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飛行,雖說姿態並不重要,但由於駕駛者是人類,是以宇級機甲的飛行姿態采用與陸級機甲類似的頭朝前腳朝後的大氣飛行姿態。


    區別是陸級機甲的駕駛艙是固定不動的,飛行姿態行進時,機師整個人是麵朝大地,以俯臥姿態在駕駛。


    加載飛行背包後的陸級機甲可以飛行,但不適用在空中作戰,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機師全程都必須以俯臥姿態駕駛機甲飛行,要在這種狀態下作戰顯然很勉強,當然強者不在其列。


    宇級機甲以飛行姿態行進時,圓形周天駕駛艙會自動調整位置,讓機師保持麵朝移動方向。即便是在戰鬥中,宇級機甲經常變換姿態,駕駛艙也會不斷調整位置保持機師的姿勢。


    如果機師有其他選擇,也可以自己設定,或者取消自動調整。


    宇級機甲駕駛艙提供全周天視角,不過在機師眼前即時同步的是視線前方270度視角,水平360度和垂直360度環視全景則通過主控台程序處理之後以小窗口出現。


    人類的眼睛與大腦信息處理尚未進化到可以完全同步720度全景環視的地步,在電腦完成處理後以小窗口出現,可以放大觀察。


    270度廣角光屏中,主屏占到三分之二,它與多格小彈窗畫麵構成了機師的觀察視角,遍布機甲全身的傳感器是宇級機甲的五官,它們收集到的信息通過操控係統對比過濾刪選,最終采集有用的信息放入小格彈窗。


    彈窗數量與位置均可更改,一旦有危險信號或者是其他重要、緊急提示,主屏幕會跳出黃色、紅色窗口來示警。


    在主屏幕左側距離駕駛座不遠的位置投射了一個三維投影,以網格狀的天球造型出現,主控台會計算多個坐標體係,而後給出機甲當前的三維坐標,並且對應不同參照坐標。


    常用的參照坐標點有母艦位置,機甲當前位置附近的標誌型天體,機甲前進方向的標誌型天體等。在沒有指令的情況下,它每隔數秒自動轉換一次。


    此刻三維天球投影給出的機甲坐標點對應了三個背景參照,分別是以薩比森號驅逐艦為圓心的追擊起始坐標點,以特洛伊群小行星帶為中心的大範圍追蹤坐標,還有以木星為圓心的前進方位坐標點。


    目前還未偵測到追擊目標,當偵測到目標後,主控台會計算機甲的飛行速度,即時顯示追上目標需要的時間。


    太空作戰不比行星上戰鬥,虛空背景單一,作戰環境簡單,是以機甲主控係統的輔助能力極為強大,它的反應更快,監控的範圍更廣,監控的方式也更多樣化。


    譬如掃描雷達監控到異常信號,或者是有通訊介入,或者是傳感器監控到可視範圍內出現了異常。當這些意外出現後,操控係統能實時做出計算,甚至會給出應對策略。


    宇級機甲內的主控程序可以算是弱人工智能,它的存在極大簡化了機師的常規操作,減少了人工犯錯概率,直接給機師看結果。


    與之對比,陸級機甲的操控係統簡陋的多,除了270度主屏幕與多格小彈窗畫麵構成的機師觀察視角不變,其他輔助能力統統縮水,甚至砍掉。


    大氣層內作戰與太空作戰完全不一樣,行星環境複雜,變量太多太大,係統計算時間遠跟不上機師的反應速度,那麽輔助的意義就不存在了。


    其次是體型與能源問題,陸級機甲都無法支持在內部安置高能耗的輔助係統。


    最後是成本問題,陸級機甲屬於消耗品,完全沒必須上高科技。


    如此種種限製,導致了陸級機甲的操控極度依賴機師能力,駕駛艙內顯示的內容需要機師自己去辨識對比調整,機師的經驗與直覺會在這其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就這點而言,陸級機甲的駕駛複雜程度超過宇級機甲!


    但就駕駛難度而言,宇級機甲難度高得多,除了操作層麵外,還有感知層麵,宇級機甲的駕駛難度就在於後者。


    第一個難點是從h級機師晉升為e級機師,以0到100分為標準,對於三維空間的感知是從0到1的質變,掌握空間感知能力意味著機師可以順利完成e1學徒級訓練科目。


    這是最初的難點,邁過這道坎才能成為e級機師,才有資格駕駛宇級機甲。


    這一難點在於機師對於三維空間的感知,宇宙空間沒有前後上下左右之分,機師如何在無垠星空中定位自己,擺脫大氣層內的平麵作戰思維讓自己習慣三維空間下運動。


    從古神遺產中獲得的宇級機甲全都是人形,破解的資料表明人形設計就是為了幫助機師過渡,uu看書 .uukanshu.om 增強機師空間感知,以更快適應三維空間戰鬥。


    人型設計的最大優點在於機師對於機甲有認同感,對於人型構造的認知同步,而非人型機甲對於新手而言會造成感知困惑,僅有極少數極品老司機可以做到不受幹擾。


    人型機甲帶來的認同感可以讓機師毫無障礙的認知自己與機甲的水平麵與垂直麵,左右手腳即為水平麵,頭上腳下即為垂直麵。


    三維空間感知形成之後,h級機師基本可以獲得成為e級機師的資格,但能不能成為宇級機甲機師又是另一回事。


    當前存在於世間的宇級機甲均是從古神遺跡中發掘出來的,也被成為“傳古機甲”,數量有限而且無法量產。


    其他生態圈是什麽狀況凱恩不得而知,而土星圈的狀況他很清楚,宇級機甲與機師的關係是僧多粥少。


    h4機師一抓一大把,如羅拉克斯特,斯巴達分隊的領隊,機師等級早就達到h4,實力資曆兼備,但就是過不了三維空間認知這道坎,直接被刷下來。


    感知層麵的第二個難點在於同步感應,也可以用“共鳴”來形容。


    能不能擁有專用機就看共鳴度,雖然共鳴度不高也能成為e級機師,隻不過是沒有專用機的機師,替補機師,未來宇級機甲量產後之後或許能得到量產機。


    共鳴是宇級機甲的核心內容,它的細節並非體現在駕駛上,而是體現在駕馭機甲上。


    這是超越操作層麵的存在,涉及當前科技還未突破的生物技術領域,也是宇級機甲至今無法被量產的原因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壞男孩機甲戰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瑝並收藏壞男孩機甲戰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