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戰馬蒙眼這一點,李孟羲倒是能想起,在許多古代戰爭片中看到過。


    可是,此法到底是騎兵戰術常法,還是謬傳?


    敵軍若有虎皮騎兵,毫無疑問,我軍戰馬必須蒙眼, 以抵消劣勢。


    但若是敵軍沒有虎皮騎兵,再蒙馬眼,其還有無意義?


    蒙馬眼意義何在,是戰馬怕尖銳物體,故而蒙馬眼,不使戰馬害怕,增強戰馬衝擊力?


    還是, 在沒有合格戰馬的情況下,普通馬匹會害怕尖銳物體,不敢衝槍陣,迫不得已,犧牲戰馬的機動能力,蒙住馬眼,避免戰馬因本能避讓尖銳物而使衝擊力度大減。


    蒙馬眼之舉措,在遇虎皮騎兵時有用,在衝槍陣時,可能也有用,可毫無疑問,蒙住戰馬眼睛之後,戰馬的機動能力,速度,騎兵部隊的應變能力,必然大打折扣。


    戰馬,李孟羲不知,可拿人來代入思考一下也知道, 一個人, 睜開眼睛, 他敢玩命的跑,可是,把他眼睛全蒙上,就算他知道四周全是平地,沒有牆,他也斷然不敢跑太快。


    再者,蒙上眼睛之後,就算是在平地上奔跑,也很容易摔倒,因為失去了視覺信號,很容易失去平衡。


    人這樣,戰馬也一樣。


    戰馬蒙上眼睛之後,其速度將大打折扣,野外戰場的路麵又不平,坑坑窪窪,看不到的情況下,戰馬四蹄就沒辦法調整姿勢平衡重心,因此可以肯定,蒙住眼睛之後,戰馬失足摔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隻是,一個戰馬一個騎兵,戰馬蒙上眼睛之後的劣勢。


    於軍陣來說,一群視力正常的人,排一個齊整陣型,很容易,但一群失去視力的人,再要求保持陣型,千難萬難。


    沒蒙住戰馬眼睛的時候,騎兵部隊衝擊時能維持很整齊的陣型,但蒙住戰馬眼睛之後,騎兵陣型的齊整嚴密度,立刻下降一個層次。


    毫無疑問,給戰馬蒙上眼睛,實則是降低了騎兵的戰力,不管敵我。


    由此,李孟羲倒想到了屈兵之法。


    何為,屈兵之法?


    “兵法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


    虎皮,可用於屈兵之法。


    何為屈兵?


    假設,敵我對壘,敵騎兵強勢,步兵弱勢,而我騎兵隻三五騎,但我步兵強勢。


    此時,若能,使敵我騎兵皆屈,則勝算在我。


    我騎兵屈,隻屈三五騎而已,殘損三五騎戰力,敵騎兵屈,屈千百騎,殘損千騎戰力。


    此時,我屈三五,敵屈千百,以少換多,大利我軍。


    故,虎皮有屈兵之用,可使我有屈騎兵之主動權。


    隻要我有虎皮數具,便可強屈敵騎。


    敵騎要麽無備,其千騎見我虎皮騎兵,千馬驚懼,其騎兵戰力屈也;敵縱有備,能以長布蒙馬眼,然馬眼一蒙,其騎兵部隊,必然機動協調應變大減,戰力亦大為屈損。此陽謀也。


    故,有虎皮,可仗之屈兵,勝用於敵騎眾而我騎極薄寡之時,以【卒】兌【馬】,強換其子。”


    虎皮竟然有大用,是能給騎兵部隊加負麵buff的神器寶物。


    自然,這個負麵buff,不分敵我,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戰爭中“虎”的用處,不在活虎,卻在死虎虎皮。


    ……但或許,活的狼蟲虎豹,也能用於軍事,比如,漢末,南蠻獸兵……


    “南蠻據聞有馭獸兵,蠻人禦狼蟲虎豹作戰。


    此禦獸戰法,大抵隸屬兵家之【奇】戰法。


    應對奇戰法,要麽,以堂堂正勢,槍如林,盾如牆,弩如雨發,強橫壓之,料想,鐵甲尚不能禦鋒矢,徒以狼蟲虎豹之皮毛,又焉勝鋼鐵,此以正勝之法。


    又或,以奇攻法,克南蠻獸戰奇法。


    何為奇攻法?一為火攻,二則以彼之道還彼之身,三為黔驢法。


    一,火攻法。百獸無不懼火,百獸見火驚懼,且狼蟲虎豹多有皮毛,虎豹皮毛粘些許火星,立刻燎燃而起。以火箭擊百獸,能有奇效。


    再者,南蠻獸軍之中,狼蟲虎豹皆有。百獸之中,猛虎稱王,百獸見之懼走。若以樹枝粗紮虎型,上蒙虎皮,假為猛虎,此假虎放於陣前,則彼之獸軍之中,除虎之外,狼豹熊豺皆驚懼,不戰而潰。假虎於陣前,南蠻獸軍百獸之中,些許猛虎,縱不至被假虎驚走,可也屈了三分凶勢。


    為何?


    俗語曰,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蓋,狼群居,虎獨行,虎不能群,見之必鬥。因而,我陣前有假虎,南蠻獸軍之虎見假虎豈能無視?真虎必大忌憚假虎也。如此,猛虎縱來襲陣,其凶悍,十不存五。


    禦南蠻獸軍奇攻法之三,為黔驢法。


    何為黔驢法?黔之驢,虎不識驢,懼驢。驢叫,虎驚走,驢彈蹄,虎驚走,驢甩尾,虎驚走。待其三者盡,虎知驢隻有此三技耳,不足為懼,於是撲驢啖之。


    此寓言耳。


    然此中另有真意也,蓋野獸之類,突遇其奇形怪狀陌生之物,便忌憚不敢與之爭殺。


    聞在偏僻封閉之地,獵人每入山,必戴一塗紅繪紫,顏色靚麗,形容古怪猙獰可怖之惡鬼麵具,此法自古傳承,用於驚懼猛虎也。


    此法有實用,且能實用。


    所謂黔驢法,既為,做木獸,其狀竭盡恐怖古怪之能,上畫大眼,猙獰麵彩,以驚懼猛獸。


    亦可製鬼怪麵具,分於士卒,以嚇退獸群。


    ”


    “【猛獸】用於軍爭,大抵此二,一者驅獸作戰,二者,與獸軍對敵。


    於第二,與獸軍對壘之時,有正戰,奇戰兩法。


    再細思之,能用獸軍之敵,必多能捕獲猛獸,能多捕獲猛獸之地,必荒蠻險阻之處,此間,地勢險峻散亂,當無有布置槍陣盾槍列陣大戰之大片開闊平地。


    故而,製獸軍,實則正戰法或無用,隻能用奇攻法,既,火攻法,以假獸反製之法,以鬼怪驚嚇之黔驢法,此三法。”


    猛獸於軍事,大概如此。


    不過,說到猛獸,李孟羲記起,象兵好像在冷兵器戰爭史上出場頻率比其他猛獸高的多。


    無論東西,東方有象兵,西方也有。


    印度長時間有象兵,商朝也曾使用象兵。


    “【象】於軍事,象溫順,能馴服,故而,象可用於象兵,有時,象亦可用於托運重物。”


    象兵實非戰爭主流,其於作戰,是非主流,在某些地區,用於駝運貨物,效率不如騾馬,也是非主流,無特意記錄的必要。


    到此時,李孟羲從最初的雞鴨,聯想到現在的大象,已經擴展太遠了。


    再之後,李孟羲絞盡腦汁窮盡思考,他又想,又有什麽動物,可以與軍事關聯到一起。


    許久之後,他僅能想到另外的幾個物類。


    李孟羲想起似乎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就是說,一個將領要去攻打某個地方,可是半路遇到大雨和洪水,前路被洪水阻隔,眼看,軍糧日益損耗,眼看就要無功而返。


    這天傍晚,滿懷愁思的將軍在帳中發呆的時候,看到帳篷上有一隻蜘蛛在結網,將軍正煩悶,便把蛛網搗毀。


    <a href="https://m.ranwen.la" id="wzsy">ranwen.la</a>


    可過了一會兒,蜘蛛又把網捕起來了。


    將軍又一次把蛛網搗毀,可蜘蛛鍥而不舍的,再次把網縫補起來。


    漸漸的,將軍被蜘蛛的永不放棄鍥而不舍的精神打動了,他自忖,一隻小小的蜘蛛都能有如此堅毅的毅力,難道我還不如一隻蜘蛛嗎?


    於是,將軍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堅持下去。


    終於,將軍在軍糧耗盡之前,終於等到雨停了,然後揮軍撲去,消滅了敵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看傻逼雞湯文。


    這個故事是傻逼自以為是寫的。


    而故事真實的真相是這樣的——將軍在軍糧殆盡,進退兩難之時,他看到蜘蛛在結網,猛然意識到,蜘蛛開始結網,那說明,天快晴了。有了此判斷之後,將軍才堅定了繼續想法,等到第二天,雨果然停了,將軍這才得以繼續前進。


    這是真相,而不是什麽百折不撓,什麽永不放棄。作為一個將領,需要的永遠是冷靜和敏銳的判斷,如果隻有自己,中二熱血一點無所謂,可擔負著千萬人的生死,僅因為不能輕易放棄這一毫無意義的信條,就至大軍生死不顧,此乃蠢豬將領也。


    蜘蛛,於軍事的用途在於,不知蜘蛛這個小東西,漫長的進化賦予了它怎樣的神奇能力,蜘蛛總是能預感到雨何時停,蜘蛛結完總是在神奇的晴天。


    因此,野外,蜘蛛一旦開始結網,那麽必然,馬上天就晴了。


    “如傍晚之時,可通過林鳥,知曉樹林之中有無伏兵。


    天若將晴,蜘蛛必出而結網,由此知,若野外蜘蛛結網,則久雨必晴。


    憑此,汛期大雨,可知何時架橋渡河安穩,可知何時穿山過穀穩妥。


    【蛛】之用,在此。”


    既然李孟羲都想起了蜘蛛,這個可怖惡心又多毒的小動物,李孟羲自然也想到了,如蛛類,蛙,毒蛇之類的毒蟲於軍事的用處。


    “蛇蛙蜈蚣蠍等,多劇毒,有時,可取其毒,淋刀槍箭頭,以毒傷人,若獵殺高價值目標,箭支之上,也應塗劇毒,以使敵將必死。”


    漢末,是用毒箭的。


    關羽就被毒箭射了胳膊,毒素很凶猛,一般軍醫還治不好,隻好請名醫華佗來治,然後就有了關二爺刮骨療毒的千載佳話。


    “聞南蠻嶺南等地,其地多蛇蠍蜈蚣,其人多善用毒箭,若有朝入南蠻,應多備防治五毒之藥,以備不時之需。”


    【蛛】一類,於軍事方麵的關聯,憑蛛知雨,用蛛蛇之毒,防蛛蛇之毒,大抵如此,沒有別的了。


    隨後,李孟羲隻又想到了,戰馬的一個特殊用途,此用途,張飛於長阪坡用過。


    “戰馬於馬尾之上,拖曳大樹枝,其一者,可以大起塵土,一騎拖枝奔走,煙塵如若千軍萬馬,可為疑兵之計。


    二者,行軍之時,樹枝掃曳地麵,或能掃平馬蹄印(或不能?待一探究竟。)”


    最後,李孟羲隻想到了,犬類。


    若說戰馬聽覺敏銳,夜晚十幾裏外有動靜,戰馬立刻能警覺,那麽,犬類的聽覺能力,毫無疑問,更遠強於戰馬。


    犬類聽覺之敏銳,在動物界排的上號的。


    若說,林中或者荒草叢中有伏兵,戰馬不一定能聽到聲音,但若有人聲,犬類則大概率能聽到。


    犬類除能作為生物雷達以外,好多民族,有帶戰犬上陣殺敵。


    李孟羲曾玩過一款名為《全麵戰爭》的戰略遊戲,其第四款《羅馬二》中,某個勢力,就有成建製的戰犬兵團,是色雷斯戰犬,還是羅馬的戰犬,記不清了。


    雖然這是遊戲中的兵種,不排除有杜撰的成分,但以一款擬真和戰爭為賣點的遊戲,戰犬大概是有曆史原型的。


    故而,戰犬有一定的作為戰鬥單位補充作戰體係的價值。


    “戰犬聽覺敏銳,十倍戰馬。


    軍中若帶軍犬,一則能預警,二則,軍犬或可作戰時用。


    至於攜帶犬隻之拖累,則可分述。若隻為用犬之聽覺,則不必帶大型犬,隻帶小型犬一隻則可。犬小,士兵裝背簍中,背之可走,並不累贅多少。


    若犬類用於陣戰,要成規模,則不知戰犬馴養訓練及維持成本幾何,其戰力又是否能用於戰爭。


    至於行軍時,攜帶犬類是否有暴露我軍蹤跡之可能,此不需慮也。


    一者,大軍行軍,蜿蜒顯眼,不可能不被敵所知,縱無犬聲,人亦藏不住。


    二者,若需人銜枚,馬裹蹄,密而夜襲,此時,必是軍中一部精銳前去襲敵,而非我大軍全軍冒險夜動。軍中軍犬襲營不帶,怎會因犬聲暴露行蹤。


    故,綜而慮之,縱戰犬不堪陣戰,軍中帶一戰犬,用其耳目,則大有必要。


    縱行軍之時,帶戰犬可能不妥,然於邊關城寨處,養犬用處多,漢軍邊關將士養狗一可起警示之用,年關殺之可得狗肉,兩全其美。


    此,【犬】之用也。”


    終於,李孟羲再去冥思苦想,也想不到,還有什麽動物能和軍事相關,他回頭,審查所寫,看有無錯字疏漏等。


    回顧一遍,李孟羲發現,寫這卷新的東西時,恰好拿的是一卷新的布匹,等寫完,竟恰好把布匹完全用完了,寫的滿滿當當。


    前後過了一遍,李孟羲豁然覺察,此一卷,寫的,雞,戰馬,鴿子,猛禽,牛,虎,猛獸,象,蜘蛛,犬,竟然,全是飛禽走獸。


    此一卷,便被李孟羲命名為【禽獸兵法】。


    意為,專研用禽獸之用的特殊兵法。


    李孟羲之前自悟到,為將者,不僅要能排兵布陣,還要能知醫,知匠。


    知醫則能知疫防疫。


    知匠則能知工巧,知工時。


    不然,若不知匠力,強令軍中匠官範疆張達一日之內作十萬白衣白甲,若做不出,斬首示眾。十萬白衣白甲,此神仙也完不成。知絕無活路,範疆張達鋌而走險,剁你人頭投東吳去了。


    前知,為將者能知用醫、匠。


    現在李孟羲又悟到,為將者,還應知【禽獸】。


    不然,至一雪山峽穀,戰馬鞭打不前,你不知戰馬為何如此,然後,強令大軍繼續前進。


    好嘛,大軍全軍走進山穀,轟然一聲雪崩,全被雪崩埋了,全軍覆沒。


    好不可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第一兵法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我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我夢並收藏漢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