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尾閭、會陰部位,既有心力與神之下行能量,又有精之能量,又有上行之氣的能量,這些能量在尾閭、會陰合一,再共同進行河車運行、能量翻轉,即翻轉到丹田的能量幾乎包括了周身精氣神的上下運行的所有能量。能量在丹田翻轉後,後抱兩腎,然後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繼續與精的能量合一下行到腳,一部分由兩腎上抱肝脾,肝脾上抱兩肺,兩肺抱心。五行相抱的上行能量在心髒與心力合一。心力在心髒部位接收了神的下行能量與氣、精的上行能量,生成先天一氣與後天之氣互補,心力之先天一氣使得精氣神的後天能量返璞歸真,而精氣神之後天之氣則補充了心力之先天一氣。五行相抱則生成五行能量氣圈,體腔內出現能量上下運行,形成心胸開合。


    至此,起式完成。


    起式將身體分出陰陽和虛實,生成了單重的能量蓄發,蓄積出單重之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能量,身體被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與上下貫通之力的上行能量兩奪對拉,生成對拉拔長,對拉拔長則導致周身上下行能量漲筋騰膜,內斂入骨,外張至皮毛四梢。


    漲筋騰膜後,身體各部位出現能量運行的對拉拔長,對拉拔長生成氣圈,氣圈即身體任意兩個部位之間的閉合能量運行回路。這其中最重要的氣圈有:1,根節氣圈,在腳跟、腳趾、膝蓋生成氣圈,根節氣圈能夠讓身體穩定,身體中節所受外力能夠在膝蓋與大小腿骨的旋轉和腳踝的旋轉之中吞化。2,上下中節氣圈,在玉枕、尾閭、氣海、膻中生成氣圈,上下中節氣圈驅動出能量在小周天之運行,使得脊柱成弓。3,左右中節氣圈,在身體左右乳根、天樞、腎盂三角區生成,左右氣圈如同一個倒8字一樣左右轉換、旋轉,能夠生成心胸開合,心胸開合能夠在胸部吞吐對手能量。4,前後中節氣圈,在左右帶脈橫向生成,如同褲腰帶,帶脈氣圈的旋轉能夠拉動一側肩井壓縮一側肩井旋轉,即沉肩鬆肩的陰陽轉換,實現蓄發合一,左蓄右發或右蓄左發,將身體分出前後。3,左右勞宮、肩井、肩井、勞宮氣圈,使得胳膊成弓。4,腿部氣圈,由左右腿之湧泉經過會陰形成,能夠使得雙腿成弓,還能夠使周身能量在雙腿之間虛實轉換。5,左右湧泉、肩井、勞宮氣圈,此為身體兩儀氣圈,將根節與梢節勁力合一,使手能夠發出根節勁力。6,五行氣圈,由五行相抱生成,將五髒六腑與體腔外壁分離,其中鼓蕩騰膜之氣,使得體腔內部增壓,周身散發橫力,就如同氣球向外膨脹之力。7,百會、湧泉氣圈,生成周身上下的對拉拔長,三才合一,周身成弓。8,河車運行氣圈,心力從命門到尾閭、會陰,再翻轉到丹田,再向後抱兩腎,又回到命門、尾閭。這個河車運行氣圈是周身能量蓄發之中樞,河車運行氣圈之能量下吸湧泉,上拉百會,將周身上下連成周身一體。並且河車運行是將無形無式之心力陰陽轉換成為有形的實實在在的精的能量,以後氣、神的能量均由精之能量陰陽轉換所出。故河車運行氣圈至關重要!9,心神能量氣圈,這心神氣圈之能量運行為將周身上下行能量連接起來以在體內生成連綿不斷的能量運行的機關,正是因為這個心神能量氣圈中的能量運行,才形成太極拳以心行氣的方式,即心神抽合。這個氣圈位於心髒與百會之間。這個心神氣圈能夠將上下貫通之力抽合下行回歸心髒與心力合一。


    以上八大氣圈即將周身九曲相連,此為太極拳能量蓄發、運行之亂環訣!


    以上在身體各部位生成的氣圈,不必刻意追求,隨著功夫加深,尤其在使用之時都會感覺到,平時不用刻意去感覺,用到時自然就有。


    以上氣圈是能量運行的閉合回路,是依附於周身上下運行的基本能量蓄發的,即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力的合一下行能量與上下貫通之力的上行能量的對拉拔長。沒有周身整體的上下行能量蓄發,就不會有氣圈。


    在每個氣圈之中,每一次的能量蓄發之時,貼近心髒一側(即身體內側)運行的是心力的內縮能量,即漲筋能量;而身體外側運行的是挺齊四梢的騰膜的外張能量。正是由於對內縮與外張能量的不同使用方式,才分出了各派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幾乎完全使用外張能量,幾乎沒有吞吐而注重主動打擊對手,因為其雙重而不能蓄發出巨大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也不能進行完整的陰陽、虛實轉換,故內縮能量不強,而雙重的外張能量強大;楊氏太極拳則內縮與外張能量平衡使用,攻守兼備;吳氏太極拳隨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則主要以內縮能量技擊,即吞吐對手能量,幾乎不用外張能量,當想要主動打擊對手時,使用的不是一側的外張能量,而是陰陽轉換時身體一側的內縮導致的另一側的外張之能量--------此為拳論中所說的‘收即是放’,即吞中有打,打中有吞;孫氏太極拳則隨武氏太極拳。


    由外張能量打出的太極拳,拳架就大;用內縮能量打出的太極拳,拳架就小。能量外張則剛,能量內縮則柔。但是能量內縮之三心歸聚的能量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即心力強大與否是決定太極功夫的深淺的。心力強大了,能量內縮與外張可以隨時陰陽轉換,剛柔相濟。但是由於雙重拳不能生成單重拳的能量蓄發和陰陽轉換,心力不能習練到單重拳那麽強大,故雙重拳是過於剛的拳,陰陽轉換不靈,則剛柔相濟也不靈。所以在雙重拳的外形動作中是看不到內縮吞吐的影子的,都是在外張發力。


    以上過程,u看書 uanhu 是使用分解方式介紹的,在實際打拳時,以上能量蓄發都是瞬間同時生成的。隻要心力一啟動,周身就隨即生成三心歸聚的心神抽合內縮之力,頭頂百會、雙臂勞宮、雙腳湧泉會立刻被抽合內縮,即心力是不管周身整體是否壓縮旋轉而獨立運行的,即心力會在瞬間上吸百會下吸湧泉,在周身形成上下的對拉拔長,這個在周身上下運行的對拉拔長又會在身體各部位生成無數個氣圈的對拉拔長--------這就是站樁所要習練的心力,即不需要外形動作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配合而隻使用心力生成周身能量蓄發。此為隻用心而不用意之能量蓄發,如果心與意合,則心力在抽合百會、湧泉、勞宮之時,周身外形動作以意進行壓縮旋轉,則就會蓄發出內外合一的周身整勁。即太極拳的套路動作是習練心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合一的能量蓄發,而站樁則是隻習練心力生成的能量蓄發。


    此時,起式的外形動作雖然還是雙重之像,但是已經被心神抽合出單重之實,即周身已經在右腿之上抽合出內外合一之周身整勁。


    以上起式的這個狀態是什麽?


    是站樁,是三體式,是收身中定!


    身體在這個狀態時,由於周身在右腿之上抽合出周身整體壓縮旋轉,腰腹折疊使得身體沿著右腿湧泉、心髒、百會這個中軸向右旋轉,則自然帶動雙臂也跟著旋轉,形成左手在前右手在後之勢,這實際上就是三體式。心神在右腿抽合出周身整勁,隨時能夠進行能量的蓄發和陰陽轉換,這就是楊露禪先生說的收身中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