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越過三隊,李孟羲不管背後眾多失望的眼神,他走到了第四隊之前。
第四隊就是,既不是住在縣城,又不是小吏,還不是小商販之類的“其他”人群。
能自己承認自己啥也不是的人,至少是算的是老實的。
於是,李孟羲就在這啥也不是的第四隊,開始挑人。
女人不要,年齡太大的不要,太瘦弱的也不要,太矮的也不要,嗯,臉白的也不要,越黑越好。
就照著這樣的標準,李孟羲記著秋,一個一個的,選足四十個青壯。
餘人解散。
四十個青壯茫然的站在原地,解散的眾多民夫,都圍了過來。
李孟羲身高是劣勢,站遠一點兒還好,站的近的話,他得抬著頭,才能看到大人們的臉。
時間久了,李孟羲覺得這麽長年累月的下來,脖子要得頸椎病了。
數了一遍四十個人數目對,“好了,諸位便是某選出的兵。日後便以諸位為始,習練陣略,等諸位熟悉陣略之後,我便向玄德公舉薦諸位為十夫長,練訓全軍。”
“諸位出去就是當軍官的,可得用心。”
李孟羲一把甜棗撒出去了,這選中的四十人,皆麵露喜色。
就在新兵們歡喜不已之時,李孟羲在想該如何展開最開始的訓練。
直到事情臨近,李孟羲才突然發現,雖然前世經曆過好多次軍訓,自以為也懂訓練,但貿然要去訓練別人,並無多少頭緒。
場地也不行。
民夫營擠的都是人,都沒個下腳的地方。
而且一會兒天黑了,得布置場地。
李孟羲先把人帶走,到處找地兒,在營寨邊上,找到了一塊還算平坦的地。
然後又叫來魯犁,魯犁他們木匠營這段時間做的插火把的架子,可算又派上用場了。
木匠們依照李孟羲的吩咐,在空地上,方棱四正的釘了一圈插著火把的木樁,把中間圍起來一塊正方形的空地。
李孟羲瞅著火把柱,他也不知道,一會兒天黑,火把的光能照亮場地不。
很早之前,當知道火把往營寨一圈一插有穩定軍心和防止炸營的作用之後,李孟羲就特意下令,把鬆木都留著,專門用於火把柱用。
魯犁他們把劈好的細鬆木條,一根根插在火把架上。
不一會兒,忙碌完了。
天未黑,暫時不用點火。
場地布置好了,李孟羲準備開始練兵。
在李孟羲布置火把架時,那四十個叫過來的青壯坐了一地。
李孟羲過來了,看見他來,比較有眼色的青壯連忙站了起來,而其他人看見有人站起,稀稀拉拉的陸續起身。
來到民夫們麵前,目光掃過站的亂七八糟的眾人。第一步,該下達怎樣的口令來著,李孟羲眉頭微皺。
對了,訓練之初,要做的不是下達口令,而是教授口令,教會士兵們口令的含義,並說明口令下達後,該做出如何反應。
想明白該怎麽做之後,李孟羲於是清了清嗓子,往前站了兩步,毫不怯場的看著前麵的青壯,“現在,聽我口令。
第一個,【立正】口令。
當聽到我下達【立正】口令之時,昂頭挺胸,眼睛目視前方,雙腿緊並,雙手貼於兩腿外側,雙腳跟對齊,起,腳掌分開四十五度……額。”
說著說著,李孟羲突然停下不說了,他看到青壯們全都一臉茫然。
好像,不太容易解釋的清。
李孟羲不由撓頭。
“這樣,第一排蹲下。”李孟羲又下達了一個命令,青壯們依然茫然,對命令不明所以。
當然會這樣,蹲下還沒學過,突然下達蹲下的命令,青壯們得反應一會兒這很正常。
訓練比想象中的難。
“你們第一排坐下來,別擋住後邊的人看了。”李孟羲隻好先讓第一排人坐下,也不要求其動作標準了。
青壯這才明白過了李孟羲說的什麽,第一排人參差不齊的就坐了下來。
沒了第一排遮擋,後邊的人能看的更清楚一點。
李孟羲朝隊列中間稍走了走,然後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他立正住,站的板正,開始了示範教學,“眼都看過來,看我怎麽做。”
說著,李孟羲原地踏步走著,“像我正這麽走著,當聽到口令,【立——正】!”
口令落,李孟羲啪的一聲腳掌落地,身體瞬間一停,定住不動了。
“看懂沒有?當立正口令下達,腳掌落地有聲,身體緊繃,站立如槍,頭抬起,目視前方,脖子直起,挺胸收腹,肩往兩邊張。
雙腿要並攏,不能有縫隙,雙腳腳跟靠緊,腳掌分開。”
又一遍解釋,“聽懂了嗎?”李孟羲看著眾青壯,問到。
回應者稀稀落落。
李孟羲不由皺眉,他提高了聲音,“以後我問聽到了嗎,要大聲回【收到】,我看,誰敢不張嘴。”
李孟羲眼神一瞪,發狠想嚇人。
然後,李孟羲吸了口氣,氣沉丹田,“聽懂沒有?”他用力吼道。
李孟羲是想嚴厲,可他才九歲,說話奶聲奶氣的,吼也是奶聲奶氣,別人看了不會害怕,還笑了。
李孟羲狠瞪一眼那個笑的誇張的青壯,恰這時,劉備關羽也到前邊來了,嬉笑的青壯們這才稍收斂。
“再問一遍,聽懂沒有?”李孟羲又重複問了一遍。
“收到!”這次,青壯們知道該怎麽回答了,參差不齊的迎合到。
“沒吃飯嗎?聲音太小,聽不見!”李孟羲板著臉,不滿的咆哮。
他年紀小小的,故意裝作怒吼的咆哮,在別人聽起來,也是稚嫩無比的。
青壯們忍俊不禁,哈哈笑,站在一旁觀看的劉備和關羽,也忍不住捂嘴暗笑。
看來不把氣氛嚴肅起來,是沒辦法再訓練了。
李孟羲惱怒,噌的一聲拔出短刀,刀指著眾人,“他娘的,誰再笑?!”李孟羲厲喝。
李孟羲真個發火了,被他聲勢所迫,青壯們頓時安靜。
“我看誰再給我嬉皮笑臉,軍法從事。”說著,李孟羲轉頭,看向一旁劉玄德,“玄德公,幫我把刀斧手叫來。”
劉玄德樂意幫忙,臨走,交代了青壯們好好聽令,莫要不當回事。
劉備因為身份和年齡的緣故,說話更有份量,被劉備這麽一說教,青壯們嚴肅了一些。
待劉備走後,李孟羲拎著短刀,人模人樣的在隊列前走了兩趟。
“等一刀斧手來,別怪我沒告訴諸位,誰再敢嬉皮笑臉,鞭子伺候。聽清沒?回話!”
“收到!”青壯們大聲回答,依然不齊,但聲音夠大。
“聲音不夠大,聽不見。再來,聽清沒!”
“收到!”青壯們更大聲的回應。
“不夠齊,再問一遍,聽到沒有?”
“收到!”
就為這一句口令回複不夠整齊,李孟羲一遍一遍的重複著問,非要新兵們把口令喊齊才行。
本來安靜的傍晚,營地裏嘶喊聲陣陣,吸引了好多閑的無聊的戰兵湊過來圍觀。
李孟羲看了一眼圍過來的閑雜人等,不打算管。
當注意到隊列裏有人注意力被吸引,朝外邊看去時,李孟羲立刻過去,用刀鞘指著左顧右盼的人,“你!往哪看呢?外邊的人關你什麽事?你們給我記住,校場之上,等同戰場,也要給我令行禁止,聽到沒有?”
李孟羲眉頭一挑,“又忘了?答話!”
“收到!”新兵們以吼聲回應。
當劉備帶著刀斧手回來時,遠遠的就聽到了青壯們略整齊的喊叫聲。
不管其他方麵如何,但李孟羲初一練兵,便激出了新兵們的氣勢,像是有真章。
觀李孟羲練兵,與關羽練兵的方式不盡相同,李孟羲似腹有成稿,劉備對李孟羲練兵的成效甚為期待,就更不打算插手了。
李孟羲真正開始訓練,發現原來訓練立正這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困難重重。
新兵們接受能力有限,簡單的一個立正動作,新兵們做的奇形怪狀。
某些人總是慢上兩拍這還算好的了,還有人立正後頭歪著,抖腿的,伸手摸頭,含胸駝背的,還有腳叉開的,各種各樣不一而足。
李孟羲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的服從度和理解能力,還比不過前世的初中軍訓時候的學生。
再怎麽說,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從幼兒園開始,上下學就學會了排隊,去公園之類的公共場合也會排隊,對隊列的適應性,遠比日常中根本不需要紀律性和組織性的漢末農夫要強。
所以,後世一群初中生,哪怕第一次接受隊列訓練,在教官的指導下,很快就能像模像樣。
這是初中生們早在之前的生活中,就被培養出了不錯的紀律性組織度。
在現代社會,處處都有對紀律的要求,哪怕是過紅綠燈,不遵守紀律,貿然闖紅燈,必然活不到長大。
<a href="http://m.slkslk.com" id="wzsy">slkslk.com</a>
前世聽過一個說法就是,工業時代的人口,其基礎組織性比農業人口的組織性要高的多。
以前,還對此有懷疑。
現在,李孟羲信了。用工業時代人口選一隊新兵,再用古代農夫選一隊新兵,假設都不訓練,工業時代人口組成的那隊新兵,紀律和組織度真就吊打古代農夫。至於文明時代的人,敢不敢見血,有沒有古人悍勇敢打,那就兩說了。
第四隊就是,既不是住在縣城,又不是小吏,還不是小商販之類的“其他”人群。
能自己承認自己啥也不是的人,至少是算的是老實的。
於是,李孟羲就在這啥也不是的第四隊,開始挑人。
女人不要,年齡太大的不要,太瘦弱的也不要,太矮的也不要,嗯,臉白的也不要,越黑越好。
就照著這樣的標準,李孟羲記著秋,一個一個的,選足四十個青壯。
餘人解散。
四十個青壯茫然的站在原地,解散的眾多民夫,都圍了過來。
李孟羲身高是劣勢,站遠一點兒還好,站的近的話,他得抬著頭,才能看到大人們的臉。
時間久了,李孟羲覺得這麽長年累月的下來,脖子要得頸椎病了。
數了一遍四十個人數目對,“好了,諸位便是某選出的兵。日後便以諸位為始,習練陣略,等諸位熟悉陣略之後,我便向玄德公舉薦諸位為十夫長,練訓全軍。”
“諸位出去就是當軍官的,可得用心。”
李孟羲一把甜棗撒出去了,這選中的四十人,皆麵露喜色。
就在新兵們歡喜不已之時,李孟羲在想該如何展開最開始的訓練。
直到事情臨近,李孟羲才突然發現,雖然前世經曆過好多次軍訓,自以為也懂訓練,但貿然要去訓練別人,並無多少頭緒。
場地也不行。
民夫營擠的都是人,都沒個下腳的地方。
而且一會兒天黑了,得布置場地。
李孟羲先把人帶走,到處找地兒,在營寨邊上,找到了一塊還算平坦的地。
然後又叫來魯犁,魯犁他們木匠營這段時間做的插火把的架子,可算又派上用場了。
木匠們依照李孟羲的吩咐,在空地上,方棱四正的釘了一圈插著火把的木樁,把中間圍起來一塊正方形的空地。
李孟羲瞅著火把柱,他也不知道,一會兒天黑,火把的光能照亮場地不。
很早之前,當知道火把往營寨一圈一插有穩定軍心和防止炸營的作用之後,李孟羲就特意下令,把鬆木都留著,專門用於火把柱用。
魯犁他們把劈好的細鬆木條,一根根插在火把架上。
不一會兒,忙碌完了。
天未黑,暫時不用點火。
場地布置好了,李孟羲準備開始練兵。
在李孟羲布置火把架時,那四十個叫過來的青壯坐了一地。
李孟羲過來了,看見他來,比較有眼色的青壯連忙站了起來,而其他人看見有人站起,稀稀拉拉的陸續起身。
來到民夫們麵前,目光掃過站的亂七八糟的眾人。第一步,該下達怎樣的口令來著,李孟羲眉頭微皺。
對了,訓練之初,要做的不是下達口令,而是教授口令,教會士兵們口令的含義,並說明口令下達後,該做出如何反應。
想明白該怎麽做之後,李孟羲於是清了清嗓子,往前站了兩步,毫不怯場的看著前麵的青壯,“現在,聽我口令。
第一個,【立正】口令。
當聽到我下達【立正】口令之時,昂頭挺胸,眼睛目視前方,雙腿緊並,雙手貼於兩腿外側,雙腳跟對齊,起,腳掌分開四十五度……額。”
說著說著,李孟羲突然停下不說了,他看到青壯們全都一臉茫然。
好像,不太容易解釋的清。
李孟羲不由撓頭。
“這樣,第一排蹲下。”李孟羲又下達了一個命令,青壯們依然茫然,對命令不明所以。
當然會這樣,蹲下還沒學過,突然下達蹲下的命令,青壯們得反應一會兒這很正常。
訓練比想象中的難。
“你們第一排坐下來,別擋住後邊的人看了。”李孟羲隻好先讓第一排人坐下,也不要求其動作標準了。
青壯這才明白過了李孟羲說的什麽,第一排人參差不齊的就坐了下來。
沒了第一排遮擋,後邊的人能看的更清楚一點。
李孟羲朝隊列中間稍走了走,然後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他立正住,站的板正,開始了示範教學,“眼都看過來,看我怎麽做。”
說著,李孟羲原地踏步走著,“像我正這麽走著,當聽到口令,【立——正】!”
口令落,李孟羲啪的一聲腳掌落地,身體瞬間一停,定住不動了。
“看懂沒有?當立正口令下達,腳掌落地有聲,身體緊繃,站立如槍,頭抬起,目視前方,脖子直起,挺胸收腹,肩往兩邊張。
雙腿要並攏,不能有縫隙,雙腳腳跟靠緊,腳掌分開。”
又一遍解釋,“聽懂了嗎?”李孟羲看著眾青壯,問到。
回應者稀稀落落。
李孟羲不由皺眉,他提高了聲音,“以後我問聽到了嗎,要大聲回【收到】,我看,誰敢不張嘴。”
李孟羲眼神一瞪,發狠想嚇人。
然後,李孟羲吸了口氣,氣沉丹田,“聽懂沒有?”他用力吼道。
李孟羲是想嚴厲,可他才九歲,說話奶聲奶氣的,吼也是奶聲奶氣,別人看了不會害怕,還笑了。
李孟羲狠瞪一眼那個笑的誇張的青壯,恰這時,劉備關羽也到前邊來了,嬉笑的青壯們這才稍收斂。
“再問一遍,聽懂沒有?”李孟羲又重複問了一遍。
“收到!”這次,青壯們知道該怎麽回答了,參差不齊的迎合到。
“沒吃飯嗎?聲音太小,聽不見!”李孟羲板著臉,不滿的咆哮。
他年紀小小的,故意裝作怒吼的咆哮,在別人聽起來,也是稚嫩無比的。
青壯們忍俊不禁,哈哈笑,站在一旁觀看的劉備和關羽,也忍不住捂嘴暗笑。
看來不把氣氛嚴肅起來,是沒辦法再訓練了。
李孟羲惱怒,噌的一聲拔出短刀,刀指著眾人,“他娘的,誰再笑?!”李孟羲厲喝。
李孟羲真個發火了,被他聲勢所迫,青壯們頓時安靜。
“我看誰再給我嬉皮笑臉,軍法從事。”說著,李孟羲轉頭,看向一旁劉玄德,“玄德公,幫我把刀斧手叫來。”
劉玄德樂意幫忙,臨走,交代了青壯們好好聽令,莫要不當回事。
劉備因為身份和年齡的緣故,說話更有份量,被劉備這麽一說教,青壯們嚴肅了一些。
待劉備走後,李孟羲拎著短刀,人模人樣的在隊列前走了兩趟。
“等一刀斧手來,別怪我沒告訴諸位,誰再敢嬉皮笑臉,鞭子伺候。聽清沒?回話!”
“收到!”青壯們大聲回答,依然不齊,但聲音夠大。
“聲音不夠大,聽不見。再來,聽清沒!”
“收到!”青壯們更大聲的回應。
“不夠齊,再問一遍,聽到沒有?”
“收到!”
就為這一句口令回複不夠整齊,李孟羲一遍一遍的重複著問,非要新兵們把口令喊齊才行。
本來安靜的傍晚,營地裏嘶喊聲陣陣,吸引了好多閑的無聊的戰兵湊過來圍觀。
李孟羲看了一眼圍過來的閑雜人等,不打算管。
當注意到隊列裏有人注意力被吸引,朝外邊看去時,李孟羲立刻過去,用刀鞘指著左顧右盼的人,“你!往哪看呢?外邊的人關你什麽事?你們給我記住,校場之上,等同戰場,也要給我令行禁止,聽到沒有?”
李孟羲眉頭一挑,“又忘了?答話!”
“收到!”新兵們以吼聲回應。
當劉備帶著刀斧手回來時,遠遠的就聽到了青壯們略整齊的喊叫聲。
不管其他方麵如何,但李孟羲初一練兵,便激出了新兵們的氣勢,像是有真章。
觀李孟羲練兵,與關羽練兵的方式不盡相同,李孟羲似腹有成稿,劉備對李孟羲練兵的成效甚為期待,就更不打算插手了。
李孟羲真正開始訓練,發現原來訓練立正這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困難重重。
新兵們接受能力有限,簡單的一個立正動作,新兵們做的奇形怪狀。
某些人總是慢上兩拍這還算好的了,還有人立正後頭歪著,抖腿的,伸手摸頭,含胸駝背的,還有腳叉開的,各種各樣不一而足。
李孟羲算是看明白了,這些人的服從度和理解能力,還比不過前世的初中軍訓時候的學生。
再怎麽說,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從幼兒園開始,上下學就學會了排隊,去公園之類的公共場合也會排隊,對隊列的適應性,遠比日常中根本不需要紀律性和組織性的漢末農夫要強。
所以,後世一群初中生,哪怕第一次接受隊列訓練,在教官的指導下,很快就能像模像樣。
這是初中生們早在之前的生活中,就被培養出了不錯的紀律性組織度。
在現代社會,處處都有對紀律的要求,哪怕是過紅綠燈,不遵守紀律,貿然闖紅燈,必然活不到長大。
<a href="http://m.slkslk.com" id="wzsy">slkslk.com</a>
前世聽過一個說法就是,工業時代的人口,其基礎組織性比農業人口的組織性要高的多。
以前,還對此有懷疑。
現在,李孟羲信了。用工業時代人口選一隊新兵,再用古代農夫選一隊新兵,假設都不訓練,工業時代人口組成的那隊新兵,紀律和組織度真就吊打古代農夫。至於文明時代的人,敢不敢見血,有沒有古人悍勇敢打,那就兩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