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已經修改完成,可以訂閱了。
不參考當時的環境就直接討論祖製的正確與否,這種行為完全就是耍流氓。
大明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北元朝廷依舊能夠威脅到大明的安全,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也趁火打劫,對大明沿海進行劫掠,這才有了朱元璋版本的《禁外藩交通令》。
不禁海還能怎麽樣?
蒙元北遁的時候可是把中原堂口的真金白銀全部打包帶走,逼得朱元璋隻能搞出來寶鈔以代替金銀的交易,當時的大明不說是窮成狗吧,起碼也能說得上是窮的讓人心疼。
著名的馬抄同學曾經說過,用錢創造快樂,沒錢還玩個雞兒——打仗打的就是錢,有錢才會有兵,有錢才會有武器,有錢才能有後勤,要錢沒有要骨頭倒是有一把的大明既想徹底幹死北元,又想杜絕倭寇的騷擾,另外還要應對逃往海島或鄰近海國的張士誠、方國珍,最省錢的辦法當然就是搞禁海。
朱元璋同學“片板不許入海”的禁令,除了防止臨海居民與不願歸順的“逆賊”相通相濟,同時也是特意針對某些假倭,算得上是一種臨時性的軍令,由此捎帶影響到的海洋貿易也隻是暫時性的隻進不出,外國來明貿易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包括徐達北伐並鎮守燕京時所需要的糧草物資也是大多依靠海運。
到了永樂年間以後,北元已經無法對大明形成威脅,草原上剛剛崛起不久的瓦剌、韃靼更是時不時的被朱老四打上門去,這時候的矮矬子還想跑來打秋風,結果就隻能是再一次被教做人。
永樂二年八月,因倭寇又一次跑來劫掠南直隸以及江浙沿海,朱老四一怒之下幹脆讓鄭和去跟倭國交涉:“你去告訴倭酋,如果他不能好好約束手下,朕不介意替他管教管教!”
順便說一句,倭酋這個稱號並沒有瞧不起矮矬子們的意思,因為從漢代開始,光武帝劉秀就封過委奴國王,讓他統治全部倭人,而朱老四身為大明皇帝,也根本不知道現在那些矮矬子們究竟歸誰管,於是乎幹脆就創造出了倭酋這麽個稱呼。
眾所周知,鄭和鄭公公雖然是個太監,但是這位爺在海外的時候動不動就滅個國、砍個國王什麽的,屬於是典型的炮仗脾氣,朱老四讓他去跟倭國交涉,鄭公公還能慣著那些矮矬子?
於是乎,鄭公公直接率領船隊從寧波桃花渡出海,穿過韭山列島橫渡東海到達兵庫縣,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源道義宣旨,促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源道義,可是看過《聰明的一休》動畫片的眾位同學們應該記得那裏麵有個經常被一休作弄的足利義滿將軍。
源道義就是那個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當然知道朱棣是個暴脾氣,也同樣知道倭國一向畏懼的韃靼人都被朱棣打得滿地找牙,而倭人要不是“神風”幫忙,早就被韃靼人給滅了——這是一道很好推理的問題:朱棣能滅韃靼人,韃靼人能滅倭人,老大能痛扁老二,老二能痛扁老三,老大自然可以輕鬆痛扁小老三。
倭國就是那個小老三。
更讓足利義滿擔心害怕的,是朱老四這位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要是真想跨海遠征倭國,也根本不怕什麽“神風”、“妖風”,估計都不用另外派部隊,光鄭公公這位爺帶領的那些大船和他手下那些殺胚們就足以禍禍死倭國。
要是任由鄭公公來個四島半月遊,倭國都有滅種之虞。
於是乎,審時度勢後的足利義滿將軍做出了明確答複:“不勞您老人家費心,我親自把那些搗亂分子滅了。”
足利義滿這次沒敢打什麽馬虎眼,而是說到做到,直接動用當時倭國的官方軍隊來了個犁庭掃穴,剿滅了島上全部倭寇,其後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足利義滿還特意挑了二十個領頭的倭寇送到大明。
最搞笑的是那二十個倭寇頭目的下場。
朱老四看著足利義滿送來的這些“戰犯”也發愁:殺了吧,顯得咱不仁慈;關起來,占地方還費糧食。雖然大明不缺這幾個人的飯吃,但是他們在監獄裏吃飽住好,也未免太便宜他們了——當時大明牢房的窩頭加白菜湯的夥食也比普通矮矬子們常吃的有毒蘇鐵強多了。
於是朱老四就告訴倭使:這些人我也不要了,讓你們家那個矮矬子將軍自個兒去處理吧。
倭使也為難:我們是使臣,大明管飯,可是這些囚犯還得我們自掏腰包喂,我們擠破腦袋才搶到這個出使的美差,還想賺點差旅費回去買房子置地呢,怎麽能喂了這些死囚?
走到寧波,看著這些要吃窮自己的倭寇,使臣們實在是眼裏心裏都冒火,這一冒火的結果,就是他們真的點起一堆火,弄了一些大蒸鍋,把自己押解的二十個倭寇綁好裝進籠屜,一通大火蒸了個稀爛。
二十個倭寇頭目被倭國使者用大鍋蒸死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影響,那就是大明不再需要花費大量心思備倭,朱元璋定下的禁海令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廢馳,到最後也隻不過是名義上依舊存在而已——朱老四為了不違背祖製,反手就玩了一出關門禁海放鄭和的戲碼,打著搜捕建文帝朱允炆的名義壟斷了海貿。
請注意,朱老四這種吃獨食的行為是不對的。
當時鄭公公他老人家七下西洋,有沒有搜捕到建文帝朱允炆已經不得而知,反正大明任何的官方、非官方資料當中都沒有記載,但是鄭公公為大明搜捕到了一大堆的藩屬國、宣慰司,同時還搜捕到了一大堆的白胡椒、黑胡椒等香料,使得在唐宋時期極其貴重的香料直接爛了大街。
史書記載:唐代宗時宰相元載因為貪賄被殺抄家,其中一條便有贓物胡椒八百石,由此也足以說明其貴重。
然而同樣是史書記載:因為鄭公公搜捕回來的香料太多,朱老四一家子就算是拿著香料當飯吃都吃不完,恰好又因為當時濫發寶鈔導致了通貨膨脹,國庫裏的銀子不夠用了,於是大明政府就想到一個天才般的主意:銀子不夠用了,花椒又多了,那就“蘇木胡椒折俸”,拿著香料給大明的官老爺們抵工資。
大明的官老爺們一開始倒也沒什麽意見,因為胡椒這玩意比較少,東西又確實是好東西,價值也不算低,所以官員能自己到市場上換實用的東西,但是到了後來,因為大量香料在民間流通,胡椒等香料沒有了“物以稀為貴”的優勢也開始貶值了,氣得大明的官老爺們紛紛上書要求改革,起碼不能再拿香料當俸祿。
明白了沒有?
朱元璋同學時期搞禁海令,更多的還是出自於軍事目的而不是政治或者經濟目的,朱老四不需要因為軍事目的而禁海了,自然而然的也就開始往海貿上伸手。
可惜的是,朱老四有膽子鑽《皇明祖訓》的漏洞,但是卻沒有膽子直接改掉《皇明祖製》,等到朱瞻基那個蛐蛐皇帝也涼透了,其後的大明皇帝就開始被文官架了起來,《皇明祖訓》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文官們用來針對皇帝的不二法寶。
直到隆慶開關。
雖然隆慶開關隻是扭扭捏捏的開了一個小港口,一大堆狗屁倒灶的規定還特別多,持續時間也不過三十年左右就再次被廢除,但是不管怎麽說,大明所謂的禁海從一開始的為軍事目的服務到最後被東南的豪商巨賈們徹底壟斷,從頭到尾都不是正兒八經的禁海。
更多的時候還是類似於抹布的性質,有用的時候就拿出來用用,沒用的時候就隨手甩到一邊兒去,而且是禁出不禁入,隻是將海外貿易限定在朝廷的主持下進行,即所謂的“貢舶貿易”。
相比之下,還是大清的禁海更給力。
當初大清入關之後,孫治即下達禁海令: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違者不論官民俱行正法,貨物入官,本犯產盡給告發之人。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緝,從重治罪;保甲不行首告,論死。沿海可泊船舟處,處處嚴防,不許片帆入口,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即以軍法從事,督撫議罪。
孫治十八年下“遷海令”:海島和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裏,設界不得逾越,凡將牛馬、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棉出境貿易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官吏庇縱者同罪。
後來鄭經敗家,等到糠熙占據了琉球之後,大清曾一度開放海禁,但僅過了二十多年又因為擔心沿海居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大清統治而再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貿易。
及至錢聾時期,生平做詩四萬首的錢十全自認大清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進行貿易,規定隻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而且隻允許由政府特許的“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
錢聾二十四年,大清朝廷又製訂《防範夷商規條》,規定“防夷五事”,即:永行禁止外國商人在廣州過冬,必須冬住者隻準在澳門居住;外商到粵“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禁止中國商人借領外商資本及外商雇請漢人役使;嚴禁外商雇人傳遞消息;於外國商船停泊處撥營員彈壓稽查。
總的來說,“防夷五事”直接加強了對外貿易管理,使閉關政策形成為製度,涉及內容不但包括經濟領域,還包括技術、文化領域,是全方位的禁止、限製海外貿易。
尤其是配合著麻子哥那名著名的“勿為蒙、漢所學”,曾經領先整個小破球的中原堂口也算是徹底廢了,其後好幾百年的時間都沒能徹底恢複到老子天下第一的王者狀態。
然而,這些還僅僅隻是禁海令的影響,眼前這些士子們的訴求可是包括但是並不僅限於禁海令,其他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祖製”也同樣在他們要求恢複的範圍之內。
比如說科舉。
科舉是好東西嗎?
科舉是好東西,別管科舉到底是先出現在漢朝還是先出現在隋唐,這玩意兒都是一個好東西。
可惜的是,科舉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比如說,科舉真正的用處是選拔人才,但是在門閥世家把持朝堂的情況下,科舉出身的那些官老爺們也隻能自願或者被自願投靠眾多門閥世家其中的一家。
再比如說,別管科舉是一年舉行一次還是三年舉行一次,其考試範圍終究是固定的,而且錄取人數極少,偏偏又因為通過科舉就能夠做官這一誘惑的存在,使得天下人紛紛擠破了腦袋也想參與到科舉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輩子皓首窮經也不過是為了通過科舉做官。
相比起用學校培養人才然後再隨意挑選的模式,科舉的玩法無疑會造成極大的人才浪費。
現在朱皇帝一想到眼前這些士子們竟然想推動禁海令和科舉,心裏自然也是越發的不爽,再望向一眾士子的目光中也難免充滿了嘲諷和不善之色:“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咱們大明隨便哪個縣的圖書館中都有大量的史料擺在那裏,你們這些蠢蛋難道就不知道去看一看?”
“即便伱們這些蠢蛋已經懶到無可救藥,看遍了史書也不願意去思考那也沒關係,難道你們就不會用你們那已經徹底萎縮的腦子想一想,真正推行了海禁和科舉之後,得利最大的是誰?難道你們就那麽有把握,這種好事兒一定能輪到你們?”
“你們或許覺得你們都是飽讀詩書的大才、賢才,你們或許有把握成為新的門閥世家,可是朕想問問你們,那些豪商巨賈們數代人努力積攢下的底蘊,是你們十年寒窗就能追上抹平的?”
朱皇帝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士子們也都徹底懵逼了,有些人臉色脹紅,有些人陷入沉思,有些人臉上的恨意卻愈發的重了。
(本章完)
不參考當時的環境就直接討論祖製的正確與否,這種行為完全就是耍流氓。
大明建立之初,退居北方草原的北元朝廷依舊能夠威脅到大明的安全,倭國的那些矮矬子們也趁火打劫,對大明沿海進行劫掠,這才有了朱元璋版本的《禁外藩交通令》。
不禁海還能怎麽樣?
蒙元北遁的時候可是把中原堂口的真金白銀全部打包帶走,逼得朱元璋隻能搞出來寶鈔以代替金銀的交易,當時的大明不說是窮成狗吧,起碼也能說得上是窮的讓人心疼。
著名的馬抄同學曾經說過,用錢創造快樂,沒錢還玩個雞兒——打仗打的就是錢,有錢才會有兵,有錢才會有武器,有錢才能有後勤,要錢沒有要骨頭倒是有一把的大明既想徹底幹死北元,又想杜絕倭寇的騷擾,另外還要應對逃往海島或鄰近海國的張士誠、方國珍,最省錢的辦法當然就是搞禁海。
朱元璋同學“片板不許入海”的禁令,除了防止臨海居民與不願歸順的“逆賊”相通相濟,同時也是特意針對某些假倭,算得上是一種臨時性的軍令,由此捎帶影響到的海洋貿易也隻是暫時性的隻進不出,外國來明貿易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包括徐達北伐並鎮守燕京時所需要的糧草物資也是大多依靠海運。
到了永樂年間以後,北元已經無法對大明形成威脅,草原上剛剛崛起不久的瓦剌、韃靼更是時不時的被朱老四打上門去,這時候的矮矬子還想跑來打秋風,結果就隻能是再一次被教做人。
永樂二年八月,因倭寇又一次跑來劫掠南直隸以及江浙沿海,朱老四一怒之下幹脆讓鄭和去跟倭國交涉:“你去告訴倭酋,如果他不能好好約束手下,朕不介意替他管教管教!”
順便說一句,倭酋這個稱號並沒有瞧不起矮矬子們的意思,因為從漢代開始,光武帝劉秀就封過委奴國王,讓他統治全部倭人,而朱老四身為大明皇帝,也根本不知道現在那些矮矬子們究竟歸誰管,於是乎幹脆就創造出了倭酋這麽個稱呼。
眾所周知,鄭和鄭公公雖然是個太監,但是這位爺在海外的時候動不動就滅個國、砍個國王什麽的,屬於是典型的炮仗脾氣,朱老四讓他去跟倭國交涉,鄭公公還能慣著那些矮矬子?
於是乎,鄭公公直接率領船隊從寧波桃花渡出海,穿過韭山列島橫渡東海到達兵庫縣,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源道義宣旨,促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
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源道義,可是看過《聰明的一休》動畫片的眾位同學們應該記得那裏麵有個經常被一休作弄的足利義滿將軍。
源道義就是那個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當然知道朱棣是個暴脾氣,也同樣知道倭國一向畏懼的韃靼人都被朱棣打得滿地找牙,而倭人要不是“神風”幫忙,早就被韃靼人給滅了——這是一道很好推理的問題:朱棣能滅韃靼人,韃靼人能滅倭人,老大能痛扁老二,老二能痛扁老三,老大自然可以輕鬆痛扁小老三。
倭國就是那個小老三。
更讓足利義滿擔心害怕的,是朱老四這位大明皇帝爺爺陛下要是真想跨海遠征倭國,也根本不怕什麽“神風”、“妖風”,估計都不用另外派部隊,光鄭公公這位爺帶領的那些大船和他手下那些殺胚們就足以禍禍死倭國。
要是任由鄭公公來個四島半月遊,倭國都有滅種之虞。
於是乎,審時度勢後的足利義滿將軍做出了明確答複:“不勞您老人家費心,我親自把那些搗亂分子滅了。”
足利義滿這次沒敢打什麽馬虎眼,而是說到做到,直接動用當時倭國的官方軍隊來了個犁庭掃穴,剿滅了島上全部倭寇,其後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足利義滿還特意挑了二十個領頭的倭寇送到大明。
最搞笑的是那二十個倭寇頭目的下場。
朱老四看著足利義滿送來的這些“戰犯”也發愁:殺了吧,顯得咱不仁慈;關起來,占地方還費糧食。雖然大明不缺這幾個人的飯吃,但是他們在監獄裏吃飽住好,也未免太便宜他們了——當時大明牢房的窩頭加白菜湯的夥食也比普通矮矬子們常吃的有毒蘇鐵強多了。
於是朱老四就告訴倭使:這些人我也不要了,讓你們家那個矮矬子將軍自個兒去處理吧。
倭使也為難:我們是使臣,大明管飯,可是這些囚犯還得我們自掏腰包喂,我們擠破腦袋才搶到這個出使的美差,還想賺點差旅費回去買房子置地呢,怎麽能喂了這些死囚?
走到寧波,看著這些要吃窮自己的倭寇,使臣們實在是眼裏心裏都冒火,這一冒火的結果,就是他們真的點起一堆火,弄了一些大蒸鍋,把自己押解的二十個倭寇綁好裝進籠屜,一通大火蒸了個稀爛。
二十個倭寇頭目被倭國使者用大鍋蒸死還帶來了另外一個影響,那就是大明不再需要花費大量心思備倭,朱元璋定下的禁海令自然而然也就開始廢馳,到最後也隻不過是名義上依舊存在而已——朱老四為了不違背祖製,反手就玩了一出關門禁海放鄭和的戲碼,打著搜捕建文帝朱允炆的名義壟斷了海貿。
請注意,朱老四這種吃獨食的行為是不對的。
當時鄭公公他老人家七下西洋,有沒有搜捕到建文帝朱允炆已經不得而知,反正大明任何的官方、非官方資料當中都沒有記載,但是鄭公公為大明搜捕到了一大堆的藩屬國、宣慰司,同時還搜捕到了一大堆的白胡椒、黑胡椒等香料,使得在唐宋時期極其貴重的香料直接爛了大街。
史書記載:唐代宗時宰相元載因為貪賄被殺抄家,其中一條便有贓物胡椒八百石,由此也足以說明其貴重。
然而同樣是史書記載:因為鄭公公搜捕回來的香料太多,朱老四一家子就算是拿著香料當飯吃都吃不完,恰好又因為當時濫發寶鈔導致了通貨膨脹,國庫裏的銀子不夠用了,於是大明政府就想到一個天才般的主意:銀子不夠用了,花椒又多了,那就“蘇木胡椒折俸”,拿著香料給大明的官老爺們抵工資。
大明的官老爺們一開始倒也沒什麽意見,因為胡椒這玩意比較少,東西又確實是好東西,價值也不算低,所以官員能自己到市場上換實用的東西,但是到了後來,因為大量香料在民間流通,胡椒等香料沒有了“物以稀為貴”的優勢也開始貶值了,氣得大明的官老爺們紛紛上書要求改革,起碼不能再拿香料當俸祿。
明白了沒有?
朱元璋同學時期搞禁海令,更多的還是出自於軍事目的而不是政治或者經濟目的,朱老四不需要因為軍事目的而禁海了,自然而然的也就開始往海貿上伸手。
可惜的是,朱老四有膽子鑽《皇明祖訓》的漏洞,但是卻沒有膽子直接改掉《皇明祖製》,等到朱瞻基那個蛐蛐皇帝也涼透了,其後的大明皇帝就開始被文官架了起來,《皇明祖訓》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文官們用來針對皇帝的不二法寶。
直到隆慶開關。
雖然隆慶開關隻是扭扭捏捏的開了一個小港口,一大堆狗屁倒灶的規定還特別多,持續時間也不過三十年左右就再次被廢除,但是不管怎麽說,大明所謂的禁海從一開始的為軍事目的服務到最後被東南的豪商巨賈們徹底壟斷,從頭到尾都不是正兒八經的禁海。
更多的時候還是類似於抹布的性質,有用的時候就拿出來用用,沒用的時候就隨手甩到一邊兒去,而且是禁出不禁入,隻是將海外貿易限定在朝廷的主持下進行,即所謂的“貢舶貿易”。
相比之下,還是大清的禁海更給力。
當初大清入關之後,孫治即下達禁海令: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違者不論官民俱行正法,貨物入官,本犯產盡給告發之人。文武各官失查或不追緝,從重治罪;保甲不行首告,論死。沿海可泊船舟處,處處嚴防,不許片帆入口,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即以軍法從事,督撫議罪。
孫治十八年下“遷海令”:海島和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裏,設界不得逾越,凡將牛馬、軍需、鐵貨、銅錢、緞匹、綢絹、絲棉出境貿易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因而走泄事情者斬。官吏庇縱者同罪。
後來鄭經敗家,等到糠熙占據了琉球之後,大清曾一度開放海禁,但僅過了二十多年又因為擔心沿海居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大清統治而再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貿易。
及至錢聾時期,生平做詩四萬首的錢十全自認大清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進行貿易,規定隻開放廣州一處對外通商,而且隻允許由政府特許的“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
錢聾二十四年,大清朝廷又製訂《防範夷商規條》,規定“防夷五事”,即:永行禁止外國商人在廣州過冬,必須冬住者隻準在澳門居住;外商到粵“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禁止中國商人借領外商資本及外商雇請漢人役使;嚴禁外商雇人傳遞消息;於外國商船停泊處撥營員彈壓稽查。
總的來說,“防夷五事”直接加強了對外貿易管理,使閉關政策形成為製度,涉及內容不但包括經濟領域,還包括技術、文化領域,是全方位的禁止、限製海外貿易。
尤其是配合著麻子哥那名著名的“勿為蒙、漢所學”,曾經領先整個小破球的中原堂口也算是徹底廢了,其後好幾百年的時間都沒能徹底恢複到老子天下第一的王者狀態。
然而,這些還僅僅隻是禁海令的影響,眼前這些士子們的訴求可是包括但是並不僅限於禁海令,其他還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祖製”也同樣在他們要求恢複的範圍之內。
比如說科舉。
科舉是好東西嗎?
科舉是好東西,別管科舉到底是先出現在漢朝還是先出現在隋唐,這玩意兒都是一個好東西。
可惜的是,科舉有其本身的局限性。
比如說,科舉真正的用處是選拔人才,但是在門閥世家把持朝堂的情況下,科舉出身的那些官老爺們也隻能自願或者被自願投靠眾多門閥世家其中的一家。
再比如說,別管科舉是一年舉行一次還是三年舉行一次,其考試範圍終究是固定的,而且錄取人數極少,偏偏又因為通過科舉就能夠做官這一誘惑的存在,使得天下人紛紛擠破了腦袋也想參與到科舉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輩子皓首窮經也不過是為了通過科舉做官。
相比起用學校培養人才然後再隨意挑選的模式,科舉的玩法無疑會造成極大的人才浪費。
現在朱皇帝一想到眼前這些士子們竟然想推動禁海令和科舉,心裏自然也是越發的不爽,再望向一眾士子的目光中也難免充滿了嘲諷和不善之色:“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咱們大明隨便哪個縣的圖書館中都有大量的史料擺在那裏,你們這些蠢蛋難道就不知道去看一看?”
“即便伱們這些蠢蛋已經懶到無可救藥,看遍了史書也不願意去思考那也沒關係,難道你們就不會用你們那已經徹底萎縮的腦子想一想,真正推行了海禁和科舉之後,得利最大的是誰?難道你們就那麽有把握,這種好事兒一定能輪到你們?”
“你們或許覺得你們都是飽讀詩書的大才、賢才,你們或許有把握成為新的門閥世家,可是朕想問問你們,那些豪商巨賈們數代人努力積攢下的底蘊,是你們十年寒窗就能追上抹平的?”
朱皇帝的話音落下後,在場的一眾士子們也都徹底懵逼了,有些人臉色脹紅,有些人陷入沉思,有些人臉上的恨意卻愈發的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