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鬱悶地返回車前,燕玄龍從後備廂裏把兩輛自行車抬下來,說:“我和山口先生還有其他事要辦,你們一路保重吧。”


    說完,他和日本人重新上車,絕塵而去。


    燕玄虎長歎一聲: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望著汽車滾滾絕塵,燕玄虎和燕玄飛感覺自己被無情的拋棄了,他們低著頭,無言地向前方走去。


    他們還不知道前方正是仙水岩的崖墓。


    龍虎山崖墓是中國懸棺最重要的分布區,迄今留存有二百多處,保存數量居首位。


    其文化麵貌有著古越人的特征,喪葬年代上限為距今約2600年左右的春秋戰國時期。


    兩人保持著僵硬的沉默,順江河溪水而行。仰視崖壁,但見絕壁之上,安置懸棺,其洞穴高度在25米至70米之間,上接星鬥,下臨深淵,人跡難至,猿猴難攀。宋代晁補之在《雞肋集》中提出:出遊龍虎山,舟中望仙岩,壁立千仞者不可上,其高處穴中往往如囷倉棺槨雲,蓋仙人所居也。


    不知道先民是如何將重達千百斤的棺木送到高達數十米的懸崖峭壁上去的呢?他們都百思不得其解。


    帶著謎團,他們繞到了後山,攀岩而上。


    兩人小心翼翼地進入到洞穴之內,看到裏麵擺放著兩個棺木,棺木旁邊竟然還放著一把十三弦桐木古琴和寒光閃閃的青銅古鏡,不會是一對玉女仙童吧?


    時至午時,洞內靜得出奇,但偶爾能聽到嘶嘶的聲音。兩人四處尋找,竟然在後牆角看到一片裂縫,山風正是從此處不時吹來。


    燕玄飛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隨手摸了一下,那縫隙竟然大了起來。


    燕玄虎跟過來,用力一推,縫竟打開了三尺寬,原來裏麵別有洞天!


    二位年青的道人一掃方才的失落和沮喪,又喜又懼,躡手躡腳地向前走去,並把牆壁輕輕合攏。


    新洞很暗,幾乎沒有光線透過,越走洞越窄小越深幽,潮氣衝麵而來。


    兩人幾乎不敢喘大氣,躡手躡腳地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似乎到了盡頭,一麵巨大的石壁擋住了去路。


    他們以為路已走盡,正打算返身折回,忽然聽到牆壁那邊有隱約的說話聲,便停住腳步,側耳傾聽。


    “天師道還分南北派?”這分明是一位年青女子的聲音。


    “沒錯。北天師道由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借司徒崔浩幫助,改革五鬥米道而形成。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南建天師道場,宣揚新經之製,稱新天師道。具體措施,其一是引儒入道,道士要以禮為標準,儒道兼修。其二是廢除祭酒道宮私置治職和世襲舊製,改革三張祖孫世襲天師之位的傳統,代之以唯賢是授;其三是廢除三張時期租米錢稅製度,道民隻需歲交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錠,以供修表救度之用;其四是按儒家倫理道德標準,增訂道教戒律和齋儀。以誦經戒、建功設齋、香火供養,為除罪去欲、長生久視之本。輔以服食閉練,合符水、禁咒、醫藥、卜筮、讖緯於一體,並用音樂伴奏誦經課頌。


    南天師道是南朝時期陸修靜對兩漢、魏晉時的道教改造而形成。他認為人之身、口、心是產生邪惡的根源,因此南天師道主張以禮拜、誦經、神思加以製約,達到洗心淨行的境界。陸修靜提倡齋戒,從為這是求道之本。


    他還對教內過時的製度內容大膽革除,提出整頓五鬥米道的二十四治,健全三會日製度,對道民的組織編戶,要求奉道者皆編著戶籍,各有所屬,經常接受種禁威儀的教育。經過陸修靜的改革,道教在南朝宋齊之時的社會地位很高,統治者也因此接受寵信道教。


    陸修靜是南朝劉宋時道教之集大成者,主要的著述是三洞經書,撰《三洞經書目》及有關齋醚方麵的儀式。”


    說話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聲音因山洞的回音而嗡嗡作響。


    “聽說陶弘景是陸修靜弟子的弟子?”


    “這兩人都是曠世奇才啊。”


    “怎麽說?”


    “風流俊雅、文才橫溢的陸修靜是上清派的祖師,陸修靜為道一生,大敞法門,深弘典奧,創立了大行於世的南天師道,使之成為與寇謙之創立的北天師道相抗衡的道教重要道派。


    陶弘景4、5歲便好書,9歲遍誦六經,善琴棋,工書畫。10歲得葛洪《神仙傳》,日夜研讀。11歲為司徒博士,15歲著《尋山誌》。20歲前任諸王侍讀之職。uu看書 wwuukanhu.om 陶弘景博覽諸籍,於是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方物、醫術、本草等,無所不曉。


    30歲左右時拜陸修靜弟子孫遊嶽為師,成為上清第九代宗師,南朝梁陳時期以茅山為祖庭承繼上清派而開創了茅山宗。


    茅山宗奉元始天王為最高神,編撰有人神共列的上清神譜《真靈位業圖》。


    該宗派傳承修習《上清經》,兼習《靈寶經》、《三皇經》和《正一經》經戒法籙:在修持方法上以思神、誦經為主,結合服食、導引、藥鉺、內外丹養生諸術,提倡眾術合修以得長生之道。


    上清第四代宗師許翽之子許黃民在病危時,隻得將主要的上請經籍封存於道民馬朗、馬罕兄弟處,後賴陸修靜校輯整理才得以存傳下去。陶弘景棲隱茅山後,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特別注重人才的培養其座下就有數十位高徒。


    後世茅山宗也高道不絕,隋唐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宋以隆有劉混康等。


    陶弘景以後茅山宗人才輩出,影響日益擴大,連帝王亦崇信茅山宗道教。”


    停了好一會兒,又傳來了男子的聲音:“五雷者,皆元始祖氣之所化。祖氣既肇,太極立焉。”


    燕玄虎和燕玄飛聽得呆住了,這不是《高上神霄玉樞斬勘五雷大法》,是天師道的核心法術!


    我的天呐!


    他們究竟是誰?


    “先天元氣為宇宙造化的根本,亦為雷霆產生的源頭。”說話的男子聲如洪鍾,以此推算,雙方可能相距有百米之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一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安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安君並收藏太一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