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百名士兵將麵積並不大的倭館圍個水泄不通,所有人子彈上膛,殺氣騰騰。倭館大門緊閉,間或有人從牆上探頭望了望,立刻又縮了回去。


    大明的軍隊在朝鮮的境內圍困倭人的館舍,這在釜山是百年難遇的大事件,各路官員在匆忙趕往現場,附近的百姓也是放下了手中的事情,看起了熱鬧——當然,這兩邊勢力朝鮮百姓都惹不起,隻能遠遠地眺望,不敢靠得太近。


    倭館內,勝井小次郎暴跳如雷“八嘎,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子?”


    肩頭匆匆包紮後的毛利元久跪在地上,臉色因失血過多顯得極其蒼白,搖搖欲墜。他是被幾名武士在刺刀下搶回來的,保住了一條性命。聽了勝井小次郎的質問,他低頭回答“勝井家老,屬下是按照您的吩咐去做,開頭一切順利,但是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居然不顧兩國紛爭的後果,悍然發起攻擊,而且格鬥技之精良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勝井小次郎看著庭院內或坐或躺的傷員,氣不打一處來,這群家夥平日自稱可以橫趟釜山街頭,卻被數量少於自己的對手打得這麽慘。他壓抑住怒氣問“那個明國的武將真的沒有絲毫猶豫,下令動手?你的言行舉措有沒有差錯?”


    毛利元久搖搖頭“屬下嚴格按照家老的指示在做,而且朝鮮的官員也趕到了現場,但是那名明國武將似乎不在意朝鮮方麵的意見,一意孤行……”


    勝井小次郎陷入了沉思,這個結果與他預計的大相徑庭。


    在昨天聽說明國來的武將要接管倭館後,勝井小次郎當時就決心給這個不自量力的家夥一點顏色看看。對馬藩之所以願意接受朝鮮的官職,以臣子自居,每年朝貢,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貿易,這是對馬藩的核心利益,絕不容許別人染指。釜山倭館,是對馬藩的勢力範圍,不能讓外人,尤其是明國人直接掌控。朝鮮的那些貪婪而又膽怯的官員很好對付,而這個明國武將就未必如此。既然他能千裏迢迢來到朝鮮,並得到國君授予高官,絕對是個狼子野心的家夥。


    對馬藩土地貧瘠無法耕種,除了肥前國的飛地以外,可以說實際上沒有石高,進入江戶時代後,初代藩主宗義智的石高隻有2萬石,但是因為與朝鮮建立了宗主藩屬關係,成為日本與朝鮮貿易的唯一窗口(包含通過朝鮮與明朝形成的間接貿易關係),不但收入頗豐,還一度以10萬石國主的地位受到禮遇。所以,說釜山倭館是對馬藩的生命線也不為過。現在突然冒出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夥,說是要接管這一切,等於告訴倭館的人,要把對馬藩的生命線掌握在其手中,如何能忍?


    勝井小次郎是對馬藩的家臣,是位數不多的旗本武士之一(注1),作為藩主派駐釜山倭館的館守,是對馬藩在釜山的全權代表,他的前途和個人利益與倭館息息相關,所以在稟報藩主並得到進一步的指示之前,他決定按照自己的辦法,先給對方一個下馬威,通過製造事端,打造出一場明國武官與日本倭館眾人的“國際糾紛”,然後在朝鮮方麵的斡旋下,延緩對方全麵接管倭館事宜的步伐,或者讓對方投鼠忌器,息事寧人,而自己掌握在這場角力當中的主動權。


    可是碰到這樣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勝井小次郎就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武力對決隻是下策,在對馬藩派出軍隊支持自己之前,光靠倭館常駐的這些人,是無法和對方的軍隊抗衡的。對馬藩常駐釜山的除了自己這個館守和直屬的武士,加上裁判、代官、東向寺僧、通詞、醫者,也不過五六百人,一半以上是輔助人員,並沒有什麽戰鬥力。


    現在武力衝突落敗,為今之計,就等著朝鮮官府來調停了。勝井小次郎來到大門口,通過縫隙往外看,希望看到平日接受過自己賄賂的那些官員能站出來,解決眼下的困局。


    可是往外一看,朝鮮官員一個沒看到,倒是衣甲鮮明、陣列整齊的士兵讓他倒吸了一口冷氣,這都是精銳的軍隊啊,而且看他們手中的製式武器,都是清一色的鐵炮眾(注2),那個家夥是打算屠館嗎?如果這些鐵炮眾衝擊倭館,自己怎麽擋得住?


    就在勝井小次郎騎虎難下之際,他期盼的救星來了。


    李秉政帶著崔鳴吉趕到了倭館外。擠進來之後,崔鳴吉慌亂地對陳雨說“陳將軍,這可如何是好?雙方有爭執也就罷了,現在還死傷了不少人,該怎麽收場?”


    陳雨淡定地回答“崔判書稍安勿躁,局麵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倭館的人尋隙滋事,我部不過是正當防衛而已。現在該爭的也爭了,該打的也打了,把幕後指使者叫出來謝罪,我也就不再追究下去了。”


    崔鳴吉和李秉政均大驚失色。uu看書 wwuukanshu 陳雨的人占據了絕對上風,把倭館方麵的人打死打傷好幾十號人,現在居然還要堅持讓對方來謝罪,這不是火上澆油嗎?


    崔鳴吉收受了陳雨幾百兩金子的賄賂,加之忌憚陳雨的武力和手段,不敢指責他的不是,隻能急得團團轉。早知道會這樣,他寧可受國君責罵,也不會到鐵山來了,現在碰到這樣棘手的事情,該如何是好?


    倒是李秉政頗為冷靜,斟詞酌句地說“守禦使大人,按理說,下官不應該質疑上官的決定,但是您與釜山倭館的爭執與衝突,涉及到朝鮮與日本國的紛爭,兩國之間無小事,盼大人以大局為重,穩妥處置與倭館的糾紛。”


    ——————————————————


    注1江戶幕府時期的旗本是指石高未滿1萬石的武士,在將軍出場的儀式上出現的家臣,擁有自己的直屬部隊,向來為大名所倚重,因為他們是大名政治體係中的新鮮血液,適當的注入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名政體運作的向心力。


    注2鐵炮是日本對當時國內廣泛使用的前裝火繩槍的稱呼,大炮則稱之為大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鐵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雨非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雨非非並收藏大明鐵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