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不論計算機(無意間)對人做了什麽,是當做有趣的東西豢養,還是當做礙事的垃圾清除,對人而言,決定生死的際遇,在計算機而言卻隻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裏的——水,連魚都算不上。


    城門失火,因滅火而取水,最終導致魚的死亡,人至少還看得到這一點。


    然而人類開路劈山,挖礦掏洞時,會有這樣的思想覺悟,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正在顛覆、滅絕礦物分子的大千世界嗎。


    當然不,在(自以為是)的人眼裏,礦物,岩石,根本就是沒有思想的“物”;


    那麽在計算機眼裏,人,很可能也是一樣的“物”。


    這,才是某意味深長之句的真正意味:


    毀滅你,與你何幹。


    ……


    夢中醒來,耳邊是鬧鍾樂聲,黑暗中的男人抬手抹一把額頭,冷汗涔涔。


    起床,洗漱,坐下來食用“高級肥皂”,準備投入新一天的忙碌,吃早飯時的片刻閑暇,方然還是忍不住想起那一切。


    事態,比自己之前所想,還要更嚴重。


    事關計算機,人工智能,乃至計算機ai的自我意識,原本他一直以為,隻要不主動研發“具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計算機係統對人而言就是安全的,永遠隻能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會成為一種威脅。


    但現在,不經意間的深邃思考,卻讓方然窺見了其中的莫大危機。


    當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許是出於“創造性研究”之目的,或許是出於其他動機,計算機的算力、能力突破了上限,繼而達到能完全取代人的程度,不管這係統一開始的目標有沒有包含自我意識,那樣的計算機,其行為都將徹底失控。


    那時的計算機,龐大體係內的算法,究竟是在進行一些什麽樣的運作,恐怕是人類絕對無法洞悉的深奧。


    繼而,對那樣的存在,一切人類已有的概念與手段,都未必會起作用。


    借用教義的詞匯,在自己一手創造出的神祇麵前,人的手段,又怎可能還會有任何的用處。


    隻因到那時,那樣的計算機係統,將會是蓋亞表麵的一種前所未有之存在,是生命演化鏈條被人為截斷之後,藉由完全不同之另一條路線而誕生的,更高等、更先進、更強大的新物種,演化天梯上比人更高一階的存在。


    麵對那存在,人類對抗計算機,恰如猴對抗人類,又哪會有一絲一毫的勝算。


    危險,莫大的危險,潛藏在計算機的發展脈絡之中。


    並非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斷言,此時此刻,置身於天堂鎮的地下世界,恒溫恒濕的房間裏,方然卻有點渾身發冷,很不舒服。


    他頭一次意識到,若幹年前流傳於聯邦、乃至世界的那些警示,確有意義。


    雖然在自己看來,危機的實質,與發出警訊的諸多名人所言並不盡一致,但指向的最終結局卻大同小異:


    人類的滅亡。


    警訊,關於計算機、ai的警訊,曾在人類世界廣為流傳,也引發過巨大爭議。


    包括聯邦it巨頭microsoft總裁比爾*蓋茨在內,許多業界精英人物都曾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人工智能的憂慮,提醒世人要謹慎麵對人工智能。


    這些警訊,自然引發了業界熱議,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係列經久不衰的討論。


    但這一切警示與熱議,在方然看來,卻太膚淺,並未觸及問題的實質。


    圍繞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識”,危機感,是很容易產生,而正如他此前的一段思考那樣,真正的威脅並不是所謂“自我意識”,而是當計算機算力、能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承擔的任務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需要創造性的時候,就必然會出現。


    隻要追尋能力越來越強大的計算機係統,這一威脅,遲早都會在蓋亞降臨。


    而與人類是否警惕,是否開發“有自我意識的ai”毫無關係。


    這一認識,是如此的深刻,在西曆1489年的這一個早晨,方然頓悟到了關鍵。


    要防備計算機、ai,僅僅是拒絕研發“計算機的自我意識”還不夠,或者說,這做法並未抓住問題的關鍵。


    避免危機的關鍵,在於“適度”,在於永遠不要企圖用計算機去取代人的一切。


    一旦邁過紅線,嚐試讓計算機完全替代人,替代人去從事創造性的科學研究,事態就將失去控製,這絕不隻是說說而已,而是在計算機能力突破閾值、徹底失控後,必然會發生的空前絕後之浩劫。


    誠如自己之前所想到的,那種危機中,計算機的角色並非屠夫,uu看書 .uukanshuco或者惡魔。


    而是創造性思維的無限延拓,遲早會讓“計算機+ai”的存在,變成某種人類根本無法掌控、甚至無法理解的東西,繼而在其(或許並非惡意)的行為中深受其害。


    就像孵化的寄生蜂幼蟲,吞噬寄主,其無非是按基因編碼行動,卻會導致寄主的滅頂之災。


    景象令人不寒而栗,匆匆吃過早飯,在房間裏踱步休息,方然強迫自己不要再思考這一問題,而將其推延到遙遠的未來。


    否則,稍加思考,他就難免會頭痛萬分。


    辦法似乎是有的:


    要避免計算機失控、成為新的神祇,就不要開展“計算機科研”的研究。


    可這樣一來,對“那個人”而言,情形就會變得極其惡劣,需要單槍匹馬、充其量以計算機為工具,獨力麵對客觀世界,去嚐試推動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


    一個人研究科學,推動進步,這樣做的難度會有多高呢,簡直就是不切實際。


    但由於計算機失控的風險,這,卻是“那個人”唯一可行的策略。


    科學技術的發展,因人類消亡而無以為繼,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但,問題還不止於此。


    倘若不進行“計算機從事創造性科學研究”的探索,毋庸諱言,也就斷絕了“用計算機模擬人類意識”的可能。


    無法在科研領域替代人的ai,是不可能與人腦相提並論,進而,也就無法研發出這樣的計算機係統,其能夠承載人的意識。


    換言之,一旦顧慮失控風險、拒絕讓計算機成神,也就斷絕了“計算機中永生”的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永不下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永不下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