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回說,如今開展個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已經很困難了,他要麽將批評變成吵架,弄成庸俗的個人之間的矛盾;要麽將人家的自我批評變成可抓的小辮子,作為羞辱人的口實:你瞧,他自己都承認了……
這是現實生活中。
而創作上呢?亦然。如今很少看到有分量的學術性的爭鳴文章了。而正常的文學批評對創作是多麽重要!它至少可以使你的創作思想純正,藝術上逐步自覺。
我特別欣賞一些老同誌對我創作上的批評。他見了你不說不在場的張三如何如何,李四怎樣怎樣,單說你作品中的毛病。多年前,我發過一個短篇小說《學屋》,當時自我感覺還不錯,覺得在寫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結合方麵有一點小突破。不想,著名作家李心田老師見了我二話不說,上來就說是,嗯,你那篇《學屋》寫得不好,創作態度不夠嚴肅,幽默得也有點過。我聽了就很受觸動,以後寫東西的時候就不能不注意。今年春天,在作協機關的走廊上與著名評論家陳寶雲老師相遇,一見麵,他就說,給你提個建議,你最近發小東西發得有點多,發那麽多幹嘛?人家向你約稿不好意思拒絕是不是?該拒絕的就要拒絕,寧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濫,要注意節製。我同樣很受感動,覺得很溫暖,並立即作了些調整,將在《齊魯晚報》開設的那個每周一篇的[玉堂之說]改為兩周一篇。
可惜的是這樣的機會太少了。如果不時地有一些這樣的機會,一個良好的創作氛圍就不愁營造不出來,而這正是一個寫作者所十分需要的。
最近聽到評論界一個說法,叫“後北京,新南京,舊上海”。大體意思是說,北京的些評論家言必談“後”:後新時期、後現代、後文本;南京的評論家則喜歡談新:新寫實、新鄉土、新狀態;而上海的評論家則還是按舊傳統、舊路子來。有點小熱鬧。不像去年之前,一談文學問題就被視作不合時宜。我們甚至覺得有點理論先行的味道,他先提出個新理論,爾後讓作家去做例證,或搜羅先前的作品往他那個理論框架裏摁。但起碼你覺得評論家們沒閑著,他在研究新問題。
我們呢?往往對此不以為然。我們喜歡說,某某理論不科學,某某提法不嚴密。那麽你拿出個科學的嚴密的來呀!他則要說,最近太忙了,還沒來得及考慮嗯。
讓我用個笑話來打個比方吧: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山東四個方麵的創作和評論界的人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上海人還按老規則來,從小雞隊伍的最後一個抓起;南京人提出要從前邊老母雞身後的第一個抓起;北京人提出不管從哪裏抓起,抓住就算數。山東人則提出要換老母雞,老母雞本人有嚴重問題,那個老鷹好像也有點問題。——他不按遊戲規則來。至於將老母雞換了之後怎麽玩兒,他不管了,他要麽說忙,沒來得及考慮;逼急了,他搞民意測驗投票解決。
不管是什麽範疇的批評,都要講規則。我渴望這樣的文學批評:他注重你的個人追求,尊重別人的選擇,在藝術上哪怕苛求一點,但在人際關係上一定講究不同的個性平等共處,特別不用非文學的標準來做文學批評。更不能像一些流行語言中說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有一句話叫:在藝術上沒咒念了,就談道德。這話不一定能反映創作的現狀,但多少能反映一點文學批評的情況。由人品看作品,以關係論高低,要麽就以炒來代替文學批評……
處於社會生活邊緣地帶的文學,經過了一次次商品大潮的衝擊,它既不再大轟大嗡,也不會自消自滅,作家們更多地注重研究創作自身的問題,這時候就格外需要有胸懷和風度的文學批評。
這是現實生活中。
而創作上呢?亦然。如今很少看到有分量的學術性的爭鳴文章了。而正常的文學批評對創作是多麽重要!它至少可以使你的創作思想純正,藝術上逐步自覺。
我特別欣賞一些老同誌對我創作上的批評。他見了你不說不在場的張三如何如何,李四怎樣怎樣,單說你作品中的毛病。多年前,我發過一個短篇小說《學屋》,當時自我感覺還不錯,覺得在寫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結合方麵有一點小突破。不想,著名作家李心田老師見了我二話不說,上來就說是,嗯,你那篇《學屋》寫得不好,創作態度不夠嚴肅,幽默得也有點過。我聽了就很受觸動,以後寫東西的時候就不能不注意。今年春天,在作協機關的走廊上與著名評論家陳寶雲老師相遇,一見麵,他就說,給你提個建議,你最近發小東西發得有點多,發那麽多幹嘛?人家向你約稿不好意思拒絕是不是?該拒絕的就要拒絕,寧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濫,要注意節製。我同樣很受感動,覺得很溫暖,並立即作了些調整,將在《齊魯晚報》開設的那個每周一篇的[玉堂之說]改為兩周一篇。
可惜的是這樣的機會太少了。如果不時地有一些這樣的機會,一個良好的創作氛圍就不愁營造不出來,而這正是一個寫作者所十分需要的。
最近聽到評論界一個說法,叫“後北京,新南京,舊上海”。大體意思是說,北京的些評論家言必談“後”:後新時期、後現代、後文本;南京的評論家則喜歡談新:新寫實、新鄉土、新狀態;而上海的評論家則還是按舊傳統、舊路子來。有點小熱鬧。不像去年之前,一談文學問題就被視作不合時宜。我們甚至覺得有點理論先行的味道,他先提出個新理論,爾後讓作家去做例證,或搜羅先前的作品往他那個理論框架裏摁。但起碼你覺得評論家們沒閑著,他在研究新問題。
我們呢?往往對此不以為然。我們喜歡說,某某理論不科學,某某提法不嚴密。那麽你拿出個科學的嚴密的來呀!他則要說,最近太忙了,還沒來得及考慮嗯。
讓我用個笑話來打個比方吧: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山東四個方麵的創作和評論界的人一起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上海人還按老規則來,從小雞隊伍的最後一個抓起;南京人提出要從前邊老母雞身後的第一個抓起;北京人提出不管從哪裏抓起,抓住就算數。山東人則提出要換老母雞,老母雞本人有嚴重問題,那個老鷹好像也有點問題。——他不按遊戲規則來。至於將老母雞換了之後怎麽玩兒,他不管了,他要麽說忙,沒來得及考慮;逼急了,他搞民意測驗投票解決。
不管是什麽範疇的批評,都要講規則。我渴望這樣的文學批評:他注重你的個人追求,尊重別人的選擇,在藝術上哪怕苛求一點,但在人際關係上一定講究不同的個性平等共處,特別不用非文學的標準來做文學批評。更不能像一些流行語言中說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有一句話叫:在藝術上沒咒念了,就談道德。這話不一定能反映創作的現狀,但多少能反映一點文學批評的情況。由人品看作品,以關係論高低,要麽就以炒來代替文學批評……
處於社會生活邊緣地帶的文學,經過了一次次商品大潮的衝擊,它既不再大轟大嗡,也不會自消自滅,作家們更多地注重研究創作自身的問題,這時候就格外需要有胸懷和風度的文學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