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妥。”李孟羲遲疑道。


    “哪裏不妥?(何處不妥?)”劉備關羽看過來,異口同聲的問。


    李孟羲答,“若遠六七十步,箭遠且慢且稀,拿盾遮掩,倒是能遮掩個七七八八。


    可近至叁十步,箭雨密且急, 一麵盾,怕不能十足穩妥。”


    李孟羲複又看向關羽,認真道,“兵凶戰危,就怕個萬一。萬一將軍遭逢不幸,縱能萬勝,於我而言, 於玄德公而言,等同大敗虧輸。不能十足穩妥, 暫止此行,我等冒不得險。”


    李孟羲關心之意拳拳,關羽心中為之一暖的同時,又覺得李孟羲瞻前顧後的,很不痛快。打仗哪裏有真正的完全之策。


    關羽不由搖頭,正想再說,卻看到李孟羲開口。


    “我倒是有一策,或可一試。”李孟羲麵有思索模樣,他眼睛轉動,半是自言自語,半是像說給劉備二人聽,“我等所慮者,黃巾箭雨也。


    若設計使黃巾箭雨驟停,則再彎弓曳射,十足穩妥也。”李孟羲幽幽道。


    劉備關羽相視一眼, 皆是不解, 忙問, “如何使黃巾箭雨驟停?”


    李孟羲突然就笑了, 笑的莫名其妙,“可使人紮草人,派人舉草人至敵城之下,而後——”故意那麽一停頓,看劉備關羽側耳傾聽模樣,李孟羲目光炯炯,“用草人騙盡黃巾箭矢!”


    計策說完,氣氛沉默了。


    劉備看著李孟羲,他還是不解,“羲兒,黃巾滿城,且不說他箭支有多少。再說我等拿草人去騙他箭矢,他黃巾縱能一時上當,可黃巾又不傻,須臾就能醒悟過來。


    等黃巾看出我等伎倆,停了弓弩,幹看不射, 我能奈之如何?”劉備一番那麽分析。


    李孟羲笑得更開心了,“玄德公說的對啊,他黃巾又不傻, 我拿草人騙他箭,他須臾就能看破我伎倆,而後幹脆不射。


    好就好在,他黃巾——幹看不射!他要不射,豈不正中我等下懷,而後,我可從容曳射也!”


    劉備猛然就瞪大了眼睛,他明白李孟羲的意思了。


    妙啊!好一個草人計!騙箭是假,故意讓黃巾以為是要騙箭,黃巾自以為看破我軍意圖,索性停弓不射,卻因此,正中我下懷。


    這真是……


    劉備為李孟羲嚴謹的算計折服了,關羽也是佩服模樣。


    好了,問題全然解決了。


    隻要黃巾看破李孟羲的陰謀詭計,自鳴得意的不再放箭,那就妥了,關羽何止能從容曳射,簡直就能從容曳射。


    關鍵是,黃巾能看破計策嗎?很大可能。


    黃巾又不傻。


    黃巾隻要看破計策,那黃巾就中計了。


    這是計中計,或許可稱為連環計,或許為叁十六計中的綿裏藏針,又或欲擒故縱,再或者,是大紊小動的策略。大紊小動,《亮劍》中的李雲龍用的非常溜,李雲龍打鬼子,下令全團往前衝鋒一百米,衝鋒聲勢高昂。鬼子以為,李雲龍部是要突圍,實則,是李雲龍想一炮轟掉鬼子的指揮部,但迫擊炮射程不夠,夠不到,還差一百米。


    所以李雲龍就往前突了一百米。


    全團一陣突擊,那麽大的動作,就是為了促成拉近距離進入迫擊炮射程的這個小意圖。這就是大紊小動。


    紊,紊動,紊和動一個意思。


    依然是《亮劍》這部電視劇中,李雲龍後來成了師長之後,和楚雲飛大戰,又用了一次大紊小動的策略,他讓全師往前壓,他本人卻帶一支先部隊從縫了插進去了,直接橫穿幾十裏,打到了楚雲飛的指揮部。又一次經典的大紊小動戰術。


    於現在,義軍大張旗鼓的紮草人,一副勢不把黃巾箭支騙完,勢不罷休的模樣。又紮草人,又發動大量人手,聲勢不可謂不大。


    然而大聲勢之下的真正意圖,隻是為了安全的在叁十步外往城下曳射。


    這是再經典不過的大紊小動策略。


    李孟羲一招草人借箭實則絕箭計,宛若神來之筆,劉備關羽歎服。


    其實李孟羲是想到了諸葛孔明用草船借箭,然後才想到了用草人借箭,然後借用草人借箭的計策,再進一步算計黃巾。


    黃巾大概率中計,為讓這個大概率,進一步增大,盡可能接近百分之百,李孟羲手拄著下巴,邊看著劉備關羽忙碌,他邊微皺眉頭,思考起來。


    為了更好的讓黃巾知道我軍是要騙箭矢的,不妨,明說出來,省的黃巾看我軍拿著草人過去,不知道幹嘛的。


    明說出來,幹脆明說出來得了。


    可使軍士拿著草人到了城下,賤兮兮的故意喊,來啊,來射你爺爺啊!


    那簡直太明顯了,任黃巾一看,就看的出來,我軍好像故意要激他們射箭一樣。


    黃巾一想不對,就會覺得,這裏邊會不會藏著陰謀,這麽一揣摩,不打緊,一揣摩黃巾就會明白過來,奧!你是來騙我箭的吧!你們官軍想把俺們箭騙完,好攻城的時候讓俺們沒箭射你,想的美!偏不上當。


    於是聰明無比的黃巾,束弓掛弩,一支箭也不射,一支箭也不讓官軍騙了去。


    然後,關羽就可以安心曳射了。


    這就是,故意明說出來,故意讓黃巾覺得不對勁兒。


    除此以外,再逼真一點,讓黃巾更加相信我軍是為了騙箭的,可以讓軍士故意去把草人上射著的箭一根根拔下去,給收起來。


    黃巾一看,隻要不是瞎子,就能看明白。


    等到軍士們把草人身上的箭聚到一起,一捆一捆的給綁起,哪怕聰明如曹操,也得臉黑,氣的下令不讓再放箭。


    劉備是玩麥秸的行家,劉備跟麥秸長時間打交道,不僅一手草鞋編的非常溜,現在要用麥秸紮草人,劉備紮草人的速度也極快,一把麥秸一握一綁一塞就是個草人腦袋,然後是草人的手,草人的身子。


    和劉備比起來,一旁的關羽和過來幫忙的士卒們,都慢的多。


    其他軍械打造得需要時間,草人則簡單的不行,沒多大一會兒,就紮好了一兩百個草人,草人都是以槍杆為軸紮在槍杆上,刀盾兵一手拿盾,一手舉草人,則就可以騙箭了。


    既然是為了騙箭,不必全用人力,用板車也可。


    找來板車十幾輛,上邊綁了一圈草人,車上也放滿了草人,整個一車草人。


    而後開始製作繩箭。


    因為要遠射,繩箭的繩子必須夠長,叁十步遠的距離,加上偏移,加上斜度,至少得四十步的繩子。


    關羽一旁比量繩子,不夠長的就接一截,李孟羲過去幫著把麻線往箭支上綁。


    一切準備妥當,得找雞血或是什麽血,好給繩子染色以使更為明顯。


    雞,軍中現在沒有,過來攻城的時候,倒是帶了幾隻豬羊準備是克城之後殺豬宰羊犒賞叁軍來的。


    現在既然缺紅色染料,索性直接殺一頭豬羊取血。


    下令殺豬。


    沒多大一會兒,有人端著豬血來了,剛好,這邊繩箭十五支綁完,直接就放豬血中泡了又泡,把繩箭的繩子染的血淋淋的,紅豔一片。


    一切妥當之後,關羽認真回想一下,還缺槍旗,於是又找來十五杆槍旗。


    “走!”關羽道。


    李孟羲又要被綁竹竿上擔任人形瞭望塔了。


    他的那一身小的步人甲,經過前一次的箭雨攢射,步人甲上好多甲片受到了一定的損傷,甲片有的彎折,有的開裂,某些位置,繩子也被射斷了,甲片掛在斷繩上,係係溜溜。


    步人甲的防禦力下降了一些。


    上次就被箭支透甲傷到了,為了安全,李孟羲特意找來一件小一點的皮甲先套在了身上,然後再套步人甲。


    一身打扮完成,劉備突然走出來拉住李孟羲,眼往下朝李孟羲腳上看。


    劉備眉頭皺起,“羲兒,腳得包一下。”


    李孟羲茫然低頭往腳上看,一看他明白過來了。


    明白過來之後,頓時就是後怕。


    原來,上一次臨近敵城去探查,李孟羲和關羽和劉備,全都沒注意到腳上的破綻。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李孟羲的一套步人甲,從頭到腿都有防禦,腿部也有脛甲防禦,唯獨腳掌一點,什麽防禦也沒有。


    幸好腳上沒有被流箭射中,不然一箭就能射穿腳腕,輕的破皮傷不用怎麽擔心感染,腳腕貫穿傷危險十倍不止。


    說不得,萬一腳腕被射穿,就有極大可能死於感染。


    後知後覺的意識到之前疏忽,李孟羲心頭一凜然。


    劉備找來一件鎧甲,毫不猶豫的拿剪刀刷刷把甲繩一點點剪斷,把一套甲剪成數個甲條,然後細心的把李孟羲腳部給纏了一圈又一圈,全當是作為甲靴了。


    腳上纏了數重甲條,李孟羲感覺腳立刻沉的跟穿了鐵鞋一樣,好在不需要走路,不影響。


    一切妥當,李孟羲第二次被綁在竹竿頂端,高高吊在井闌之上。


    此次出動刀盾士兩叁百之眾,刀盾兵們除手中拿盾,腰間掛刀,另一手還舉著長杆,長杆上紮著草人。


    另有板車一十五輛,車一圈綁的,車上放的都是草人。


    關羽手持強弓,身旁是許多幫他拿箭和帶槍旗的士卒。


    “走!”高處,抱著大盾的李孟羲朝下喊道。


    “走!”關羽令下。


    這一眾舉著草人的奇怪人馬出營去了,引起營中軍士許多好奇。


    ——


    至城百步外,就已經有按耐不住的黃巾射箭過來,箭支飛那麽遠,力道肯定銳減。


    李孟羲在高處,他視角比別人開闊,瞅見一道黑影朝旁射去,“有箭來!防備!”李孟羲預警。


    下邊關羽聞聲令下,“舉盾!!”


    眾軍士聞言立刻舉盾遮掩。


    此次,軍士手裏不僅有盾,還有草人,拖累的多,行動更慢。


    刀盾士們舉著盾,舉著草人,簇擁著井闌,緩緩往城角壓去。


    越來越近,城上箭雨逐步增多。


    至七十步。


    關羽下令駐守。


    刀盾士們於是把手中槍杆插在地上,讓草人立在那裏,自去頂著盾和旁邊的人組成盾陣以抱團防禦。


    關羽也縮盾陣中去了。


    黃巾箭雨不停射來。


    此時城上黃巾應當相當疑惑,官軍又來了,還是不多的人,還是沒見抬梯子,透著古怪。


    箭矢嗖嗖飛來,這次義軍特意帶著許多草人,不停的有箭支射在草人上釘在了上麵,此時真有些草船借箭的意境了。


    百二十息之後,絕大多數草人上都釘上了大量箭支。


    關羽眼看時機到了,草人上這麽多箭,足夠詐敵了,於是,下令再往前進。


    近至五十步,四十。


    終於,城頭黃巾徹底看清了,難怪看著官軍是像拿著草人來了,官軍果然是舉著草人來了。


    城上黃巾見此詭異之狀,都伸長脖子探頭觀望,一片驚疑。


    近城叁十步,與上次接近的最終距離一樣,然而此時,城頭箭雨分外稀疏,沒多少箭支過來。


    有一個黔之驢的典故,老虎初見驢,不明驢子的底細,驢子叫一下,就讓老虎驚嚇。


    現在也一樣,義軍舉草人臨城,此舉怪異,城頭黃巾一時不知明細,遲疑了起來。


    見黃巾箭雨不再,李孟羲悄悄放下盾,露出了腦袋,“城上的黃巾聽著!來射你爺爺啊!”李孟羲破口大罵。


    下邊,劉備關羽還有眾刀盾士,聽著李孟羲稚嫩的還帶著娃娃音的咒罵,違和感強烈,不少人都忍不住笑了。


    來之前商議過了,這是激敵策略之一。


    關羽忍住了笑,沉聲道,“你們也罵,喊黃巾放箭!”


    眾軍士聽令,破口大罵起來。


    “賊人聽著!有種射死爺爺!”


    “來啊!放箭啊!”


    “沒箭了嗎?崽子們!”


    “有種就放箭!”


    ……


    眾軍士一陣叫罵,城頭黃巾聽在耳中,再看看城下官軍草人的箭支,再一看自己箭壺中損耗大半的箭支,哪怕是普通黃巾士卒,也隱約覺得不對了,官軍叫囂的這麽厲害,好像是故意激這邊放箭一樣。


    城頭的黃巾頭目見事出反常,拿不定主意,立刻道,“你們盯著!我去報知將軍知曉。”


    說罷,匆匆下城去了。


    張寶聽聞城外有異,忙登城來看。


    張寶登城之時,義軍眾軍士還在罵戰。


    “來啊!來射你爺爺啊!”


    “有種來射!”


    “爺爺何懼你們鳥箭!”


    ……


    諸如此類的謾罵聲不絕於耳。


    張寶手扶城垛往下觀瞧,耳聽官軍謾罵,又瞅見城外官軍手中插滿箭支的草人,官軍又放聲相激,略一思索,張寶就弄懂了官軍伎倆,“哼!”張寶一拍城垛冷哼一聲,“官軍定是要騙我箭支,等我箭支耗空,他好來攻城。”


    “傳令!官軍攻城梯不至,便休得放箭!莫中他計!”


    目視城外叫囂官軍,張寶冷笑。


    張寶軍令於城頭傳遍,張寶令,梯不至,不得空耗箭矢。


    哈!黃巾看破詭計,正中某人計也!


    城外,任憑官軍如何謾罵相激,張寶冷笑不止,官軍計窮也!張寶如此想到。


    隨後,張寶下城去了。


    軍令不讓放箭了,城頭黃巾怎能忍官軍辱罵,開始回罵。


    這邊,義軍罵,“你放箭來射爺爺!”


    城上黃巾回罵,“爺就不放箭!你倒飛上來!”


    好生熱鬧,聽著喜感。


    李孟羲和關羽劉備,看黃巾弓弩息聲,再無一矢下來,便心知計成了。


    “關將軍!”


    李孟羲小聲朝下叫了一句。


    關羽出盾陣,往敵城看了一眼,取出繩箭,將繩尾纏了個繩圈綁在指頭上,舉起弓,捏住繩箭箭尾,抵在弓弦上,而後奮臂開弓,嘎吱一聲,弓成八分滿。


    鬆弦。


    嗖的一聲,羽箭飛了出去,箭杆上係著的細繩緊跟著被帶了出去。


    叁十步,箭支瞬息飛過,直直的飛到城牆角處,釘在牆根泥土上。


    這過程中,黃巾幹看著,沒有動靜,一矢未發。


    關羽一箭中地,箭杆係著的細繩從箭支處一直延長到關羽手中。


    “旗拿來!”關羽伸手向一旁。有士卒把早備好的槍旗遞過來。


    關羽順著手中的繩看了一眼,略對了一下距離,然後單手握住槍旗,隨手狠狠地往地上一戳,槍旗穩穩的戳在了土裏,直直的立在了那裏。


    解下指上的細繩,栓在旗槍上栓的半緊不鬆,完成後,從這頭打量到那頭,一根細的紅線,橫亙叁十步距離蔓延了過來,繩上半幹涸的牲畜血暗紅發紫。


    若說顯不顯眼,關羽隨便一看,就能清楚的看到線在哪,根本不用特意留心盯著看,抬眼就能看到。


    上次來探城,插在地上的環首短刀沒用了,順便收走。


    井闌往左推,去下一處樓梯口曳射留記。


    井闌慢騰騰的推過去的途中,城上黃巾幹看著,一點動靜沒有。


    到地方,“停!”李孟羲朝下邊喊到。


    隊伍立刻停了下來。


    上一箭,是在城角,隻用對著城角射就成了,然而到第二個樓梯口,是在城牆中段,目無依憑,關羽憑感覺照著城牆根下射了一箭。


    高處的李孟羲是唯一能看到城後樓梯口所在的人,他看到,關羽這一箭,有些射偏了。


    關羽一箭射完,抬頭問,“羲兒,箭正否?”


    “……偏了點,不過尚可……”李孟羲本就想說,就此算了,沒偏多少。


    關羽一個動作讓李孟羲又是意外。


    關羽手拉著細繩用力一拉,那邊,叁十步外,箭支被繩子拔起,給拉了回來。


    李孟羲恍然,繩箭的確是能回收的啊。


    曳射標記法,甚至還能修正!甚至比赤羽箭還要好!


    赤羽箭也能標記,在叁十步外,一箭射過去。可萬一,赤羽箭沒射準,偏了,就沒辦法補救了,又不能跑城下去把箭拔回來。


    曳射法則能補救,偏了就拽回來重射就是。


    因為能補救,因而就可以做出極其精準的標記。


    再隨後,關羽對著一個地方,重複射了數次。


    “左了一點。”李孟羲指正。


    ……


    “又偏右了。”


    ……


    “好,這次正好。”


    ……


    以李孟羲的這個角度看,繩箭正巧射中樓梯口正中的那個位置,不偏不斜,精準異常。


    照舊,關羽又一次把槍旗戳在地上,把繩箭的繩子高高綁起,從箭支落處,到槍旗處,叁十步,一條彎彎的紅線懸在那裏。


    井闌繼續往下,輪子慢騰騰的骨碌碌的滾。


    李孟羲警惕不減的仍在防備城頭,就怕黃巾突然偷襲。


    事實證明擔憂是完全多餘的,不知該誇黃巾紀律還算可以一支箭也沒再射下來,還是該諷刺黃巾低層軍官軍事素質的缺乏,明眼見義軍在算計布置什麽,城頭黃巾軍看到饒有趣味,個個張望,卻沒人想到抽冷子射上幾箭打擾一下。


    沒箭雨幹擾,此時也沒風,關羽愣是比在靶場試射還輕鬆。


    李孟羲甚至是悠閑的,有充足的時間協助關羽一次次重新修改箭支落點。


    一段時間後,走至另一段城牆角,十個樓梯口全部用箭支和繩子標記了。


    回頭看,城外隔一段距離就在地上插了一杆旗幟,顯眼無比。


    李孟羲感覺成就滿滿,“撤!”


    義軍毫無波折的撤退回去。


    直到李孟羲眾人都撤回營地了,才有稍微機靈的黃巾頭目回去稟告張寶,說城外有異。


    張寶趕忙登城細看。


    張寶登上城池,不用頭目指,他一眼就看到城下插著的旗子。經頭目提醒,說旗杆上還綁著繩子。


    張寶探頭往城牆根一看,還真看到繩子。


    一支箭釘在城根,紅繩從箭杆一直連到旗杆上。


    一旁頭目小心翼翼的問,“將軍,官軍是不是也有高人,這是個害咱們的法術不成?”


    張寶聞言,臉色一變,轉頭瞪了頭目一下,“什麽法術!論法術,官軍也配跟我兄天公將軍比?莫要亂言。”


    張寶看了半天,看不出名堂,隻能下城。


    張寶走後,城頭慢慢竟然起了流言,流言漸漸傳開,黃巾軍們神神秘秘,悄悄議論,說官軍可能是設了法術,要害人呢。


    話說,作繭者必自縛,黃巾反應正應此理。張角自早時行醫治疫之時,他假托仙術,畫符作法,籠絡信眾,故而大凡張角本部,比別處黃巾,更信怪力亂神之事,也就是,更加迷信。


    現在義軍過來又是紅線,又是旗,又是箭,還沒怎麽著呢,黃巾就已經流言四起,自己腦補什麽法術。


    如果讓李孟羲知道曳射法還能有攻心之效,他肯定會樂的不行。若讓李孟羲知道,隨手做了一些戰前布置,就讓黃巾自起流言,那李孟羲肯定會明白一個道理,他會明白縱然裝神弄鬼是虛假的,於兵事無補,但是如果敵軍信鬼神之說,那何妨裝神弄鬼呢。


    不就迷信嗎,迷信能用,為何不用。


    裝神弄鬼一番,不用打,黃巾就嚇得戰心已失,不戰而屈人之兵。


    前不久,李孟羲總結過懾敵之法,歸納出,懾敵之法實乃製用五感之法。


    正如,張飛當陽斷喝,嚇得一員曹將肝膽俱裂撞落馬下。然,如此威勢,對一聾子一點用沒有,因為聾子聽不到。


    同理,十萬大軍列陣,甲光曜日,此般威勢,威懾不了眼神不好的人。


    當日歸納威懾法,李孟羲想找到其中普遍規律和各類方法匯總,但他總結的並不完全。裝神弄鬼,也能威懾敵眾,並且,古人大多迷信,裝神弄鬼具有普遍的威懾效果。


    五感之外,有第六類威懾法——裝神弄鬼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