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董卓開始展露獠牙,順者昌,逆者亡。
董卓的雙眼已經被龐大的權勢所遮住,野心過度膨脹,其唯我獨尊、目空一切、胡作非為,朝廷上所有的事情都由他說了算,大臣的任免也都需要他的同意。
他幹脆恢複了西漢初年的相國職務,而自領之,並且自封郡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董卓權勢之大就連恒靈時代的那些外戚、宦官們也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終於與洛陽中勢力鬧崩了,189年十月時候,袁紹逃出洛陽前往渤海郡,以此為家,後來接二連三有袁術、曹操等人也出了洛陽,各自以為勢力。
董卓聽了侍中周毖、校尉伍瓊的建議,拜袁紹為渤海太守,拜袁術為後將軍。
同時,也正式任命林凡為九江太守。
至此,林凡才真正算的上名正言順。
董卓想籠絡人心,可其倒行逆施如何能服眾人,如今世道打亂,君不君,臣不臣,地方各處招兵買馬,等待時機。
............
終於等來了時機,?初平元年初,即公元190年,原兗州刺史,現東郡太守橋瑁(並不是曹操)假作京城三公書信,發檄文傳至各鎮諸侯,訴說董卓為禍四方,禍亂大漢社稷,聯合各地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一時間風起雲湧,各地紛紛響應。
各地群雄騎紛紛起兵討董,聲勢浩大,其中共有十八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袁術。第二鎮,冀州牧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三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四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五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六鎮,驍騎校尉曹操;第十七鎮,徐州刺史陶謙。
這第十八鎮,就是主人公九江郡太守林凡,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殺向洛陽來。
隻是可惜,董卓得勢之後,為防後院起火,征京兆尹蓋勳為議郎,召皇甫嵩為城門校尉,皇甫嵩應召而行,手上偌大的兵馬一朝而散,讓人望而生歎。若是皇甫嵩尚在,以皇甫嵩神一般的用軍之道來看,雖然手中兵少,隻有三萬之眾,但也夠董卓喝一壺了。
也不能說皇甫嵩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信仰與守則,皇甫嵩棄手下三萬兵馬不顧,隻身赴洛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以自己生死為論,壯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說來簡單,可縱觀曆史諸多名將,也無人敢走出這一點,皇甫嵩如此,後世嶽飛亦是如此。
皇甫嵩進京之後,到是讓馬騰占了便宜,董卓來接管皇甫嵩所部兵馬,趁著這機會,馬騰帶著營中不從之人,退回涼州,占據了金城郡,自領金城太守,也在與董卓纏鬥。
但由於馬騰身在西涼,不能來會盟,隻是象征性地在西涼出兵助一下威,也做不了什麽事,而董卓這邊自然有鎮守長安的牛輔抵擋,輕易也不會讓他進來。
此時的劉備還未發家,手下士卒甚少,現今隻能依附在公孫瓚手下,來這討董之戰中湊湊熱鬧。
..................
九江郡太守府。
回到林凡這邊,林凡手中拿著橋瑁發來的檄文,心中平靜不下來,討董之戲終於上演,場麵宏大,讓人如何平靜?
況且林凡與那董卓也有私仇未報,這次,說什麽也不能讓他再逍遙了。
一麵召集眾將前來議事,商議出兵事宜。
半年多的時間了,足夠林凡徹底掌控九江郡,如今這九江郡是兵強馬壯。
說是商議,實際上林凡早就有了打算。召集眾將來一聽這討董矯詔,眾人一聽都是激蕩不平,公事也罷,私事也好,都是上表出征董卓之意,林凡一看氣勢已成,立刻點兵點將。
兵馬八千,其中騎兵盡出,由林凡親自帶領往酸棗而去,留下張遼總領九江所有事務,軍政一把管;留徐奕總覽九江政務,位在張遼之下,這便是九江的根本。
之外,還留下蔣欽在潘陽湖之中組建水軍,封蔣欽為橫江將軍,並原本一千投降的識水之人,再自行招兵兩千,湊夠三千之數,由蔣欽帶領,日夜操練。
這橫江將軍乃是正兒八經的雜號將軍,uu看書 .uukanshu.co說起來這雜號將軍也是隨意,各朝各代,若要封賞,嫌棄這雜號將軍不好聽,便以各類稱號加在將軍之前,顯得威風,其實也就那樣了。
至於現在林凡有沒有封號的權利?這都不重要了,如今政令不通,地方諸侯愛怎麽樣怎麽樣,天高皇帝危,誰都管不著,地方諸侯為籠絡手下眾將,愛怎麽封怎麽封。
這也是後來,將軍等級降低,越來越不值錢的原因了,三國後期,將軍不如狗,校尉遍地走。
現在的袁紹不滿足渤海太守的稱號,自號為車騎將軍,給大家帶了個頭,各路諸侯都是這個意思,眾人都是欣然效仿,自然也沒人說什麽。
趁著這機會,不僅是蔣欽,林凡對手下諸將都有封賞,霎時間氣勢如虹,幹勁十足。
任命蔣欽組建三千水軍,話語間,林凡也是表明了心思。隻待討董之後,就要馬不停蹄地對揚州下手,而這支水軍就是重中之重,囑咐蔣欽使出本事操練,莫要讓自己失望。
世道不明,亂象迭起,各有心思,林凡這話就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說的輕巧,但說的眾人都是明白,廳中眾人各自對視一眼,臉上各有表情。
其實林凡這話也是有意說出來的,董卓攻伐還有一段時間,這話說出來,也表達自己的意思,給眾人指明眼前方向,而一些尚在觀望之人,也有時間緩衝緩衝。
諸葛亮勸劉備登基的時候就如此說:大王堅執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
說的便是這個道理,早點表明心誌,也有危險,也有好處。
董卓的雙眼已經被龐大的權勢所遮住,野心過度膨脹,其唯我獨尊、目空一切、胡作非為,朝廷上所有的事情都由他說了算,大臣的任免也都需要他的同意。
他幹脆恢複了西漢初年的相國職務,而自領之,並且自封郡侯,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董卓權勢之大就連恒靈時代的那些外戚、宦官們也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終於與洛陽中勢力鬧崩了,189年十月時候,袁紹逃出洛陽前往渤海郡,以此為家,後來接二連三有袁術、曹操等人也出了洛陽,各自以為勢力。
董卓聽了侍中周毖、校尉伍瓊的建議,拜袁紹為渤海太守,拜袁術為後將軍。
同時,也正式任命林凡為九江太守。
至此,林凡才真正算的上名正言順。
董卓想籠絡人心,可其倒行逆施如何能服眾人,如今世道打亂,君不君,臣不臣,地方各處招兵買馬,等待時機。
............
終於等來了時機,?初平元年初,即公元190年,原兗州刺史,現東郡太守橋瑁(並不是曹操)假作京城三公書信,發檄文傳至各鎮諸侯,訴說董卓為禍四方,禍亂大漢社稷,聯合各地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一時間風起雲湧,各地紛紛響應。
各地群雄騎紛紛起兵討董,聲勢浩大,其中共有十八路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袁術。第二鎮,冀州牧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三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四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五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六鎮,驍騎校尉曹操;第十七鎮,徐州刺史陶謙。
這第十八鎮,就是主人公九江郡太守林凡,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殺向洛陽來。
隻是可惜,董卓得勢之後,為防後院起火,征京兆尹蓋勳為議郎,召皇甫嵩為城門校尉,皇甫嵩應召而行,手上偌大的兵馬一朝而散,讓人望而生歎。若是皇甫嵩尚在,以皇甫嵩神一般的用軍之道來看,雖然手中兵少,隻有三萬之眾,但也夠董卓喝一壺了。
也不能說皇甫嵩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信仰與守則,皇甫嵩棄手下三萬兵馬不顧,隻身赴洛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以自己生死為論,壯哉!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說來簡單,可縱觀曆史諸多名將,也無人敢走出這一點,皇甫嵩如此,後世嶽飛亦是如此。
皇甫嵩進京之後,到是讓馬騰占了便宜,董卓來接管皇甫嵩所部兵馬,趁著這機會,馬騰帶著營中不從之人,退回涼州,占據了金城郡,自領金城太守,也在與董卓纏鬥。
但由於馬騰身在西涼,不能來會盟,隻是象征性地在西涼出兵助一下威,也做不了什麽事,而董卓這邊自然有鎮守長安的牛輔抵擋,輕易也不會讓他進來。
此時的劉備還未發家,手下士卒甚少,現今隻能依附在公孫瓚手下,來這討董之戰中湊湊熱鬧。
..................
九江郡太守府。
回到林凡這邊,林凡手中拿著橋瑁發來的檄文,心中平靜不下來,討董之戲終於上演,場麵宏大,讓人如何平靜?
況且林凡與那董卓也有私仇未報,這次,說什麽也不能讓他再逍遙了。
一麵召集眾將前來議事,商議出兵事宜。
半年多的時間了,足夠林凡徹底掌控九江郡,如今這九江郡是兵強馬壯。
說是商議,實際上林凡早就有了打算。召集眾將來一聽這討董矯詔,眾人一聽都是激蕩不平,公事也罷,私事也好,都是上表出征董卓之意,林凡一看氣勢已成,立刻點兵點將。
兵馬八千,其中騎兵盡出,由林凡親自帶領往酸棗而去,留下張遼總領九江所有事務,軍政一把管;留徐奕總覽九江政務,位在張遼之下,這便是九江的根本。
之外,還留下蔣欽在潘陽湖之中組建水軍,封蔣欽為橫江將軍,並原本一千投降的識水之人,再自行招兵兩千,湊夠三千之數,由蔣欽帶領,日夜操練。
這橫江將軍乃是正兒八經的雜號將軍,uu看書 .uukanshu.co說起來這雜號將軍也是隨意,各朝各代,若要封賞,嫌棄這雜號將軍不好聽,便以各類稱號加在將軍之前,顯得威風,其實也就那樣了。
至於現在林凡有沒有封號的權利?這都不重要了,如今政令不通,地方諸侯愛怎麽樣怎麽樣,天高皇帝危,誰都管不著,地方諸侯為籠絡手下眾將,愛怎麽封怎麽封。
這也是後來,將軍等級降低,越來越不值錢的原因了,三國後期,將軍不如狗,校尉遍地走。
現在的袁紹不滿足渤海太守的稱號,自號為車騎將軍,給大家帶了個頭,各路諸侯都是這個意思,眾人都是欣然效仿,自然也沒人說什麽。
趁著這機會,不僅是蔣欽,林凡對手下諸將都有封賞,霎時間氣勢如虹,幹勁十足。
任命蔣欽組建三千水軍,話語間,林凡也是表明了心思。隻待討董之後,就要馬不停蹄地對揚州下手,而這支水軍就是重中之重,囑咐蔣欽使出本事操練,莫要讓自己失望。
世道不明,亂象迭起,各有心思,林凡這話就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說的輕巧,但說的眾人都是明白,廳中眾人各自對視一眼,臉上各有表情。
其實林凡這話也是有意說出來的,董卓攻伐還有一段時間,這話說出來,也表達自己的意思,給眾人指明眼前方向,而一些尚在觀望之人,也有時間緩衝緩衝。
諸葛亮勸劉備登基的時候就如此說:大王堅執不肯,眾官皆有怨心,不久必盡散矣。
說的便是這個道理,早點表明心誌,也有危險,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