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攻占平輿後,楚國征調全國兵力,命項燕率領與秦軍決戰。王翦采取了堅壁自守、避免決戰、養精蓄銳、伺機出擊的作戰方針。


    楚軍多次挑戰,終不肯出。王翦與士兵共同生活,並關心其飲食、起居,注意其勞逸結合,同時開展投石和跳遠運動,以提高士兵的體力及戰鬥技能。楚軍求戰不得,日久鬥誌鬆懈,項燕隻好率軍東撤。


    王翦抓住戰機,挑選精兵在前,實施追擊,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


    <a href="http://m.156n.net" id="wzsy">156n.net</a>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向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


    也就是九州鼎落入泗水的當年一個月後,與秦國僵持一年之久的楚國告破!


    儒家、墨家的聯合行動還未開始,便胎死腹中,兩家的注意全部被天下大勢所吸引!


    當初秦滅韓的時候,齊國想著反正韓國是個小國,遲早要滅的。秦國滅趙的時候,齊國想著秦國和趙國是老冤家,打來打去很正常,不管齊國什麽事兒。秦國滅燕國的時候,齊國說,誰叫燕太子丹出個餿主意要去刺殺秦王。秦國滅掉魏國的時候,齊國認為沉默是金,裝沒看見。秦國滅掉楚國的時候,齊國已經不敢發聲了!


    齊王終日惶恐不安生怕秦國的屠刀砍向自己,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世界不是你想要和平,別人就會給你和平,一切全憑實力說話。


    提心吊膽的日子過了三年之後,公元前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


    如此不走心的理由,已經昭示出秦國一統天下的決心!


    倉惶之下,齊王建令齊軍主力40萬慌忙集結於西部,準備抵擋秦國進攻。


    但萬萬沒想到,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麵對秦軍突然從北麵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秦國統一天下,在齊地設置齊郡和琅邪郡。


    同年,秦國建立,嬴政自稱始皇帝!


    此時九州鼎已被運送到泰山腳下,泗水河畔的秦軍,也早已撤離!秦國在運送九州鼎途中丟失一鼎的事情,已經被所有人拋諸腦後,現在全天下都在秦皇君臨天下的陰影裏瑟瑟發抖!


    秦皇嬴政用了三年時間鞏固政權,製定法律,消滅隱患,待所有一切平複之後。


    元前219年,也就是秦始皇統一華夏的第三年,秦始皇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舉行封禪大典。


    周朝時期的祭祀已經有一套很完整且繁瑣的製度,由於長期不舉行這種活動,大臣們都不知道儀式該怎樣進行,於是秦始皇把儒生召來詢問,


    和皇帝同行的幾十個儒生對該怎麽祭天各有各的說法,。有的博士告訴秦始皇,要用蒲草將車輪子包起來,以免損傷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後掃地而祭,用其簡易。這顯然隻是上古時代祭祀山神或祭天儀式的縮影,與秦始皇利用封禪展示其“席卷天下,包舉宇內“的期望值相差很遠。


    最主要的是按照周禮規定祭天需要用到九鼎!


    鼎是非常重要的祭器,九鼎作為華夏至尊神器在祭天時更是不可或缺,周武王滅商之後在太室山祭天就使用過九鼎,秦始皇若效仿周武王祭天,九鼎是必不可缺的物件。


    直到此刻,一眾儒家子弟才恍然大悟,為何秦皇會提前運送九鼎至泰山腳下,原來早在六年之前,秦國還未統一天下的時候,秦皇嬴政就已經做好了一統天下,往前泰山封禪祭天的準備!


    眾儒家弟子皆震動不已,若放在六年之前秦始皇敢說要用三年滅齊楚二國,三年重整山河,待社稷穩定之後,往前泰山祭天,定會被天下人笑掉大牙!


    可當六年之後,秦皇嬴政帶著滅六國的威嚴站在泰山腳下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個層次。


    反而愈發顯得秦皇嬴政雄才大略,深謀遠慮!


    可問題來了,六年前秦國運送九州鼎的時候,有一鼎遺落在了泗水河中!


    九鼎不全,又怎麽能拿來祭天!更可笑的是,好巧不巧秦軍丟失的那個鼎竟然是代表秦國的雍州鼎!


    如此一來祭天還未開始,秦皇嬴政便遭到了儒家弟子的瘋狂嘲諷,推崇以德治國的儒家早就看以法立國的秦國不滿,見秦皇嬴政鬧出如此大失誤,便抓住這點把柄瘋擊,大開地圖炮,九鼎不全有違禮法等雲雲,含沙射影,映射秦皇嬴政德不配位,沒有資格祭天!


    便斥退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開辟車道,到泰山頂上立了碑,舉行封禮。之後又到附近的梁父山行了禪禮。


    更巧的是,在祭天中途,天突降大雨,儒生們就幸災樂禍,進行冷嘲熱諷。但又說不出正當的理由,因秦始皇畢竟是以天下之王的資格舉行大典的,與當年孔子譏笑季孫氏泰山之旅也無法同日而語。


    事後便流傳出,秦皇祭天沒有九鼎引來天道不滿!秦國失德不配天下公主諸如此類的流言蜚語!關鍵是秦王朝真得沒有走太遠便滅亡了!


    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幾代帝王為之努力的秦王朝功德也遭到徹底否定。從譏笑到一無是處,泰山封禪變成了秦皇身上抹不去的汙點,秦國滅亡真得與丟失雍州鼎,失德有關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祭天結束後路過泗水時秦始皇不知是不是氣不過之前儒生對他的冷嘲熱諷,在那裏嬴政齋戒祈禱,還命一千多人在水裏打撈過九鼎,空耗三日結果卻一無所獲!


    這自然又引得一眾儒生冷嘲熱諷,他們這時候已經把秦皇嬴政當成了一個笑話看,


    嘴上不敢明說,可私下裏沒少那這事兒非議當時的秦皇嬴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怪異管理公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三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三落並收藏怪異管理公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