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太陽,一個時刻燃燒的灼熱火球,每秒向外輻射的能量高達3.827*10e27焦耳。
以人類熟悉的度量法,這種能級,相當於每秒燃燒130,000,000,000,000,000噸標準煤,也就是每秒消耗十三億億噸,
相當於蓋亞煤炭儲量的10,000倍以上。
恒星的核聚變,能量巨大,顯然不是區區一介行星上的化石燃料可比擬。
不過,如此巨大的能量釋放,距離太陽一點四億公裏的蓋亞,卻隻能接收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蓋亞在太陽視角的等效投影麵,不難算出,在不考慮大氣散射、表麵反射的前提下,每秒接收能量約1.74*10e17焦耳。
換算成標準煤,一秒鍾約消耗5,900,000噸,
這數字也相當驚人。
按這數字計算下來,蓋亞一年接收的太陽光,總能量大約相當於十八點六萬億噸標準煤,這是蓋亞煤炭儲量的一點五倍。
乍一算賬,看起來,隻要人類能利用好陽光,每年十幾萬億噸標準煤的能量,根本就等同於無窮無盡,不論怎樣消耗,都完全可以滿足人類社會的一切需求。
畢竟1512年的蓋亞淨土,總能源消耗,還不到四百億噸標準煤。
然而考慮另一個事實,蓋亞,作為球狀星體,在吸收、利用太陽光方麵,實在有太多需要麵對的現實麻煩:
首先考慮陽光投射角,蓋亞自轉,以及公轉引起的陽光投射角變動,這幾方麵的因素,都會製約光伏係統的能量產出,一方麵隻適合在中低緯度鋪設光電板,另一方麵,這些光電板的日轉化率都將低於25%。
說白了,陽光投射達不到一定強度,轉化率就會很低,並不經濟。
在不考慮投資、施工、運行與維護的前提下,將蓋亞改造成一“光能接收行星”,其對陽光的總體利用率,至多也隻能達到百分之一。
太陽輻射的光能,到達蓋亞的十幾萬億噸標準煤當量,乘上百分之一,
就隻有區區186,000,000,000噸。
這一數字,即便看起來仍十分可觀,卻隻相當於蓋亞淨土年消耗量的四點五倍。
對一個具有宏偉藍圖、渴望極大發展的文明而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可控核聚變到來前)之內,總能量消耗被鉗製在不到兩千億噸標準煤/年,無須算細賬,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是很窘迫的狀況。
不僅如此,這種總量的鉗製,並非出於人類自身的不努力、或者技術條件的限製,而是能源本體就隻有這樣多,無論如何也沒法進一步提升。
每年不到兩千億噸標準煤,平攤到民眾頭上,每一個人的指標是7,440噸。
隻保障日常生活,一個人的七千多噸標準煤之熱值,高達22,300,000,000,000焦耳,足以讓蓋亞淨土的全體民眾都過上十分優裕的生活。
但用來攀登高不見頂的科學大廈,探索未知,窺探宇宙,
這數字就著實有一點可笑。
率領業內專家,參觀拜科努爾航天城遺址,方然把這些論述整理成一份文稿,發給研發機構的白大褂們,目的就是讓所有人明白,
人類文明大發展的希望,目前看來,隻能寄托在太陽身上。
不僅要利用太陽能,而且,還不能被蓋亞的天文、地質條件所束縛,唯一可行的策略,理論上倒是十分簡單直白,倘若將換能器抵近太陽部署,譬如說,部署在水星軌道上,則太陽輻射的強度會提升十倍。
與蓋亞距離太陽的一點五億公裏相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僅有五千八百萬公裏,
兩者差不多是三比一。
那麽容易得出,位於水星軌道、或者再稍微接近一些太陽的軌道上,同樣麵積的光伏、或其他換能係統,其輸出功率便可達到蓋亞表麵同等條件下的十倍左右。
以此類推,暫時不考慮工程條件,若將換能係統進一步抵近太陽,繞日軌道半徑縮減到一千五百萬公裏,則單位麵積的陽光輻射強度,便可以達到蓋亞表麵的一百倍,峰值將超過每平方米100,000瓦。
與不計成本、將蓋亞表麵鋪滿光電板相比,在近日軌道部署換能係統,隻需1%的工作麵積,便可以達到同樣的輸出功率。
類似的比較,原則上,可以一直進行下去,當繞日軌道半徑縮減到五百萬公裏時,換能係統接收的光輻射量便會超過每平方米1,000,000瓦,以百分之三十的轉換效率計,每一年的能量輸出相當於31,500噸標準煤。
一平方米的工作麵積,年輸出能量,超過三萬噸標準煤,或者兩萬噸石油。
對人類文明,這,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立足現有技術條件,一旦貼近太陽,能量捕獲與輸出能力便會暴增,uu看書.uukanshu站在單純的理想化角度,這的確很有前景。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種宏偉的工程計劃,
在人類既有的技術範疇內,消耗可以容忍的時間,究竟能否實現。
阿達民的“水星計劃”,或者說,以太陽係內層空間為探索目標的指示,一經下達,就在蓋亞淨土航天研發機構裏掀起了討論的熱潮。
作為業內人士,多年來隻能獲得有限經費,現如今管理員發話要重啟太空探測,白大褂們在歡欣鼓舞之餘,也對其指示議論紛紛,表示反對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更多的人則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中立態勢。
一言蔽之,對人類文明的能源困局,多數人都有認識,
他們隻是無法確定,管理員的“在近日軌道部署能源提取裝置”之設想,在工程實踐上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為此,一連好幾個月,直到1512年的隆冬時節,研發機構的爭論仍未平息。
麵對紛亂的聲音,研發機構的主要管理者們,逐漸統一了口徑,開始按阿達民的指示製定規劃,實施各項工作。
畢竟,不論各方持有的觀點,如何相左,一邊認為“人類獲取新能源勢在必行”,一邊則認為“現有技術條件下,這根本就辦不到”,阿達民指出的“能源鉗製”卻真實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鉗製還會越來越嚴重。
另一方麵,不論目標是太陽係內層空間,還是遙遠的浩渺宇宙,
技術是通用的,無非是具體門類上的一些區別,總之,先恢複整個太空產業體係再說。
以人類熟悉的度量法,這種能級,相當於每秒燃燒130,000,000,000,000,000噸標準煤,也就是每秒消耗十三億億噸,
相當於蓋亞煤炭儲量的10,000倍以上。
恒星的核聚變,能量巨大,顯然不是區區一介行星上的化石燃料可比擬。
不過,如此巨大的能量釋放,距離太陽一點四億公裏的蓋亞,卻隻能接收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蓋亞在太陽視角的等效投影麵,不難算出,在不考慮大氣散射、表麵反射的前提下,每秒接收能量約1.74*10e17焦耳。
換算成標準煤,一秒鍾約消耗5,900,000噸,
這數字也相當驚人。
按這數字計算下來,蓋亞一年接收的太陽光,總能量大約相當於十八點六萬億噸標準煤,這是蓋亞煤炭儲量的一點五倍。
乍一算賬,看起來,隻要人類能利用好陽光,每年十幾萬億噸標準煤的能量,根本就等同於無窮無盡,不論怎樣消耗,都完全可以滿足人類社會的一切需求。
畢竟1512年的蓋亞淨土,總能源消耗,還不到四百億噸標準煤。
然而考慮另一個事實,蓋亞,作為球狀星體,在吸收、利用太陽光方麵,實在有太多需要麵對的現實麻煩:
首先考慮陽光投射角,蓋亞自轉,以及公轉引起的陽光投射角變動,這幾方麵的因素,都會製約光伏係統的能量產出,一方麵隻適合在中低緯度鋪設光電板,另一方麵,這些光電板的日轉化率都將低於25%。
說白了,陽光投射達不到一定強度,轉化率就會很低,並不經濟。
在不考慮投資、施工、運行與維護的前提下,將蓋亞改造成一“光能接收行星”,其對陽光的總體利用率,至多也隻能達到百分之一。
太陽輻射的光能,到達蓋亞的十幾萬億噸標準煤當量,乘上百分之一,
就隻有區區186,000,000,000噸。
這一數字,即便看起來仍十分可觀,卻隻相當於蓋亞淨土年消耗量的四點五倍。
對一個具有宏偉藍圖、渴望極大發展的文明而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可控核聚變到來前)之內,總能量消耗被鉗製在不到兩千億噸標準煤/年,無須算細賬,任誰都看得出來,這是很窘迫的狀況。
不僅如此,這種總量的鉗製,並非出於人類自身的不努力、或者技術條件的限製,而是能源本體就隻有這樣多,無論如何也沒法進一步提升。
每年不到兩千億噸標準煤,平攤到民眾頭上,每一個人的指標是7,440噸。
隻保障日常生活,一個人的七千多噸標準煤之熱值,高達22,300,000,000,000焦耳,足以讓蓋亞淨土的全體民眾都過上十分優裕的生活。
但用來攀登高不見頂的科學大廈,探索未知,窺探宇宙,
這數字就著實有一點可笑。
率領業內專家,參觀拜科努爾航天城遺址,方然把這些論述整理成一份文稿,發給研發機構的白大褂們,目的就是讓所有人明白,
人類文明大發展的希望,目前看來,隻能寄托在太陽身上。
不僅要利用太陽能,而且,還不能被蓋亞的天文、地質條件所束縛,唯一可行的策略,理論上倒是十分簡單直白,倘若將換能器抵近太陽部署,譬如說,部署在水星軌道上,則太陽輻射的強度會提升十倍。
與蓋亞距離太陽的一點五億公裏相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僅有五千八百萬公裏,
兩者差不多是三比一。
那麽容易得出,位於水星軌道、或者再稍微接近一些太陽的軌道上,同樣麵積的光伏、或其他換能係統,其輸出功率便可達到蓋亞表麵同等條件下的十倍左右。
以此類推,暫時不考慮工程條件,若將換能係統進一步抵近太陽,繞日軌道半徑縮減到一千五百萬公裏,則單位麵積的陽光輻射強度,便可以達到蓋亞表麵的一百倍,峰值將超過每平方米100,000瓦。
與不計成本、將蓋亞表麵鋪滿光電板相比,在近日軌道部署換能係統,隻需1%的工作麵積,便可以達到同樣的輸出功率。
類似的比較,原則上,可以一直進行下去,當繞日軌道半徑縮減到五百萬公裏時,換能係統接收的光輻射量便會超過每平方米1,000,000瓦,以百分之三十的轉換效率計,每一年的能量輸出相當於31,500噸標準煤。
一平方米的工作麵積,年輸出能量,超過三萬噸標準煤,或者兩萬噸石油。
對人類文明,這,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立足現有技術條件,一旦貼近太陽,能量捕獲與輸出能力便會暴增,uu看書.uukanshu站在單純的理想化角度,這的確很有前景。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種宏偉的工程計劃,
在人類既有的技術範疇內,消耗可以容忍的時間,究竟能否實現。
阿達民的“水星計劃”,或者說,以太陽係內層空間為探索目標的指示,一經下達,就在蓋亞淨土航天研發機構裏掀起了討論的熱潮。
作為業內人士,多年來隻能獲得有限經費,現如今管理員發話要重啟太空探測,白大褂們在歡欣鼓舞之餘,也對其指示議論紛紛,表示反對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更多的人則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中立態勢。
一言蔽之,對人類文明的能源困局,多數人都有認識,
他們隻是無法確定,管理員的“在近日軌道部署能源提取裝置”之設想,在工程實踐上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為此,一連好幾個月,直到1512年的隆冬時節,研發機構的爭論仍未平息。
麵對紛亂的聲音,研發機構的主要管理者們,逐漸統一了口徑,開始按阿達民的指示製定規劃,實施各項工作。
畢竟,不論各方持有的觀點,如何相左,一邊認為“人類獲取新能源勢在必行”,一邊則認為“現有技術條件下,這根本就辦不到”,阿達民指出的“能源鉗製”卻真實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鉗製還會越來越嚴重。
另一方麵,不論目標是太陽係內層空間,還是遙遠的浩渺宇宙,
技術是通用的,無非是具體門類上的一些區別,總之,先恢複整個太空產業體係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