.uusu.m諸位請看仔細了!萬萬不容有失!”臧旻負手而立,剛過不惑之年的他正意氣風發。
自段熲擔任平叛大將軍之後,臧、夏兩人就因被段熲推舉而分別就任漢中太守、南鄭令。
段熲不愧是大將之才,他算準了劉曜會攻漢中,特地把富有軍事才能的臧旻和夏育安插在此地。
臧、夏兩人三月赴任,五月獲知劉曜起兵的消息後,緊忙上報朝廷。
得到朝廷授權平叛後,他們迅速集結郡縣兵,並開始招募青壯,訓練士卒。
緊接著到了六月,劉曜大軍就開進了漢中境內。
剛開始他們也被百姓軍摧枯拉朽的勢頭嚇了一跳,但經過仔細的琢磨之後,他們這兩個具有軍事才能的家夥敏銳的捕捉到一個信息——劉曜的大軍人數眾多,每日消耗的糧草也是驚人。
臧旻與夏育並不知道,曹節等人打算給他倆升官的事。
他們隻是覺得跟中常侍有了關係,等於是身上有了汙點,就算投降劉曜,未來也是一片黑暗,索性破罐子破摔,拚一把,利用地理和人口優勢拖垮劉曜大軍。
有了心理上的優勢之後,臧旻、夏育跟著有了很大的信心。
他們率領郡縣兵和臨時征召的士卒,堅守了一天的城池。
第一天的勝利讓他們看見了希望。
但是,就在他倆召集心腹,商量著如何布防之時,一隻飛鶴悄悄落入了李家的大院。
李權收到了王鹹寫給他的信。
看著米黃色的小紙條,南鄭李氏家主李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