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解決了與鄭家的紛爭之後,返回了鐵山衛。與此同時,根據《江戶和約》的條款,在幕府的授意下,由天皇背書並署名,一份重新請求向大明皇帝納貢並冊封日本國王的國書從京都啟程送往了北京。


    陳雨當然不會默默無聞地做幕後英雄。他命人撰寫了一份花團錦簇的文章,詳細講述了文登營因為遭受不公平待遇,憤而出兵,千裏奔襲江戶,迫使幕府將軍簽訂城下之盟,重新向大明稱臣納貢的過程,並在結尾闡述了“功勞並不都是我的,全靠陛下勵精圖治,大明國力蒸蒸日上,才會讓小日本納頭就拜”的“精辟見解”。然後派人隨同日本使節一同送往京城。


    可想而知,在內憂外患中快要愁白了頭的崇禎,忽然接到一份這麽爆炸性的國書,心中震撼可想而知。桀驁不馴,困擾了大明幾代皇帝的倭人,居然俯首稱臣了?好突然哦!


    等他再看到陳雨拍馬屁的奏折,頓時感動的滄然淚下。這樣能幹的臣子,卻不居功自傲,還能體會自己治國的艱辛和成果,簡直是官員的楷模,大臣的典範啊!


    激動不已的崇禎當即在朝會上接見了日本使節,並向百官通報了日本天皇的國書和陳雨的奏折內容。如他所料,這個消息同樣震撼了所有大臣,上了年紀的官員回憶起當年倭寇肆虐的情形,不少人老淚縱橫,一百多年了,倭人在大明殺人放火,罪行累累,朝廷卻沒有太多辦法,現在居然能看到倭人畢恭畢敬重新稱臣納貢的一天,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崇禎提議論功行賞,給剛剛封文成伯、加左都督的陳雨再次封賞,沒有一個人出言反對。畢竟這種為國爭光的功勞,沒人敢貶低。


    唐世濟再次挺身而出,提出了建議。


    “陛下,為表彰陳雨的不世之功,臣提議給陳雨加太子少保,掛山東前鋒將軍印,節製山東境內所有兵馬。”


    這個建議與之前的封賞相比,除了增加一個太子少保的頭銜和掛了一個榮譽性質的將軍名號之外,看似實權方麵區別不大,但有心人就能看出來,上次封賞是加左都督,“節製山東衛所兵馬”,改了幾個字,就讓陳雨的兵權發生了質的改變。


    節製山東衛所兵馬聽著熱鬧,其實沒有什麽實權,衛所糜爛成什麽樣了,天下皆知,整個山東的衛所全部加一塊,這艘爛船也湊不出三斤釘。如果不是陳雨銳意改革,讓威海衛為首的等衛所重新煥發活力,這個封賞隻是一個華而不實的名頭而已,論含金量還不如“代天子巡視朝鮮”的朝鮮總督。


    但是“節製山東所有兵馬”就不一樣了,少了兩個字,就把營兵也囊括了進來。也就是說,陳雨可以頂著太子少保、文成伯、山東前鋒將軍的光環,管轄山東境內大大小小七八個總兵,而且是從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手中劃走了最為重要的兵權。隻要崇禎答應,陳雨立刻搖身一變,成了山東權柄最重的第一人。


    楊嗣昌立刻表示了反對:“此舉不妥。若由陳雨節製山東所有兵馬,那麽置朱大典和陳應元於何地?巡撫沒了兵權,與布政使有何區別?朝廷將軍政大權交於一個武人之手,難道不怕步安史之亂的後塵嗎?”


    唐世濟已經和楊嗣昌走上了對立的道路,自然沒有回頭的道理,對於這個聖眷和年紀比自己都有優勢的兵部尚書,他沒有任何理由放過任何一個打擊對方的機會。隻有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交鋒降低皇帝對楊嗣昌的信任,才能減少其入閣的可能,間接增加自己入閣的希望。


    他昂首反駁:“本兵此言差矣。文成伯乃大明開疆拓土之功臣,豈能用安史之輩來相比。若無他的苦心經營,朝鮮怎麽能成為牽製韃子南下的利器?若無他的銳意進取,倭人怎麽可能在百年之後,重新向吾皇俯首稱臣?隻要有他在,大明重回萬國來朝的盛況,指日可待,如此英雄人物,又何必在意與兩位巡撫的職權分工?”


    這番話聽得崇禎連連點頭。從兄長手中接過爛攤子之後,“中興大明”已經成了他的終身目標,也是困擾他的終極難題,其臨終前“吾弟當為堯舜”的期待和評語更是成了他不能負擔之重。在國庫空虛、北有滿清、西有流寇的窘迫形勢下,他空有抱負,殫精竭慮,卻舉步維艱、處處碰壁。這時候陳雨橫空出世,先是出兵朝鮮,占得一塊飛地後,uu看書 .uukansu.om 牢牢掌控朝鮮,並接過了以往皮島牽製韃子的重任,而且做得更好,甚至活捉了一個貝勒送入京城;然後又出人意料地奔襲江戶,逼迫倭人訂立城下之盟,重為大明之藩屬。這樣的能臣,應該充分放權才是,而不是處處束縛手腳。


    “唐愛卿言之有理。”崇禎滿麵紅光地說,“既然陳雨是練兵打仗的奇才,就該發揮長處,依朕看,節製山東全部兵馬並無不妥。不過楊愛卿的擔憂也有一定道理。那就這樣吧:山東境內兵馬由陳雨節製,朱、陳兩位巡撫,平日就無需管練兵的俗務,但是到了戰時,可以通過陳雨調動各自管轄範圍內三府的兵力,陳雨不得推諉。”


    這樣的設置,實質上還是把整個山東的軍事力量交給了陳雨,隻是在戰時賦予了兩個巡撫調兵的權力,不過增加了陳雨這層環節,能否如臂使指,就很難說了。但終究還是保留了巡撫名義上的兵權。


    唐世濟生怕楊嗣昌再說出什麽來動搖崇禎的意誌,連忙大聲喊道:“陛下聖明!”


    百官察言觀色,看得出崇禎心情很好,紛紛附和:“陛下聖明!”


    楊嗣昌臉色沉了下來,這樣一來,這件事就板上釘釘,改不了了。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武人當道,文官式微,難道又要回到土木堡之前勳貴占據朝堂半壁江山的黑暗時代?


    崇禎笑嗬嗬地說:“陳雨立下這樣的大功,不能派個欽差傳道旨意敷衍了事。傳朕旨意,召陳雨入京,接受百官瞻仰,並受上述封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鐵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雨非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雨非非並收藏大明鐵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