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不知要參加多少各種各樣的會議!什麽傳達文件的會了,總結表彰會了,形勢報告會了,等等。
你如果是黨員或領導幹部,參加的就更多。我比較喜歡參加一些總結表彰性的會。
這些會生活一般都不會差,而且還有紀念品。總結表彰性的會差不多都能開得很成功。
特別那些立功受獎的,往往久久不忘。有一年,一個海島小站的上士立了三等功,會前我幫他整過典型材料,有一點交情。
會議開始的時候,有小女兵跑上去給他及其他立功受獎的戴大紅花(當然是預先安排好的),就把他激動得幾乎掉了眼淚。
但此後他的工作一直平平,沒什麽新成績,有一年竟連個五好戰士也沒評上,同誌們都說他驕傲了。
兩年後,他複員了,我到火車站送他的時候,他問我一句話:“那個給我戴大紅花的女、女兵叫什麽名字?”我真是很吃驚:兩年多了,他竟然還沉浸在那種會議的氛圍裏,保持著一種會議心態。
可誰能記得住是哪個女兵給他戴的大紅花?即使當時我也沒看清,遂編了個類似海燕還是秋平的名字告訴了他。
過去還有些鬥爭會、批判會,就不提它了。有些強調紀律或
“鬥私批修”的會,也往往要批評人。我先前所在部隊的機關上有一個助理員,是某名牌大學畢業的,業務上很有一套。
但此人極端自私,什麽掉價的事兒他都幹,比方吃飯記賬的時候他少報一點,明明吃了三毛二分錢的菜他報成兩毛三了;同誌們一起曬褥子,完了他把自己那條髒兮兮的留下,把別人比較幹淨的(部隊的褥子一個樣兒,不容易分清)給抱回來了;拿個破大頭鞋跟新兵換新大頭鞋了;他連八分錢的電影票也不舍得買,還要趁檢票的不注意偷偷溜進去動不動地就讓查票的給趕出來了……總之是什麽小便宜他都占。
這樣一個同誌,就讓我們那個副政委在宣講《哥達綱領批判》的時候不點名地狠狠裂了一家夥。
副政委也是知識分子出身,批評人特別刻薄,他列舉了幾件那助理員掉價的事兒之後,即說他是雞鳴狗盜之徒,是無產階級專政後院糞堆上的公雞。
確實臭得他不輕。此後那助理員非但沒接受教訓,還來了個變本加厲,越發地肆無忌憚,連班也不上了。
你要轉他的業呢?有一台重要的設備離了他還真玩不轉;給他個什麽處分呢?
他非黨非團人士,另外他那些事兒也全是些雞毛蒜皮,還夠不上哪一檔,遂讓他悠蕩去了。
他當然也有些朋友,這時候開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報紙上也討論
“六分之五”(即每周六天,要拿出五天來從事業務工作或訓練)的問題,他那些朋友就議論紛紛,說副政委如果不是在會上批評,而是采取會下個別談話的方式,效果會好一些,
“這不是把一個有缺點的戰士往死路上逼吧?”他就那麽悠蕩了兩年,一次他乘人之危想一個犯了錯誤正在寫檢查的女戰士的好事兒來著,讓那女戰士給告了,領導上即忍疼割愛轉了他的業。
——這個助理員,也是保留了一種會議心態,陷到會議的氛圍裏不能自拔了。
不管是表彰會,還是批評人的會,都是工作及生活中極短暫的一瞬,不是每一個人都看得很重,很快就會被遺忘幹淨。
生活中還有多少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操心!所以,不管是受獎的,還是挨批評的,都須盡快走出會議的氛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抓緊新的工作和生活要緊。
你如果是黨員或領導幹部,參加的就更多。我比較喜歡參加一些總結表彰性的會。
這些會生活一般都不會差,而且還有紀念品。總結表彰性的會差不多都能開得很成功。
特別那些立功受獎的,往往久久不忘。有一年,一個海島小站的上士立了三等功,會前我幫他整過典型材料,有一點交情。
會議開始的時候,有小女兵跑上去給他及其他立功受獎的戴大紅花(當然是預先安排好的),就把他激動得幾乎掉了眼淚。
但此後他的工作一直平平,沒什麽新成績,有一年竟連個五好戰士也沒評上,同誌們都說他驕傲了。
兩年後,他複員了,我到火車站送他的時候,他問我一句話:“那個給我戴大紅花的女、女兵叫什麽名字?”我真是很吃驚:兩年多了,他竟然還沉浸在那種會議的氛圍裏,保持著一種會議心態。
可誰能記得住是哪個女兵給他戴的大紅花?即使當時我也沒看清,遂編了個類似海燕還是秋平的名字告訴了他。
過去還有些鬥爭會、批判會,就不提它了。有些強調紀律或
“鬥私批修”的會,也往往要批評人。我先前所在部隊的機關上有一個助理員,是某名牌大學畢業的,業務上很有一套。
但此人極端自私,什麽掉價的事兒他都幹,比方吃飯記賬的時候他少報一點,明明吃了三毛二分錢的菜他報成兩毛三了;同誌們一起曬褥子,完了他把自己那條髒兮兮的留下,把別人比較幹淨的(部隊的褥子一個樣兒,不容易分清)給抱回來了;拿個破大頭鞋跟新兵換新大頭鞋了;他連八分錢的電影票也不舍得買,還要趁檢票的不注意偷偷溜進去動不動地就讓查票的給趕出來了……總之是什麽小便宜他都占。
這樣一個同誌,就讓我們那個副政委在宣講《哥達綱領批判》的時候不點名地狠狠裂了一家夥。
副政委也是知識分子出身,批評人特別刻薄,他列舉了幾件那助理員掉價的事兒之後,即說他是雞鳴狗盜之徒,是無產階級專政後院糞堆上的公雞。
確實臭得他不輕。此後那助理員非但沒接受教訓,還來了個變本加厲,越發地肆無忌憚,連班也不上了。
你要轉他的業呢?有一台重要的設備離了他還真玩不轉;給他個什麽處分呢?
他非黨非團人士,另外他那些事兒也全是些雞毛蒜皮,還夠不上哪一檔,遂讓他悠蕩去了。
他當然也有些朋友,這時候開始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報紙上也討論
“六分之五”(即每周六天,要拿出五天來從事業務工作或訓練)的問題,他那些朋友就議論紛紛,說副政委如果不是在會上批評,而是采取會下個別談話的方式,效果會好一些,
“這不是把一個有缺點的戰士往死路上逼吧?”他就那麽悠蕩了兩年,一次他乘人之危想一個犯了錯誤正在寫檢查的女戰士的好事兒來著,讓那女戰士給告了,領導上即忍疼割愛轉了他的業。
——這個助理員,也是保留了一種會議心態,陷到會議的氛圍裏不能自拔了。
不管是表彰會,還是批評人的會,都是工作及生活中極短暫的一瞬,不是每一個人都看得很重,很快就會被遺忘幹淨。
生活中還有多少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操心!所以,不管是受獎的,還是挨批評的,都須盡快走出會議的氛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抓緊新的工作和生活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