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皇宮,此時已是深夜。王莽正摟著史婕妤沉沉入睡。
大新皇帝寢宮,自然是雕龍畫鳳,香風習習。懷中的史婕妤,美貌輕盈,豔麗嬌柔,本是杜陵人史諶之女,於數月前被選進宮。
同選取的計一百二十名女子,個個娉婷嫋娜,唯獨史婕妤姿容出眾,妖冶無雙。被王莽封為婕妤後不久,又被封為繼後,也就是未來的大新皇後。
正在似醒非醒之間,忽見一神人飄然而入,王莽大驚,急忙一看,隻見那神人身高二丈,遍體生輝,光芒刺目。
王莽不由得微眯雙眼,正欲開口詢問,隻聽那神人開口道:“如今天下大亂,你這篡奪而來的皇帝之位,已不久長。不如舍此虛榮,隨我去罷!當可修得個長生長在,快樂逍遙。”
王莽驚道:“你是何人?朕身為天子,自有天佑,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
那神人聞言,連連搖頭,歎道:“你既如此執迷不悟,不出十數年,將死於非命。而在你死後,也會沉淪於地獄界中,受盡萬般折磨,苦不堪言。
且日後被載之史筆,不免是遺臭萬年。我言盡於此,你好自為之吧!”說完,身形猛然拔起,破頂而出,響聲如雷。
王莽大驚,高聲叫道:“來人!護駕!”
十餘名近侍悄聲急步而入,細看之下,卻無異狀,齊跪地下道:“請皇上保重龍體!”王莽霍然驚醒,原來竟是一場夢。揮了揮手,近侍們退了出去。身旁的史婕妤也已驚醒,如蛇般地纏了過來,一雙玉手環抱著王莽頭頸,嬌聲道:“陛下,你這是怎麽了?”王莽強顏笑道:“沒事。朕剛剛作了一個夢而已。你接著睡吧。”
史婕妤美目流轉,展顏一笑,躺下嬌軀,又沉沉睡去。
王莽擦了擦額上冷汗,心道:“此夢來得蹊蹺,明日當宣司天監問問。”
眼看再也無法入睡,當下披衣下床,命宮女盡燃燈燭,一時寢宮大亮。
站在一麵人高的銅鏡前,王莽看著鏡中的自己,頭發花白,形容憔悴,心中驚道:“我已被酒色傷了!可恨他空自醫術精湛,如此不顧同宗之誼……三日後,若還是執迷不悟,那時休怪我無情了。”
自從這一百二十一名麗姝進宮後,王莽每日輪流召幸,卻奈何力不從心。
隻因年過半白,體力已衰,而宮中一班庸醫也拿不出甚好奇藥,讓自己能返老還童、盡馭諸多佳麗。前些時日,幾個方士煉合成幾瓶丹丸,服用後,開始幾日效果甚好,與諸女相處時,宛如已經回到少年。
不料過後幾天,感覺氣湧血虛,行止無力。兩眼迷離,看物朦朦朧朧,好似置身於雲霧之中。
王莽此時才知那幾個方士所合成的丹丸,無非是些壯陽或提燥之用的。
當下停服,並下令抓捕那幾名方士。卻不料那幾人早已逃走,不知所蹤。眼見頭發白了許多,為了免遭百官誹議,也不願在眾多後宮佳麗前顯出年老之像,於是用墨炭盡染發須,雖然不便,也可瞞過一時。
此時發妻已亡,而姑母太皇太後也已憤恨而薨。
正因內外已無一個對王莽有所掣肘之人,所以王莽撕毀偽裝,露出原本麵目,更加倒行逆施、為所欲為起來。
當初王莽登基前,讓親信王尋去太皇太後那裏索要玉璽(自平帝死後,玉璽便由王政君收回),太皇太後王政君方知王莽狼子野心,可笑自己受他欺騙多年。眼見王莽羽翼已成,玉璽已強留無望,惱怒之下,捧起玉璽砸向王尋。
王尋閃身避開,玉璽砸落地上,已崩了一角。王尋拾回玉璽,請良匠用黃金鑲補,再呈給王莽。而那王政君眼見漢室江山易主,自己這個曆經元、成、哀、平四朝之皇後、太後,死後當有何麵目去見大漢皇室的列祖列宗?王莽能有今日,自己也實是難辭其咎。悔恨之餘,心頭鬱鬱,就此成病。不久後,便已薨逝。
卻說距長安皇宮不遠之處,有一所大堂府邸,正門之上橫掛一大匾,上書四個大字:長安令府。
穿過大堂,來到中間幾所大石砌成的房子,裏麵時不時地傳出幾聲淒厲慘呼。
沿途每隔數步遠,便有持槍佩刀靜立不動的府兵,顯是戒備森嚴。麵對陣陣入耳的慘呼之聲,這些兵士充耳不聞,早已是司空見慣。
這自然是關押重犯所在天字二號和地字一號大牢。其它不那麽重要的人犯都關押在各門丞尉府衙。
那麽傳聞中的天字一號大牢在哪裏呢?誰也沒有見過,隻是聽說天字一號大牢中關押的都是欽犯,而且是被秘密抓捕關押的。
越過石獄,來到後堂,入眼滿是花草。從令府外麵引入一條溪流,環繞一座假山,叮咚流動。
此情此景,與前堂如地獄般的景致竟成鮮明對比。院中雖無一人,但在四周環立的幾間黑幽幽的房子裏麵,溢出一絲絲殺氣。
此時如果移開那座假山,便會看到地麵露出一個大地洞。進入地洞,沿著一條長而彎曲向下的石級,借著相隔不遠便有一支剝剝燃燒的火把的火光,來到一處甚為寬大的地下殿堂。殿堂頂上不時有水溢出滴落,使這處陰暗之地更加潮濕,並不斷地散發出陣陣黴腥酸臭的氣味,聞之令人作嘔。
沿著四周石壁,鑲造幾座大鐵籠子,隻有一人來高,一人長寬。
鐵條粗如兒臂,觸之生寒,顯是精鋼所鑄。此時這幾間大鐵籠子皆住了一人。其中一間鐵籠中有一人,四十來歲,黑瘦臉龐。
與其他人犯不同的是,那人雖然身處陰暗黴臭之地,除了頭發略有淩亂之外,眼中目光炯炯,麵色坦然,渾似不是身處在這有進無出的天字一號大牢,而是在一處悠閑之地。
隻見那人忽地歎了口氣,轉過頭來,映著火光,赫然便是王風之父、人稱王藥師的王蒼!
話說王風將那烏珠留單於獨自留下。
眼見青、紅二女駕車,向南疾行。青霞心知此地不可久留,免得又造殺孽,遭王風怪罪,隻得再次施出“縮地術”。一麵勸慰剛才被王風喝斥的紅雲妹妹:“你也早知雲哥哥心地仁厚,何必又下重手?要知咱們修道之人雖不忌殺戮,但若是殺心過重,也於修行有礙,何況此處是人界。雲哥哥之前一番話語,也是為了你好!”
紅雲默默不語,眼角依稀留有淚痕,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那烏珠留言語無禮之極,說什麽要我倆兒留下服侍他,我……我氣惱之下,出手已無分寸。姐姐你聽到這般無禮之語,心中難道不氣惱嗎?”
青霞笑道:“怎地不氣惱?你我心同一般。這世上,除了雲哥哥,咱們心中可還能容下他人?妹妹,你說是也不是?”
紅雲俏臉緋紅,猛地鑽進青霞懷中,“吃吃”地笑出聲來。
一旁紫珠拍著小手笑道:“好了,紅雲姐姐笑了。一時哭,一時笑,羞也不羞?”三女咯咯齊笑,馬車散發出一陣歡悅之氣。一場小風波就這樣消於無形。
王風躍上一匹大馬,對烏珠留靈識傳音道:“你也上馬吧。順便將另外兩匹馬也捎帶上,以你騎術,當不在話下吧。”
烏珠留騎上當中一馬,雙手各牽著一馬,口中喝了一聲,三匹大馬並轡奮蹄前行。
王風見狀,微微一笑,足尖輕點,跨下之馬一聲歡嘶,隨後疾馳而去。
那烏珠留遠遠地跟在馬車之後,隻想快點趕上,雖然對車上二位絕色少女不敢再作他想,但一睹芳容也是好的。
哪知越趕越心驚,隻見前頭馬車不疾不徐地前行,自己駕馬一陣急奔,卻始終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差距。
心中大呼古怪之餘,更加肯定這三人當非常人。
王風騎術雖不甚佳,但坐在馬上,直如無一物,不一會,便趕上烏珠留,並轡而行。
烏珠留見王風趕了上來,看了他一眼,也不說話,隻顧想著心思:“三天前一戰,大敗立國將軍孫建三十萬大軍,原本想趁勝追擊,打進關內,大大搶掠一番,以應目下兵餉不足之需。
至於追殺這須卜紫珠,不過是順手之舉。哪知冒出這一男二女來,不禁令自己五萬精銳鐵騎無功而返,而自己也落入其手,吉凶難測,卻也無可奈何。這……這三人當真是神人嗎?”
正在烏珠留胡亂猜測之際,忽聽王風靈識傳音道:“咱們身後十裏開外,約有數千騎兵跟隨,是你的人吧?”
烏珠留大驚,不知王風是如何知道的,自己被擒後,向部下發出撤退之令時,同時也向自己的親衛兵團暗號指令,命他們遠遠跟隨,以防不測。
這暗號就算是本部其他部落也無從知曉,這少年是如何得知的。
當下心中認定王風是神仙之流無疑,也徹底地打消了那一絲絲僥幸之心。隻得垂頭喪氣的默默趕路,再也不作他想。
如此這般行了兩天,除了中途休息之外,一行人都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終於到達塞上邊境,雲中關已然在望。行至城關約莫裏許,一行停了下來。王風看了一眼正惴惴不安的烏珠留,傳音道:“你回去吧!日後若是無故侵犯漢境,進關搶掠,縱在千裏之外,取你項上人頭,也易如反掌!”
烏珠留唯唯喏喏,在馬上向王風躬身行了一禮,留下另外兩匹馬,然後掉轉馬頭,揚塵而去。
經此一役,烏珠留驚嚇之下,鬱鬱成疾,其間的確沒有進犯邊庭。過了數年,重病不愈,終於一命嗚呼。
在烏珠留死後不久,匈奴一部四分五裂,又陷入內戰,加上連年幹旱,或大雪頻繁,冰封千裏,不得已遠遷北漠。留下的一小支匈奴部落,其勢甚微,再也不能為害。此是後話。
卻說王風見烏珠留離去,當下叫關。城上守兵大敗過後,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哪裏輕易放下城門,見王風漢人裝扮,又聽王風許諾獻上兩匹大馬,而且他們一行不過廖廖數人,再三盤問良久,這才放下吊橋,開了城門,讓王風一行進關。
早在城上守兵絮絮叨叨地盤問王風之際,紅雲在車中又不禁焦燥起來:“雲哥哥忒有耐心!用得著跟他們大費口舌嗎?不如斬斷吊橋,破門而入,再露上一、兩手,諒他們也不敢追來!”青霞瞪了紅雲一眼,開口道:“又來了不是?”紅雲方覺失言,吐了吐舌頭,再也不敢言語。
匈奴所騎之馬俱是大宛名馬,豈是漢馬可比。
自漢武帝以來,戰事頻仍,戰馬奇缺,尤其是高頭雄壯的名馬更加稀有。兼之武帝愛馬成癡,如此一來,上行下效,販運買賣名馬已是謂然成風。
在當時一匹大宛名馬已不下千金之值。城關守兵這次可發了一筆財。
城中守將貪心不足,還想將連同拉車的兩匹馬和王風所乘之馬強留下來,被王風隨意地露了一手,當時嚇得舌頭都縮不回去了,哪裏還敢多言,留下兩匹大馬給他算是不錯了。
一行向南,其間那顏也已醒來,在王風悉心調理下,到達洛陽時,傷勢已好了七七八八。一行在洛陽逗留一日,賣了一匹馬當作盤纏,為紫珠那顏買了幾件衣物,又置辦了其它幾樣物事,這才折而向西,向長安行去。紫珠那顏二人原先的匈奴服飾太引人注目,實是多有不便,換上漢服後,王風這才放下心來。
一路所見,大多是膠東之地的流民,滾滾人流也是向西而行。
王風一問之下,方知這麽多的亂民不是患於反賊,而是被前往平反的官兵所逼。這些官兵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百姓不是被敲詐勒索,就是被拉去從軍,充當前鋒;更有甚者,大多老弱婦孺被官兵斬首,聲稱是匪首,向上冒功請賞。
弄得各處反叛之地已是餓殍遍野、十室九空;僥幸未死的,索性去投了起義隊伍。不到一年,各處起義軍隊聲勢浩蕩,多如星火,朝庭已是顧此失彼、焦頭爛額了。
如此行了幾日,為了救濟亂民,王風又將馬車連同另外兩匹大馬變賣,所幸那顏傷勢已愈,自能行走。就算如此,將到長安時,盤纏也已用盡。
這一晚,王風一行夾雜在流民中休息。眾人看著這些背井離鄉、衣食無著的百姓,都不禁搖頭歎息。王風此時更是歸心似箭,不由地擔心父母此時情狀。好在明日便能回家見麵。青霞紅雲望著王風此時神情,已知他所想。
倆女不約而同地自懷中掏出毛筆朱砂之物,各自在睡著了的紫珠和那顏雙腿上畫下數道符印,纖手連連虛按數下,打下手訣。眼見天近拂曉,青霞對王風道:“走吧!”
王風見二女如此善解人意,心中湧現一股感激之情,當下起身,叫醒紫珠那顏二人,一同望長安疾行。紫珠那顏二人聞著耳畔呼呼風聲,已知奔行甚速,心驚之下,想停下來,卻已是欲罷不能,隻覺身輕如燕,雙腳不由自主地向前急奔。
紅雲見二人大驚失色,開口笑道:“你們不用害怕。為了趕路,在你二人身上施了‘神行術’,可日行千裏呢!”二人這才稍感放心,卻也沒有開口相問。
行了不久,天已放亮。王風忽然露出詫異之色。漸行漸近,詫異之色已變為驚慌之狀,而且越來越濃。青、紅二女見狀,略感奇怪。心道:“雲哥哥平時身處險境,也不見他露出如此驚慌之色,這次是怎麽了?”
王風放開靈識掃掠,發現家中已空無一人。隻因母親喜靜,平時都在家中。再度大放靈識,附近村落也不見父母二人行蹤;兼之心中不安之意已生,已是不由自主地露出驚慌神色來。
來至家門,王風高聲叫道:“爹,娘,我回來了!”無人應答。閃身進屋,一看之下,心頭碰碰直跳。這時青、紅二女將紫珠那顏二人留在屋外後,也一齊飄身進屋,來到王風身旁。見滿屋之物傾亂翻倒,一片狼籍,二女也是麵麵相覷;再看王風臉色煞白,更是芳心如小兔般地亂跳亂撞。
王風麵色陰沉,帶同二女在屋中細細看了一遍,然後轉身出屋。來至院外,再也顧不上驚世駭俗,讓二女攜著紫珠,自己背上那顏,一齊騰空而起,向白雲觀方向禦風飛行。
二女修為不及王風,光憑道術攜凡人騰飛,已是吃力之極,但也知事關重大,各自咬牙忍受。王風見狀,順手抱起紫珠,向前疾掠而去。二女鬆了一口氣,緊隨其後,如風如影,默默飛行。
不過片刻,白雲觀已到。王風見觀中隱有炊煙冒出,不禁稍鬆了一口氣。
直接降落觀中,正在眾人舉目四顧之時,一個小道童已聞聲而出。見是王風一行,連忙請進。來到後堂,還未進屋,隻見小雨奔了出來,一頭撲進王風懷中,號啕大哭起來,邊哭邊嚷道:“這段時日,你死到哪兒去了?你可知道,咱們爹爹已被抓走了……韓叔叔也被抓走了……你……你還回來幹什麽……”
聽著小雨語無倫次地哭喊,王風心驚之餘,也是一頭霧水,驀地一陣心酸,眼淚也已流了出來。
饒是王風如此修為,畢竟年幼,遇到此種情景,已是手足無措,孩子心性,終究是顯現出來。
正在姐弟二人抱頭痛哭之時,清風道長、王如龍、阿福及小虎夫婦和項問天祖孫三等人也已走了過來。清風道:“進屋談!此時還不是哭的時候。這幾位是……”王風這才抬起頭來,淚眼朦朧中,見對麵幾人神情憔悴,且都有帶傷,更是心驚。
聽到清風相問,一怔後,回過神來,答道:“這……這幾位是……是我的朋友……”王如龍這時忽地開口,聲音嘶啞,王風不禁嚇了一跳。
隻聽王如龍道:“進屋再說罷!隻是怕追兵來到……”
話未落音,青紅二女閃身出門,從腰囊中拿出幾麵陣旗,疾行中,兩雙纖手連連揮動,將陣旗一一倒插地上。轉眼間,已然布下一座迷魂大陣,足以阻擋追兵了。隻要追兵至此,入眼皆是斷牆殘垣,一片荒蕪,而想進來也不得其門,哪裏會想到後麵其實別有洞天。
二女腰囊也是有儲物之效,雖不及王風的芥囊那般小巧而寬廣,畢竟是靈器,放眼人界,也已是獨一無二。
眾人見二女回來後,便一起來到屋內,剛剛坐定,王風已無暇言他,連聲詢問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首先是清風開口,其後眾人一一補答,細談之後,王風一行這才明白過來
早在半月之前,王風小雨不在身邊,而項坤整天吵著要找王風和小雨,無奈之下,也被項問天和福叔帶至白雲觀。
偌大個家,隻有王蒼夫婦居住。遠在長安城中的小虎,眼見各地流民湧向長安,盜賊蜂起,多次要王蒼夫婦進城居住,勸說未果,隻得派了十餘名弟子來到王蒼家中,於屋外搭了幾間草房,好照護他們夫婦倆。
一日深夜,來了數輛馬車,約莫近百人跟隨其後。那十餘名弟子見車上數人裝扮不似盜賊,當下通稟王蒼。
王蒼出門請了其中倆名為首之人進屋一敘。至於他們之間談了什麽,旁人無從知曉。不久,王蒼開門,送那倆人出了院門,隻聽其中一人冷笑道:“此事重大,我言盡於此,還望王藥師三思。
你醫術雖高,隻怕也配不出後悔藥罷!”王風一臉惱怒之色,也不答話,待那倆人出了院門後,哐當一聲,將院門重重地關上。
待那馬車離去後不久,那十餘名長樂幫眾正要安睡,忽聽得蹄聲如雷,大地顫動,眾人大驚之下,紛紛躍出,抽出腰刀,凝神戒備。
不到片刻,長蛇般地火把照映下,一大隊重甲騎兵,手持長槍,約莫數百眾。
隨後又踏步而來有百餘名步兵,已將整所房宅包括長樂幫眾人圍了個密不透風。眾人暗暗心驚,隻見一騎馬上的一個頭領模樣的人沉聲道:“除了裏麵的一對夫婦,其餘的,雞犬不留!”
就在長樂幫眾的幾聲怒吼之中,一場慘無人道的殺戮開始了……
大新皇帝寢宮,自然是雕龍畫鳳,香風習習。懷中的史婕妤,美貌輕盈,豔麗嬌柔,本是杜陵人史諶之女,於數月前被選進宮。
同選取的計一百二十名女子,個個娉婷嫋娜,唯獨史婕妤姿容出眾,妖冶無雙。被王莽封為婕妤後不久,又被封為繼後,也就是未來的大新皇後。
正在似醒非醒之間,忽見一神人飄然而入,王莽大驚,急忙一看,隻見那神人身高二丈,遍體生輝,光芒刺目。
王莽不由得微眯雙眼,正欲開口詢問,隻聽那神人開口道:“如今天下大亂,你這篡奪而來的皇帝之位,已不久長。不如舍此虛榮,隨我去罷!當可修得個長生長在,快樂逍遙。”
王莽驚道:“你是何人?朕身為天子,自有天佑,豈容你在此胡言亂語!”
那神人聞言,連連搖頭,歎道:“你既如此執迷不悟,不出十數年,將死於非命。而在你死後,也會沉淪於地獄界中,受盡萬般折磨,苦不堪言。
且日後被載之史筆,不免是遺臭萬年。我言盡於此,你好自為之吧!”說完,身形猛然拔起,破頂而出,響聲如雷。
王莽大驚,高聲叫道:“來人!護駕!”
十餘名近侍悄聲急步而入,細看之下,卻無異狀,齊跪地下道:“請皇上保重龍體!”王莽霍然驚醒,原來竟是一場夢。揮了揮手,近侍們退了出去。身旁的史婕妤也已驚醒,如蛇般地纏了過來,一雙玉手環抱著王莽頭頸,嬌聲道:“陛下,你這是怎麽了?”王莽強顏笑道:“沒事。朕剛剛作了一個夢而已。你接著睡吧。”
史婕妤美目流轉,展顏一笑,躺下嬌軀,又沉沉睡去。
王莽擦了擦額上冷汗,心道:“此夢來得蹊蹺,明日當宣司天監問問。”
眼看再也無法入睡,當下披衣下床,命宮女盡燃燈燭,一時寢宮大亮。
站在一麵人高的銅鏡前,王莽看著鏡中的自己,頭發花白,形容憔悴,心中驚道:“我已被酒色傷了!可恨他空自醫術精湛,如此不顧同宗之誼……三日後,若還是執迷不悟,那時休怪我無情了。”
自從這一百二十一名麗姝進宮後,王莽每日輪流召幸,卻奈何力不從心。
隻因年過半白,體力已衰,而宮中一班庸醫也拿不出甚好奇藥,讓自己能返老還童、盡馭諸多佳麗。前些時日,幾個方士煉合成幾瓶丹丸,服用後,開始幾日效果甚好,與諸女相處時,宛如已經回到少年。
不料過後幾天,感覺氣湧血虛,行止無力。兩眼迷離,看物朦朦朧朧,好似置身於雲霧之中。
王莽此時才知那幾個方士所合成的丹丸,無非是些壯陽或提燥之用的。
當下停服,並下令抓捕那幾名方士。卻不料那幾人早已逃走,不知所蹤。眼見頭發白了許多,為了免遭百官誹議,也不願在眾多後宮佳麗前顯出年老之像,於是用墨炭盡染發須,雖然不便,也可瞞過一時。
此時發妻已亡,而姑母太皇太後也已憤恨而薨。
正因內外已無一個對王莽有所掣肘之人,所以王莽撕毀偽裝,露出原本麵目,更加倒行逆施、為所欲為起來。
當初王莽登基前,讓親信王尋去太皇太後那裏索要玉璽(自平帝死後,玉璽便由王政君收回),太皇太後王政君方知王莽狼子野心,可笑自己受他欺騙多年。眼見王莽羽翼已成,玉璽已強留無望,惱怒之下,捧起玉璽砸向王尋。
王尋閃身避開,玉璽砸落地上,已崩了一角。王尋拾回玉璽,請良匠用黃金鑲補,再呈給王莽。而那王政君眼見漢室江山易主,自己這個曆經元、成、哀、平四朝之皇後、太後,死後當有何麵目去見大漢皇室的列祖列宗?王莽能有今日,自己也實是難辭其咎。悔恨之餘,心頭鬱鬱,就此成病。不久後,便已薨逝。
卻說距長安皇宮不遠之處,有一所大堂府邸,正門之上橫掛一大匾,上書四個大字:長安令府。
穿過大堂,來到中間幾所大石砌成的房子,裏麵時不時地傳出幾聲淒厲慘呼。
沿途每隔數步遠,便有持槍佩刀靜立不動的府兵,顯是戒備森嚴。麵對陣陣入耳的慘呼之聲,這些兵士充耳不聞,早已是司空見慣。
這自然是關押重犯所在天字二號和地字一號大牢。其它不那麽重要的人犯都關押在各門丞尉府衙。
那麽傳聞中的天字一號大牢在哪裏呢?誰也沒有見過,隻是聽說天字一號大牢中關押的都是欽犯,而且是被秘密抓捕關押的。
越過石獄,來到後堂,入眼滿是花草。從令府外麵引入一條溪流,環繞一座假山,叮咚流動。
此情此景,與前堂如地獄般的景致竟成鮮明對比。院中雖無一人,但在四周環立的幾間黑幽幽的房子裏麵,溢出一絲絲殺氣。
此時如果移開那座假山,便會看到地麵露出一個大地洞。進入地洞,沿著一條長而彎曲向下的石級,借著相隔不遠便有一支剝剝燃燒的火把的火光,來到一處甚為寬大的地下殿堂。殿堂頂上不時有水溢出滴落,使這處陰暗之地更加潮濕,並不斷地散發出陣陣黴腥酸臭的氣味,聞之令人作嘔。
沿著四周石壁,鑲造幾座大鐵籠子,隻有一人來高,一人長寬。
鐵條粗如兒臂,觸之生寒,顯是精鋼所鑄。此時這幾間大鐵籠子皆住了一人。其中一間鐵籠中有一人,四十來歲,黑瘦臉龐。
與其他人犯不同的是,那人雖然身處陰暗黴臭之地,除了頭發略有淩亂之外,眼中目光炯炯,麵色坦然,渾似不是身處在這有進無出的天字一號大牢,而是在一處悠閑之地。
隻見那人忽地歎了口氣,轉過頭來,映著火光,赫然便是王風之父、人稱王藥師的王蒼!
話說王風將那烏珠留單於獨自留下。
眼見青、紅二女駕車,向南疾行。青霞心知此地不可久留,免得又造殺孽,遭王風怪罪,隻得再次施出“縮地術”。一麵勸慰剛才被王風喝斥的紅雲妹妹:“你也早知雲哥哥心地仁厚,何必又下重手?要知咱們修道之人雖不忌殺戮,但若是殺心過重,也於修行有礙,何況此處是人界。雲哥哥之前一番話語,也是為了你好!”
紅雲默默不語,眼角依稀留有淚痕,聞言點了點頭,輕聲道:“那烏珠留言語無禮之極,說什麽要我倆兒留下服侍他,我……我氣惱之下,出手已無分寸。姐姐你聽到這般無禮之語,心中難道不氣惱嗎?”
青霞笑道:“怎地不氣惱?你我心同一般。這世上,除了雲哥哥,咱們心中可還能容下他人?妹妹,你說是也不是?”
紅雲俏臉緋紅,猛地鑽進青霞懷中,“吃吃”地笑出聲來。
一旁紫珠拍著小手笑道:“好了,紅雲姐姐笑了。一時哭,一時笑,羞也不羞?”三女咯咯齊笑,馬車散發出一陣歡悅之氣。一場小風波就這樣消於無形。
王風躍上一匹大馬,對烏珠留靈識傳音道:“你也上馬吧。順便將另外兩匹馬也捎帶上,以你騎術,當不在話下吧。”
烏珠留騎上當中一馬,雙手各牽著一馬,口中喝了一聲,三匹大馬並轡奮蹄前行。
王風見狀,微微一笑,足尖輕點,跨下之馬一聲歡嘶,隨後疾馳而去。
那烏珠留遠遠地跟在馬車之後,隻想快點趕上,雖然對車上二位絕色少女不敢再作他想,但一睹芳容也是好的。
哪知越趕越心驚,隻見前頭馬車不疾不徐地前行,自己駕馬一陣急奔,卻始終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差距。
心中大呼古怪之餘,更加肯定這三人當非常人。
王風騎術雖不甚佳,但坐在馬上,直如無一物,不一會,便趕上烏珠留,並轡而行。
烏珠留見王風趕了上來,看了他一眼,也不說話,隻顧想著心思:“三天前一戰,大敗立國將軍孫建三十萬大軍,原本想趁勝追擊,打進關內,大大搶掠一番,以應目下兵餉不足之需。
至於追殺這須卜紫珠,不過是順手之舉。哪知冒出這一男二女來,不禁令自己五萬精銳鐵騎無功而返,而自己也落入其手,吉凶難測,卻也無可奈何。這……這三人當真是神人嗎?”
正在烏珠留胡亂猜測之際,忽聽王風靈識傳音道:“咱們身後十裏開外,約有數千騎兵跟隨,是你的人吧?”
烏珠留大驚,不知王風是如何知道的,自己被擒後,向部下發出撤退之令時,同時也向自己的親衛兵團暗號指令,命他們遠遠跟隨,以防不測。
這暗號就算是本部其他部落也無從知曉,這少年是如何得知的。
當下心中認定王風是神仙之流無疑,也徹底地打消了那一絲絲僥幸之心。隻得垂頭喪氣的默默趕路,再也不作他想。
如此這般行了兩天,除了中途休息之外,一行人都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
終於到達塞上邊境,雲中關已然在望。行至城關約莫裏許,一行停了下來。王風看了一眼正惴惴不安的烏珠留,傳音道:“你回去吧!日後若是無故侵犯漢境,進關搶掠,縱在千裏之外,取你項上人頭,也易如反掌!”
烏珠留唯唯喏喏,在馬上向王風躬身行了一禮,留下另外兩匹馬,然後掉轉馬頭,揚塵而去。
經此一役,烏珠留驚嚇之下,鬱鬱成疾,其間的確沒有進犯邊庭。過了數年,重病不愈,終於一命嗚呼。
在烏珠留死後不久,匈奴一部四分五裂,又陷入內戰,加上連年幹旱,或大雪頻繁,冰封千裏,不得已遠遷北漠。留下的一小支匈奴部落,其勢甚微,再也不能為害。此是後話。
卻說王風見烏珠留離去,當下叫關。城上守兵大敗過後,已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哪裏輕易放下城門,見王風漢人裝扮,又聽王風許諾獻上兩匹大馬,而且他們一行不過廖廖數人,再三盤問良久,這才放下吊橋,開了城門,讓王風一行進關。
早在城上守兵絮絮叨叨地盤問王風之際,紅雲在車中又不禁焦燥起來:“雲哥哥忒有耐心!用得著跟他們大費口舌嗎?不如斬斷吊橋,破門而入,再露上一、兩手,諒他們也不敢追來!”青霞瞪了紅雲一眼,開口道:“又來了不是?”紅雲方覺失言,吐了吐舌頭,再也不敢言語。
匈奴所騎之馬俱是大宛名馬,豈是漢馬可比。
自漢武帝以來,戰事頻仍,戰馬奇缺,尤其是高頭雄壯的名馬更加稀有。兼之武帝愛馬成癡,如此一來,上行下效,販運買賣名馬已是謂然成風。
在當時一匹大宛名馬已不下千金之值。城關守兵這次可發了一筆財。
城中守將貪心不足,還想將連同拉車的兩匹馬和王風所乘之馬強留下來,被王風隨意地露了一手,當時嚇得舌頭都縮不回去了,哪裏還敢多言,留下兩匹大馬給他算是不錯了。
一行向南,其間那顏也已醒來,在王風悉心調理下,到達洛陽時,傷勢已好了七七八八。一行在洛陽逗留一日,賣了一匹馬當作盤纏,為紫珠那顏買了幾件衣物,又置辦了其它幾樣物事,這才折而向西,向長安行去。紫珠那顏二人原先的匈奴服飾太引人注目,實是多有不便,換上漢服後,王風這才放下心來。
一路所見,大多是膠東之地的流民,滾滾人流也是向西而行。
王風一問之下,方知這麽多的亂民不是患於反賊,而是被前往平反的官兵所逼。這些官兵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百姓不是被敲詐勒索,就是被拉去從軍,充當前鋒;更有甚者,大多老弱婦孺被官兵斬首,聲稱是匪首,向上冒功請賞。
弄得各處反叛之地已是餓殍遍野、十室九空;僥幸未死的,索性去投了起義隊伍。不到一年,各處起義軍隊聲勢浩蕩,多如星火,朝庭已是顧此失彼、焦頭爛額了。
如此行了幾日,為了救濟亂民,王風又將馬車連同另外兩匹大馬變賣,所幸那顏傷勢已愈,自能行走。就算如此,將到長安時,盤纏也已用盡。
這一晚,王風一行夾雜在流民中休息。眾人看著這些背井離鄉、衣食無著的百姓,都不禁搖頭歎息。王風此時更是歸心似箭,不由地擔心父母此時情狀。好在明日便能回家見麵。青霞紅雲望著王風此時神情,已知他所想。
倆女不約而同地自懷中掏出毛筆朱砂之物,各自在睡著了的紫珠和那顏雙腿上畫下數道符印,纖手連連虛按數下,打下手訣。眼見天近拂曉,青霞對王風道:“走吧!”
王風見二女如此善解人意,心中湧現一股感激之情,當下起身,叫醒紫珠那顏二人,一同望長安疾行。紫珠那顏二人聞著耳畔呼呼風聲,已知奔行甚速,心驚之下,想停下來,卻已是欲罷不能,隻覺身輕如燕,雙腳不由自主地向前急奔。
紅雲見二人大驚失色,開口笑道:“你們不用害怕。為了趕路,在你二人身上施了‘神行術’,可日行千裏呢!”二人這才稍感放心,卻也沒有開口相問。
行了不久,天已放亮。王風忽然露出詫異之色。漸行漸近,詫異之色已變為驚慌之狀,而且越來越濃。青、紅二女見狀,略感奇怪。心道:“雲哥哥平時身處險境,也不見他露出如此驚慌之色,這次是怎麽了?”
王風放開靈識掃掠,發現家中已空無一人。隻因母親喜靜,平時都在家中。再度大放靈識,附近村落也不見父母二人行蹤;兼之心中不安之意已生,已是不由自主地露出驚慌神色來。
來至家門,王風高聲叫道:“爹,娘,我回來了!”無人應答。閃身進屋,一看之下,心頭碰碰直跳。這時青、紅二女將紫珠那顏二人留在屋外後,也一齊飄身進屋,來到王風身旁。見滿屋之物傾亂翻倒,一片狼籍,二女也是麵麵相覷;再看王風臉色煞白,更是芳心如小兔般地亂跳亂撞。
王風麵色陰沉,帶同二女在屋中細細看了一遍,然後轉身出屋。來至院外,再也顧不上驚世駭俗,讓二女攜著紫珠,自己背上那顏,一齊騰空而起,向白雲觀方向禦風飛行。
二女修為不及王風,光憑道術攜凡人騰飛,已是吃力之極,但也知事關重大,各自咬牙忍受。王風見狀,順手抱起紫珠,向前疾掠而去。二女鬆了一口氣,緊隨其後,如風如影,默默飛行。
不過片刻,白雲觀已到。王風見觀中隱有炊煙冒出,不禁稍鬆了一口氣。
直接降落觀中,正在眾人舉目四顧之時,一個小道童已聞聲而出。見是王風一行,連忙請進。來到後堂,還未進屋,隻見小雨奔了出來,一頭撲進王風懷中,號啕大哭起來,邊哭邊嚷道:“這段時日,你死到哪兒去了?你可知道,咱們爹爹已被抓走了……韓叔叔也被抓走了……你……你還回來幹什麽……”
聽著小雨語無倫次地哭喊,王風心驚之餘,也是一頭霧水,驀地一陣心酸,眼淚也已流了出來。
饒是王風如此修為,畢竟年幼,遇到此種情景,已是手足無措,孩子心性,終究是顯現出來。
正在姐弟二人抱頭痛哭之時,清風道長、王如龍、阿福及小虎夫婦和項問天祖孫三等人也已走了過來。清風道:“進屋談!此時還不是哭的時候。這幾位是……”王風這才抬起頭來,淚眼朦朧中,見對麵幾人神情憔悴,且都有帶傷,更是心驚。
聽到清風相問,一怔後,回過神來,答道:“這……這幾位是……是我的朋友……”王如龍這時忽地開口,聲音嘶啞,王風不禁嚇了一跳。
隻聽王如龍道:“進屋再說罷!隻是怕追兵來到……”
話未落音,青紅二女閃身出門,從腰囊中拿出幾麵陣旗,疾行中,兩雙纖手連連揮動,將陣旗一一倒插地上。轉眼間,已然布下一座迷魂大陣,足以阻擋追兵了。隻要追兵至此,入眼皆是斷牆殘垣,一片荒蕪,而想進來也不得其門,哪裏會想到後麵其實別有洞天。
二女腰囊也是有儲物之效,雖不及王風的芥囊那般小巧而寬廣,畢竟是靈器,放眼人界,也已是獨一無二。
眾人見二女回來後,便一起來到屋內,剛剛坐定,王風已無暇言他,連聲詢問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首先是清風開口,其後眾人一一補答,細談之後,王風一行這才明白過來
早在半月之前,王風小雨不在身邊,而項坤整天吵著要找王風和小雨,無奈之下,也被項問天和福叔帶至白雲觀。
偌大個家,隻有王蒼夫婦居住。遠在長安城中的小虎,眼見各地流民湧向長安,盜賊蜂起,多次要王蒼夫婦進城居住,勸說未果,隻得派了十餘名弟子來到王蒼家中,於屋外搭了幾間草房,好照護他們夫婦倆。
一日深夜,來了數輛馬車,約莫近百人跟隨其後。那十餘名弟子見車上數人裝扮不似盜賊,當下通稟王蒼。
王蒼出門請了其中倆名為首之人進屋一敘。至於他們之間談了什麽,旁人無從知曉。不久,王蒼開門,送那倆人出了院門,隻聽其中一人冷笑道:“此事重大,我言盡於此,還望王藥師三思。
你醫術雖高,隻怕也配不出後悔藥罷!”王風一臉惱怒之色,也不答話,待那倆人出了院門後,哐當一聲,將院門重重地關上。
待那馬車離去後不久,那十餘名長樂幫眾正要安睡,忽聽得蹄聲如雷,大地顫動,眾人大驚之下,紛紛躍出,抽出腰刀,凝神戒備。
不到片刻,長蛇般地火把照映下,一大隊重甲騎兵,手持長槍,約莫數百眾。
隨後又踏步而來有百餘名步兵,已將整所房宅包括長樂幫眾人圍了個密不透風。眾人暗暗心驚,隻見一騎馬上的一個頭領模樣的人沉聲道:“除了裏麵的一對夫婦,其餘的,雞犬不留!”
就在長樂幫眾的幾聲怒吼之中,一場慘無人道的殺戮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