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足以讓劉曜適應眼下的身份。
他想到這裏,下意識握緊了雙手,問道:“除了於老先生之外,你可打聽到這益州還有哪些名醫?”
劉彪道:“今早我看城東街口有位小先生,擺攤給人診病,可惜找他問病的隻有寥寥數人,估計醫術並不精湛。我就沒有與他多聊,隻知其為譙縣人,與我等一樣,皆是遊曆至此。”
“不過,小弟發現他身邊守著兩個郡守治下的衙役,該是與郡守張府君有親?”
“你怎麽知道是郡守治下的衙役?”劉曜問道。
劉彪道:“我問那小先生,是他告訴我的。”
劉表的第一個妻子陳氏,自一年前和劉表成親後,至今未能懷孕。
陳氏對於劉表的學業和事業,一直是理解和支持的,兩人也是青梅竹馬,感情極好。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隻有成年人才有資格入太學讀書。
劉表的父親在臨終前留有遺命,要求劉表守孝結束後的次年,務必結婚,而婚後次年,則必須去洛陽讀書。
劉表老師乃是南陽太守王暢,王暢是當代大儒,更是他的舅父,所以他入太學乃是長輩們安排好的。
因此,劉表希望能在入太學之前,把他妻子的病治好。聽說滇池有位名叫“於吉”的老先生擅長診治各種疑難雜症,他這才不遠千裏來到益州郡尋醫。
眼下的醫生,民間慣稱“先生”,官方稱“醫工、醫師、醫匠或醫士”。
而且,這個時代的不孕不育是專屬於婦人的病,人們會認為婦人不生育是有病,而不會去想她的丈夫有沒有生理上的問題。
劉曜有點疑惑,根據記憶,陳氏的生理表現一直都很正常,而且劉表本人也是個正常的男人。
他們倆為了造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收集並且嚐試了許多流傳的房中術。
可惜,陳氏的肚子就是不爭氣!
劉曜皺眉尋思著,他雖然沒有認真研究過陳壽所著的《三國誌》、範曄的《後漢書》,但起碼因為對三國人物感興趣,上大學時經常在圖書館裏翻這些與三國相關的曆史書籍,而且他看過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不止一次,看過各個版本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也不止一次。
對於曆史上的劉表,他多少還是了解的,劉表和陳氏至少生了兩個兒子。
所以,無論是劉表還是陳氏的身體出了問題,總之最後一定是被治愈了。
如此這般,那他就放心了。
當然,他並不認為有誰敢給劉表戴綠帽子!
“譙縣人?”劉曜問道。
劉彪點了點頭。
確定是譙縣之後,劉曜想起了那位在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醫華佗。
“現在就走,我要去見他!”劉曜立即從榻上跳了下來。
他並不認為會在這個偏遠山區遇見華佗,可他覺得還是要碰一下運氣,萬一還真是華佗呢?
劉彪喊上兩個隨從,緊隨其後,追問道:“外麵傳言,於老先生今日未時會在山中道觀講道,並現場為信徒治病。我們要不要去?”
聞言,劉曜也不回頭,繼續前進。
他已經不是原來的劉表,自然知道於吉的傳說。
於吉是這個時代所謂的“神仙”,而劉曜認為所謂的“神仙”基本上是掌握了一些化學原理的術士,根本無法跟真正的醫道大家相提並論。
或許,於吉也是一位醫道大家,
但劉曜還是想見一見那位老家是譙縣的小醫師。
至於日後有機會,他肯定要會一會於吉,但不是現在!
“在下高平縣劉曜,草字景升,師從南陽太守王公,敢問尊駕如何稱呼?”
劉曜趕到城東街口時,那個小先生並沒有離開,依然守著攤位等待著前來問病的病人。
兩個衙役分別站在攤位的左右兩邊,距離攤位有五六個米的樣子,應該是怕打擾旁人問病,故意離的遠。
劉彪站在劉曜身側,當聽見劉曜的自我介紹時,他本欲開口替自己堂哥糾正報錯的姓名,不過轉念一想,最終隻是皺了下眉,並無言語。
年輕醫師見劉曜身後跟著兩個隨從,身旁站著一個壯實的青年,穿著打扮和氣度絕非常人,但卻沒有一般士人的傲氣,說起話來文質彬彬,並且滿臉和氣,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在下譙縣華佗,草字元化。”
劉曜難掩內心的激動,臉上露出一副撿到寶的表情,連忙拱手行禮道:“原來是華醫師,久仰久仰!”
華佗趕緊回禮道:“不敢不敢,一點薄名而已。”
他雖這麽說,可心裏還是很高興。
當今南陽太守王暢乃是大儒,能被大儒之徒親自拜訪,在他看來是對他本人醫術的認可。
“不知劉兄是替人問病,還是為己求藥?”華佗終究是醫生,思維定勢決定他三句話不離本行。
劉曜聞言,微笑道:“華醫師難道沒有覺得,在下很眼熟麽?”
華佗一愣,略帶青澀的臉上,緩緩露出一絲尷尬。
劉曜打圓場道:“華醫師經常接觸太多的病人,不記得在下也在所難免。uu看書 ww.uuknsu”
華佗仔細尋思,想起他三年前行弱冠禮後,跟隨他叔父遊曆各地,倒也接觸過很多劉姓的名門望族。
他望著劉曜因為激動而發紅的臉,皺眉道:“還請劉兄解惑?”
劉曜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去歲春三月,華醫師是否陪同一位大先生,於高平縣給一位背生巨瘡的長者診病?”
“那長者可是受巨瘡折磨了三年之久,且近兩年無法下床?”華佗立刻想起這件事,追問道。
劉曜點頭道:“正是。”
華佗驚道:“莫非,劉兄與那長者有親,正巧訪親時遇見我叔父為其診治?”
“華醫師才思敏捷,我不過提了一句,你就猜到了全部,真令人佩服!”
劉曜毫不吝嗇對華佗的誇讚。
劉彪卻皺起了眉頭,他記得去年是有位大先生給他父親治病,但他對華佗卻沒一點印象。
“難道是我忘了?”
他當然不知道,此時的劉表已不是過去的劉表,而是與劉曜靈魂融合後的“升級版”劉表,其記憶力自然要比他這個普通人強出至少一倍。
就在劉彪出神的時候,劉曜轉頭看了一眼身側的堂弟,道:“那長者正是我這位從弟的阿翁,也是在下的叔父。”
劉彪見劉曜向華佗介紹自己,連忙朝華佗拱手行禮,道:“在下劉彪,草字景玉。”
“他鄉遇故知,乃一大幸事!且由我做東,咱們去小酌幾杯如何?”劉曜趁熱打鐵道。
華佗見對方態度誠懇,不像做偽,便欣然答應。
他想到這裏,下意識握緊了雙手,問道:“除了於老先生之外,你可打聽到這益州還有哪些名醫?”
劉彪道:“今早我看城東街口有位小先生,擺攤給人診病,可惜找他問病的隻有寥寥數人,估計醫術並不精湛。我就沒有與他多聊,隻知其為譙縣人,與我等一樣,皆是遊曆至此。”
“不過,小弟發現他身邊守著兩個郡守治下的衙役,該是與郡守張府君有親?”
“你怎麽知道是郡守治下的衙役?”劉曜問道。
劉彪道:“我問那小先生,是他告訴我的。”
劉表的第一個妻子陳氏,自一年前和劉表成親後,至今未能懷孕。
陳氏對於劉表的學業和事業,一直是理解和支持的,兩人也是青梅竹馬,感情極好。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隻有成年人才有資格入太學讀書。
劉表的父親在臨終前留有遺命,要求劉表守孝結束後的次年,務必結婚,而婚後次年,則必須去洛陽讀書。
劉表老師乃是南陽太守王暢,王暢是當代大儒,更是他的舅父,所以他入太學乃是長輩們安排好的。
因此,劉表希望能在入太學之前,把他妻子的病治好。聽說滇池有位名叫“於吉”的老先生擅長診治各種疑難雜症,他這才不遠千裏來到益州郡尋醫。
眼下的醫生,民間慣稱“先生”,官方稱“醫工、醫師、醫匠或醫士”。
而且,這個時代的不孕不育是專屬於婦人的病,人們會認為婦人不生育是有病,而不會去想她的丈夫有沒有生理上的問題。
劉曜有點疑惑,根據記憶,陳氏的生理表現一直都很正常,而且劉表本人也是個正常的男人。
他們倆為了造人,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收集並且嚐試了許多流傳的房中術。
可惜,陳氏的肚子就是不爭氣!
劉曜皺眉尋思著,他雖然沒有認真研究過陳壽所著的《三國誌》、範曄的《後漢書》,但起碼因為對三國人物感興趣,上大學時經常在圖書館裏翻這些與三國相關的曆史書籍,而且他看過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不止一次,看過各個版本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也不止一次。
對於曆史上的劉表,他多少還是了解的,劉表和陳氏至少生了兩個兒子。
所以,無論是劉表還是陳氏的身體出了問題,總之最後一定是被治愈了。
如此這般,那他就放心了。
當然,他並不認為有誰敢給劉表戴綠帽子!
“譙縣人?”劉曜問道。
劉彪點了點頭。
確定是譙縣之後,劉曜想起了那位在曆史上鼎鼎大名的神醫華佗。
“現在就走,我要去見他!”劉曜立即從榻上跳了下來。
他並不認為會在這個偏遠山區遇見華佗,可他覺得還是要碰一下運氣,萬一還真是華佗呢?
劉彪喊上兩個隨從,緊隨其後,追問道:“外麵傳言,於老先生今日未時會在山中道觀講道,並現場為信徒治病。我們要不要去?”
聞言,劉曜也不回頭,繼續前進。
他已經不是原來的劉表,自然知道於吉的傳說。
於吉是這個時代所謂的“神仙”,而劉曜認為所謂的“神仙”基本上是掌握了一些化學原理的術士,根本無法跟真正的醫道大家相提並論。
或許,於吉也是一位醫道大家,
但劉曜還是想見一見那位老家是譙縣的小醫師。
至於日後有機會,他肯定要會一會於吉,但不是現在!
“在下高平縣劉曜,草字景升,師從南陽太守王公,敢問尊駕如何稱呼?”
劉曜趕到城東街口時,那個小先生並沒有離開,依然守著攤位等待著前來問病的病人。
兩個衙役分別站在攤位的左右兩邊,距離攤位有五六個米的樣子,應該是怕打擾旁人問病,故意離的遠。
劉彪站在劉曜身側,當聽見劉曜的自我介紹時,他本欲開口替自己堂哥糾正報錯的姓名,不過轉念一想,最終隻是皺了下眉,並無言語。
年輕醫師見劉曜身後跟著兩個隨從,身旁站著一個壯實的青年,穿著打扮和氣度絕非常人,但卻沒有一般士人的傲氣,說起話來文質彬彬,並且滿臉和氣,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在下譙縣華佗,草字元化。”
劉曜難掩內心的激動,臉上露出一副撿到寶的表情,連忙拱手行禮道:“原來是華醫師,久仰久仰!”
華佗趕緊回禮道:“不敢不敢,一點薄名而已。”
他雖這麽說,可心裏還是很高興。
當今南陽太守王暢乃是大儒,能被大儒之徒親自拜訪,在他看來是對他本人醫術的認可。
“不知劉兄是替人問病,還是為己求藥?”華佗終究是醫生,思維定勢決定他三句話不離本行。
劉曜聞言,微笑道:“華醫師難道沒有覺得,在下很眼熟麽?”
華佗一愣,略帶青澀的臉上,緩緩露出一絲尷尬。
劉曜打圓場道:“華醫師經常接觸太多的病人,不記得在下也在所難免。uu看書 ww.uuknsu”
華佗仔細尋思,想起他三年前行弱冠禮後,跟隨他叔父遊曆各地,倒也接觸過很多劉姓的名門望族。
他望著劉曜因為激動而發紅的臉,皺眉道:“還請劉兄解惑?”
劉曜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道:“去歲春三月,華醫師是否陪同一位大先生,於高平縣給一位背生巨瘡的長者診病?”
“那長者可是受巨瘡折磨了三年之久,且近兩年無法下床?”華佗立刻想起這件事,追問道。
劉曜點頭道:“正是。”
華佗驚道:“莫非,劉兄與那長者有親,正巧訪親時遇見我叔父為其診治?”
“華醫師才思敏捷,我不過提了一句,你就猜到了全部,真令人佩服!”
劉曜毫不吝嗇對華佗的誇讚。
劉彪卻皺起了眉頭,他記得去年是有位大先生給他父親治病,但他對華佗卻沒一點印象。
“難道是我忘了?”
他當然不知道,此時的劉表已不是過去的劉表,而是與劉曜靈魂融合後的“升級版”劉表,其記憶力自然要比他這個普通人強出至少一倍。
就在劉彪出神的時候,劉曜轉頭看了一眼身側的堂弟,道:“那長者正是我這位從弟的阿翁,也是在下的叔父。”
劉彪見劉曜向華佗介紹自己,連忙朝華佗拱手行禮,道:“在下劉彪,草字景玉。”
“他鄉遇故知,乃一大幸事!且由我做東,咱們去小酌幾杯如何?”劉曜趁熱打鐵道。
華佗見對方態度誠懇,不像做偽,便欣然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