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指點迷津
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複橫跳 作者:紅色小雨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愧是曆史上能成為皇帝的男人,這記憶力,這表達能力,便是放在現代社會同齡的孩子裏,也是穩居前列的。
李二吃驚看向陳遠:“真的,賢弟,還在研究造紙的事情?”
陳遠吃了塊魚肉,是真不錯,不出意外,這應該不是李二手藝好,而是魚本身的品質高。
而眾所周知,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技巧。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烹飪技巧。
聞言笑著說道:“早沒研究了啊,不過造紙產生的汙染,說了不怕秦兄笑話,我是真的怕。”
“有那麽嚴重嗎?”
造紙的事情李二很上心,陳遠一再提醒的廢水處理,他也沒落下。
可因為沒經曆過,沒看見過,對於造紙廢水到底能造成怎樣的危害,他其實沒有清晰的概念。
陳遠認真說道:“隻會比秦兄想象的更加嚴重,所以在我的家鄉,不光造紙廠,幾乎所有的工廠,都要求廢水處理,否則就將麵臨巨額罰款,甚至直接關停。”
李二點頭:“那想必就是很嚴重了。”
說完又笑起來:“那這廢水,真的還能用來種蘑菇,製造肥料?”
“不止呢,不光現在吃的蘑菇,連香菇,銀耳,都能種。”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長樂又適時說道。
“銀耳?”李二有點迷。
香菇他知道,因為陳遠燉雞經常用,說白了就是蕈的一種,有獨特的香味,相比眼下吃的這種更為難得。
可銀耳,還真沒聽過。
這時李泰搶答道:“這個孩兒知道,就是白木耳。”
“什麽,白木耳?”
“意思是,白木耳也能種?”
李二頓時又不淡定了,盡管這似乎也不值得奇怪,畢竟那是一個能把人送上月球的年代。
陳遠擺手笑道:“秦兄可別聽他們瞎說,香菇銀耳雖然也能種,可跟造紙實在是沒什麽關係。
這事就是永嘉跟長樂兩人閑著無聊弄出來的,應該是成了,秦兄若有閑暇,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說完又道:“主要還是那天秦兄走後,小弟發現廢水實在是有點多了,不論存放還是濃縮都很不容易。
所以就在簡單的處理之後,嚐試用來種蘑菇,製造肥料。
此外,製作磚胚,濕煤,拌混凝土,燒水泥,但凡能用上的地方,都用這些廢水。”
不知不覺,又扯到造紙的事情上了。
李二聽得很認真,時不時也提出一些問題,李承乾三兄弟聽著,少有插嘴,永嘉跟長樂,則一邊充當聽眾,一邊布菜盛湯。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湯不錯,端的是鮮美。
菜也行,就連那對於很多人來說堪稱地獄級別的剁椒魚頭,也是嘴上不要,身體誠實。
最後聊著聊著,又聊到了養魚的事情上。
李二來了口冰鎮葡萄酒壓驚,問道:“這個季節放養魚苗,會不會太晚了些?”
“不會。”陳遠一樣辣得滿頭大汗,不過還是停不下來:“其實秋天才好。
秋天,新陳代謝降低,生物對營養能量的攝入需求減弱,這樣成活率高。
種樹也一樣,秋冬季節種,成活率高,同時適應環境,積蓄能量,等春天一到,直接進入生長狀態,比春天強。”
聽起來似乎有些強詞奪理,離經叛道,但實際上是事實。
事實就是,種樹,養魚,秋冬季節投放種苗都更加合適。
因為魚苗更充足的時間適應環境,苗木有更充足的時間愈合傷口。
反而是春天,看似萬物生長,實際上細菌微生物繁殖也在提速,生物新陳代謝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急劇攀升,由此而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成活率降低。
之所以很多東西都放在春天,很多時候其實不是技術上的選擇,而是市場跟習慣在左右。
就好像魚。
就國人的習慣來說,捕魚肯定是在冬天接近年關的時候,沒可能秋天就捕了。
這樣一來,下魚苗便往往隻能放在春天。
這些東西也沒人懂,連永嘉都是頭一次聽說,所以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
便連不遠處聽到的親兵們,都禁不住豎大拇指,暗道公爺就是公爺,這博學程度,比那些所謂的大儒強多了。
起碼說的都是人話,有道理,能聽明白。
原本也就這意思。
畢竟一切都隻是意外,李二過來,不過適逢其會,並沒有特別的目的。
不曾想,忽然李承乾說道:“爹,老師發明了一種養魚之法,孩兒想了一路,覺得此法若推行,或可有一定的防澇之效。”
“養魚之法,防澇?”李二頓時就來精神了,興致勃勃道:“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個養法,居然還能防澇?”
李承乾便把事情都說了,開口之前,也征得了陳遠的同意。
這時也都挺意外的。
包括陳遠,因為他也沒想那麽多,他就是養個魚,順便解答一下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已。
可仔細想,是有道理的啊!
養魚,就要挖塘,就要蓄水,那不光防澇,必要的時候,還能防旱呢!
這要真能形成規模,大的天災或許還是躲不過,可一般的,沒準就構不成威脅了。
而在此之外,還能得到珍貴的魚,簡直就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李二便拍大腿,舉杯笑道:“好,好啊,若此法可行,賢弟又為我大唐之繁榮興盛立一大功,百姓自由吃魚,亦指日可待,來,愚兄敬賢弟一杯。”
“過獎過獎,這可是做學生的想出來的,跟我這個當老師的打不著。”
陳遠笑著舉杯,飲酒吃菜之餘,又把這三兄弟誇了一遍,如此,氣氛就更好了。
待到酒飽飯足,叮囑勉勵了兒子們幾句,又若有若無看了長樂兩眼,李二帶著幾尾活魚離去。
此後不久,汽笛長鳴,漁船又動起來。
這個時候沒別的任務,就是撒網,捕撈魚苗。
效率就不用說了。
現代社會的漁船,一千四百年前的漁業資源,論收獲,比海裏都多。
真就大魚多如狗,王八遍地走。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事又沒那麽容易,因為魚苗需要篩選,不能什麽都往魚塘裏放,然後得保證魚苗送回去都是活的,不能都死半路上了,所以還是忙活了兩天,來來回回好些次。
村裏也因此得了實惠,不但有大量便宜魚蝦可買,還有好些大魚活魚王八送往長安售賣。
這個時候,父母和沈馨一家的海外度假之旅,也正式畫上句點。
李二吃驚看向陳遠:“真的,賢弟,還在研究造紙的事情?”
陳遠吃了塊魚肉,是真不錯,不出意外,這應該不是李二手藝好,而是魚本身的品質高。
而眾所周知,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技巧。
甚至可能都不需要烹飪技巧。
聞言笑著說道:“早沒研究了啊,不過造紙產生的汙染,說了不怕秦兄笑話,我是真的怕。”
“有那麽嚴重嗎?”
造紙的事情李二很上心,陳遠一再提醒的廢水處理,他也沒落下。
可因為沒經曆過,沒看見過,對於造紙廢水到底能造成怎樣的危害,他其實沒有清晰的概念。
陳遠認真說道:“隻會比秦兄想象的更加嚴重,所以在我的家鄉,不光造紙廠,幾乎所有的工廠,都要求廢水處理,否則就將麵臨巨額罰款,甚至直接關停。”
李二點頭:“那想必就是很嚴重了。”
說完又笑起來:“那這廢水,真的還能用來種蘑菇,製造肥料?”
“不止呢,不光現在吃的蘑菇,連香菇,銀耳,都能種。”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長樂又適時說道。
“銀耳?”李二有點迷。
香菇他知道,因為陳遠燉雞經常用,說白了就是蕈的一種,有獨特的香味,相比眼下吃的這種更為難得。
可銀耳,還真沒聽過。
這時李泰搶答道:“這個孩兒知道,就是白木耳。”
“什麽,白木耳?”
“意思是,白木耳也能種?”
李二頓時又不淡定了,盡管這似乎也不值得奇怪,畢竟那是一個能把人送上月球的年代。
陳遠擺手笑道:“秦兄可別聽他們瞎說,香菇銀耳雖然也能種,可跟造紙實在是沒什麽關係。
這事就是永嘉跟長樂兩人閑著無聊弄出來的,應該是成了,秦兄若有閑暇,不妨前往一探究竟。”
說完又道:“主要還是那天秦兄走後,小弟發現廢水實在是有點多了,不論存放還是濃縮都很不容易。
所以就在簡單的處理之後,嚐試用來種蘑菇,製造肥料。
此外,製作磚胚,濕煤,拌混凝土,燒水泥,但凡能用上的地方,都用這些廢水。”
不知不覺,又扯到造紙的事情上了。
李二聽得很認真,時不時也提出一些問題,李承乾三兄弟聽著,少有插嘴,永嘉跟長樂,則一邊充當聽眾,一邊布菜盛湯。
<a href="http://m.xiaoshutingapp.com" id="wzsy">xiaoshutingapp.com</a>
湯不錯,端的是鮮美。
菜也行,就連那對於很多人來說堪稱地獄級別的剁椒魚頭,也是嘴上不要,身體誠實。
最後聊著聊著,又聊到了養魚的事情上。
李二來了口冰鎮葡萄酒壓驚,問道:“這個季節放養魚苗,會不會太晚了些?”
“不會。”陳遠一樣辣得滿頭大汗,不過還是停不下來:“其實秋天才好。
秋天,新陳代謝降低,生物對營養能量的攝入需求減弱,這樣成活率高。
種樹也一樣,秋冬季節種,成活率高,同時適應環境,積蓄能量,等春天一到,直接進入生長狀態,比春天強。”
聽起來似乎有些強詞奪理,離經叛道,但實際上是事實。
事實就是,種樹,養魚,秋冬季節投放種苗都更加合適。
因為魚苗更充足的時間適應環境,苗木有更充足的時間愈合傷口。
反而是春天,看似萬物生長,實際上細菌微生物繁殖也在提速,生物新陳代謝需要消耗的能量也急劇攀升,由此而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成活率降低。
之所以很多東西都放在春天,很多時候其實不是技術上的選擇,而是市場跟習慣在左右。
就好像魚。
就國人的習慣來說,捕魚肯定是在冬天接近年關的時候,沒可能秋天就捕了。
這樣一來,下魚苗便往往隻能放在春天。
這些東西也沒人懂,連永嘉都是頭一次聽說,所以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
便連不遠處聽到的親兵們,都禁不住豎大拇指,暗道公爺就是公爺,這博學程度,比那些所謂的大儒強多了。
起碼說的都是人話,有道理,能聽明白。
原本也就這意思。
畢竟一切都隻是意外,李二過來,不過適逢其會,並沒有特別的目的。
不曾想,忽然李承乾說道:“爹,老師發明了一種養魚之法,孩兒想了一路,覺得此法若推行,或可有一定的防澇之效。”
“養魚之法,防澇?”李二頓時就來精神了,興致勃勃道:“快說說,到底是怎麽個養法,居然還能防澇?”
李承乾便把事情都說了,開口之前,也征得了陳遠的同意。
這時也都挺意外的。
包括陳遠,因為他也沒想那麽多,他就是養個魚,順便解答一下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已。
可仔細想,是有道理的啊!
養魚,就要挖塘,就要蓄水,那不光防澇,必要的時候,還能防旱呢!
這要真能形成規模,大的天災或許還是躲不過,可一般的,沒準就構不成威脅了。
而在此之外,還能得到珍貴的魚,簡直就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
李二便拍大腿,舉杯笑道:“好,好啊,若此法可行,賢弟又為我大唐之繁榮興盛立一大功,百姓自由吃魚,亦指日可待,來,愚兄敬賢弟一杯。”
“過獎過獎,這可是做學生的想出來的,跟我這個當老師的打不著。”
陳遠笑著舉杯,飲酒吃菜之餘,又把這三兄弟誇了一遍,如此,氣氛就更好了。
待到酒飽飯足,叮囑勉勵了兒子們幾句,又若有若無看了長樂兩眼,李二帶著幾尾活魚離去。
此後不久,汽笛長鳴,漁船又動起來。
這個時候沒別的任務,就是撒網,捕撈魚苗。
效率就不用說了。
現代社會的漁船,一千四百年前的漁業資源,論收獲,比海裏都多。
真就大魚多如狗,王八遍地走。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事又沒那麽容易,因為魚苗需要篩選,不能什麽都往魚塘裏放,然後得保證魚苗送回去都是活的,不能都死半路上了,所以還是忙活了兩天,來來回回好些次。
村裏也因此得了實惠,不但有大量便宜魚蝦可買,還有好些大魚活魚王八送往長安售賣。
這個時候,父母和沈馨一家的海外度假之旅,也正式畫上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