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個戰場中,西南才是主戰場。
當然,不是說丁鎮南在這邊坐鎮指揮,就得以這邊為主。
其實,這番話應該反過來說。也就是,因為西南戰場非常的重要,所以才讓丁鎮那在此坐鎮指揮。
這裏,跟戰後在梵炎洋方向的戰略部署有直接關係。
前麵已經提到,在幾十年前,特別是第一次全球大戰前,帝國在南方次大陸方向的擴張行動主要是通過地麵交通線進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橫穿了整個東南半島,一直延伸到雲霧江河口的西南鐵路。
采用這套戰略,在根本上其實跟實力有關,或者說受到實力限製。
別看在陳炳勳時代,帝國海軍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布蘭皇家海軍,奪得梵炎洋霸權,但是論家底,帝國海軍算不上雄厚,哪怕此後飛速發展幾十年,也很難有效牢固的控製梵炎洋周邊地區。
可見,正是因為海軍跟不上,才不得不在地麵上做文章。
畢竟,相對於需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來打造的海軍,擴充陸軍的難度明顯要低得多。關鍵是,帝國已經戰勝了地麵頭號勁敵,也就是駱沙帝國,帝國陸軍得到了鍛煉,也不存在無兵可用的問題。
當然,這種局麵僅持續到第一次全球大戰爆發。
等帝國海軍再次稱霸梵炎洋,帝國的國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擴張行動自然不再需要依靠地麵交通線。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的幾十年,帝國打造出了環繞梵炎洋,由軍事基地支撐起來,集進攻與防禦於一體的“珍珠鏈”軍事戰略體係。關鍵是,主角不再是陸軍,而是變成了海軍與陸戰隊,核心地區也由東南半島轉到了梵炎洋的北岸,尤其是能夠為艦隊提供服務的大型港口城市。
其中,巴鐵南部的卡拉港是西北梵炎洋的頭號戰略據點。
說得直接一點,在過去幾十年裏,帝國一直把卡拉港當成控製穆阿海,以及扼守波沙灣的橋頭堡。
在波伊戰爭中,卡拉港還是最主要的轉運中心。
巔峰時期,隻是駐紮在當地的帝人就超過了50萬。
即便在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而且獲得波沙灣南岸產油國的全力支持,能就近部署作戰部隊,卡拉港的地位受到了影響,但是為了控製南方次大陸,為巴鐵提供支持,帝國並沒降低對卡拉港的重視程度,仍然投入了大量資金,把卡拉港打造成地區軍事要塞。
做為配套,還順帶擴建了西邊的瓜港。
準確的說,其實是把一座小魚港打造成現代化軍港。
雖然瓜港的建設工作還沒有完成,至少都還要持續10多年,但是在首期工程全部竣工之後,已經能為萬噸級戰艦提供全套後勤保障,而且錨泊區的平均水深超過10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讓航母進泊。
卡拉港與瓜港,共同組成了穆阿海北岸堡壘群。
從地理位置看,瓜港其實就是卡拉港的大後方,部署在此的部隊承擔著為卡拉港提供掩護的重任。
此外,還能分散敵人的打擊力量。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梵羅國打算封鎖巴鐵,除了得摧毀與封鎖卡拉港,還得把瓜港也算進去。
要說的話,攻擊瓜港的難度要大得多,即瓜港離得更遠。
站在梵羅國的立場來看,如果沒辦法保證一舉摧毀瓜港,在製訂計劃的時候未必會把矛頭對準卡拉港。在沒法摧毀巴鐵港口的情況下,就隻能采取其他打擊手段,必然會導致作戰難度提高。
關鍵就在這裏。
如果無法保證通過進攻在該方向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完全切斷通往巴鐵的海運航線,那麽在計劃階段,梵羅當局很有可能放棄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把兵力用來加強防禦,由主動轉為被動。
這就是西南戰場的價值所在。
帝國用了幾十年打造巴鐵南部濱海地區的戰略防線,哪怕算不上固若金湯,也很難輕易攻克。相對的,在邊境線的對麵,梵羅國西部地區是一望無垠的戈壁荒漠,即南方次大陸麵積最大的梵羅沙漠,而繼續往東則是中央高原。就軍事層麵而言,也就是沿海平原地區較為繁華,主要是沒有天險可守。可見,梵羅國在該方向隻需要加強沿海平原的防禦部署,就能夠依靠天險,特別是寬度在1000千米左右的梵羅沙漠擋住來自西邊的強敵,不存在為了守衛西部沿海地區,投入太多兵力的需求。
至於發動兩棲登陸,更是在做白日夢。
正是如此,就算梵羅國的頭號大城市,人口超過2000萬的孟賣就在這邊,梵羅國也沒在鄰近巴鐵的邊境地區部署重兵。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結束後,尤其是波伊戰爭之後,梵羅國就把戰略重點放在了以首都為核心的西北地區,部署在西部地區的兵力一直在減少,而守衛西海岸的主力是不成氣候的海軍。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梵羅國早已放棄在西部地區發動戰略進攻的計劃,最多會承擔佯攻任務。
在根本上,在該方向以防禦為主,而且主要防禦戰術是以空間換時間。
要說的話,梵羅國上下全都認為,憑借巨大的戰略縱深,隻需動用較少的兵力就能粉碎敵人在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
關鍵還有,在挫敗了敵人的進攻之後,還可以順勢發起反擊!
正是如此,在本土西部地區,梵羅陸軍部署的兵力還不到30萬,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約20萬部署在後方,僅有個步兵師部署在邊境防線上,而且這些步兵部隊的戰備狀態都很糟糕。
在性質上,差不多就是邊境衛戍部隊,純粹的步兵!
要命的是,主力部隊的駐地到邊境的距離大多超過500千米,交通條件也極為糟糕,基本上不具備進行快速戰場機動的能力。
其實,梵羅陸軍本身就缺乏戰場機動能力。
雖然裝備了數千輛主戰坦克,還有數量眾多的步兵戰車,精銳的裝甲部隊全都實現了機械化,但是梵羅陸軍的編製體係極為落後,主力部隊基本都是按駐地進行防禦部署,並且嚴重缺乏進行長途行軍必須的設備,比如載重量在50噸以上的半拖掛重型卡車,鐵路就更加不用多說。
這意味著,坦克戰車隻能執行進行大範圍戰場機動。
毫無疑問,對任何一支陸軍來說,這都是一場災難!
先不說坦克戰車的行走係統,也就是履帶的維護與保養,隻是後勤保障就能讓長途行軍變成苦難之旅。拿燃油來說,就算是在公路上開進,1輛50噸級主戰坦克的百千米油耗在400到600升之間,而使用半拖掛車運載,百千米油耗在100升左右,前者的油耗至少是後者的4倍。因為存在野戰行軍的可能,而且野戰行軍的油耗更高,所以實際消耗的燃油比理論結果還要多。
正是如此,不管是帝國陸軍,還是紐蘭陸軍與迢曼陸軍,都采購了大量半拖掛卡車。
此外,在帝國國內,載重量在50噸以上,能夠在進行簡單改造之後,用來運載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的半拖掛卡車,大約有400萬輛,如果把載重要求降低到30噸,載重卡車的數量超過了1000萬台。
在梵羅國,除摩托之外的機動車總共才2000萬台。
按不完全統計,載重超過5噸的卡車,梵羅國總共都還沒有100萬台,而且很多是數十年之前的產物。
因為缺乏載重卡車,所以梵羅陸軍的裝甲部隊幾乎沒有戰場機動能力。
換個角度,就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運輸工具,梵羅陸軍的編製體係與戰術思想才會如此的老舊!
至於步兵部隊,連機械化都沒有實現,拿什麽談機動能力呢?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梵羅陸軍所依托的“大縱深防禦戰略”不過是個幌子,根本就沒有實際價值。
“大縱深防禦戰略”的精髓,顯然不在字麵上,而是實施防禦的具體戰術。
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在依靠梯次部署的防禦陣地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在消耗掉敵人的進攻銳氣之後,出動部署在防線後方的預備隊,發起犀利的反擊,通過快速穿插圍殲陷於陣地苦戰之中的敵軍。
具備強大戰場機動能力的預備隊才是“大縱深防禦戰略”的關鍵力量。
顯然,梵羅陸軍缺少的就是進行大範圍快速機動的能力。
其實,這也是丁鎮南看重的地方,並且堅持在巴鐵南部地區用兵,把該方向當戰略突破口的關鍵所在。
說得直接一點,隻要能夠突破梵羅軍隊的邊境防線,而且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讓進攻部隊保持足夠快的推進速度,就有很大的把握搶在梵羅陸軍完成部署調整之前,實現大縱深突破。隻是,進攻方也要麵對交通條件惡劣,後勤保障難以跟上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按照新軍事學說進行軍事改革的意義所在。
按照傳統軍事理論,比如機械化時代的閃擊戰理論,進攻肯定得依托道路,而且最好是鐵路,裝甲部隊必須沿道路推進,充分利用道路提供的運輸能力,因此進攻與防禦全都圍繞著交通線進行。
要說的話,離開了道路,機械化部隊就沒法打仗了。
由丁鎮南提出的新軍事學說,重點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即在不依托,或者盡量少依托交通基礎設施,依然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從而讓部隊獲得更大的戰術靈活性,能夠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作戰。
如果能在任何地點發起進攻,進攻方就能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受到兵力限製,在防線拉長之後,防禦方必然要麵對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就無法照顧到每個地點。
至於戰術,也就是盡可能的降低對後勤保障的依賴。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沒有在兵力上做文章,而且堅持讓參戰部隊進行編製調整,通過減少主戰裝備來提高機動能力。
具體而言,也就是以空中突擊為主要進攻方式。
為此,隻是增派給第裝甲師的通用運輸直升機就超過了500架,而且最終很可能會達到800架。
不過,關鍵其實是進攻戰術。
要說的話,這也是難點所在。
完全依靠陸軍,以及空軍戰術航空兵,哪怕擁有足夠多的直升機,也沒辦法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
隨著進攻部隊向前推進,補給線延長,直升機的運輸效率必然會降低。
在達到極限後,進攻將難以為繼。
到時,還是得尋找與依靠其他的運輸手段。
地麵交通條件惡劣,那麽能夠依托的就隻有海運了。
正是如此,才要設置第四個戰場,而且由海軍擔綱。
按照丁鎮南的意思,也就是讓海軍在梵羅國西海岸發動幾次登陸作戰,奪取幾座吞吐能力不算太小的港口,或者安排工程兵在合適的海岸線上搭建碼頭,以此大幅度縮短後勤保障線的長度。
當然,奪取的港口也是前進據點。
為此,地麵進攻就得以沿海平原地區為主,特別是在突破了邊境防線,在向縱深推進的時候。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堅持安排陸戰隊參戰。
要說的話,在來到巴鐵之後,丁鎮南為進攻所做的一切準備全都與此有關。
讓丁鎮南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安排產生了一個附帶結果。
按照陸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周湧濤已經安排白華偉去斯蘭,擔任梵炎洋艦隊司令,並且兼任南方戰場總指揮。
也就是說,負責南方戰場的是白華偉!
因為還有一些重要工作得交接跟接替的指揮官交接,所以白華偉最快能在年底赴任,而且帝國海軍也要到年底,才能夠向梵炎洋增派艦隊。至於丁鎮南最想獲得的陸戰隊,u看書 .uukashu.co肯定能在11月上旬部署到位。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正是如此,在回到卡拉港的當天,也就是收到作戰方案之後,丁鎮南就把發動進攻的時間訂在11月10日。不過,這並不是說,戰鬥要到那一刻才會打響。
其實,地麵戰爭早就打響了。
在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前,梵羅國就發動了突然襲擊,而且在南北兩個方向上都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
隻是,隨後的戰鬥表明,梵羅國搶先發動進攻,主要是為了獲得紐蘭共和國的援助。
關鍵就是,梵羅軍隊在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之後,不但沒繼續推進,反到把主力部隊撤了回去。
不然的話,丁鎮南也不可能瀟灑的搭乘專機回帝都參加軍事會議。
換個角度來看,正是梵羅軍對的羸弱表現,讓丁鎮那有了十足的信心!
當然,不是說丁鎮南在這邊坐鎮指揮,就得以這邊為主。
其實,這番話應該反過來說。也就是,因為西南戰場非常的重要,所以才讓丁鎮那在此坐鎮指揮。
這裏,跟戰後在梵炎洋方向的戰略部署有直接關係。
前麵已經提到,在幾十年前,特別是第一次全球大戰前,帝國在南方次大陸方向的擴張行動主要是通過地麵交通線進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橫穿了整個東南半島,一直延伸到雲霧江河口的西南鐵路。
采用這套戰略,在根本上其實跟實力有關,或者說受到實力限製。
別看在陳炳勳時代,帝國海軍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布蘭皇家海軍,奪得梵炎洋霸權,但是論家底,帝國海軍算不上雄厚,哪怕此後飛速發展幾十年,也很難有效牢固的控製梵炎洋周邊地區。
可見,正是因為海軍跟不上,才不得不在地麵上做文章。
畢竟,相對於需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來打造的海軍,擴充陸軍的難度明顯要低得多。關鍵是,帝國已經戰勝了地麵頭號勁敵,也就是駱沙帝國,帝國陸軍得到了鍛煉,也不存在無兵可用的問題。
當然,這種局麵僅持續到第一次全球大戰爆發。
等帝國海軍再次稱霸梵炎洋,帝國的國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擴張行動自然不再需要依靠地麵交通線。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的幾十年,帝國打造出了環繞梵炎洋,由軍事基地支撐起來,集進攻與防禦於一體的“珍珠鏈”軍事戰略體係。關鍵是,主角不再是陸軍,而是變成了海軍與陸戰隊,核心地區也由東南半島轉到了梵炎洋的北岸,尤其是能夠為艦隊提供服務的大型港口城市。
其中,巴鐵南部的卡拉港是西北梵炎洋的頭號戰略據點。
說得直接一點,在過去幾十年裏,帝國一直把卡拉港當成控製穆阿海,以及扼守波沙灣的橋頭堡。
在波伊戰爭中,卡拉港還是最主要的轉運中心。
巔峰時期,隻是駐紮在當地的帝人就超過了50萬。
即便在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而且獲得波沙灣南岸產油國的全力支持,能就近部署作戰部隊,卡拉港的地位受到了影響,但是為了控製南方次大陸,為巴鐵提供支持,帝國並沒降低對卡拉港的重視程度,仍然投入了大量資金,把卡拉港打造成地區軍事要塞。
做為配套,還順帶擴建了西邊的瓜港。
準確的說,其實是把一座小魚港打造成現代化軍港。
雖然瓜港的建設工作還沒有完成,至少都還要持續10多年,但是在首期工程全部竣工之後,已經能為萬噸級戰艦提供全套後勤保障,而且錨泊區的平均水深超過10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讓航母進泊。
卡拉港與瓜港,共同組成了穆阿海北岸堡壘群。
從地理位置看,瓜港其實就是卡拉港的大後方,部署在此的部隊承擔著為卡拉港提供掩護的重任。
此外,還能分散敵人的打擊力量。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梵羅國打算封鎖巴鐵,除了得摧毀與封鎖卡拉港,還得把瓜港也算進去。
要說的話,攻擊瓜港的難度要大得多,即瓜港離得更遠。
站在梵羅國的立場來看,如果沒辦法保證一舉摧毀瓜港,在製訂計劃的時候未必會把矛頭對準卡拉港。在沒法摧毀巴鐵港口的情況下,就隻能采取其他打擊手段,必然會導致作戰難度提高。
關鍵就在這裏。
如果無法保證通過進攻在該方向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完全切斷通往巴鐵的海運航線,那麽在計劃階段,梵羅當局很有可能放棄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把兵力用來加強防禦,由主動轉為被動。
這就是西南戰場的價值所在。
帝國用了幾十年打造巴鐵南部濱海地區的戰略防線,哪怕算不上固若金湯,也很難輕易攻克。相對的,在邊境線的對麵,梵羅國西部地區是一望無垠的戈壁荒漠,即南方次大陸麵積最大的梵羅沙漠,而繼續往東則是中央高原。就軍事層麵而言,也就是沿海平原地區較為繁華,主要是沒有天險可守。可見,梵羅國在該方向隻需要加強沿海平原的防禦部署,就能夠依靠天險,特別是寬度在1000千米左右的梵羅沙漠擋住來自西邊的強敵,不存在為了守衛西部沿海地區,投入太多兵力的需求。
至於發動兩棲登陸,更是在做白日夢。
正是如此,就算梵羅國的頭號大城市,人口超過2000萬的孟賣就在這邊,梵羅國也沒在鄰近巴鐵的邊境地區部署重兵。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結束後,尤其是波伊戰爭之後,梵羅國就把戰略重點放在了以首都為核心的西北地區,部署在西部地區的兵力一直在減少,而守衛西海岸的主力是不成氣候的海軍。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梵羅國早已放棄在西部地區發動戰略進攻的計劃,最多會承擔佯攻任務。
在根本上,在該方向以防禦為主,而且主要防禦戰術是以空間換時間。
要說的話,梵羅國上下全都認為,憑借巨大的戰略縱深,隻需動用較少的兵力就能粉碎敵人在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
關鍵還有,在挫敗了敵人的進攻之後,還可以順勢發起反擊!
正是如此,在本土西部地區,梵羅陸軍部署的兵力還不到30萬,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約20萬部署在後方,僅有個步兵師部署在邊境防線上,而且這些步兵部隊的戰備狀態都很糟糕。
在性質上,差不多就是邊境衛戍部隊,純粹的步兵!
要命的是,主力部隊的駐地到邊境的距離大多超過500千米,交通條件也極為糟糕,基本上不具備進行快速戰場機動的能力。
其實,梵羅陸軍本身就缺乏戰場機動能力。
雖然裝備了數千輛主戰坦克,還有數量眾多的步兵戰車,精銳的裝甲部隊全都實現了機械化,但是梵羅陸軍的編製體係極為落後,主力部隊基本都是按駐地進行防禦部署,並且嚴重缺乏進行長途行軍必須的設備,比如載重量在50噸以上的半拖掛重型卡車,鐵路就更加不用多說。
這意味著,坦克戰車隻能執行進行大範圍戰場機動。
毫無疑問,對任何一支陸軍來說,這都是一場災難!
先不說坦克戰車的行走係統,也就是履帶的維護與保養,隻是後勤保障就能讓長途行軍變成苦難之旅。拿燃油來說,就算是在公路上開進,1輛50噸級主戰坦克的百千米油耗在400到600升之間,而使用半拖掛車運載,百千米油耗在100升左右,前者的油耗至少是後者的4倍。因為存在野戰行軍的可能,而且野戰行軍的油耗更高,所以實際消耗的燃油比理論結果還要多。
正是如此,不管是帝國陸軍,還是紐蘭陸軍與迢曼陸軍,都采購了大量半拖掛卡車。
此外,在帝國國內,載重量在50噸以上,能夠在進行簡單改造之後,用來運載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的半拖掛卡車,大約有400萬輛,如果把載重要求降低到30噸,載重卡車的數量超過了1000萬台。
在梵羅國,除摩托之外的機動車總共才2000萬台。
按不完全統計,載重超過5噸的卡車,梵羅國總共都還沒有100萬台,而且很多是數十年之前的產物。
因為缺乏載重卡車,所以梵羅陸軍的裝甲部隊幾乎沒有戰場機動能力。
換個角度,就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運輸工具,梵羅陸軍的編製體係與戰術思想才會如此的老舊!
至於步兵部隊,連機械化都沒有實現,拿什麽談機動能力呢?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梵羅陸軍所依托的“大縱深防禦戰略”不過是個幌子,根本就沒有實際價值。
“大縱深防禦戰略”的精髓,顯然不在字麵上,而是實施防禦的具體戰術。
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在依靠梯次部署的防禦陣地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在消耗掉敵人的進攻銳氣之後,出動部署在防線後方的預備隊,發起犀利的反擊,通過快速穿插圍殲陷於陣地苦戰之中的敵軍。
具備強大戰場機動能力的預備隊才是“大縱深防禦戰略”的關鍵力量。
顯然,梵羅陸軍缺少的就是進行大範圍快速機動的能力。
其實,這也是丁鎮南看重的地方,並且堅持在巴鐵南部地區用兵,把該方向當戰略突破口的關鍵所在。
說得直接一點,隻要能夠突破梵羅軍隊的邊境防線,而且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讓進攻部隊保持足夠快的推進速度,就有很大的把握搶在梵羅陸軍完成部署調整之前,實現大縱深突破。隻是,進攻方也要麵對交通條件惡劣,後勤保障難以跟上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按照新軍事學說進行軍事改革的意義所在。
按照傳統軍事理論,比如機械化時代的閃擊戰理論,進攻肯定得依托道路,而且最好是鐵路,裝甲部隊必須沿道路推進,充分利用道路提供的運輸能力,因此進攻與防禦全都圍繞著交通線進行。
要說的話,離開了道路,機械化部隊就沒法打仗了。
由丁鎮南提出的新軍事學說,重點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即在不依托,或者盡量少依托交通基礎設施,依然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從而讓部隊獲得更大的戰術靈活性,能夠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作戰。
如果能在任何地點發起進攻,進攻方就能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受到兵力限製,在防線拉長之後,防禦方必然要麵對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就無法照顧到每個地點。
至於戰術,也就是盡可能的降低對後勤保障的依賴。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沒有在兵力上做文章,而且堅持讓參戰部隊進行編製調整,通過減少主戰裝備來提高機動能力。
具體而言,也就是以空中突擊為主要進攻方式。
為此,隻是增派給第裝甲師的通用運輸直升機就超過了500架,而且最終很可能會達到800架。
不過,關鍵其實是進攻戰術。
要說的話,這也是難點所在。
完全依靠陸軍,以及空軍戰術航空兵,哪怕擁有足夠多的直升機,也沒辦法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
隨著進攻部隊向前推進,補給線延長,直升機的運輸效率必然會降低。
在達到極限後,進攻將難以為繼。
到時,還是得尋找與依靠其他的運輸手段。
地麵交通條件惡劣,那麽能夠依托的就隻有海運了。
正是如此,才要設置第四個戰場,而且由海軍擔綱。
按照丁鎮南的意思,也就是讓海軍在梵羅國西海岸發動幾次登陸作戰,奪取幾座吞吐能力不算太小的港口,或者安排工程兵在合適的海岸線上搭建碼頭,以此大幅度縮短後勤保障線的長度。
當然,奪取的港口也是前進據點。
為此,地麵進攻就得以沿海平原地區為主,特別是在突破了邊境防線,在向縱深推進的時候。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堅持安排陸戰隊參戰。
要說的話,在來到巴鐵之後,丁鎮南為進攻所做的一切準備全都與此有關。
讓丁鎮南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安排產生了一個附帶結果。
按照陸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周湧濤已經安排白華偉去斯蘭,擔任梵炎洋艦隊司令,並且兼任南方戰場總指揮。
也就是說,負責南方戰場的是白華偉!
因為還有一些重要工作得交接跟接替的指揮官交接,所以白華偉最快能在年底赴任,而且帝國海軍也要到年底,才能夠向梵炎洋增派艦隊。至於丁鎮南最想獲得的陸戰隊,u看書 .uukashu.co肯定能在11月上旬部署到位。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正是如此,在回到卡拉港的當天,也就是收到作戰方案之後,丁鎮南就把發動進攻的時間訂在11月10日。不過,這並不是說,戰鬥要到那一刻才會打響。
其實,地麵戰爭早就打響了。
在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前,梵羅國就發動了突然襲擊,而且在南北兩個方向上都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
隻是,隨後的戰鬥表明,梵羅國搶先發動進攻,主要是為了獲得紐蘭共和國的援助。
關鍵就是,梵羅軍隊在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之後,不但沒繼續推進,反到把主力部隊撤了回去。
不然的話,丁鎮南也不可能瀟灑的搭乘專機回帝都參加軍事會議。
換個角度來看,正是梵羅軍對的羸弱表現,讓丁鎮那有了十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