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牛首山


    穀歌自己在觀看地圖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些問題。至於及其他的問題,由於這幅地圖,麵積比較大,穀歌也隻能抓住關鍵點進行觀察。


    其實出題目的這些大佬們,想的問題和穀歌差不多。讓你去找關鍵點,主要就是集中在牛頭之上。


    考察的也是,這些精英弟子們,在尋找到正確的龍穴之後,能不能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則是非常細小的,有的時候完全可以被人忽略。


    其實這方麵的問題,還不是考察的重點。重點是觀察出來問題之後,所設計的解決方案,這個才是考察的重點。


    但是如果連關鍵問題都發現不了,那麽下麵的題目也就沒辦法完成了。


    由於大家都是集中在一起,所以每個人的完成情況,都可看了一目了然。


    作為石樓村的代表,穀歌也在參與比試的行列之內。不過石樓村沒有三個名額,隻有穀歌一個人,像這樣的事例,在這次比賽當中,也占了絕大多數。


    畢竟,像那些大勢力一樣,能夠選出三位傑出的弟子,而且這些弟子的實力,都在三品或者接近三品的層次,是很少的。


    對於這些小勢力,或者散修來說。他們基本上,都是抱著重在參與的態度。雖然有的時候,也會從這些小勢力或者散修當中,闖出一匹黑馬來。


    但是,能夠稱得上黑馬的,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而且,出黑馬的幾率不高。因為在比試之前,各方勢力,對於參賽人員的實力,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包括穀歌自己,觀看這些精英弟子們的表現。對於他們的實力,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穀歌覺得,除了天機宗的天機子外,還有一位來自靈門女弟子,能夠感覺到,對自己有一點點的威脅,至於其他的人,穀歌覺得壓力不大。


    對於這次比試,穀歌真正擔心的。並不是現在的這些精英弟子們。而是進入試煉空間之後,所要麵對的洞天福地中的那些人。他們的實力,沒人了解,也不好猜測。


    根據以往的經驗,洞天福地中的人,是有不少實力非常接近宗師水平。


    穀歌需要麵對的,其實就是洞天福地中的那些天才弟子。畢竟洞天福地中的資源,比起外麵的世界要好很多。


    而且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們對洞天中的情況,肯定要比外麵的人熟悉。


    哥哥拿起筆來,把自己的發現,在紙上寫寫畫畫,很快就,把這個問題搞定。然後穀歌觀察了一下,發現很多人,都和他一樣,已經在紙上把答案寫了出來。


    參加這次比試的精英弟子,人數不多,大概不到百人,其中一大部分是各大勢力的人。其他的都是像穀歌這樣,一個人代表,一個勢力。


    也沒花多長時間,大概一個小時左右,所有的人都把紙張交了上去。雖然大家是在一個平台上,但是相互之間,看不到別人寫的是什麽東西?


    由於這幅圖畫,在拿出來之前,組織這次比試的各方勢力的大佬們,都已經把標準答案寫出來了。


    其實這座山,是金陵的牛首山。


    金陵為牛首之龍,自瓦屋山起東廬山,至溧水蒲裏生橫山、雲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雙峰特峙。中抽將軍山,過黃泥岡,起祝禧寺,至安德門,生雨花台前,至架岡門上方門而止。


    據說當初朱元璋發現,金陵周邊所有山都麵向都城,呈朝拱狀,獨牛首山"不太聽話",背主南望,不向北顧。這讓迷信風水的朱元璋,對這頭"牛"很不滿意。


    怎麽辦?朱元璋施出了他當皇帝的特權,要治牛首山的大罪。便學起當年秦始皇為斷東南天子氣,鞭打了方山。一千五百年後,朱元璋故伎重演,鞭起了相距並不太遙遠的牛首山,治它的罪,又打了它一百大鞭。


    朱元璋鞭了牛首山一百下之後,心裏覺得還不解恨,再命令有關人員給牛首山"加刑"戴刑具。在主峰上"牛鼻子"處鑿一洞孔,用鐵索穿孔鎖起來,將"牛頭"硬拉過來,向北俯首稱臣,甘拜下風。


    當年朱元璋下令挖鑿的洞眼,如今已找不到了。但更遺憾的是,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因在牛首山發現了鐵礦石,於是當地政府在此大挖,把牛頭上的一"角"也挖了。一雙牛角(主峰)如今隻剩下一角,"雙闕"成了獨闕--傳說中牛首山的風水被徹底破壞了。


    這個和穀歌觀察到基本吻合,uu看書.uknsu 不過穀歌不知道,這就是牛首山而已。


    當所有人的答案都交上去的時候,大屏幕上,顯示出來了,關於這座山脈的一些信息。


    穀歌看到這些信息,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判斷是沒有錯的。


    真是好山,風水也是好風水,龍脈同樣是好人脈,不過唯一的缺憾是,後來人給破壞了。


    看來這裏麵有的是傳說,有的是真實發生的事情。


    但是在曆史上,特別是在古代,是有不少真正的大能之士的,也許他們真的改變過那裏的龍脈走向。


    習得擒龍術,賣於帝王家。


    是古代大多數的風水玄學之士的觀念。就是到了後來。這些投靠帝王家的風水玄學之士,才把自己的家族發展壯大,形成了一個個家族勢力。


    像這些家族勢力,大多數都是由此而來。


    就是有些宗派,也與朝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比如說,大家現在所在的龍虎山上的天師門。


    在曆朝曆代,天師門都有朝廷的冊封。甚至,每一代的張天師,他們都在朝廷為官,掛有朝廷的官職,封號。


    那個時候,如果皇帝想改變一條龍脈的走向,在普通的玄學修士看來,那是很難很難辦到的事情。


    但是朝廷不同,很多奇人異士積聚在朝廷,想要辦成這件事情,也並不是什麽難事。


    古代的風水學上的名人,基本上都在朝廷裏呆過。


    曆朝曆代,很多皇帝,都做過很多很多這樣的大事。從遙遠的三皇五帝,到後來的清兵入關。幾乎每一代的皇帝,都做過尋找龍脈,改變龍脈,或者斬斷龍脈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水田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帆心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帆心動並收藏風水田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