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滅霍很多人有不同看法。對於霍家,我覺得他們活該。對於宣帝,我覺得他殘忍。很矛盾對吧?正如霍光和宣帝的君臣關係後世爭論不休一樣,滅霍這件事也是精彩紛呈。


    霍氏家族是一個怎樣龐大的關係網呢?我們來看看《漢書·霍光傳》: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雲皆中郎將,雲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黨親連體,根據於朝廷。


    嘖嘖,兒子、侄孫、女婿、外孫全部在朝為官。軍隊、政務,甚至東西兩宮的禁軍清一色是霍家人。門生、弟子遍布天下,提拔的朝中大臣占領半壁朝堂。


    這是一張盤根錯節、覆蓋上下的關係網,由霍去病打底,霍光奮鬥了整整二十年的努力成果。這樣的勢力,沒有任何一個有智商有才華的皇帝會放任,更何況霍家人還各種作死。


    還記得霍光是怎樣的備極哀榮嗎?生病時皇帝親往探望。帝君的墓葬規格,最高等級諸侯王的埋法。皇帝和太皇太後親自吊唁。張安世、韓增等重臣六人(常務委員)專門成立治喪委員會,操辦喪事。


    副丞相級別的中兩千石官員監修陵墓。墓址就選在茂陵東邊四公裏的地方,跟他哥一起陪著孝武皇帝。宣帝特批恩賜璧、珠璣、玉衣、梓木棺槨、東園溫明、黃腸題湊各一具。送葬時用的是轀輬車和號稱白虎駟的宮中最好的四匹白馬(皇帝專用的白馬駒)。守陵人三百戶。


    就是這樣的規格,霍顯居然還不滿足,擅自擴大了亡夫的陵墓地域範圍。貪心不足蛇吞象啊!


    霍家的作死之路一直在繼續著:霍顯和奴婢總管通奸,擴大修建自己的宅邸。她和幾個女兒隨意出入長信宮,簡直把皇宮當成了自己的家。霍禹霍山霍雲更是不遵守朝廷法度,超規格大修私宅,擅自在皇家林苑裏狩獵,上朝稱病派家奴請假。上行下效,甚至連霍府家奴如馮子都、王子服等人也都在外橫行不法。


    霍光才死了一年啊!而如今這樣一個尊盛日久、內不能善的家族被一個城府極深,耐性超高的明君盯上,結局可想而知。


    至此,劉病已以自己身家性命為賭注的最高權利大搏殺,正式拉開序幕。


    宣帝直接削掉車騎將軍、右將軍所屬的屯戍部隊。雖然後來因為操之過急鬧出了一點小風波,不過還好天命所歸,兵權順利收回,裁軍完成。


    最後的結果是宣帝下旨:衛尉範明友調任光祿勳;中郎將、羽林監任勝調任安定太守;給事中、光祿大夫張塑調任蜀郡太守;中郎將王漢調任武威太守;長樂衛尉鄧廣漢調任少府;光祿大夫、散騎都尉的兵權即可交由平恩侯許廣漢執掌,各地方長官,跟上述將軍的職務對調。


    我去,這招太損了。


    範明友是霍光的三女婿;任勝是霍光的心腹;張塑是霍光的姐夫;王漢是霍光的孫女婿;鄧廣漢是霍光的大女婿。總之,宣帝一股腦兒的把老霍各種姐夫、妹夫、女婿的兵權統統撤掉了!


    你撤裁屯戍高興了,霍家人可不爽了。當宣帝一步步暗中收網剝奪了他們的兵權,而毒死皇後的事情又敗露的時候,霍家人徹底張皇失措了。


    接著就是張赦案爆發:霍雲的舅父李竟有一位要好的朋友,名叫張赦,看到霍雲一家人驚慌不安,便對李竟說:“如今是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許廣漢當權,可以讓霍太夫人向上官太後進言,先將這兩人殺死。廢掉當今皇上,改立新君,全由皇太後決定。”


    後來被長安男子張章告發,漢宣帝將此事交給廷尉和執金吾處理,逮捕了張赦、石夏等人。


    就在這個關鍵的當口,漢宣帝突然下詔,命令不要抓人。


    劉病已的理由是給太皇太後麵子,其實要真說麵子,他給的是九泉之下的霍光。


    就這樣錯過了抓捕霍家人的最佳時機,後世議論紛紛。我不知道宣帝在想什麽,也隻是猜測。


    也許,劉病已不忍心下手。畢竟霍光對自己有恩,他心軟了。陛下無論如何是個重情義、懂感恩的孩子,他對霍光本人是感恩大過忌憚的。


    又或者,宣帝明白霍家這時候還能摘的清,沒到了狗急跳牆的地步。他想再試探一把,如果霍家就此收手,那麽劉病已奪權之後或許可以不予追究。如果他們依舊賊心不改,就不要怪陛下心狠了。


    劉病已說張赦攛掇了霍家謀反,但是我相信霍光的家人不會這麽做的,所以隻把張赦夷了三族。


    太陰了!你信任功臣之後還昭告天下幹啥,上百條人命就為了個輿論給霍家人心理壓力。沒辦法,皇權古往今來就是條不歸路,它殺了失敗者性命的同時,也殺了勝利者的良心。


    幹掉張赦之後,宣帝找到了張安世。談了一筆雙贏的政治買賣——張安世交出大司馬的頭銜領衛將軍,把守皇宮十二門。朕保你張家世代富貴滿門,張公本人聘為帝師,死後陪葬帝陵!


    張安世當然清楚是為什麽,宣帝培植外戚、奪兵權、換官員都是在逼霍家謀反,而許皇後的事板上釘釘,霍家罪責難逃。自己如今有機會光榮退休,福延後世,何樂而不為?


    於是,宣帝布下的最後一道網羅也已經準備就緒,隻等著魚兒往裏鑽了。(要是霍家就此安分,沒準宣帝奪權之後會留他們一條性命,奈何蠢人自己找死¬口¬ノ)


    此刻,已經手握京畿三輔、南北二軍的兵馬實權的宣帝,正向著乾綱獨斷的最後一道阻礙發起進攻!


    打頭陣的依然是魏相,他上書彈劾霍家,步步緊逼。要知道,我們的陛下此刻正在未央宮的宣室殿裏眼巴巴的等著他們犯錯呢!


    這一回,霍家人總算看明白了,魏相是斷了自己後路跟著宣帝,目標就是整死他們。那咱也不用對他客氣了,謀反頭號名單就是當朝丞相。(你哪來的自信在兵權都沒了的情況下,還敢謀朝篡位[允悲])


    霍家人的想法賊天真賊單純,蠢得近乎“可愛”。他們打算讓上官太皇太後請宣帝的外祖母吃飯,順便叫上丞相魏相和平恩侯許廣漢。讓兩個女婿範明友和鄧廣漢埋伏,假借太皇太後的詔書把他們全都殺了。然後仿照霍光廢劉賀的步驟廢掉漢宣帝,立霍禹為皇帝。


    這麽一份漏洞百出的謀反策劃書看得我簡直想笑。請客不是你想請,想請就能請。魏相跟霍光有仇,跟霍家公開撕破臉,人家腦子有病去你這鴻門宴?於是,魏相稱病不來,計劃耽擱。


    莫名其妙被政敵請客,魏相和宣帝當然留了心眼。很快,告密的人就來了,君臣cp一點都沒白等。魏相的探子張章和皇宮侍從官董忠將霍家的陰謀和盤托出。這時候的宣帝卻笑了——看來我不需要給霍家任何改過的機會了。


    宣帝沒有直接下手,而是讓魏相抓了鄧廣漢,嚴刑拷打了幾天,這貨就把嶽母和小舅子們商量的那點破事和盤托出了。


    宣帝裝作沒事人的樣子,進一步分化霍家的權力。先是把霍雲改任為玄菟郡太守,霍禹的親信任宣改任代郡太守,給我滾的離京師遠遠的!這時候,霍山又因為泄露皇帝機密罪被捕入獄,霍顯連忙先給朝廷一座大宅第和一千匹馬為霍山贖罪。宣帝冷笑,沒有同意。


    兜兜轉轉一大圈,最後謀反的案子還是被實錘了:毒死皇後,謀害太子,陰謀叛亂,謀朝篡位,條條死罪!


    宣帝是一個狼一樣的對手,他的耐心是你想象不到的好。一件事,他可以去謀劃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一定要做到。


    霍家大廈將傾,邴吉跟霍光關係好,和朝廷裏所有人都關係好,如今兩方鬥了個你死我活,眼瞅著霍家就要絕了香火了,邴吉幹脆跟宣帝哭了。


    邴吉對宣帝的恩,即使現在小時候的事朝廷裏所有人都不知道,單論那份《奏記霍光議立皇曾孫》,都是比霍光還重的情分!


    宣帝心裏也不好受,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今天要是不把霍家殺幹淨了,皇權私仇都是麻煩。他跟邴吉說,沒辦法,隻要他們肯自殺,我就留一條全屍。


    邴吉一聽這話,幹脆昏了。陛下如今是殺紅眼了,一瞬間,朝廷回到了孝武晚年巫蠱之禍一般的腥風血雨之中。原來宣帝所謂仁德,不過是沒有觸及自身的恩賞。毀了他的愛情,你要用全部的身家性命來賠!那是一種寒徹九天的悲涼,唯有鮮血能夠洗滌。


    韓增去了霍家,勸他們自盡。霍山,霍雲和範明友倒是明白人,二話不說就自殺了。霍禹、霍顯居然蠢到死,妄想逃跑,被抓了回來。韓增看著他們估計也是百感交集:讓你走了我這侯爵就別想要了,霍光一世英雄是怎麽會有這種敗家媳婦和熊孩子的?


    霍成君被廢遷居冷宮昭台宮,十二年後不知為什麽宣帝又讓她去更偏僻的雲林館。霍皇後自知這輩子沒指望了,也自殺了。


    霍山、霍雲、範明友自盡,霍禹被腰斬,霍顯和女兒女婿全部處死。


    由於霍家樹大根深,勢力盤根錯節,弟子、門生、親戚、黨羽遍天下,因此被株連者達到數千家、上萬人之多。


    此時是地節四年的七月,距離霍光去世,不過兩年零四個月[傷心]曾經輝煌無比的霍氏家族的權利大廈,轟然倒塌。


    對此,我沒有任何好為宣帝洗白的,真的很殘忍。刻薄寡恩滅了霍氏全族,斷了霍去病和霍光的香火。


    這是宣帝人生的重大錯誤之一,不僅僅在於他殺了多少無辜的人又或者讓霍家絕了後。而在於他是皇帝,很多事情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和導向作用,而這個時候宣帝一心想著為發妻報仇,早已忽略了這一點。


    宣帝滅霍,首先寒了人心。從前動不動大赦大賞的陛下一夜之間變成了嗜血殘暴的孤狼,他連對自己有恩的霍光都能斷了香火,更何況是其他人?於是朝中人人自危。


    先是張安世,他的孫女張敬嫁給了霍山,如今霍家倒了,他想去求宣帝饒她一命。宣帝不僅答應了,還給張家封了幾個侯。張安世嚇得戰戰兢兢,根本不敢相信。


    最後宣帝歎了口氣:“我不是為了右將軍(張安世)而是掖庭令(張賀)!”一句話嚇得當時張安世都快哭出來了。好人有好報啊!自己哥哥當初對皇曾孫的照顧竟然無意之間救了張家滿門。


    這個故事存在了那麽一點溫情,可是我看的時候卻覺得遍體生寒。張安世是幫助宣帝滅霍的大功臣,尚且如此謹小慎微,要靠故去多年的哥哥對宣帝的撫養之恩為孫女求命,其他的人怕是連大氣都不敢喘吧!


    天下間唯一一個不怕得罪當今天子而又對其有恩的邴吉已經被刻薄寡恩的皇帝氣昏了,人類的力量目前已經無法阻止大權在握的宣帝做任何他想做的事了。


    劉病已憋了這麽多年才為發妻報仇雪恨,此時的他已經喪失了一個帝王應有的理智。而發妻之死這一關,更是他這輩子都沒能過去的劫數。(後文再敘)


    地節四年九月,劉病已封了張章、董忠為列侯。兩個告密的小人,你給錢不就完了,現在你給地位,uu看書 .uukanu.om不就等於告訴全天下的人,誰要給我老婆報了大仇,我就重重有賞嗎?結果,他是痛快了,造成的後果卻很嚴重。此舉極大地刺激了那些專門損人利己的雜碎,以此為榮華富貴之道,讓整個孝宣朝充滿了告密鑽營和爾虞我詐。


    接下來還有更差勁的。元康元年,宣帝按天子規格,對父親劉進上尊號曰皇考,諡號悼,立皇考廟,並增加奉明園民戶為奉明縣作為陵邑。這一回,見識了陛下的殺人不眨眼,再也沒有老學究敢跳出來唱反調了。而之前拚死反對立皇考的前丞相韋賢,早在地節三年的時候就過世了。


    追封皇考還不算,他怕自己這事會被文臣上疏彈劾。結果搬出來所謂孝道的大旗,開始了各種找先朝功臣後人的行動,說要尊重有功績的人,要尊重血脈傳承。自欺欺人的好像如今這個政治作秀的陛下和之前一夜殘殺上萬人命的暴君完全是兩個人......


    命運的年輪繼續前行,宣帝沒有了任何施展才華、實現政治抱負的阻礙。而大漢王朝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是為孝宣中興。


    我這章對男神貶的有點多,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他的敬愛。劉病已是人不是神,他也有感情,他壓抑了整整五年終於爆發難免會過頭。


    他不完美,會犯錯誤,但這樣才更真實,而不是冰冷的躺在祠堂裏隻能用來瞻仰。他對親情、愛情、朋友和家國天下都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好,帶領一個朝代走向強盛,四夷賓服,昭宣中興。我很愛他,評價一定有失偏頗,但我依舊會寫完,與諸君共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孝宣治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央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央詢並收藏孝宣治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