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怡園回來,若瑤怕鄭林氏那裏人手不夠,若瑤把林秀平打發過去幫忙。她本打算過幾天再去瞧瞧鄭雨嵐,誰知竟連綿的下了幾天的春雨。一層秋雨一層涼,一場春雨卻是一場暖。天一放晴,空氣中便有了灼灼熱氣,仿佛直接從春天跳進了盛夏。
若瑤益發覺得身子重,懶懶的不想出門,可陶氏壽辰到了,她不得不出門。
在西寧候府二門外下車,若瑤抬頭看看明晃晃的太陽,情不自禁地拿帕子沾了沾額角。短短十來天的功夫,她的肚子又大了不少,站直身子低頭都快瞧不見自已的腳尖了。正因為如此,她對冷熱分外敏感起來。這樣的天氣,穿著薄薄的衫子一動不動的坐在屋裏,她也覺得燥的慌。更何況穿著正經大衣裳,滿頭珠翠的出門走動。
不待若瑤站穩,一直等在門口的翠玉已滿臉是笑地迎上來,曲膝施禮,“奴婢給四姑娘請安,我們夫人一時有事走不開,特意讓奴婢在此迎候四姑娘。我們夫人得空就過去給三夫人賀喜!”
若瑤站直身子微笑,“有勞薑雲家的了!”
翠玉臉一袖,下意識地伸手去摸腦後的婦人發髻,聽見若瑤又吩咐花影給她賞銀,她連忙擺手,“不敢當姑娘一聲有勞,迎候姑娘是奴婢應該做的,哪敢要賞!”前些日子她由二夫人做主,嫁給了二夫人奶娘的兒子薑雲,正式從大丫鬟升級為管家娘子。當時正好趕上災民鬧事,若瑤怕陶氏住在城外不安全,派長喜等人把陶氏母子接進來,得知她成親的信,又特意打發花影送了份賀禮,給足了她麵子。彼時二夫人沒說什麽,暗中卻敲打了她半晌,這會再收四姑娘的東西,二夫人那裏可不好交待。
明白翠玉的顧忌,若瑤也不堅持,“我這裏沒事兒,你回去伺候二伯母吧!”
翠玉又應承了幾句,才告退離開。美玉把手裏的細竹傘撐開,罩到若瑤頭上,花影自另一側扶著若瑤,上了台階。春喜帶著幾個粗使婆子抬著壽禮緊跟在後麵,一行人慢慢往安平院走。
路上不時有下人過來給若瑤請安,花影不分彼此挨個打賞。一行人走走停停的,從大門口到安平院,竟用了一柱香的功夫。
若瑤抬頭看見安平院外頭冷冷清清,連個袖燈籠都沒有,麵色不由得沉下來,好歹是陶氏的四十整壽,這府裏也太怠慢了!
“人回來就好,帶這些東西做什麽?”看著婆子們陸續搬進來的壽禮,陶氏非但沒高興,反倒有些擔憂地看著若瑤,“你如今掌管王府中饋,更要舉止小心,千萬別讓人說出閑話來。”數十幾匹內用綿緞,十幾匣上好的沉香,一柄白玉通體嵌各色寶石的如意,一架雙麵金針繡的四幅炕屏……這禮太貴重了!
若瑤上前挽著陶氏的胳膊,笑道:“這是六爺走之前就備辦下的,是六爺的心意,母親就不必多想了!”
“那就好,那就好!隻是下次莫要如此破費了,自家人何必用這些虛禮!”陶氏鬆了口氣,低頭看著若瑤的肚子,眉眼滿是笑意,“這是個有孝心的孩子,知道你身子弱便不肯折騰你。吃得下睡得著,這是你的福份。不像當初我懷你,連口水都喝不進去,連飯菜味都聞不得……”
若瑤一下子鬆開陶氏的胳膊,故意板起臉道:“娘的意思說我是討債的?”
陶氏輕輕捏了捏若瑤的臉頰,笑罵道:“你個孩子,益發沒了規矩居然連母親都敢打趣,好看的:!”
“好,我不是討債的我是來賀壽的!”若瑤重又親昵的摟住陶氏胳膊,把臉貼在陶氏肩膀上。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從前她跟陶氏之間總像隔著點什麽。自從懷了身孕,那層說不清的隔閡突然煙消雲散了,她跟陶氏之間竟有了種貼心的感覺。
母女連心,若瑤細微的變化,陶氏自然能感覺得到,她輕輕撫著若瑤的後背,眼圈有些發袖。這個孩子終於回來了。
坐在一旁的若蘭鼻子也跟著發酸,又覺得大喜的日子這樣不吉利,忙端起茶抿了一口掩住情緒,抬頭又對陶氏笑道:“妹妹有身子的人不禁餓,先開飯吧,吃了席再敘談!”
陶氏也回過神來,連聲催陶嬤嬤開席。若瑤詫異,“時辰還早,我出門時用了膳,再等等不礙的!等人來齊了,給您磕完頭,再開席也不遲。”
陶氏笑道:“又沒客來,還等什麽?大姐兒、十姐兒她們一早給我磕過頭了,你有身子這禮就免了,心裏過不去,明年多磕幾個補上就是了。”
若瑤更加詫異,怎麽會沒客人來?就算沒請外人,二夫人、鄭林氏那邊也要來人的!雖是詫異卻不好當下多問,隻得看著陶嬤嬤裏外張羅。
陶氏進屋換衣裳的功夫,若蘭輕聲俯在若瑤耳邊道:“前些日子,不知道為什麽,二伯父和大伯父鬧的不可開交。祖母出麵也沒彈壓下來,一怒之下把大伯父和二伯父每人打了二十板子,打完就下令分家。眼下二伯母正找房子搬家呢,要不是想見你一麵,母親也不會過這個壽。”
“什麽時候的事兒?”若瑤隨手接過竹香手中的湘妃羽扇,慢慢扇著,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暗地卻皺起眉頭,好好的林修仲挑頭鬧分家?這事兒怎麽聽怎麽古怪!
竹香早驚得合不攏嘴,下意識地插了一句,“二夫人要搬走,那三夫人是不是也得搬阿?”
若蘭搖頭,“這次祖母倒沒為難母親,該分的東西一樣也沒少,除此之外還把長陽的莊子指名給了東閣。隻是不讓我們搬出去,還在府裏住著。”
若瑤手中的扇子略略加大了扇動的幅度,麵容平靜如初,眼底卻掠過淡淡的譏諷。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以她對候夫人的了解,不可能突然憑白無故的對東閣好,這裏頭肯定有隱情!
聽若瑤毫不在意地‘嗯’了一聲,若蘭也沒有興味再說下去。她們都是嫁出門的女兒,娘家的事兒,論起來跟她們已沒什麽關係,一切自有東閣處置!
因為災民都聚集在城外,陶氏怕出閃失,早吩咐東閣不必特意從書院趕回來給她拜壽。席麵擺好,隻有母女四人團團圍坐。許久沒聚在一處,又不必拘著規矩,這頓飯母女幾人吃的異常舒心。
飯後母女幾人又說了閑話,若瑤起身笑道:“聽說大堂哥回來了,一晃我也好幾年沒見他了,我去瞧瞧他!”
陶氏捧著茶的手一抖,抬頭看著若瑤猶豫半晌才點頭道:“見見也好!畢竟都是林家的子孫,其他書友正在看:!”
總覺得陶氏話裏有話,若瑤滿心疑惑地出門,在後園一處荒僻的院子裏見到林東行,她才明白陶氏的意思。
這院子原本是上一代西寧候幾個不得寵侍妾住的地方,原本就簡陋再加上年久失修,更加住不得人。林東行好歹是候府庶長孫,即便不錦衣玉食,也應該有個單獨的院子,哪能住在這種地方?
若瑤站在殘破的院牆外,看著獨坐在院中古樹下,自已跟自已下棋的瘦削背影,眼淚瞬間湧了出來。那個身形佝僂,不停地咳嗽的男子真是往日那個舉止儒雅,麵目和善的大堂哥?
似乎覺察到被人審視,男子轉頭看見淚眼朦朧的若瑤,臉上現出一抹驚訝,忽然又驚又喜地起身笑道:“你是四妹妹?一下子長這麽高了,我都認不出了!”
“是我!大堂哥還認得出我?”東行麵色憔悴,雖然穿著碧青色的儒衫,可皮膚黝黑,看起來不像讀書人,倒像個走街串巷的行腳小販。與她記憶中的模樣完不一同,隻是笑容依舊暖如春風。若瑤彎起嘴角用力掩下心中的酸楚,緊走幾步上前給東行見禮。
“恭喜四妹妹!”東行在若瑤腰腹間瞟了一眼,忙伸手扶住她不讓她行禮。起身看了院裏破敗的房子,臉上閃過一絲尷尬,“我剛回來,屋裏還沒收拾利落……”
若瑤忙接過話茬,“屋裏氣悶不如在院子裏通透。”東西兩側的廂房塌了半邊,三間正房雖然沒塌,屋頂上卻漏了個大洞,門窗也殘缺不全。不用瞧也知道裏麵是什麽情形,若瑤不想東行難堪,矮身坐在方才他坐過的竹椅上,一副反客為主的模樣。
東行也不再客氣,返身進屋拎出一把小杌子坐在若瑤身側,笑道:“想必妹妹已喝過茶了,我就不燒水泡茶了。灶不好用,別讓煙火氣熏到你!”
“她太過分了!”沒想到東行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若瑤心中的怒意再也壓不住了。
自然知道若瑤口中的她是誰,東行笑笑並未說話。可抬頭瞧見若瑤眼中的同情,他臉上血色與笑容一起緩緩褪了下去,扭臉看著下了一半的棋麵,半晌才道:“四妹妹現在明白,我那樣對待姑母的苦心了吧,也知道,該對嵐妹妹說什麽了吧!”
若瑤嚅了嚅嘴唇,眸光也黯淡了下去。那天她拿綠檀做例子,勸了鄭雨嵐半晌。鄭雨嵐表麵上像是聽進去了。可她臨走時,那丫頭竟攥著她的手,求自已來看看東行,替她問一句為什麽?
為什麽?這世間哪有許多為什麽?若一切都能說清楚,也不會有那些不圓滿的故事了!
看見東行那一刻,若瑤心中已有了答案,沒想到東行也一眼看穿她的來意。若瑤猛地抓住東行的胳膊,氣道:“你明知嵐丫頭是個死心眼的,你既然認為配不上她,當初為何要招惹她?男子丈夫因為一時困頓就生出退縮的心思,你還配當聖人門徒嗎?科舉,武功哪條路不能出人頭地?庶出的又如何?等你煊赫一時的時候,誰還記著你的出身?今日不同往日,我自忖有些能力也願意幫你的,還有姑母,你不能就這樣傷嵐妹妹的心,你……”
東行靜靜地聽著,麵上忽地現出一抹詭異的笑容,說不出悲喜,便像是在做夢一般迷茫。他緩緩舉起胳膊,把一直藏在袖子裏的手掌平攤到若瑤麵前,若瑤厲聲的指責頓時戛然而止。
若瑤益發覺得身子重,懶懶的不想出門,可陶氏壽辰到了,她不得不出門。
在西寧候府二門外下車,若瑤抬頭看看明晃晃的太陽,情不自禁地拿帕子沾了沾額角。短短十來天的功夫,她的肚子又大了不少,站直身子低頭都快瞧不見自已的腳尖了。正因為如此,她對冷熱分外敏感起來。這樣的天氣,穿著薄薄的衫子一動不動的坐在屋裏,她也覺得燥的慌。更何況穿著正經大衣裳,滿頭珠翠的出門走動。
不待若瑤站穩,一直等在門口的翠玉已滿臉是笑地迎上來,曲膝施禮,“奴婢給四姑娘請安,我們夫人一時有事走不開,特意讓奴婢在此迎候四姑娘。我們夫人得空就過去給三夫人賀喜!”
若瑤站直身子微笑,“有勞薑雲家的了!”
翠玉臉一袖,下意識地伸手去摸腦後的婦人發髻,聽見若瑤又吩咐花影給她賞銀,她連忙擺手,“不敢當姑娘一聲有勞,迎候姑娘是奴婢應該做的,哪敢要賞!”前些日子她由二夫人做主,嫁給了二夫人奶娘的兒子薑雲,正式從大丫鬟升級為管家娘子。當時正好趕上災民鬧事,若瑤怕陶氏住在城外不安全,派長喜等人把陶氏母子接進來,得知她成親的信,又特意打發花影送了份賀禮,給足了她麵子。彼時二夫人沒說什麽,暗中卻敲打了她半晌,這會再收四姑娘的東西,二夫人那裏可不好交待。
明白翠玉的顧忌,若瑤也不堅持,“我這裏沒事兒,你回去伺候二伯母吧!”
翠玉又應承了幾句,才告退離開。美玉把手裏的細竹傘撐開,罩到若瑤頭上,花影自另一側扶著若瑤,上了台階。春喜帶著幾個粗使婆子抬著壽禮緊跟在後麵,一行人慢慢往安平院走。
路上不時有下人過來給若瑤請安,花影不分彼此挨個打賞。一行人走走停停的,從大門口到安平院,竟用了一柱香的功夫。
若瑤抬頭看見安平院外頭冷冷清清,連個袖燈籠都沒有,麵色不由得沉下來,好歹是陶氏的四十整壽,這府裏也太怠慢了!
“人回來就好,帶這些東西做什麽?”看著婆子們陸續搬進來的壽禮,陶氏非但沒高興,反倒有些擔憂地看著若瑤,“你如今掌管王府中饋,更要舉止小心,千萬別讓人說出閑話來。”數十幾匹內用綿緞,十幾匣上好的沉香,一柄白玉通體嵌各色寶石的如意,一架雙麵金針繡的四幅炕屏……這禮太貴重了!
若瑤上前挽著陶氏的胳膊,笑道:“這是六爺走之前就備辦下的,是六爺的心意,母親就不必多想了!”
“那就好,那就好!隻是下次莫要如此破費了,自家人何必用這些虛禮!”陶氏鬆了口氣,低頭看著若瑤的肚子,眉眼滿是笑意,“這是個有孝心的孩子,知道你身子弱便不肯折騰你。吃得下睡得著,這是你的福份。不像當初我懷你,連口水都喝不進去,連飯菜味都聞不得……”
若瑤一下子鬆開陶氏的胳膊,故意板起臉道:“娘的意思說我是討債的?”
陶氏輕輕捏了捏若瑤的臉頰,笑罵道:“你個孩子,益發沒了規矩居然連母親都敢打趣,好看的:!”
“好,我不是討債的我是來賀壽的!”若瑤重又親昵的摟住陶氏胳膊,把臉貼在陶氏肩膀上。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從前她跟陶氏之間總像隔著點什麽。自從懷了身孕,那層說不清的隔閡突然煙消雲散了,她跟陶氏之間竟有了種貼心的感覺。
母女連心,若瑤細微的變化,陶氏自然能感覺得到,她輕輕撫著若瑤的後背,眼圈有些發袖。這個孩子終於回來了。
坐在一旁的若蘭鼻子也跟著發酸,又覺得大喜的日子這樣不吉利,忙端起茶抿了一口掩住情緒,抬頭又對陶氏笑道:“妹妹有身子的人不禁餓,先開飯吧,吃了席再敘談!”
陶氏也回過神來,連聲催陶嬤嬤開席。若瑤詫異,“時辰還早,我出門時用了膳,再等等不礙的!等人來齊了,給您磕完頭,再開席也不遲。”
陶氏笑道:“又沒客來,還等什麽?大姐兒、十姐兒她們一早給我磕過頭了,你有身子這禮就免了,心裏過不去,明年多磕幾個補上就是了。”
若瑤更加詫異,怎麽會沒客人來?就算沒請外人,二夫人、鄭林氏那邊也要來人的!雖是詫異卻不好當下多問,隻得看著陶嬤嬤裏外張羅。
陶氏進屋換衣裳的功夫,若蘭輕聲俯在若瑤耳邊道:“前些日子,不知道為什麽,二伯父和大伯父鬧的不可開交。祖母出麵也沒彈壓下來,一怒之下把大伯父和二伯父每人打了二十板子,打完就下令分家。眼下二伯母正找房子搬家呢,要不是想見你一麵,母親也不會過這個壽。”
“什麽時候的事兒?”若瑤隨手接過竹香手中的湘妃羽扇,慢慢扇著,似不經意地問了一句。暗地卻皺起眉頭,好好的林修仲挑頭鬧分家?這事兒怎麽聽怎麽古怪!
竹香早驚得合不攏嘴,下意識地插了一句,“二夫人要搬走,那三夫人是不是也得搬阿?”
若蘭搖頭,“這次祖母倒沒為難母親,該分的東西一樣也沒少,除此之外還把長陽的莊子指名給了東閣。隻是不讓我們搬出去,還在府裏住著。”
若瑤手中的扇子略略加大了扇動的幅度,麵容平靜如初,眼底卻掠過淡淡的譏諷。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以她對候夫人的了解,不可能突然憑白無故的對東閣好,這裏頭肯定有隱情!
聽若瑤毫不在意地‘嗯’了一聲,若蘭也沒有興味再說下去。她們都是嫁出門的女兒,娘家的事兒,論起來跟她們已沒什麽關係,一切自有東閣處置!
因為災民都聚集在城外,陶氏怕出閃失,早吩咐東閣不必特意從書院趕回來給她拜壽。席麵擺好,隻有母女四人團團圍坐。許久沒聚在一處,又不必拘著規矩,這頓飯母女幾人吃的異常舒心。
飯後母女幾人又說了閑話,若瑤起身笑道:“聽說大堂哥回來了,一晃我也好幾年沒見他了,我去瞧瞧他!”
陶氏捧著茶的手一抖,抬頭看著若瑤猶豫半晌才點頭道:“見見也好!畢竟都是林家的子孫,其他書友正在看:!”
總覺得陶氏話裏有話,若瑤滿心疑惑地出門,在後園一處荒僻的院子裏見到林東行,她才明白陶氏的意思。
這院子原本是上一代西寧候幾個不得寵侍妾住的地方,原本就簡陋再加上年久失修,更加住不得人。林東行好歹是候府庶長孫,即便不錦衣玉食,也應該有個單獨的院子,哪能住在這種地方?
若瑤站在殘破的院牆外,看著獨坐在院中古樹下,自已跟自已下棋的瘦削背影,眼淚瞬間湧了出來。那個身形佝僂,不停地咳嗽的男子真是往日那個舉止儒雅,麵目和善的大堂哥?
似乎覺察到被人審視,男子轉頭看見淚眼朦朧的若瑤,臉上現出一抹驚訝,忽然又驚又喜地起身笑道:“你是四妹妹?一下子長這麽高了,我都認不出了!”
“是我!大堂哥還認得出我?”東行麵色憔悴,雖然穿著碧青色的儒衫,可皮膚黝黑,看起來不像讀書人,倒像個走街串巷的行腳小販。與她記憶中的模樣完不一同,隻是笑容依舊暖如春風。若瑤彎起嘴角用力掩下心中的酸楚,緊走幾步上前給東行見禮。
“恭喜四妹妹!”東行在若瑤腰腹間瞟了一眼,忙伸手扶住她不讓她行禮。起身看了院裏破敗的房子,臉上閃過一絲尷尬,“我剛回來,屋裏還沒收拾利落……”
若瑤忙接過話茬,“屋裏氣悶不如在院子裏通透。”東西兩側的廂房塌了半邊,三間正房雖然沒塌,屋頂上卻漏了個大洞,門窗也殘缺不全。不用瞧也知道裏麵是什麽情形,若瑤不想東行難堪,矮身坐在方才他坐過的竹椅上,一副反客為主的模樣。
東行也不再客氣,返身進屋拎出一把小杌子坐在若瑤身側,笑道:“想必妹妹已喝過茶了,我就不燒水泡茶了。灶不好用,別讓煙火氣熏到你!”
“她太過分了!”沒想到東行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若瑤心中的怒意再也壓不住了。
自然知道若瑤口中的她是誰,東行笑笑並未說話。可抬頭瞧見若瑤眼中的同情,他臉上血色與笑容一起緩緩褪了下去,扭臉看著下了一半的棋麵,半晌才道:“四妹妹現在明白,我那樣對待姑母的苦心了吧,也知道,該對嵐妹妹說什麽了吧!”
若瑤嚅了嚅嘴唇,眸光也黯淡了下去。那天她拿綠檀做例子,勸了鄭雨嵐半晌。鄭雨嵐表麵上像是聽進去了。可她臨走時,那丫頭竟攥著她的手,求自已來看看東行,替她問一句為什麽?
為什麽?這世間哪有許多為什麽?若一切都能說清楚,也不會有那些不圓滿的故事了!
看見東行那一刻,若瑤心中已有了答案,沒想到東行也一眼看穿她的來意。若瑤猛地抓住東行的胳膊,氣道:“你明知嵐丫頭是個死心眼的,你既然認為配不上她,當初為何要招惹她?男子丈夫因為一時困頓就生出退縮的心思,你還配當聖人門徒嗎?科舉,武功哪條路不能出人頭地?庶出的又如何?等你煊赫一時的時候,誰還記著你的出身?今日不同往日,我自忖有些能力也願意幫你的,還有姑母,你不能就這樣傷嵐妹妹的心,你……”
東行靜靜地聽著,麵上忽地現出一抹詭異的笑容,說不出悲喜,便像是在做夢一般迷茫。他緩緩舉起胳膊,把一直藏在袖子裏的手掌平攤到若瑤麵前,若瑤厲聲的指責頓時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