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把自己來自後世的有關瘟疫的記憶,都一條條讓鄭崇儉記錄了下來,整理成冊,首先軍中和陝西這邊,就分發執行。另外,也快馬送回京師,頒行天下,預防瘟疫。


    當然,同時他也給了各級官府一道旨意,就是尋找郎中吳又可。這個人在瘟疫方麵有天賦,在原本的曆史上都能靠自己寫出《瘟疫論》,那麽沒道理在這個位麵上,經過崇禎皇帝的指點,他在瘟疫方麵的成就不會更高!


    第三份奏章,是一份舉薦奏章。


    崇禎皇帝之前的時候,因為《農政全書》,特設農司,專職全國農業生產,提拔獻書的陳子龍為第一任農司員外郎,正六品。張國維獻上《吳中水利全書》,被崇禎皇帝直接提拔入內閣。


    因此,京師那邊在這兩個例子參考下,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堅持,便發給崇禎皇帝定奪這次的事情:江西分宜縣教諭,舉人宋應星獻上《天工開物》一書。


    這本《天工開物》,相信後世很多人都聽說過,就刊印於崇禎十年。當時的時候,宋應星覺得宦途無望,隻是一個教諭而已。因此就潛行雜學。甚至他都在這本《天工開物》的序言中直接就說明了“丐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可他怎麽都沒想到,崇禎十二年初的時候,事情竟然有了轉機,皇帝一道旨意下來,就是要求才。《農政全書》,《吳中水利全書》,這些原本也是被他認為和仕途無關,和他這個《天工開物》差不多的刊物。可是他沒想到,這兩本書竟然受到皇帝如此重視。因此,他就帶了一點期望,也趕往京師,進獻這《天工開物》了。


    崇禎皇帝看過明末的小說,那個時候,就聽說過《天工開物》的名字。此時,他又翻了翻隨奏章一起快遞過來的《天工開物》,不得不說,這本書是對這時候的技術做了一個係統性的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係。


    “不錯,不錯!”崇禎皇帝看著這本《天工開物》,忍不住連聲讚道,“這個宋應星,是我大明之棟梁也,差點就埋沒了!”


    鄭崇儉聽到皇帝評價如此之高,不由得有點好奇,這邊書上到底寫了什麽呢?


    他在想著,崇禎皇帝卻提朱筆在奏章上批複了,賜宋應星同進士出身,仿農司,再新建一個開物司,由宋應星擔任第一任開物司員外郎,正六品。


    如此一來,宋應星原本是個沒品級的不入流小官,一下就提拔成了正六品,而且還隻是舉人出身而已。任何人見到這個任命,都能感覺到皇帝對宋應星的重視!


    崇禎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視,不是因為後世聽說了《天工開物》的名聲。而是他從中看出了宋應星係統地總結科學技術,因此,就想給他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把天工開物再進一步去細化,最好把天工開物的那些細節再深入,追究源頭,再創新改進,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屬於大明特色的科學技術體係。


    放下禦筆,崇禎皇帝心情很好,笑著對心有好奇的鄭崇儉說道:“這個宋應星,在序言中說什麽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嗬嗬,以後朕給他錢,給他衙門,甚至朕都可以親自指點他,希望他不要讓朕失望了!”


    “陛下學富五車,這宋應星要能得陛下指點,想必能有所獲的!”鄭崇儉陪著笑臉回答道,“不知這書,微臣可否一觀?”


    想看書,當然沒問題了!崇禎皇帝當即點點頭,而後自己開始考慮起後世的一些技術,看怎麽適合這個時代的。就比如自己想做得那個事情,或者就讓宋應星來打理,說不定會更好一些。


    他在想著,鄭崇儉已經快速看了起來。而李若璉,也是不著痕跡的移步過去,探頭看看。


    在他的內心,其實是很羨慕那些會做學問的人,寫得好了,不但留名後世不說,還能得皇上賞識,平步青雲。


    這一刻,李若璉的心中不由得也升起一個念頭,自己要不要寫一本怎麽破案,怎麽審訊,怎麽刺探消息的書?


    其實,不止是他有這個念頭,就是鄭崇儉在看完之後,他也有了寫書的念頭了。


    這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皇帝的喜好,能很大的影響大明!


    隨後,崇禎皇帝又看了一封有關這段時間來京師那邊事情的總結奏章,比如,畢懋康已經到京師就職,大明皇家銀行的日常情況,太子的學習情況等等。


    對於這些,他看過就看過了,並沒有特意批複。


    當天傍晚,有快馬疾馳而至,是來稟告說,南邊的李自成賊寇已經躥入河南。


    崇禎皇帝一聽,便立刻下旨,第二天就出發南下。


    已經提出了“均田免賦”的李自成,和其他流賊就有了顯著的區別,算是李自成蛻變的開始。如果換了別人穿越,可能還樂見其成。可關鍵問題是,自己穿越成了大明皇帝,這是來爭民心,奪天下的,必須要盡快滅了他才行。


    與此同時,新任五省總督陳奇瑜已經趕到了襄陽,接替了熊文燦的職位;而熊文燦則在錦衣衛的押解之下,出襄陽去京師。


    陳奇瑜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以勇衛營為基本盤,隨後就傳令諸將到總督行轅商議圍剿流賊一事。


    這道命令到了總兵左良玉這裏後,他並沒有馬上動身,而是猶豫了。


    猶豫的原因沒有別的,因為他怕!


    雖然陳奇瑜好像並沒有處罰他的意思,隻是讓所有將領去商議圍剿流賊而已。但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他怕了!


    之前的時候,皇帝下旨,說援剿總兵祖寬身為大明一方總兵,卻形如流賊,劫掠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枉死,造成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實在是罪不容赦,斬立決,傳首九邊。


    到後來,又有大同總兵王樸,不聽上司,也就是盧象升指揮,私自逃跑;而後又殺良冒功,同樣被皇帝判了斬刑。


    這兩個被殺的總兵所幹的事情,他左良玉全都幹過。按照如今皇帝的脾氣,他不以為,皇帝會高看他一眼,因此而放過了他。


    在原本的曆史上,左良玉這次追剿張獻忠而被伏擊,以至於丟盔棄甲,一敗塗地,他因此被貶官三級,戴罪立功。


    因此,左良玉不管從那個角度來說,都是擔心朝廷要辦他。如果換了以前的話,他並不擔心,因為他第一個是朝中有人,第二個是朝廷能打的軍隊不多,他這個就算一支了。他相信以他的實力,朝廷不敢怎麽樣他。


    然而,前麵已經有兩個總兵被殺,說明皇帝並不會因為軍隊有實力而放過。要不然,王樸的大同軍如何不知道,祖寬那支軍隊,戰鬥力也是不弱的。


    憂心之下,他便召集手下將領議事。


    “如今新任五省總督傳令本帥立刻前去襄陽議事,可本帥擔心出事,你們以為如何?”左良玉看著手下這些將領問道。


    他手下悍將張勇有點疑惑地抱拳問道:“大帥,何以如此擔心?難道朝廷就不怕把我們逼反了麽?”


    左良玉聽了,便把他擔心的原因說了出來。


    之所以這麽坦誠,一是在場的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手下,二是他劫掠地方的事情,都少不了這些手下將領一份。如果朝廷真要嚴懲他左良玉,那麽這些將領也肯定跑不了。


    左良玉說完之後,歎了口氣道:“本來還有侯大人在朝能說句話,可是前幾年被宋之普等奸人奏劾侯大人靡餉誤國而關在監牢,原本楊大人得侯大人之托,對我等也是不錯,可如今,楊大人又被皇上處死,朝中已無人也!”


    他所說得侯大人,指得是東林黨人侯恂,當年正是侯恂在當總督時,收留了因為犯了軍規而被免職的左良玉,並且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提拔他當了副將,也就是副總兵,這才有了左良玉以後領大軍的事情。可以說,侯恂就是左良玉最大的恩主。


    在原本的曆史上,這一次左良玉打了大敗仗,卻能戴罪立功,基本沒有任何影響,也是因為楊嗣昌力保他。不過如今楊嗣昌被殺,朝中就又少了人,就由不得左良玉不擔心了。


    如果不是朝中有人,在原本曆史上,他三番兩次的擁兵自重,不聽調遣,結果都是沒事,而賀人龍後來學他,卻落個被殺下場,這就是區別。


    因此,在場的這些將領聽到左良玉這麽說了之後,不由得都沉默了。他們感覺,這一次的難關,似乎有點難過了。


    忽然,張勇揮手輪了個大圓,情緒有點激動地說道:“他娘的,既然要逼我們,那不如反了算了!我就不信了,朝廷就靠那一萬多勇衛營,還能怎麽了我們吧!”


    很顯然,在他看來,朝廷之所以要治罪他們,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有勇衛營作為依仗了。


    他這麽大逆不道的話說出來,在場的人當中,卻沒有人驚訝,似乎這種話對他們來說,壓根就沒什麽好吃驚的,甚至另外一個將領還馬上附和道:“對,朝廷既要我們打仗,又不給軍餉,我們不去搶,難道還要餓死麽?這樣的朝廷,遲早完蛋,反他娘的拉倒了!”


    給自己找了一個理由,聽著好像很有理的樣子,可是,他卻選擇性的遺忘了,殺良冒功是朝廷逼地麽?大規模地搶掠民女,也是朝廷逼得麽?更不用說擁兵自重,不聽調遣,就打順風仗,不肯打硬仗這些了。


    左良玉聽著手下在嚷嚷,他也沒在意,隻是眼睛掃視著底下這些將領,忽然開口說道:“闖塌天,你什麽意思?”


    闖塌天是個外號,本人名叫劉國能,原是流賊首領之一,也是這一次熊文燦招撫中,投降了朝廷的,歸於左良玉部下。如今張獻忠等人再度造反,他並沒有反,不過張獻忠等人的再次反叛,還是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為很多人懷疑,別的流賊頭子都已經重新造反了,他這個流賊首領,搞不好也想造反。


    此時的他似乎正在想什麽,一時沒有回應,還是左良玉不高興了,又提高了嗓門,重複了一句之後,才讓他回過神來。


    “啊,末將自然聽大帥的!”劉國能連忙抱拳回答道。


    左良玉想著也是這樣,便點頭道:“皇帝昏庸無能,自己管不好大明,就把罪責推卸到我們武夫身上。鎮壓了義軍這麽多年,本帥也算是看清了,這個天下,已經是完了。嗬嗬,皇帝還想著禦駕親征,他以為他是誰啊,領兵打仗,是鬧著玩得事情?第一次出宮門,耍威風吧?大明遲早就是敗在他手中!”


    他這話就更是大逆不道了,同時,也已經表明他的態度。不過在場的這些將領,沒一個感到奇怪。


    左良玉此時就是個光棍了,屬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他的家眷,剛剛在去年末的時候,當他領親信軍隊離開時,被剩下的軍卒鬧了兵變,把他全家給滅了門。u看書.uanshuco


    此時,他說了一通之後,看到手下人的神色,心中滿意,便提高了嗓門道:“既然皇帝無道,對我等無情,那就休怪左某不義了。豁出這條命,敢把皇帝拉下馬。諸位兄弟,以後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搏一把大的。皇帝這個雛兒來領軍,必定糟蹋朝廷為數不多的精銳。我們就和八大天王他們聯合起來,一起滅了這皇帝,奪了天下如何?”


    很顯然,他們這些領兵打仗的,才不相信皇帝第一次領兵打仗,能打什麽好仗!


    “哈哈,以後說不定大帥就是新朝太祖,我們都是開國元勳了!”張勇也是哈哈大笑,第一個讚同。


    其他人聽了,也都是附和。


    見此情況,左良玉忽然臉一冷喝道:“既然如此,我等就拿軍中監軍祭旗,闖塌天?”


    “小的在!”劉國能一聽,連忙候命道。


    左良玉看著他,命令道:“你立刻替本帥聯係黃虎、曹操他們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竊聽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崇禎竊聽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