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能認清社會的這一根本原則,不論成年人、還是未成年,都可以在一個經濟地位平等、不公蕩然無存的社會中,很好的生活下去。


    就連在舊時代遮遮掩掩、欲蓋彌彰的生理需求,也是一樣。


    這方麵的規則,論述,超出眼前的範疇,阿達民沒有再思緒暢遊,他關閉了頁麵。


    總之,今天的蓋亞淨土,不論采用了什麽樣的具體措施,的確杜絕了曾經令無數人咬牙切齒、憤憤不平的未成年脫罪之問題。


    這一表象之後,更是“如何保護少年成長”之困局的破解。


    相比於前者,這才是蓋亞淨土區別於過去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無與倫比的社會體製之優越性。


    這種優越性,表麵上,來自於阿達民的全盤規劃,甚或超脫個人利益的全局考量,實際上卻完全是建立在發達科技的基礎上,沒有從監控體係、“全產機”到定居點的所有這些硬件,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空中樓閣。


    當然,在一切硬件基礎之中,最核心、最關鍵的,還是“永不下車”的即將實現。


    西曆1511年四、五月間,前後經曆一個多月的評估,“盤古”根據阿達民的指示,提交調查報告。


    報告認為,經過曆時近兩年的武裝清掃,以及戰後重建,今天的蓋亞淨土,已基本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基礎設施”,足以維持人類文明的良性運轉,並,為今後的各項戰略計劃,提供較為堅實的保障。


    表現在生產力水平上,1511年的蓋亞淨土,能源總產出有望突破三百億噸標準煤大關。


    按舊時代常用的計量方式,平均到每一個蓋亞淨土民眾頭上,接近1,200噸標準煤,換算熱值約35,000,000,000焦耳。


    這樣的生產力水平,究竟怎樣呢,如果折算為舊時代的聯邦馬克,單看人均,將蓋亞淨土視為一個國家,則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似乎可認為是120,000馬克,這相當於舊時代聯邦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兩倍。


    但是這一比較,顯而易見,是嚴重偏離客觀現實的。


    1511年的蓋亞淨土,倘若將其視為國家,則其“年度國民生產總值”以標準煤的舊報價計,大約是三萬億聯邦馬克。


    這一數據,看起來還挺可觀,卻比幾十年前的西曆1476年差了太多,須知今天的蓋亞淨土,可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領土實打實覆蓋全世界,理論上也應該涵蓋lunar表麵的,幅員空前的ssp、“超超級大國”。


    而西曆1476年,第三次蓋亞大戰還未見端倪,彼時全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加起來一度接近一百萬億聯邦馬克。


    相比之下,蓋亞淨土的年國民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幾十年前全世界之和的3%。


    然而,又有誰會相信這一判斷呢。


    今天的蓋亞淨土,人口,隻有不到三千萬,經濟規模卻完全與人口無關,而僅僅取決於一個參量:阿達民的意願。


    而身為阿達民,方然肯定很清楚自己的想法,他可沒有束縛“盤古”、“全產機”的手腳,而是在大戰結束前夕的1509年,就將“強人工智能”轉向非戰爭領域,任其盡可能發展人類文明的生產力。


    退一步講,哪怕在戰爭如火如荼的150x年,哪怕隻統計gpl、甚至北大陸的nep,表征一個區域綜合實力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不可能隻有區區三萬億聯邦馬克。


    那麽是哪裏出了錯呢;


    是蓋亞淨土的數據偏低,還是舊時代的數據偏高,甚或兼而有之,


    一切其實都是阿達民說了算,方然更傾向於,將這一對比解讀為“水分太大”。


    如“國民生產總值”這類指標,在當今時代,根本無法準確度量一個經濟體的生產力水平,也無法用來衡量經濟體中的人,生活水平究竟如何。


    舊時代的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排行榜,排在前麵的國家,一般而言,其生產力規模與質量的確更高,民眾生活水平也往往更好,卻也存在大量的反例。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統計口徑”,本質上則是經濟體製的差異。


    如理聯那樣的國家,實行公社主義,從底到頂的經濟體係都和實行資產主義的西方列強不一樣,統計國民生產總值的方式也大有區別,最終所得的數據往往比西方列強低一大截,卻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在資產主義大框架內,並非每一項計入國民生產總值的活動,


    都能增進當事者、乃至全人類的利益。


    這種情況,在舊時代的聯邦,達到資產主義體製的頂峰,社會生活中的一連串流程,雖然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卻無任何實際價值,從專利官司,到資產重組,大量經濟活動無非是當事者彼此扯皮,案值上天,卻不產生任何實際的價值。


    再譬如說葉子,相關產業看似不會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實際上,從運蠹入境、到隱君子住院治療的各個環節,必定都會一一被計入。


    最終,國民生產總值會膨脹,民眾的日常生活卻深受其害。


    西曆1470年代的聯邦,乃至其北方鄰國,據統計,uu看書uukanhu 竟然有超過百分之十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沾染過蠹品,即便蠹犯的生意本身,並不會被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其從生活到“工作”的每一次支出,卻都會被計入其中。


    但這些家夥,從蠹犯、到隱君子的所有人,其一係列行為又對聯邦社會做了什麽貢獻呢,


    除製造大量交通意外、刑事案件與送醫不治的亂象外,


    根本什麽也沒有。


    將這些活動,直接、或間接的計入國民生產總值,完全是一種(被迫)注水的行徑。


    試想一下,倘若有某種黑科技,能準確識別聯邦大地上的隱君子與蠹犯,並瞬間讓其人間蒸發,接下來的聯邦,是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不是很清楚的嗎。


    因而,諸如此類的活動,計入其中,


    當然就會極大貶損國民生產總值的表征度,使其愈加偏離現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下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永不下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