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太少了。”羅成搖頭,雖說洛陽的田地比較肥沃,這裏河渠縱橫,灌溉係統發達。可一丁僅二十畝地,在這個時代的農耕技術來說,還是產量太低,因此收成也少。
一般來說,此時一戶家庭五六口人,起碼得有百畝之地,才能勉強過於溫飽且有富餘的日子。這一百畝地,得有二三十畝用以種植桑麻養蠶紡絲織布,剩下的六七十畝地才能用於種糧。
而這些地往往一般隻能種一季,甚至還得輪種休耕,畝產也隻能一石多點。萬一遇上點自然災害,百姓的日子便會很難過,甚至不免要借債欠錢,而一旦陷入債務之中,則很可能會讓一戶自耕農破產。
所以古人常說,耕種三年,而有積餘。
新的兩稅法下,普通百姓的賦稅是減輕了,但若是田地太少,依然會很艱難。
“之前朝廷推行公田和買政策,雖也有效果,買回不少田地,但洛陽不比其它地方,貴族官員、僧寺道觀太多了。”
長孫無忌還有些話沒說,那就是洛陽做為中京皇都,這裏也遍布著皇家的莊園,此外,隸屬於軍隊的屯田也很多。
朝廷雖有限田令,但貴族官員們都有官爵在身,他們的田額是很高的,一位親王,其田額超過萬畝。
哪怕是一位九品小官,他也有二百畝的田額。
更別說,京城之地,貴族官員無數,再限田,也注定不像一般地方郡縣。
“無忌,這方麵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皇帝問這位年輕的大舅子。
“陛下新推出的佛道管理律令中,對寺觀的限田臣覺得很不錯,據臣所知,洛陽城裏城外的大寺觀,普遍都擁有寺田在萬畝以上,中寺也一般有千畝以上,一般小寺都有上百畝數百畝之多。而且洛陽府內又寺觀眾多,這些寺觀占田量之巨,極為龐大,若能清理出來,可新增數萬頃之地,能給數萬丁授田。”
“還不夠。”羅成搖頭。
和尚道士雖田產多,但洛陽府二十餘縣,也就那麽千餘寺觀,全清出來雖不少,但麵對一二百萬百姓來說,一人也增加不了幾畝地。
“臣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限購了。禁止洛陽府本地戶籍居民以外者在洛陽府境內購買田地,可避免占田。”
“對於貴族官員,也要進一步加強在六京和中原這樣的腹心要地的田額。”
長孫無忌的意思,一位親王,如果擁有一萬畝的田額,那麽在六京境內,最多隻能各擁有其十分之一或更少的田額,其總田額不變依然是一萬畝,但在洛陽其隻能最多擁有一千畝或是五百畝地。剩下的田額,可以在其它地方購買。這樣做的目的,則是避免在中原這樣的人多地狹的地方占田太多,使得普通百姓能授分的田太少。
“朕的皇家莊園在洛陽有多少地?”
羅成突然問。
長孫無忌馬上報出一個數字,非常驚人。
這些皇家莊園都是皇帝的私產,此外還有太上皇名下的田莊,有皇後、妃嬪們名下的田莊,都有許多。
這些地主要都是以前屬於隋朝皇家的,然後自然現在歸屬於大秦皇家,皇帝拿出不少賞賜給了妃嬪、大臣們。
“朕讓內侍省整理一下,保留十分之一的莊園,然後其餘的全都置換到地廣人稀的邊疆之地去,置換出來的地,你拿去分授給百姓吧。”
“陛下聖明!”長孫無忌激動的高呼,他沒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大方。要知道,洛陽的土地,當然是比其它地方的好。
洛陽城一畝地,甚至能當的上河北兩畝,當的上江南三五畝,當的嶺南十畝八畝,至於如隴右關外這些地方,那一畝能當幾十畝。
可皇帝卻願意帶頭,拿出九成的洛陽皇莊來置換到邊疆去,這對他來說,那真是極大的支持了。
“當然,洛陽身處中原腹心,又是京畿重地,不管怎麽說,都肯定是人多地少的,因此僅是抑製兼並還不夠,也得想辦法多遷些百姓到邊郡去。”
羅成要求長孫無忌想辦法,從洛陽二十二縣中,每縣選出一到兩千戶,準備遷移邊疆。具體的標準,就是貧困無產者,或者是此前有不良紀錄的比如加入過賊匪的,或為寺觀佃民者,或是放免還良的原奴隸等,把這些人幹脆遷到邊郡,給他們在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授足田地,充實邊疆,拓荒殖邊。
一縣遷走一二千戶,則就能收回約十萬畝地,剩下的萬戶人家,按每家兩丁算的話,一人能新增五畝地,一戶就能增加十畝。
而通過寺觀收田、公田買回,新的限田令等多項措施,預計一丁能達到三四十畝左右的授田,這樣一來,一個家庭就能有七八十畝,甚至是百畝之地。
自耕農的增加,尤其是大量能夠有富餘的自耕農,能夠讓國家更趨穩定。
“百姓所授之田為露田,uu看書 .ukanhu禁止買賣,身死田收。而對於私田買賣,必須到官府立契,並按交易價格征收一分的契稅,規定,契稅由買方交納。”皇帝敲打著龍椅扶手,對長孫無忌說道,“把這條記下來。”
私田買賣,必須登記立契,必須過戶,還必須交稅,稅率百分之十,這稅不低。而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增加土地兼並的成本,同時,朝廷還能從中得到一筆稅收。
不過羅成也知道,這年代的置地,就跟後世的買房一樣,似乎成了一個硬投資,有賺不賠的買賣。
有錢了,第一選擇肯定是買地。
所以契稅也僅僅有一點點限製作用,關鍵還是要對地狹人多的地方,加大禁購和限額還有人口分流,並禁止普通百姓把所授之田交易買賣,如此才能保證有絕大部份的土地,能夠一直分授給普通百姓,讓他們成為擁有田地的自耕農,而不是一兩代之後,又成了失地的佃農。
對於一個新建立的王朝來說,羅成不僅要關顧眼前,更要放眼未來,做為開國之君,他得把一個良好的製度框架建立起來。
一般來說,此時一戶家庭五六口人,起碼得有百畝之地,才能勉強過於溫飽且有富餘的日子。這一百畝地,得有二三十畝用以種植桑麻養蠶紡絲織布,剩下的六七十畝地才能用於種糧。
而這些地往往一般隻能種一季,甚至還得輪種休耕,畝產也隻能一石多點。萬一遇上點自然災害,百姓的日子便會很難過,甚至不免要借債欠錢,而一旦陷入債務之中,則很可能會讓一戶自耕農破產。
所以古人常說,耕種三年,而有積餘。
新的兩稅法下,普通百姓的賦稅是減輕了,但若是田地太少,依然會很艱難。
“之前朝廷推行公田和買政策,雖也有效果,買回不少田地,但洛陽不比其它地方,貴族官員、僧寺道觀太多了。”
長孫無忌還有些話沒說,那就是洛陽做為中京皇都,這裏也遍布著皇家的莊園,此外,隸屬於軍隊的屯田也很多。
朝廷雖有限田令,但貴族官員們都有官爵在身,他們的田額是很高的,一位親王,其田額超過萬畝。
哪怕是一位九品小官,他也有二百畝的田額。
更別說,京城之地,貴族官員無數,再限田,也注定不像一般地方郡縣。
“無忌,這方麵你有什麽好的建議嗎?”皇帝問這位年輕的大舅子。
“陛下新推出的佛道管理律令中,對寺觀的限田臣覺得很不錯,據臣所知,洛陽城裏城外的大寺觀,普遍都擁有寺田在萬畝以上,中寺也一般有千畝以上,一般小寺都有上百畝數百畝之多。而且洛陽府內又寺觀眾多,這些寺觀占田量之巨,極為龐大,若能清理出來,可新增數萬頃之地,能給數萬丁授田。”
“還不夠。”羅成搖頭。
和尚道士雖田產多,但洛陽府二十餘縣,也就那麽千餘寺觀,全清出來雖不少,但麵對一二百萬百姓來說,一人也增加不了幾畝地。
“臣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限購了。禁止洛陽府本地戶籍居民以外者在洛陽府境內購買田地,可避免占田。”
“對於貴族官員,也要進一步加強在六京和中原這樣的腹心要地的田額。”
長孫無忌的意思,一位親王,如果擁有一萬畝的田額,那麽在六京境內,最多隻能各擁有其十分之一或更少的田額,其總田額不變依然是一萬畝,但在洛陽其隻能最多擁有一千畝或是五百畝地。剩下的田額,可以在其它地方購買。這樣做的目的,則是避免在中原這樣的人多地狹的地方占田太多,使得普通百姓能授分的田太少。
“朕的皇家莊園在洛陽有多少地?”
羅成突然問。
長孫無忌馬上報出一個數字,非常驚人。
這些皇家莊園都是皇帝的私產,此外還有太上皇名下的田莊,有皇後、妃嬪們名下的田莊,都有許多。
這些地主要都是以前屬於隋朝皇家的,然後自然現在歸屬於大秦皇家,皇帝拿出不少賞賜給了妃嬪、大臣們。
“朕讓內侍省整理一下,保留十分之一的莊園,然後其餘的全都置換到地廣人稀的邊疆之地去,置換出來的地,你拿去分授給百姓吧。”
“陛下聖明!”長孫無忌激動的高呼,他沒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大方。要知道,洛陽的土地,當然是比其它地方的好。
洛陽城一畝地,甚至能當的上河北兩畝,當的上江南三五畝,當的嶺南十畝八畝,至於如隴右關外這些地方,那一畝能當幾十畝。
可皇帝卻願意帶頭,拿出九成的洛陽皇莊來置換到邊疆去,這對他來說,那真是極大的支持了。
“當然,洛陽身處中原腹心,又是京畿重地,不管怎麽說,都肯定是人多地少的,因此僅是抑製兼並還不夠,也得想辦法多遷些百姓到邊郡去。”
羅成要求長孫無忌想辦法,從洛陽二十二縣中,每縣選出一到兩千戶,準備遷移邊疆。具體的標準,就是貧困無產者,或者是此前有不良紀錄的比如加入過賊匪的,或為寺觀佃民者,或是放免還良的原奴隸等,把這些人幹脆遷到邊郡,給他們在那些地廣人稀的地方,授足田地,充實邊疆,拓荒殖邊。
一縣遷走一二千戶,則就能收回約十萬畝地,剩下的萬戶人家,按每家兩丁算的話,一人能新增五畝地,一戶就能增加十畝。
而通過寺觀收田、公田買回,新的限田令等多項措施,預計一丁能達到三四十畝左右的授田,這樣一來,一個家庭就能有七八十畝,甚至是百畝之地。
自耕農的增加,尤其是大量能夠有富餘的自耕農,能夠讓國家更趨穩定。
“百姓所授之田為露田,uu看書 .ukanhu禁止買賣,身死田收。而對於私田買賣,必須到官府立契,並按交易價格征收一分的契稅,規定,契稅由買方交納。”皇帝敲打著龍椅扶手,對長孫無忌說道,“把這條記下來。”
私田買賣,必須登記立契,必須過戶,還必須交稅,稅率百分之十,這稅不低。而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增加土地兼並的成本,同時,朝廷還能從中得到一筆稅收。
不過羅成也知道,這年代的置地,就跟後世的買房一樣,似乎成了一個硬投資,有賺不賠的買賣。
有錢了,第一選擇肯定是買地。
所以契稅也僅僅有一點點限製作用,關鍵還是要對地狹人多的地方,加大禁購和限額還有人口分流,並禁止普通百姓把所授之田交易買賣,如此才能保證有絕大部份的土地,能夠一直分授給普通百姓,讓他們成為擁有田地的自耕農,而不是一兩代之後,又成了失地的佃農。
對於一個新建立的王朝來說,羅成不僅要關顧眼前,更要放眼未來,做為開國之君,他得把一個良好的製度框架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