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怎麽樣?”“花馬劉”劉良佐一臉疲憊的走上徐州城牆,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義軍營地和攻城器械,開口問道。


    “昨日西北角被火炮轟壞,已經連夜修補完畢。”早有將官匯報道。


    “嗯,很不錯!”劉良佐輕輕的點了點頭,不由長鬆了一口氣。


    “將軍,咱們咱們究竟要守到什麽時候?”就在這時,那將官猶豫了一下,不由主動開口詢問道。


    “‘順賊’.”本來劉良佐想說,“順賊”打到什麽時候,咱們就守到什麽時候,然而一看到眾人臉色,不由連忙又改口了。


    “這事兒由不得咱們做主,等等看,再說吧!”


    眾人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呃,說人話,打仗總是要死人的。


    每個人的性命隻有一條,既然我們這百十來斤賣給了你劉良佐,自然不能白白丟了性命,總要圖點啥吧?


    有人或圖糧餉,有人或圖官爵,有人或圖忠義。


    然而,當初楊嗣昌主持朝政之際,尚且不能按時發放糧餉。


    如今退守鳳陽,又哪裏有糧餉與人?


    至於官爵,劉良佐已經官至武官頂點——總兵官,佩戴蕩寇將軍印,然而其他人將官士卒卻也隻有眼饞的份兒。


    伱說忠義?你說忠義我都覺得有點好笑!


    前些日子,劉良佐派人在城頭辱罵洪承疇道:“你也是大明的官,食朝廷俸祿的,這聖上哪一點虧待與你,你竟從了‘順賊’?”


    結果被洪承疇原封不動的罵了回來:“你也是大明的官,食朝廷俸祿的,這聖上哪一點虧待與你,你竟從了‘楊賊’?”


    劉良佐罵義軍逼死崇禎,“無父無君,大逆不道”;義軍自然也罵朱常淓、楊嗣昌等人焚殺“太子”,“無父無君,暴虐無道”。


    一時間究竟誰是官誰是匪,竟是乾坤錯亂、顛倒陰陽。


    那劉良佐抵擋不住,隻好偃旗息鼓,高掛免戰牌,任憑義軍如何叫罵,不肯還口。


    “將軍,你看那旗,莫不是來了援軍?”就在劉良佐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有士卒提醒道。


    “哦?”劉良佐聞言一驚,連忙望去,卻見西麵義軍陣地多出來幾麵旗幟。


    有一麵旗幟高聳入雲,鬥大的“帥”字迎風飄展,竟高出原來的牙旗一頭。


    其側,又有紅旗兩麵,一麵寫著“秦王”兩個大字,一麵寫著“天下兵馬大元帥”七個小字。


    “這這怎麽可能,這是‘舜王’來了?”劉良佐不由為之駭然。


    眾所周知,自“舜王”入京以後,耽於女色。


    莫說出京征伐,就連紫禁城都沒踏出過一步,怎麽可能來到徐州城外?


    “殿下,您看,這就是雲龍山!”就在劉良佐驚異不定之際,南路軍主帥洪承疇正為張順指點道。


    原來這一次,張順還真離開了自己的“安樂窩”,帶著悟空等人順大運河南下,倍道兼行來到了徐州。


    先前他之所以不肯離開京師,為的是坐鎮京師,維持中樞運轉,以免生亂。


    不過,在經過“暫罷元旦朝賀禮”一事的試探以後,張順發現京中的反對力量似乎沒有那麽大,這才親自來到了徐州。


    這一招叫做引蛇出洞,專門等人跳將出來。


    且不說京中如何,且說從京師至徐州兩千裏,張順和悟空等人隻用了七八日功夫便趕到了這徐州城。


    “雲龍山?有何說道?”張順奇怪的問道。


    “殿下容稟!”洪承疇聞言便匯報道。


    “這徐州州治本喚作彭城,西楚霸王之都也。”


    “彭城三麵被山,獨其西平川數百裏,西走梁宋;其城三麵阻水,樓堞之下,汴泗為池,獨其南可通車馬,而戲馬台在焉;其高十仞,廣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凡戰守之具,一夫當關,雖千萬人不易取也。今城周九裏有奇,門四。”


    張順聽了洪承疇這話,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這徐州城三麵環山,唯有西麵地勢平坦。然而其城又三麵環水,唯有南麵可通車馬。


    如此以來,走西麵被水阻,走南麵被山隔,這也是洪承疇久攻不下的主要原因。


    “哦?”張順看了看雲纏霧繞雲龍山和山水環繞的徐州城,不由指著雲龍山道。


    “能不能在那裏架炮,轟打城內?”


    “這……未必夠得到!”洪承疇略作沉吟,解釋道。


    “走,看看去!”張順想了想,決定還是親自考察一下。


    如果雲龍山可以架炮,這盤棋就算活了。


    到時候雲龍山不再是徐州城的險阻,反倒會成為套在徐州城脖子上的奪命索。


    “是!”那洪承疇聞言連忙領了軍令,挑選了千餘人護住左右,這才陪張順上了雲龍山。


    這雲龍山倒不甚大,海拔不過一百多米,長五六裏。


    山分九節、蜿蜒起伏、狀似神龍,昂首向東北,曳尾於西南,山上多人文古跡。


    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等不一而足。


    “這雲龍山呐,還有一般典故。”洪承疇一邊拾階而上,一邊講述道。


    “據聞當年,秦始皇東巡而歸,至徐州,有異氣,乃築厭氣台,以厭王氣。”


    “漢祖心自疑,避匿山中,呂後嚐得之,曰季所居有雲成五彩,其狀若龍,由是若名。”


    “始皇既沒,項籍疑其兆己,遂都彭城。不意四年之後,四麵楚歌,兵敗烏江.”


    咦?我怎麽聽著這故事這麽熟悉啊?


    任辰任莊主,原來是你!


    勸爾多方勸未成,原來霸王爾前生。


    封建迷信不可信,唯物主義是英雄!


    “怎麽了,殿下?”就在張順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的時候,洪承疇看到了奇怪的問道。


    “沒什麽,你繼續!”張順笑了笑,放棄了向他科普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他相信能夠當漢奸的人,多半是不是這樣的人。


    “據說劉寄奴在東晉為將,在此設置幕府,指揮作戰,亦曾望見雲中之龍環繞。”


    “果然四年後,成為南宋開國之君.”


    “你看那,那是什麽?哇嗚!”就在洪承疇賣弄之際,突然人群中一陣聒噪,打斷了他的言辭。


    洪承疇不由大怒,連忙大聲嗬斥道:“沒看到本帥正在和舜王殿下說話嗎,何事喧嘩?”


    “洪帥,你看!”左右聞言連忙伸手往上指點道。


    “唔?”洪承疇疑惑的抬頭往上一看,頓時呆若木雞。


    “怎麽了?”張順奇怪的看了洪承疇一眼,抬頭一看。


    吆喝,隻見那雲龍山上空五光十色,正有一條蟠龍卷曲環繞,漂浮在雲龍山上空。


    假的吧?張順不由嚇了一大跳,這真是說曹操曹操到,好端端的怎麽就出現這般雲彩?


    “祥雲現,真龍出!祥雲現,真龍出!”士卒不由鼓噪起來。


    然而就在張順一幹等人在雲龍山目瞪口呆之際,徐州城也同樣熱鬧了起來。


    “祥雲現,真龍出?”劉良佐不敢置信的望著城南的天象,開口問道,“真有這般說辭?”


    “那還有假?”徐州城城中大戶,你一句我一嘴的回答道,“故老相傳如此,前有漢高祖,後有劉寄奴,蓋莫例外。”


    “如今時隔千載,祥雲又出,此乃天命也!”


    “好,既然大家都這般說,那本將也隻好順應天命,投靠真龍了!”劉良佐臉色陰晴變幻了半晌,最終長歎一口氣道。


    史載:崇禎十年春正月,太祖倍道兼行至徐州,時雲龍山雲氣忽呈五彩,化而為龍,時人異之。徐州城大戶有謂守將劉良佐者,此乃天子氣也。


    劉良佐為之大震,遂雲:朱常淓之輩,沐猴而冠;楊嗣昌之徒,暴而無謀,皆塚中枯骨也,遂自縛出城。


    於是,太祖不費一刀一槍,乃下徐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家請我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代重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代重奸並收藏大家請我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