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到底是什麽?這個問題困擾了幸存者很久。
在張曉重生前的那個末世裏,許多人一直在尋找答案。
起先,人們以為喪屍是活動的屍體,所以肯定會遵循大自然的守則腐爛瓦解。實在不行,大可以不去招惹它們,找個安全的地方熬上幾個禮拜,這些行屍走肉也就化為一塚白骨了。結果,事態的發展卻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喪屍不但沒有被各類細菌分解殆盡,其腐爛速度反而越來越慢,甚至徹底停止了,直接導致這些吃人的怪物如同不死蟑螂般遍布四處。
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末日病毒的研究日益加深,活死人的真相終於慢慢浮出水麵。
對此,鬆樹穀基地的局域網裏儲存著一整套科普材料,公開供人查閱,張曉大致瀏覽過相關信息,但印象不深,那的確不是什麽令人精神愉悅的讀物。
不過,關於喪屍究竟是如何追逐獵物的部分,她倒看得十分仔細,這畢竟是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知道喪屍的“狩獵規律”比學習它們的“生理奧秘”要實用得多。理論知識加上進入基地前的實戰經驗,使張曉對活死人有了更為係統的認知,起碼有一件事她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喪屍裏沒有瞎子,除非它的眼球被物理破壞了。
所以,剛才從張曉麵前晃過的那頭五官俱全的活死人根本沒理由無視她。
這又是什麽蹊蹺?張曉苦笑,她最近遭遇的怪事實在太多了。
抱著探究的心理,張曉特地倚在窗前觀察了一陣,隨即發現這樣的喪屍還不在少數,那些沒有把視線轉向舷窗的暫且不提,但凡與張曉撞了個正臉的,竟沒一頭停留腳步。
自從視力恢複,張曉忙於搜查船艙、考慮出路,倒是一直沒怎麽關注外麵走來走去的怪物。要不是為了撬彈頭,她也不會故意往玻璃旁邊湊,誰知這一湊,居然又讓她湊出了怪事一樁。
張曉現在頗有點虱子多了不癢的感覺,表達驚訝的神經都快麻木了。她冷靜地設想了幾種可能性,類似單向玻璃之類,都被立刻否決了――之前明明有一頭喪屍衝自己張牙舞爪,想要破窗而入,不正說明外麵肯定能看到裏麵嗎?
琢磨半天,推測不出合理的答案,張曉便習慣性地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揭過不提了。
這反正不是什麽壞事,她巴不得遊輪裏的喪屍都當她不存在呢。
張曉天生心寬,主觀上,凡事總往好的方麵設想,客觀上,卻又會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所以十年末世,她和姚遠有驚無險地熬了下來,心理狀態沒有崩潰,便是得益於這種不會鑽牛角尖的個性。如今再世重生,張曉骨子裏的脾氣卻還是一模一樣的,倘若換個稍微悲觀一點的人,都未必能對她目前的困境泰然處之。這一點,倒是和庫伯的邏輯很像――坦然接受現實吧,因為現實無法改變。
眼下,迎著如水月光,張曉已經完全恢複了一臉淡定。
她倚著舷窗繼續觀察了一會,見沒什麽特殊發現,便坐回到沙發床上,和牧羊犬各自占據海綿墊的一邊,漸漸沉入了夢鄉。
翌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張曉就睜開了眼睛。
進入她視野的第一幅畫麵,是一隻肥碩的海鷗,掠過低空,剛好停留在窗戶外的船舷上,一邊左顧右盼,一邊梳理羽毛,顯得很是愜意。不一會兒,一頭路過的喪屍打破了寧靜,踉蹌著撲上前去,想要抓住這隻油水不錯的大鳥。受到驚嚇的海鷗連忙呼扇了幾下翅膀,留下三根翩然飄落的羽毛,炮彈似的紮進了泛著微光的黎明天色中。欄杆旁,捕獵失敗的喪屍沒能刹住慣性,差點一頭栽進大海裏。(.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張曉掰著壓縮幹糧看完這一幕,內心隻有一個感受――真不知道這隻肥鳥平時上哪找吃的。
末日病毒爆發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植物病變早就擴散開來,那隻海鷗居然依舊膘肥體壯,可見夥食不錯。或許遼闊的大海中還有可供食用的魚類吧,也說不定哪座遠離陸地的孤島上生長著大量的幸存植物,有翅膀的飛鳥能找到,沒了導航設備的人類卻隻能望洋興歎了。
失去科技武裝的人類連一隻鳥都不如啊,張曉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
她掰開餅幹,分給大狗一部分,然後把自己那部分細嚼慢咽地吞下,又喝了一捧涼水,抹了把臉,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撬開彈頭、晾曬火藥上。她記得,這是製造炸彈的第一步,需要把發射藥置於高溫中暴露一段時間,讓裏麵控製燃燒速度的物質揮發一部分,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
整個上午,便在單調的刮蹭底火和鑿擊彈頭的聲音中度過了。
到了下午,麵向西邊的舷窗終於等來了陽光,張曉連忙將火藥平鋪在窗前的地板上,用這種方式進行晾曬。船艙裏的溫度始終維持在二十度左右,哪怕被太陽直射,也感覺不到氣溫的升高,可見遊輪的隔熱性極佳,雖然舒適宜人,卻並不適合雜質揮發,張曉隻能采取這種看似有點極端的方法。其實也談不上特別危險,冬天的陽光還不至於直接引燃火藥,除非中間加上一片凸透鏡,相信沒人會拿放大鏡做窗戶,這一點大可不必擔心。
話雖如此,行事小心的張曉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用自己的身體遮住舷窗,讓地上的火藥降降溫。反複折騰到夕陽即將斜落海平麵時,她才把發射藥悉數收進了餅幹袋裏。
製作炸彈的過程並不複雜,真正費事的反而是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等明天太陽一出來,就能著手開工了。對此張曉十分滿意,一切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後天,便是她炸開玻璃,離開船艙的日子。
望著舷窗外的如血殘陽,張曉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她拍拍指尖殘留的火藥,轉身走進了廁所,打算衝洗一下雙手,然後吃完今天剩餘的幹糧。經過這幾日調理,她的體力明顯好轉了許多,最遲再過兩天,便能恢複巔峰狀態的六、七成,跟她自己比或許不夠看,但若是跟普通人比,已經足夠應付諸多狀況了。畢竟很少有人會每天進行數個小時的體能訓練,喪心病狂地兩年如一日。
張曉在廁所裏洗完手,低頭望向腳下的地麵,果然又讓她看到了稀奇古怪的一幕。
整整一天,牧羊犬在張曉的命令下,一直老老實實地遠離火藥,撒尿也改在了廁所裏進行。可衛生間的地板一如既往的幹燥,不僅沒有水漬,連一丁點尿騷味都聞不到。
會吸水的地板暫且不提,這個嗅覺問題卻令張曉十分困惑。一開始發現自己聞不到臭味時,她以為是鼻子出了毛病,結果每次啃餅幹的時候,壓縮幹糧的香味還是一個勁地往鼻腔裏竄,哪像半點失去嗅覺的樣子?這不得不讓張曉倍感蹊蹺,她唯一能想到的答案是――船艙的地板除了吸水,還可以除臭。
這個念頭一出現,立刻被張曉發散思維了,連帶著引出了許多先前未曾注意到的不合理現象。
首先,這間船艙沒有任何類似通風口的裝置,是如何確保空氣流通的?在一個如此密閉的環境中,雖然談不上徹底隔絕空氣,但時間久了,氣味肯定十分難聞。可張曉帶著一隻拉屎拉尿的大狗,半個月過去了,屋子裏硬是一點異味沒有。
其次,既然不存在通風口,自然也沒有可供暖氣出入的渠道,那這間船艙究竟是如何維持恒溫的呢?澳洲是一個晝夜溫差極大的國家,如果僅僅隻靠建築本身的隔熱功能,根本不足以讓一間屋子二十四小時舒適宜人,更別提這是一艘暴露在海天之間的遊輪了。
想著這些,張曉不禁看了眼“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馬桶和洗麵台,越發感到這裏的一切都離自己的常識太遠了。
帶著又一個謎團走出廁所,張曉稍一扭頭便瞅見了那隻每到傍晚必來拍窗的男性喪屍。這位老兄或許是唯一一位對船艙感興趣的活死人了,難怪牧羊犬跟它比較熟,除了它,其他喪屍基本隻是路過,露臉時間不超過十秒鍾,也就跟群眾演員的待遇差不多吧。
張曉瞥了眼大狗,見它正窩在沙發床的陰影處,專心致誌地啃餅幹,麵對食物誘惑,一點也不想搭理外麵那位“老朋友”。
一絲笑意牽起嘴角,張曉被牧羊犬的舉動逗樂了,不過這絲笑容幾乎瞬間就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驚愕。
下一秒,張曉兩、三步衝到窗前,皺起了眉頭,一個巨大的疑問在她心中不停盤旋――她剛才一直在廁所裏,大狗又隱匿在陰影處,這頭喪屍為何還是瘋了似的拍打舷窗?它看到了什麽?
凝視著莫名發狂的喪屍,張曉越來越感到有什麽地方不對勁,這種不對勁比船艙裏的任何異狀都令她不安,可她始終說不上來究竟哪裏出了問題。直到這頭喪屍在她的注視下突然轉身離開,向著昨天消失的那個死角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步伐緩緩走去,張曉才如遭雷擊,隻覺得一股滲人寒意頓時順著脊梁爬上頭頂,凍得她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一模一樣!一模一樣!
在張曉重生前的那個末世裏,許多人一直在尋找答案。
起先,人們以為喪屍是活動的屍體,所以肯定會遵循大自然的守則腐爛瓦解。實在不行,大可以不去招惹它們,找個安全的地方熬上幾個禮拜,這些行屍走肉也就化為一塚白骨了。結果,事態的發展卻大大出乎人們的預料,喪屍不但沒有被各類細菌分解殆盡,其腐爛速度反而越來越慢,甚至徹底停止了,直接導致這些吃人的怪物如同不死蟑螂般遍布四處。
後來,隨著科學家們對末日病毒的研究日益加深,活死人的真相終於慢慢浮出水麵。
對此,鬆樹穀基地的局域網裏儲存著一整套科普材料,公開供人查閱,張曉大致瀏覽過相關信息,但印象不深,那的確不是什麽令人精神愉悅的讀物。
不過,關於喪屍究竟是如何追逐獵物的部分,她倒看得十分仔細,這畢竟是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內容,知道喪屍的“狩獵規律”比學習它們的“生理奧秘”要實用得多。理論知識加上進入基地前的實戰經驗,使張曉對活死人有了更為係統的認知,起碼有一件事她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喪屍裏沒有瞎子,除非它的眼球被物理破壞了。
所以,剛才從張曉麵前晃過的那頭五官俱全的活死人根本沒理由無視她。
這又是什麽蹊蹺?張曉苦笑,她最近遭遇的怪事實在太多了。
抱著探究的心理,張曉特地倚在窗前觀察了一陣,隨即發現這樣的喪屍還不在少數,那些沒有把視線轉向舷窗的暫且不提,但凡與張曉撞了個正臉的,竟沒一頭停留腳步。
自從視力恢複,張曉忙於搜查船艙、考慮出路,倒是一直沒怎麽關注外麵走來走去的怪物。要不是為了撬彈頭,她也不會故意往玻璃旁邊湊,誰知這一湊,居然又讓她湊出了怪事一樁。
張曉現在頗有點虱子多了不癢的感覺,表達驚訝的神經都快麻木了。她冷靜地設想了幾種可能性,類似單向玻璃之類,都被立刻否決了――之前明明有一頭喪屍衝自己張牙舞爪,想要破窗而入,不正說明外麵肯定能看到裏麵嗎?
琢磨半天,推測不出合理的答案,張曉便習慣性地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揭過不提了。
這反正不是什麽壞事,她巴不得遊輪裏的喪屍都當她不存在呢。
張曉天生心寬,主觀上,凡事總往好的方麵設想,客觀上,卻又會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所以十年末世,她和姚遠有驚無險地熬了下來,心理狀態沒有崩潰,便是得益於這種不會鑽牛角尖的個性。如今再世重生,張曉骨子裏的脾氣卻還是一模一樣的,倘若換個稍微悲觀一點的人,都未必能對她目前的困境泰然處之。這一點,倒是和庫伯的邏輯很像――坦然接受現實吧,因為現實無法改變。
眼下,迎著如水月光,張曉已經完全恢複了一臉淡定。
她倚著舷窗繼續觀察了一會,見沒什麽特殊發現,便坐回到沙發床上,和牧羊犬各自占據海綿墊的一邊,漸漸沉入了夢鄉。
翌日,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張曉就睜開了眼睛。
進入她視野的第一幅畫麵,是一隻肥碩的海鷗,掠過低空,剛好停留在窗戶外的船舷上,一邊左顧右盼,一邊梳理羽毛,顯得很是愜意。不一會兒,一頭路過的喪屍打破了寧靜,踉蹌著撲上前去,想要抓住這隻油水不錯的大鳥。受到驚嚇的海鷗連忙呼扇了幾下翅膀,留下三根翩然飄落的羽毛,炮彈似的紮進了泛著微光的黎明天色中。欄杆旁,捕獵失敗的喪屍沒能刹住慣性,差點一頭栽進大海裏。(.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張曉掰著壓縮幹糧看完這一幕,內心隻有一個感受――真不知道這隻肥鳥平時上哪找吃的。
末日病毒爆發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植物病變早就擴散開來,那隻海鷗居然依舊膘肥體壯,可見夥食不錯。或許遼闊的大海中還有可供食用的魚類吧,也說不定哪座遠離陸地的孤島上生長著大量的幸存植物,有翅膀的飛鳥能找到,沒了導航設備的人類卻隻能望洋興歎了。
失去科技武裝的人類連一隻鳥都不如啊,張曉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
她掰開餅幹,分給大狗一部分,然後把自己那部分細嚼慢咽地吞下,又喝了一捧涼水,抹了把臉,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撬開彈頭、晾曬火藥上。她記得,這是製造炸彈的第一步,需要把發射藥置於高溫中暴露一段時間,讓裏麵控製燃燒速度的物質揮發一部分,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
整個上午,便在單調的刮蹭底火和鑿擊彈頭的聲音中度過了。
到了下午,麵向西邊的舷窗終於等來了陽光,張曉連忙將火藥平鋪在窗前的地板上,用這種方式進行晾曬。船艙裏的溫度始終維持在二十度左右,哪怕被太陽直射,也感覺不到氣溫的升高,可見遊輪的隔熱性極佳,雖然舒適宜人,卻並不適合雜質揮發,張曉隻能采取這種看似有點極端的方法。其實也談不上特別危險,冬天的陽光還不至於直接引燃火藥,除非中間加上一片凸透鏡,相信沒人會拿放大鏡做窗戶,這一點大可不必擔心。
話雖如此,行事小心的張曉還是每隔一段時間就用自己的身體遮住舷窗,讓地上的火藥降降溫。反複折騰到夕陽即將斜落海平麵時,她才把發射藥悉數收進了餅幹袋裏。
製作炸彈的過程並不複雜,真正費事的反而是這些前期準備工作,如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等明天太陽一出來,就能著手開工了。對此張曉十分滿意,一切都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後天,便是她炸開玻璃,離開船艙的日子。
望著舷窗外的如血殘陽,張曉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她拍拍指尖殘留的火藥,轉身走進了廁所,打算衝洗一下雙手,然後吃完今天剩餘的幹糧。經過這幾日調理,她的體力明顯好轉了許多,最遲再過兩天,便能恢複巔峰狀態的六、七成,跟她自己比或許不夠看,但若是跟普通人比,已經足夠應付諸多狀況了。畢竟很少有人會每天進行數個小時的體能訓練,喪心病狂地兩年如一日。
張曉在廁所裏洗完手,低頭望向腳下的地麵,果然又讓她看到了稀奇古怪的一幕。
整整一天,牧羊犬在張曉的命令下,一直老老實實地遠離火藥,撒尿也改在了廁所裏進行。可衛生間的地板一如既往的幹燥,不僅沒有水漬,連一丁點尿騷味都聞不到。
會吸水的地板暫且不提,這個嗅覺問題卻令張曉十分困惑。一開始發現自己聞不到臭味時,她以為是鼻子出了毛病,結果每次啃餅幹的時候,壓縮幹糧的香味還是一個勁地往鼻腔裏竄,哪像半點失去嗅覺的樣子?這不得不讓張曉倍感蹊蹺,她唯一能想到的答案是――船艙的地板除了吸水,還可以除臭。
這個念頭一出現,立刻被張曉發散思維了,連帶著引出了許多先前未曾注意到的不合理現象。
首先,這間船艙沒有任何類似通風口的裝置,是如何確保空氣流通的?在一個如此密閉的環境中,雖然談不上徹底隔絕空氣,但時間久了,氣味肯定十分難聞。可張曉帶著一隻拉屎拉尿的大狗,半個月過去了,屋子裏硬是一點異味沒有。
其次,既然不存在通風口,自然也沒有可供暖氣出入的渠道,那這間船艙究竟是如何維持恒溫的呢?澳洲是一個晝夜溫差極大的國家,如果僅僅隻靠建築本身的隔熱功能,根本不足以讓一間屋子二十四小時舒適宜人,更別提這是一艘暴露在海天之間的遊輪了。
想著這些,張曉不禁看了眼“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馬桶和洗麵台,越發感到這裏的一切都離自己的常識太遠了。
帶著又一個謎團走出廁所,張曉稍一扭頭便瞅見了那隻每到傍晚必來拍窗的男性喪屍。這位老兄或許是唯一一位對船艙感興趣的活死人了,難怪牧羊犬跟它比較熟,除了它,其他喪屍基本隻是路過,露臉時間不超過十秒鍾,也就跟群眾演員的待遇差不多吧。
張曉瞥了眼大狗,見它正窩在沙發床的陰影處,專心致誌地啃餅幹,麵對食物誘惑,一點也不想搭理外麵那位“老朋友”。
一絲笑意牽起嘴角,張曉被牧羊犬的舉動逗樂了,不過這絲笑容幾乎瞬間就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驚愕。
下一秒,張曉兩、三步衝到窗前,皺起了眉頭,一個巨大的疑問在她心中不停盤旋――她剛才一直在廁所裏,大狗又隱匿在陰影處,這頭喪屍為何還是瘋了似的拍打舷窗?它看到了什麽?
凝視著莫名發狂的喪屍,張曉越來越感到有什麽地方不對勁,這種不對勁比船艙裏的任何異狀都令她不安,可她始終說不上來究竟哪裏出了問題。直到這頭喪屍在她的注視下突然轉身離開,向著昨天消失的那個死角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步伐緩緩走去,張曉才如遭雷擊,隻覺得一股滲人寒意頓時順著脊梁爬上頭頂,凍得她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一模一樣!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