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的日子很平常。


    王洪每隔兩天去一趟劍術館,因為他又成了劍術教師。


    在王洪每隔幾天去劍術館交流一下的時候,有不少英國人聞名,就跑到這家劍術學校裏,去見識王洪那東方魔術一般的劍法。


    劍術學校很自然的,就邀請王洪做客座劍術教師,教中國劍術。


    經過多次的磨合,劍術學校最後請王洪教兩個部分的內容。


    一部教學是劍術套路,一套太極劍法,無論男女學員,一個個學習的無比認真。卻等到王洪對英語熟悉了一些,才知道這些學習的英國人,把他教的劍術,當成了東方文化的劍舞而已。


    而其他的教學,屬於陪練和指點性質。愛德華和一些水平高的教員與軍官,跟王洪學習中國劍術的技擊性,他們用王洪來提升自己的劍術能力。方式上卻是讓王洪發揮全力攻擊他們,這讓王洪有些哭笑不得。ァ新ヤ~8~1~中文網.x~8~1zщ


    除了在劍術學校裏的時間,王洪偶爾陪下張六少在附近轉轉,再就是陪陪家人,閑下來就琢磨一下身法勁路。


    時間過的很快,直到深秋時,王洪一家才隨著張六少他們一起回到了羅馬過冬。


    剛過元旦後,張六少突然接到了常凱申的緊急電報,讓他回國出任剿匪副總司令一職。


    在國外一直關心國內局勢,考慮如何回國起複的張六少,本以為還得待上一年半載,接到電報就喜出望外的,立刻訂船票,啟程回國。


    而王洪卻猶豫了起來。


    帶兵不是他所擅長,又放著日本人不打,去打中國人,他下意識的,從心裏反感起來。


    就覺得還不如留在歐洲,哪怕是在倫敦那家劍術學校教中國劍術,也沒必要回到國內,參合這場他看不明白原因的戰爭。


    王洪一說自己不太願意回國,兩個太太立刻迎合起來。


    她們各有各的想法,小芸的想法不難想象,她想抱著自己生的孩子。


    而孩子在趙婧之肚子裏的時候,她非要跟著王洪四處亂跑,可當胖嘟嘟的兒子抱在懷裏時,她又不想亂走動了,待在顯得和平又繁榮的歐洲,可比回到雜亂的國內強上許多。


    何況,她們也不想王洪參加這種戰事。


    於是,王洪就跟張六少商量,說他不想回到國內參加這種戰鬥,理由無非是:隻想殺日本人,不想殺中國人。


    張六少見王洪隻想打日本人,也很理解,東北軍裏很多這種想法的人,但基本上都被他以國家大義壓製了下去。


    隻是王洪當初到了張六少的手下時,也是以殺日本人為目的,不象張六少的老手下,可以直接下命令。他就建議王洪,先回到國內賦閑,等機會合適了,或者中日再次開戰時,再讓王洪重回到軍隊中。


    就這樣,在張六少和於夫人的勸說下,王洪一家抱著孩子,陪同張六少一起回國。首發


    郵輪在香港靠岸的時候,船上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被張六少派到美國參謀大學學習的何參謀之父,香港巨富何爵士親自造訪張六少一行人。


    原以為何爵士是為了兒子的前途,與張六少見一下麵,誰想,話題說著說著,就轉到了王洪身上。


    原來,王洪在倫敦那個劍術學校裏教過兩個多月的劍術,影響大不大,亞洲這些並不知道,卻因為有跟王洪學過的英國人到了香港任職,把王洪的劍術宣揚的很高,卻又直歎惜沒能跟王洪學完一套劍法。


    何爵士正好在座,他聽到後,就上了心。接到了張六少與王洪同船回國的消息,他便生出了留下王洪,由他出資,在香港開上一所劍術學校的想法。


    當然,學員主要是他的晚輩們和那些英國人,這可是極高明的交際手段。


    可王洪再怎麽說,也是國內國外都以國術出名的將軍,他不得不上船親自邀請。


    張六少聽到何爵士的話,拍著大腿對王洪說:“如你所願了。”


    比起在上海賦閑,王洪自然願留在香港教劍術,就答應了下來。


    何爵士不缺錢,除了給王洪優厚的待遇,還讓王洪在他的產業中,挑選合適的教劍術的地方,加以改造。


    王洪就把國術館的模式和英國劍術學校的模樣都講了一下。


    何爵士對國術興致缺缺,他讓王洪不用考慮要花多少錢的事情,隻管照著英國劍術學校的樣子,也開設同樣的劍術學校。


    這事兒,也不知道到了他的外孫李小龍學習國術時,會怎麽想。


    王洪把中央國術館的短兵比賽和歐洲由決鬥方式發展而來的劍術結合了一下,從基本功,到套路,再到比賽,在劍術學校裝修期間,uu看書 .ukanshu 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


    國術館之所以叫短兵,是考慮到中國武術的短兵器以刀劍為兩大類別,此外還有鞭、鐧等等,在設計規則時,考慮到了兼容與融合各種短兵器特點,因此叫劈劍、擊劍、劍術等都不太合適,最終定名為短兵。


    而王洪到歐洲轉了一圈,卻發現,歐洲人的刀劍雖然外形不一,卻也都叫劍術。而日本人,把刀也硬生生的叫成了劍道。


    這些名稱上的整合相當麻煩,王洪就決定中國劍術與歐洲劍術統統都教,最後放在短兵裏,讓學員們自由對抗。


    ------


    每章一說:《手臂錄》中,石敬岩教槍,先練戳(即紮),10斤大槍,每天必紮500下,幾百天後,戳技有成,再教以革(攔拿二技)。此技捉對練習。練革法者,後腳不得移動,以厚紙竹為甲護住雙手及臂,戳擊者使用革絮包住梢端的長杆,稍不合法,則杆必及身,顛撲於地。即使使用護具,左腕、右臂青紫流血也是常見。這種練習戳、革方式沒有什麽期限,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在戳、革熟練之後,石敬岩才開始教連環技法。連環就是一革一戳,互為主客,意為攻防瞬息轉變。主要是強調練槍隻練臨陣有用者,練習時稍有容情,臨陣就變的無用。當戳、革、連環這些練的精通後,才會教以破法、夜叉探海等招勢、“中平槍,槍中王”等口訣。看似極為繁雜的槍法內容,卻在百日內盡數講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國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清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清談並收藏民國之國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