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山莊,並周遭百餘裏方圓,已成荒漠。變起肘腋時,黎山老母與三大菩薩正自慶賀功德完滿,既困聖佛,又試唐僧,便中間有些許因果,也隻待天明就可了斷清白。
唯一有負的,區區天仙荷仙姑而已,不過那又如何?負了也就負了,要說理靈山說去。
本來倒是順遂,隻是那聖佛得仙姑明妃之助,捏訣熔卻菩提,神識複歸紫府之後,不過片刻安穩,又起變故:山莊上下如經萬年而朽,無聲散碎,化為微塵;地脈之下元靈湧動,‘抽’盡方圓百裏地氣,卷起微塵如河入海,盡數投進了聖佛頂‘門’。
老母和諸菩薩急駕雲跳上半空,相顧駭然,隻見下方青山綠水,早已‘抽’成白地,便山石都已風化,一應靈脈,全部枯竭。
憐憐忽指老母驚呼:“頭發!”
幾個看時,那老母原本的滿頭青絲,竟成‘花’白顏‘色’,臉龐也是紅潤不再,眼角有紋如魚尾暗生。
黎山老母內視一陣,慌忙叫道:“快走!快走!”
直奔出千裏地外,老母才喘出口氣來,說道:“好險!這聖佛根腳遠非我等敢能揣測,我不過尋個獸醫治他,想來就算種因,料也算不得什麽,相逢一笑即可泯之。”
愛愛忙問:“那母親方才——?”
老母苦笑道:“那四聖莊是我靈台造化而成,忽然‘抽’成白地,已是傷神,我又循那地脈流向,竟是去了聖佛紫府,那裏正在衍化一方世界,‘抽’走此處地氣,搭建彼處洪荒,猶嫌不夠,又順我神識直汲而來,將我法力偷偷取走,再走得慢些,我這頭發隻怕要和雪一樣白了。”
真真沉‘吟’半晌:“靈台造化,非金仙不得實相,聖佛果位,仍在人仙,緣何擬虛而得實?更‘抽’走這千世界地氣靈力,若他境界高深,豈不是成一界便毀一界?”
老母亦難回答,便道:“既然此間事了,當速回靈山回稟佛祖,由如來定奪。唉,實不知有意調侃,無意種因,竟得了這樣重的果報,自今日起,我便回山潛修,再不涉足三界諸事,以贖已過。”
得智俱生狀態似乎唯係了一瞬,又似乎亙古就未消失。陳諾出境時,仙姑已然清明,‘抽’回香舌,拔出牝戶,默默著衣理帶——周遭百裏,也就隻有這方丈之地,還存有人間的模樣。
陳諾看她麵‘色’,冷漠如常,悲惘再難複見,隱有‘陰’戾生於眉梢,正不知如何開問,卻聽仙姑說道:“你擺著個光豬樣兒惡心哪個?有話路上再說,唐僧一行怕是已先經過了甚遠,再不啟程,那就遲了。”
好吧,你都不哭哭啼啼要我負責,我還怕你作甚?
隻是一路上仙姑靜得可怕,實在被陳諾煩得狠了,才暴怒開口:“問什麽?!那酒就是整壺‘春’‘藥’,你跟喝水一樣,不中算計才叫怪事……我?我喝了麽?不是我!是那個老‘婦’奪舍……為什麽?她欠你因果,拿我身子來還,在菩薩眼中,還不正是我的福緣?”
原來如此,難怪那****突然發‘騷’,魅‘惑’無限,想來不是黎山老母這種過來人,也裝不出那般風情萬種樣子。隻是西邊那群家夥莫不是瘋了?得罪我也就算了,得罪一個‘女’人,還是一個有靠山的‘女’人,將來清算,還會有好果子吃不成!至於靠山,我會告訴她我小弟都是金仙道果了麽?
卻說佛祖聞報,麵‘色’無‘波’無瀾,隻朝觀音菩薩問道:“大士開了前身之目的法眼,這刻可能看到什麽?”
觀音即運靈訣,背後現千手千眼法相,其中一目,熠熠華光,流轉不息,其中所視,投‘射’於前:那聖佛端坐巨龜背上,正回首說話,辯其口形,似乎在說“前麵有山,根接昆侖,頂摩霄漢,是一尊了不得的大神道場,唐僧有福了,我們不如也去沾沾光?”
畫麵突然轉視西方天際,無邊業火起自眼眶,如海如荼,席卷諸天。其間景像,正是西天靈山大雷音寺。
十餘羅漢大怒:“狂妄找死!敢動心中無名,意圖焚我靈山,我等這就去超渡了結了她,消彌禍害,震攝宵小!好教旁人知道俺們雷音寺,不是隨便哪個敢存不敬的!”
如來略一揮手,群憤立平。還是觀音菩薩講理:“荷仙姑自從得了八寶功德金蓮,憶及前塵往事,頗有向佛之心。可惜為了斷四聖莊中因果,借她‘肉’身迎奉聖佛,自此便生恚怒,無名業火,起而有因。”
伏虎羅漢哼道:“你們菩薩辦事,拖泥帶水、手尾不清,實在依靠不得!瞧這架勢,便任那火燒到佛祖麵前,也還是俺釋‘門’理虧,三界諸天,都隻好來看師尊笑話。到時不做別的,見者發塊遮羞布,自個兒捂了臉麵圓寂了罷!”
愛愛已複文殊菩薩法身,聞言駁道:“前者佛祖著迦葉尊者去困聖佛,兼授唐僧《多心經》,卻又如何?師‘門’袈裟丟了不說,靈台還被燒成半瘋半傻,還不是我等前去收拾。此番功德便不圓滿,也絕非有過,佛祖慧眼如炬,容不得你信口雌黃!”
佛祖圓場:“好了好了,爭論這些做什麽?那人已到萬壽山,唐僧這遭劫數,萬不可又被他破解,還得想個法子,展布一二,最好能讓鎮元子與他扛上,那就萬事大吉。”
觀音低頭默算,收法稟道:“人參果樹斷了靈根,孫悟空正往仙山求丹問‘藥’,劫數已成,不怕他破。”
佛祖歎道:“劫行不滿,亦不算劫,隻有唐僧離了五莊觀,這一遭才算完。還要勞煩大士早早醫活那樹,了結完畢,送唐僧上路吧。”
觀音豎掌當‘胸’:“領法旨!”自去南海,備好淨瓶甘‘露’,專等孫猴子上‘門’求‘藥’。
如來這才散了****,令諸羅漢隨‘侍’駕前,指點伏虎尊者道:“你個暴脾‘性’,幾時能改?!平日裏教你們多悟禪心,助生靈台智慧,總是不聽,光顧著練那金身法相。便成就金剛不壞境界,又能如何?那猴子還不是老老實實當了打手保鏢?”
伏虎辯道:“師尊教誨,豈敢不從?隻是我釋‘門’當中,多的是往日闡、截二教高明之士轉投而來,又多授菩薩果位,隱有坐大之虞。俺們師兄弟幾個,實懼深恐,隻好撿速成經糙的金身修練,想的便是就算被他們合夥算計師尊,也有我等抵擋在前,容師尊措手,扳回局勢。”
如來歎道:“果然還是自家子弟親厚!不過我乃聖人,也是一夥子菩薩所能算計的?量他們無能也無膽,我所憂者,唯東邊那幾位而已。至於人間聖佛,且容他張揚,越是張揚,你們便越要隱忍,就是打了左臉,還要送上右臉去,挨‘抽’管夠!”
伏虎奇道:“這是為何?”
如來嘿嘿直笑,說道:“東方人資質福緣遠勝西方,福地‘洞’天也是不計其數,如今寥落成這等模樣,差我靈山難計道裏,你當真個是天命所歸?錯了!要不是我與隱聖竭‘精’殫慮,虎口奪食,他東方還是萬仙來朝,我西天仍舊貧鄙困頓。”
有多思羅漢明了其情,出而讚道:“當年幸虧師尊借鴻均頒下封神榜之機,從中周旋,生生離間了三清二教,引來諸多有緣佛子投效,方成今日之大,其中功業,經史難書!想來對那聖佛,師尊早有處斷,隻是弟子仍舊不明:區區人仙,能記他名姓已是高看,緣何又授佛果,又忍其扈,竟是厚待如此?”
如來道:“此中牽連之深、之遠,便連我都難究其詳,隻知將來無量量滅世末法大劫的變數,就在他的身上,鴻均想要以滅世求重生,我偏就捧出個世外之人,看你如何滅法?”
這種內幕多思聞所未聞,因而發問:“鴻均自從以身合道,便可稱之為“天”,天要滅人,有何難哉?”
如來笑道:“天就是想要滅人,也隻能滅他這一方天下之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所謂滅世,便是去其四九,於冥冥之中、玄玄之外覓求其一。而今“一”就在眼前,他敢滅否?滅了大道難期,不滅天道續存。我等便有了活路,待三界歸統,信仰如一,再來與他周旋,且看天大還是佛大!”
伏虎仍舊‘混’沌不清,問道:“師尊怎知聖佛就是世外的那個“一”呢?莫非他麵‘門’上就寫著個一字?”
如來道:“你這糊途蛋子,這人來曆根腳,以我之能,都難看清,頭裏隻以為是三清作怪遮掩,但那邊傳來消息,並非如此,因而可知這人不在三界六道,不歸五仙五蟲,亦非‘混’世四猴,不屬周天兩間,那不是天外來客,又是什麽?”
唯一有負的,區區天仙荷仙姑而已,不過那又如何?負了也就負了,要說理靈山說去。
本來倒是順遂,隻是那聖佛得仙姑明妃之助,捏訣熔卻菩提,神識複歸紫府之後,不過片刻安穩,又起變故:山莊上下如經萬年而朽,無聲散碎,化為微塵;地脈之下元靈湧動,‘抽’盡方圓百裏地氣,卷起微塵如河入海,盡數投進了聖佛頂‘門’。
老母和諸菩薩急駕雲跳上半空,相顧駭然,隻見下方青山綠水,早已‘抽’成白地,便山石都已風化,一應靈脈,全部枯竭。
憐憐忽指老母驚呼:“頭發!”
幾個看時,那老母原本的滿頭青絲,竟成‘花’白顏‘色’,臉龐也是紅潤不再,眼角有紋如魚尾暗生。
黎山老母內視一陣,慌忙叫道:“快走!快走!”
直奔出千裏地外,老母才喘出口氣來,說道:“好險!這聖佛根腳遠非我等敢能揣測,我不過尋個獸醫治他,想來就算種因,料也算不得什麽,相逢一笑即可泯之。”
愛愛忙問:“那母親方才——?”
老母苦笑道:“那四聖莊是我靈台造化而成,忽然‘抽’成白地,已是傷神,我又循那地脈流向,竟是去了聖佛紫府,那裏正在衍化一方世界,‘抽’走此處地氣,搭建彼處洪荒,猶嫌不夠,又順我神識直汲而來,將我法力偷偷取走,再走得慢些,我這頭發隻怕要和雪一樣白了。”
真真沉‘吟’半晌:“靈台造化,非金仙不得實相,聖佛果位,仍在人仙,緣何擬虛而得實?更‘抽’走這千世界地氣靈力,若他境界高深,豈不是成一界便毀一界?”
老母亦難回答,便道:“既然此間事了,當速回靈山回稟佛祖,由如來定奪。唉,實不知有意調侃,無意種因,竟得了這樣重的果報,自今日起,我便回山潛修,再不涉足三界諸事,以贖已過。”
得智俱生狀態似乎唯係了一瞬,又似乎亙古就未消失。陳諾出境時,仙姑已然清明,‘抽’回香舌,拔出牝戶,默默著衣理帶——周遭百裏,也就隻有這方丈之地,還存有人間的模樣。
陳諾看她麵‘色’,冷漠如常,悲惘再難複見,隱有‘陰’戾生於眉梢,正不知如何開問,卻聽仙姑說道:“你擺著個光豬樣兒惡心哪個?有話路上再說,唐僧一行怕是已先經過了甚遠,再不啟程,那就遲了。”
好吧,你都不哭哭啼啼要我負責,我還怕你作甚?
隻是一路上仙姑靜得可怕,實在被陳諾煩得狠了,才暴怒開口:“問什麽?!那酒就是整壺‘春’‘藥’,你跟喝水一樣,不中算計才叫怪事……我?我喝了麽?不是我!是那個老‘婦’奪舍……為什麽?她欠你因果,拿我身子來還,在菩薩眼中,還不正是我的福緣?”
原來如此,難怪那****突然發‘騷’,魅‘惑’無限,想來不是黎山老母這種過來人,也裝不出那般風情萬種樣子。隻是西邊那群家夥莫不是瘋了?得罪我也就算了,得罪一個‘女’人,還是一個有靠山的‘女’人,將來清算,還會有好果子吃不成!至於靠山,我會告訴她我小弟都是金仙道果了麽?
卻說佛祖聞報,麵‘色’無‘波’無瀾,隻朝觀音菩薩問道:“大士開了前身之目的法眼,這刻可能看到什麽?”
觀音即運靈訣,背後現千手千眼法相,其中一目,熠熠華光,流轉不息,其中所視,投‘射’於前:那聖佛端坐巨龜背上,正回首說話,辯其口形,似乎在說“前麵有山,根接昆侖,頂摩霄漢,是一尊了不得的大神道場,唐僧有福了,我們不如也去沾沾光?”
畫麵突然轉視西方天際,無邊業火起自眼眶,如海如荼,席卷諸天。其間景像,正是西天靈山大雷音寺。
十餘羅漢大怒:“狂妄找死!敢動心中無名,意圖焚我靈山,我等這就去超渡了結了她,消彌禍害,震攝宵小!好教旁人知道俺們雷音寺,不是隨便哪個敢存不敬的!”
如來略一揮手,群憤立平。還是觀音菩薩講理:“荷仙姑自從得了八寶功德金蓮,憶及前塵往事,頗有向佛之心。可惜為了斷四聖莊中因果,借她‘肉’身迎奉聖佛,自此便生恚怒,無名業火,起而有因。”
伏虎羅漢哼道:“你們菩薩辦事,拖泥帶水、手尾不清,實在依靠不得!瞧這架勢,便任那火燒到佛祖麵前,也還是俺釋‘門’理虧,三界諸天,都隻好來看師尊笑話。到時不做別的,見者發塊遮羞布,自個兒捂了臉麵圓寂了罷!”
愛愛已複文殊菩薩法身,聞言駁道:“前者佛祖著迦葉尊者去困聖佛,兼授唐僧《多心經》,卻又如何?師‘門’袈裟丟了不說,靈台還被燒成半瘋半傻,還不是我等前去收拾。此番功德便不圓滿,也絕非有過,佛祖慧眼如炬,容不得你信口雌黃!”
佛祖圓場:“好了好了,爭論這些做什麽?那人已到萬壽山,唐僧這遭劫數,萬不可又被他破解,還得想個法子,展布一二,最好能讓鎮元子與他扛上,那就萬事大吉。”
觀音低頭默算,收法稟道:“人參果樹斷了靈根,孫悟空正往仙山求丹問‘藥’,劫數已成,不怕他破。”
佛祖歎道:“劫行不滿,亦不算劫,隻有唐僧離了五莊觀,這一遭才算完。還要勞煩大士早早醫活那樹,了結完畢,送唐僧上路吧。”
觀音豎掌當‘胸’:“領法旨!”自去南海,備好淨瓶甘‘露’,專等孫猴子上‘門’求‘藥’。
如來這才散了****,令諸羅漢隨‘侍’駕前,指點伏虎尊者道:“你個暴脾‘性’,幾時能改?!平日裏教你們多悟禪心,助生靈台智慧,總是不聽,光顧著練那金身法相。便成就金剛不壞境界,又能如何?那猴子還不是老老實實當了打手保鏢?”
伏虎辯道:“師尊教誨,豈敢不從?隻是我釋‘門’當中,多的是往日闡、截二教高明之士轉投而來,又多授菩薩果位,隱有坐大之虞。俺們師兄弟幾個,實懼深恐,隻好撿速成經糙的金身修練,想的便是就算被他們合夥算計師尊,也有我等抵擋在前,容師尊措手,扳回局勢。”
如來歎道:“果然還是自家子弟親厚!不過我乃聖人,也是一夥子菩薩所能算計的?量他們無能也無膽,我所憂者,唯東邊那幾位而已。至於人間聖佛,且容他張揚,越是張揚,你們便越要隱忍,就是打了左臉,還要送上右臉去,挨‘抽’管夠!”
伏虎奇道:“這是為何?”
如來嘿嘿直笑,說道:“東方人資質福緣遠勝西方,福地‘洞’天也是不計其數,如今寥落成這等模樣,差我靈山難計道裏,你當真個是天命所歸?錯了!要不是我與隱聖竭‘精’殫慮,虎口奪食,他東方還是萬仙來朝,我西天仍舊貧鄙困頓。”
有多思羅漢明了其情,出而讚道:“當年幸虧師尊借鴻均頒下封神榜之機,從中周旋,生生離間了三清二教,引來諸多有緣佛子投效,方成今日之大,其中功業,經史難書!想來對那聖佛,師尊早有處斷,隻是弟子仍舊不明:區區人仙,能記他名姓已是高看,緣何又授佛果,又忍其扈,竟是厚待如此?”
如來道:“此中牽連之深、之遠,便連我都難究其詳,隻知將來無量量滅世末法大劫的變數,就在他的身上,鴻均想要以滅世求重生,我偏就捧出個世外之人,看你如何滅法?”
這種內幕多思聞所未聞,因而發問:“鴻均自從以身合道,便可稱之為“天”,天要滅人,有何難哉?”
如來笑道:“天就是想要滅人,也隻能滅他這一方天下之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所謂滅世,便是去其四九,於冥冥之中、玄玄之外覓求其一。而今“一”就在眼前,他敢滅否?滅了大道難期,不滅天道續存。我等便有了活路,待三界歸統,信仰如一,再來與他周旋,且看天大還是佛大!”
伏虎仍舊‘混’沌不清,問道:“師尊怎知聖佛就是世外的那個“一”呢?莫非他麵‘門’上就寫著個一字?”
如來道:“你這糊途蛋子,這人來曆根腳,以我之能,都難看清,頭裏隻以為是三清作怪遮掩,但那邊傳來消息,並非如此,因而可知這人不在三界六道,不歸五仙五蟲,亦非‘混’世四猴,不屬周天兩間,那不是天外來客,又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