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暗籠罩大地,


    搖搖欲墜的柱子終於坍塌,


    那些可憐的塵埃,


    塑造出的莊嚴形體,屬於上帝仁慈的溫暖,


    托起它!我們別無選擇。


    ——o。溫德爾·霍爾姆斯


    一種你聽不見的聲音,向我呼喚,


    它說我不能停留;


    一隻你看不見的手,緩慢向我伸出,


    我將從這裏,沿著它的方向行走。


    ——蒂克爾


    喚,生命!喚,死亡!喚,世界!喚,時間!


    喚,墳墓,這些,才是一切事物的歸宿,


    是你用深沉的悲哀


    使我們的命運變得如此高尚。


    我們熱愛的生命,就在這裏。失去它,就像失去大陽,它逝如飛箭,而又有誰能覺察出它微妙的運動。


    ……地球一刻不停地轉動,當黑暗將臨,太陽也會因此而降落嗎?


    ——亨利·史密斯


    年輕人帶著喜悅和熱情走入人生,世界在他麵前流光溢彩,他們似乎將擁有一個遙遠而陽光燦爛的前程。但時間迅速澆濕了他們的熱情,早晨充沛的精力無法在一整天之後保持到夜晚。青春易逝,年齡變大,最終,他必須順從地變老。


    但生命的終點其實就是他以往生活的結果,言行不可改變,它們與性格混在一起,傳給來世。過去永遠與我們同在,傑勒米·泰勒說:“每一種罪惡,都在第一次開口時展露笑容,在臉上煥發容光,在唇上抹上蜜糖。”當生命成熟時,作惡者並未在他的作惡途中停止,他隻能惴惴不安地期待充滿恐懼和絕望的老年生活。


    但是,善的信仰形成一套任何武器都無法戳穿的盔甲。塞西爾說:“真正的宗教是生活、健康和靈魂的教育;無論是誰,隻要真正擁有它,就因奇異的鼓勵而能強有力地去說好每一句話,幹好每一件工作。”


    但我們必須走了,我們曾熟悉的地方將再也不會認識我們。看不見的使者常常就在附近。卡萊爾說:“對忙人和閑人一視同仁的使者,總在人們享受快樂或工作時把人逮走,改變人的容顏並把他送走。”巴爾紮克說:“可憐的愛德華正值青春盛年,就被奪去了生命。他已把馬車和賽馬騎師作為特使送到了人間最大的主宰——死神那裏。”


    這適用於所有人,我們每天都在用自己的牙齒自掘墳墓。沙漏是生命的徽章,它緩慢地漏著,直到不可避免地漏完最後一粒,然後歸於寂靜——死亡。即便是君主也要跨過他先輩的墳墓來接受加冕,以後又被他們拉入墳墓。


    在埃斯庫裏亞爾修道院時,威爾奇看到了提香創作的名畫《最後的晚餐》,一位年老的葉羅尼米特人對他說:“我每天都坐在這兒看這幅畫,至今已將近60年了。在這段時間裏,我的同伴們一個接一個地長眠地下,他們當中有的是前輩,有的是我的同齡人,而許多或大多數比我年輕一代的人都已逝去,而畫中的人依然沒變!我一直看著他們,有時認為他們才是真實的人,而我們隻不過是影子。”但日子到了,這個老修道士自己也被死神帶走了。


    老年人必須給青年人讓路,這對那些比他們自己更年輕的人同樣也適用。當日子老去,我們隻能像植物般停止生長,成了自己和別人的負擔,而最糟糕的是,我們仍然渴望活得更長。“當我看到周圍那許多的老年人時,”伯瑟斯說,“我就想起腓特烈大帝對他那些麵對必死無疑的命運而猶豫的擲彈兵所做的訓誡:‘你們這些狗東西!難道你們會永遠活著嗎?’”


    偉大的居魯士曾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這樣的話語:“哎,人哪!不管你是誰,不管你何時到來(因為我知道你會來),我是居魯士,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不要忌妒我葬身所在的三尺之地。”亞曆山大大帝來此謁陵時,被這一碑銘深深感動,因為這一碑銘把俗世萬事的變幻無常和興衰成敗都呈現在了他麵前。居魯士之墓已被掘開,亞曆山大大帝下令把褻瀆神明的掘墓人判處死刑。


    薛西斯一世一生所做的唯一一件明智的事就是他看到自己全副武裝的100多萬軍隊時的沉思——這龐大的軍隊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長命百歲。這一想法似乎是感情刹那瞬間的真理之光。


    伯利克裏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說,盡管人們都在為他所做的、而別人可能會和他做得一樣好的事情而稱讚他,但他們卻忽視了他品質中最偉大最光榮的部分——“沒有一個雅典人會永遠把財富用於哀悼。”


    絕望會抓住那些欲望無邊並最終看到自己野心之極限的人。亞曆山大大帝之所以哭泣,是因為再也沒有王國可以征服。印度的第一個穆罕默德征服者馬哈茂德蘇丹的經曆也如出一轍,他感到自己快死時,命令把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擺在麵前。他俯視著這些財富,哭得像個孩子。“哎!”他說道:“身心的疲憊是多麽危險的事呀!為了得到這些財寶,我忍耐了多少苦難!為了保護這些財寶,我操勞了多少心!可是現在我就要死了,就要離開它們了!”他被葬在自己的宮殿裏,據說他那悲傷的魂靈後來就在此徘徊。


    還有那可憐的曼徹斯特製造商,他攢下了萬貫家財,他把一大堆沙弗林(注:英國舊時麵值1英鎊的金幣)堆放在床單上,心滿意足地撫摸它們,目不轉睛地欣賞它們,雙手放滿金幣,並把金幣一個接一個川流不息地從上往下扔,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來飽耳福。而他死了之後,卻並不比他門口的乞丐富多少。


    法蘭西國王查理九世之死是可怕的。他曾下令在一個恐怖之夜屠殺了聖巴特羅繆的胡格諾教徒,在臨終時,他被這一屠殺的恐怖景象所困擾,因而對自己的外科醫生阿姆布羅斯·帕雷說:“我不知道為什麽,但過去幾天,我總感覺在發燒,身心不寧,無時不刻,不管睡著還是醒著,被殺害者滿是鮮血的屍體,在我眼前纏繞。噢,我多麽希望當時能赦免了那些無辜而愚昧的人!”他死於大屠殺兩年之後,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聖巴特羅繆大屠殺當日的恐懼還一刻不停地縈繞在他心頭。


    西尼·史密斯曾參觀霍華德城堡,他和塞繆爾·羅米利爵士站在門廊的台階上,凝視著眼前美麗的景色和極目所覽的家族陵墓,好一會兒他舉起雙臂喊道:“啊!正是這些東西使死亡如此之可怕。”


    當馬薩林的紅衣主教馬薩林被告知他的生命隻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後,他在充滿精美藝術品的美麗走廊踱步,喊道:“我必須放棄那一切。為得到所有這些東西,我忍受了多少痛苦!而現在,我再也不想看見它們了!”布裏納來看望他,紅衣主教挽住他的胳膊,說到:“我非常虛弱,沒法看許多東西了。”而後,他再次陷入憂傷,“我的朋友,你看到柯勒喬那美麗的油畫了嗎?還有提香的維納斯、阿尼貝拉·卡拉齊那無與倫比的油畫!噢!我可憐的朋友,我必須放棄所有這一切。再見了,我深愛的價值高昂的油畫!”但還有比死亡更糟的事。死亡不是能夠降臨到人身上的最大災難,死亡摧毀人,但也使人尊貴。愛比死亡更偉大,履行責任使死亡變得寧靜,恥辱使死亡變得可怕。亨利·範內爵士在希爾塔被執行死刑前說:“我讚美上帝,我並未失去我為之受難的正義目標!”當華爾特·羅列爵士被押到砧板上時,行刑官告知他得頭朝東躺下,他答道:“不管頭朝哪兒,我的心無比端正。”


    從前,當一個大元帥瀕臨死亡時,他身邊的那些人都稱頌他取得的一個個勝利和他從敵人那裏奪得的國旗數量。“啊!”這位老戰士卻說,“你們稱之為‘光榮的’行動是多麽不起眼哪!所有這些都頂不上上帝的一杯涼水。”


    約翰·莫爾爵士在拉科魯尼亞戰場上被擊倒在地,軍醫迅速過來幫他療傷,他叫道:“不,不!你對我沒有用,到戰士們那兒去,在那兒你可能更有用。”尼爾森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感謝上帝,我已說了我的義務,我已盡了我的義務!”瓦特·斯哥特爵士在臨終床上對兒子說:“我親愛的兒子,你要做個好人,要做一個品德高尚、虔誠的好人。除此之外,在你躺在這兒時,別的任何東西都不能給你安慰。”“好好活著!”塞繆爾·約翰遜臨終前說道。


    康德80歲辭世,幾乎直到最後一刻他還保持著精力。在生病期間,他對於自己不久於人世說了許多。“我不畏懼死亡,”他說,“因為我知道如何去死。我向你們保證,如果我知道今夜將是我的最後時刻,我將舉起雙手說‘讚美上帝’!如果我曾給同類帶來痛苦,那麽,情況就會兩樣了。”


    康德曾說過:“如果剝奪人的希望和睡眠,你就把他變成了世界上最悲慘的生命。因此,我們感到生命那令人疲憊的重負,遠遠超過我們這弱小的天性所能承受的限度,而隻有滿懷希望地艱難攀登比斯迦山時才會感到快樂。”


    我們進入生命的方式隻有一種,而走出生命的途徑卻有上千種。生與死隻不過是生命的自我循環。上帝給了我們生命,並授予對生命之鑰的管理權。我們能去做、去勞動、去愛我們的同類,並承擔起對他們的義務。傑勒米·泰勒說:“判斷虔誠與否的方法就是履行我們的義務。宗教是一種聖潔的知識,更是一種聖潔的生活。事實上,在天國,我們首先必須看,然後去愛;而在這兒,在塵世,我們必須首先去愛,愛將會開啟我們的雙眼和心靈,然後我們才能去看、去感覺、去理解。”


    如果我們能正視未來,那麽,我們就必須勇敢地天天工作。正是堅信死後會有另一種存在,在那裏,每雙眼中的淚水都會擦幹,我們才能夠度過今生的憂愁和困苦。一個人在來世的真正財富是他今生對同類所行的善。當他臨死時,人們會說:“他留下了什麽財產?”但考驗他的天使將問:“你來此之前都做了什麽善事?”


    陽光下的一切都要麵對終結。最後一頁書,最後一次布道,最後一次演說,生命的最後一個動作,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把我的靈魂從牢獄中解救出來吧,我將感謝主的英明。”這是阿西西的聖方濟各的臨終話語。“這裏長眠著……”是常用的墓誌銘。到那時,所有心靈的秘密都將最終剖析出來——在最後一天。


    即便歲月如斯,如約取走


    屬於我們的青春、歡樂,及所有的一切,


    而留下一具年老的屍骨。


    即便我們躺入黑暗寂靜的墳墓,


    徘徊於所有未竟的路途,


    結束我們的時代故事,


    上帝仍將會使我從這墳墓泥土中


    複活。為此,我信之甚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著的職責:年輕人應有的15種態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斯邁爾斯(Smiles,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斯邁爾斯(Smiles,S.)並收藏活著的職責:年輕人應有的15種態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