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不僅客觀世界,就連人、或者說自我意識本身,


    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副模樣。


    想到這裏,脊背寒意漸生,方然終於明白了在泳池邊,與丁仲義交談時,那種忐忑不安、心裏沒底的感覺,究竟因何而來。


    他第一次意識到,白大褂們,那些似乎真正理解量子力學的頂尖人士,


    為什麽會帶有那樣的表情。


    量子疊加態,多少年來,豈但沒有被任何人直接觀測到,就連起碼的猜測、摹想,在人類世界裏也從未出現過哪怕一次。


    千萬年來與客觀世界打交道的經曆,帶給人類的思維、認知模式,完全是經典物理理論敘述的那一套,在此之上,哪怕在舊時代末年,已經被接受過係統教育之人認為是天經地義的相對論,都一度不被認可,


    更遑論完全違背人生常識的量子力學呢。


    隻不過,所謂“人生常識”,對生活在淨土世界的民眾、包括方然自己,可並不是多麽一成不變的東西。


    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在這一點上淨土民眾絕對印象深刻。


    生活在淨土世界的人,在今天,年齡已成為一種無意義的數據,大致算來,大多數都誕生在舊時代末年的大蕭條、大變革時代,各種天翻地覆的變化,幾乎貫穿前生,對所謂“人生經驗”的信仰,


    也遠遠不如曆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前人們,那樣篤定不移。


    這一點,方然深有感觸,似乎也是麵對量子力學時的比較有利之方麵,就是沒有太多“天經地義”的既有成見。


    但就算是這樣,一想到正在思考的“自我”,那事實上流淌在“混沌”中樞裏的一團生物電,也和世間萬物同樣處於量子疊加態,此時此刻,這團表現為生物電的客觀存在,實質上具有無窮多種迥異、或者相近的狀態,


    這仍然是一種莫大的驚悚,特別是,這無窮無盡的量子態裏,


    必定會有那麽一些,與現在的“自我”,十分相近,甚至於就是同一類的表象。


    一邊凝視眼前的資料,一邊陷入沉思,這一次,思維的深邃程度,是此前多少年人生中從未有過,虛擬世界裏,方然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混沌”中樞裏的生物電,則在微妙而繁複之極的模擬器裏激蕩奔流。


    平生頭一次,如此真切的意識到,如果按量子理論來審視自身,這正在思考的“自我”,本質上,


    也不過隻是這團生物電,其所具有的無窮無盡之量子疊加態中,尋常的一態。


    量子疊加態,對基本粒子,乃至於一大堆基本粒子、物質單元組成的對象,都完全適用,並不似早年間的片麵認識,宏觀世界難以觀測到量子現象,恰恰相反,觀測不到,並不代表其就不存在,


    而隻是受限於人類的觀測手段,與自身的感知能力。


    組成自我意識的生物電,或者,再加上意識模擬器的硬件,所有這一切,在現實世界裏呈現出的樣子,絕非本相,而是其無數可能態勢中的區區一種,非但如此,在量子力學範疇內,這些狀態,彼此還完全獨立。


    正如現在,這正在思索的“自我”,絕無可能覺察到“本我”的一團物質、或者無法形容的客觀存在,其無窮無盡的其他量子態,


    哪怕其中一部分,必然與現在的“自我”,極其接近,


    甚至根本就是別樣的意識活動。


    所有這一切,在現實世界裏,僅僅呈現出名為“方然”的自我意識,這一點,源於這團物質與其他物質共同“綁定”、營造出的現實世界之樣貌。


    說白了,就是蓋亞的一切,乃至於太陽係的所有物質,甚至也包括哪些現有技術手段無法探測的客觀存在,絕非以人類的想象,僅僅呈現出太陽係現在的模樣,而是同樣有無盡的量子態疊加在一起,


    隻不過在人類眼中,其他的疊加態,都覺察不到,終究隻能觀察到與自身綁定的那一態。


    一邊冥想,一邊手指輕輕碰觸鍵盤,連自己的低語都感覺是噪音,方然已完全沉浸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裏。


    相比於經典理論,乃至相對論,量子力學對世界的認識,


    的確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客觀世界,原則上,永遠無法被人類徹底認清,也就是理查德*費曼所言的,“‘物質的本相’永遠不可知”,這也是自然科學的絕對邊界。


    憑借對這世界的觀察,基於邏輯,人類竭盡所能的觀察、分析、理解周遭環境,對物質本原的探索,多少年來也一直未曾終止,但是,直到西曆十四世紀末,科學界、乃至全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仍完全基於“物質第一性”的不言自明之基石。


    唯物主義,在科學界的地位,是有如默認參數般的不言自明,這一點,並不會因再多盲信教義的研究者而動搖分毫。


    物質,客觀存在,人的主觀意識同樣是物質運動的產物。


    正因如此,uu看書 .uknu人類,除卻被教義蠱惑者,千萬年來一直秉承“世界客觀存在”的理念,不僅在高深的理論研究、技術探索方麵,即便日常生活中,也將其視為天經地義的真理,且這麽長時間以來,


    從未因此而吃過虧,上過當。


    小到一枚錢幣,大到一座山峰,當沒有人在看著它們的時候,它們,理應依然存在,不僅如此,其狀態也和觀察所得沒任何區別。


    但撇開成見的想一想,這念頭,難道不是某種想當然嗎;


    在根本沒有人在觀察的時候,物質,客觀世界,不論其真是麵目如何,都沒辦法得知,又有什麽把握斷定其必定與被觀察時一模一樣呢。


    經驗,多少年來的人生經曆,每一個人的意識裏,這種事,實屬理所當然。


    直到舊時代的十四世紀末,一係列實驗中,才有些許端倪不經意間顯現,被人類中最頂尖、最聰穎的頭腦捕捉到,繼而開始思考,在物質世界一成不變的表象之下,人類的既有認知,與真相之間,究竟還潛藏著怎樣的秘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下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永不下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