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漢三個幫,誰成就事業,不是要多找幾個幫手。


    李敢向溫夫人和溫婉兩人問起,自己過去可有什麽親朋好友在汴京。自己得了遺忘症,記不起來,哪天要是撞上,人家說自己翻臉不認人,那可不好。


    溫夫人聽李敢說要尋親訪友,沉吟片刻,柔聲說:“奴家沒聽你提起什麽親友,奴家隻知道李郎是去年秋天來的京城,原先寄宿在城外的普濟禪寺,後來嫌離考試的貢院太遠,來往不便,這才於三個月前在陳三的介紹下,寄住在我們溫家的偏房裏。”


    “這陳三是何許人?”李敢問。


    溫夫人咬咬下唇,眉宇間露出一絲擔憂,她說:“聽說是李公子你的遠房表親,大家都叫他陳三,也不知道真名是什麽。他是一個老舉子了,參加了多次禮部會試,都沒有中舉,又不想回家鄉,就淪落在京城,因為多年前,他曾有恩於我家老爺,這才給他一個麵子,讓你寄住在溫家。”


    溫婉在一邊看到李敢在不停點頭,她惴惴不安說:“這個陳三可不是個好東西,聽說專門在京城裏幹一些坑蒙拐騙和雞鳴狗盜的事情,父親大人也因此多年沒和他來往了,雖然聽說他是李大哥在京城的唯一一個親友,但是奴家希望,李公子還是不要去找他了,免得引火燒身。”


    自己在宋朝汴京城裏唯一的親人,居然是個老無賴,李敢別提有多麽失望了,他見溫夫人和溫婉擔心,連連點頭表示自己不會主動去尋找陳三。


    沒有親友可以依靠,李敢隻好扯起“再世華佗”的幡布,想要做個遊方郎中賺點快錢。


    但是事情也是不順利。


    宋朝的遊方郎中的診金並不高,主要還得買點假藥才能維持生計。


    古人最忌諱別人問自己的“八字”,李敢不明就裏,他逮住病人就要拿出自己印製的病曆本子,問人家“貴庚何許”、“生辰那日”,自然把病人攆走了一半,還有另一半見到李敢拿出金屬器械,也以為李敢是驅魔師來攝人魂魄,早就嚇得不見了蹤影。


    遊醫不利,李敢又搞出版事業,他決定先在書籍的裝幀樣式上下手。


    宋朝的書籍的裝幀流行的都是蝴蝶裝,這種裝幀的書籍,版心居中,書葉朝左、右兩邊展開,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裝。名稱雖然好聽,但是這時候的書頁刻板印刷都還是單麵的,一本蝴蝶裝的書籍打開來,經常會遇到無字的背麵向人,有字的正麵朝裏的情況,翻閱起來非常不方便。


    李敢找了一家因為經常去買小報而認識的書坊掌櫃,向他介紹自己的包背裝,把一張印好文字的紙張,版心向外進行對折,在版口出裝線,這樣裝幀就能兩麵都是文字,翻閱起來比蝴蝶裝要方便很多。


    “好,好!李生的法子很妙!”


    書坊掌櫃看了李敢的演示,一口答應給以後印製書籍按照李敢的法子來,並承諾如果賣出十本包背裝的書籍,就給李敢三文錢。


    畢竟自己隻是出出點子,並沒有付出什麽實際勞力和資本,李敢對書房掌櫃開出的價碼還是很滿意。


    十本書三文,百本書三十文,萬本書就是三千文,就在李敢陶醉在包背裝的書籍大賣,自己可以掘得在宋朝的第一桶金的時候,讓李敢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第三天,當李敢再次見到那位書坊掌櫃時,他正麵對著自己連夜加印的一堆小山似的書籍唉聲歎氣。


    原來李敢的包背裝出來後,整個汴京城的書坊都覺得這種書籍閱讀方便,很快就全部印製包背裝的書籍,一時間,滿城皆是包背裝,那蝴蝶裝的書籍像是銷聲匿跡了一樣。


    李敢合作的這個書坊,他們印製的書籍在紙張質地、印刷質量、書籍內容上都不占優勢,何況掌櫃想搶先強占新型包裝的書籍市場,難免有些粗製濫造,這樣下來,他們印製的書籍更是少人問津,自然是庫存如山了。


    看著大相國寺書肆裏,琳琅滿目全是新型的包背裝書籍,李敢心情鬱悶得就像是看到自己生的孩子在衝別人喊爹娘。


    李敢這才想起,這宋朝可沒有專利發明保護,自己想要靠簡單調整一下印製書籍時刻板的位置組合,和裝幀書籍時紙張的折疊方向,就天真的想要在書籍市場裏一枝獨秀,那不是讓宋朝人笑掉門牙的事情嗎。


    得找個技術含量高一點,不是別人能輕易模仿的,李敢又想起了自己過去讀過的那張小報上關於琉璃花瓶的消息,他到了一個古玩市場的找牙人一問,果然這宋朝的琉璃價超黃金,一個小小的琉璃酒盅都值個好幾貫銅錢。


    讓李敢直呼逆天的是,他還在古玩市場看到一個粗陋的玻璃製品,一串綠色的玻璃珠子穿成的項鏈居然是珍珠項鏈價格的五六倍。


    要是自己能把過去的那個製假售假的琉璃小店搬到宋朝來,自己可就是腰纏萬貫,不,富可敵國了,李敢斂財的信心暴漲。


    李敢原來在溫家的廚房裏修建了一個的小窯爐,用來煉藥還可以,用來燒製琉璃和玻璃顯然是力所不逮,那可是要上千度的高溫,搞不好,炸窯事小,毀了溫家的老宅子,那就不好交代了。


    況且這琉璃製作畢竟是複雜工藝,需要好幾道工序,不是李敢一個人就能操作,他向溫夫人打聽開封城附近可有什麽燒製瓷器的作坊,那裏的工人對燒製琉璃玻璃的火候的把握和技藝的掌握會上手快些。


    宋朝的開封的官窯可是北宋末年為了滿足宋徽宗趙佶的奢侈生活才興辦,這時候最好的瓷器作坊定窯在河北,汴京城附近根本沒有什麽好一點的瓷窯,無奈之下,李敢決定興建一家自己的作坊。


    可是建琉璃作坊要地要錢,這可是大手筆投資,李敢想起了小報報道的那個對琉璃器皿愛的瘋狂的彭家漆器行的彭員外。


    他一問溫夫人,才知道這個彭員外原來和自己還有些淵源。


    “李生說得可是景靈東宮南門大街相國寺旁的有家彭家漆器店,那可是城內最大的漆器行,店主彭員外這幾年經營得當,聽說早已是家藏萬貫。”溫夫人啃了一口手中冰冷的窩窩頭,繼續對李敢說,“這個彭員外雖然和李郎非親非故,但是說起來可都是溫州老鄉,而且他為人好善樂施,以前李公子提起,李公子千裏迢迢從溫州趕赴杭州鄉試,又趕赴東京會試,就是彭員外資助了十貫盤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仁並收藏北宋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