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主公!”
就在袁紹為眼下的困局憂心不已的時候,大帳之中也是湧入十幾個人來,對著袁紹紛紛行禮道。
一時間袁紹臉上的憂慮也是轉瞬即逝,換上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來,這次的例會是袁紹專門召集手下的謀士們過來商討下一步行動的。看著分列兩旁的眾人,天下的諸多英才也是匯集自己麾下,袁紹心中也是異常自豪。
“今日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為了商討應對公孫瓚和張燕之事!請大家暢所欲言吧!”袁紹也沒有和手下囉嗦,直接便開門見山點明此次會議的主題。
“公孫伯圭兵鋒正盛,咱們與之交戰恐怕不能取勝,目前雙方結營對峙,讓公孫部的騎兵發揮不出威力來,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今日也是反複研究了一下公孫部的騎兵戰術,發現他們能夠打出如此漂亮的戰術,全都是靠了騎兵所配備的高橋馬鞍和馬鐙,當務之急是建立我們的馬具騎兵,這樣才能和公孫瓚在正麵戰場上取得勝利!”
首先發言的是袁紹手下的監軍沮授,很多人都把沮授當做一個純粹的謀士,但是其實沮授比起謀士來說,更像一個將軍。
在官渡之戰前,沮授諫阻出兵,違背袁紹的意旨,郭圖等乘機進饞,說沮授的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於控製,引起袁紹懷疑。於是袁紹分監軍為三都督,讓沮授與郭圖、淳於瓊各典一軍。
所有有著將軍屬性的沮授也是發現了公孫瓚部在戰術上麵的可取之處,並且開始著手研究。
聽了沮授的話後,袁紹也是點了一下頭,龍湊之戰是他親自指揮的,雖然對公孫瓚的馬具騎兵有了充足的準備,可是麵對著公孫瓚的馬具騎兵,袁紹還是打得相當吃力。
袁紹也是相當擅長學習的,自從龍湊之戰後,也是開動冀州的戰爭機器全力製造馬具,一支馬具騎兵應該很快便能夠建立起來。
“正麵戰場上自然是要做的,其他地方我們也可以采取點兒措施。臣建議派出使者前去會見劉伯安,我聽聞劉伯安與公孫瓚之間早有齷齪,現在公孫伯圭連取兩場大勝,更是誌得意滿,公孫伯圭恐怕更不能受劉伯安鉗製。我想他們之間的嫌隙會越來越大,現在正是利用這點兒挑撥他們的機會!”在沮授發言完之後,袁紹幕府之中最早的追隨者逄紀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不錯!”而袁紹也是從善如流得答應道,袁紹也不是很喜歡不給自己麵子拒絕稱帝的劉虞,如果能夠讓劉虞和公孫瓚打起來,那自然是極好的。
接下來眾多謀士們又提了好多建議,雖然不像這兩個突出,也是讓針對公孫瓚的計劃更加清晰起來,感覺事情已經差不多的袁紹也是馬上進行下一個議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肆虐冀州的黑山流寇的問題。這部分黑山流寇神出鬼沒,一直都很難抓到,著實讓人頭疼!”
“我也仔細研究過這支黑山小隊的情況,他們有著一定的規律,都是沿太行山餘脈行動,一遇到什麽風吹草動的情況便縮回太行山。太行山地勢複雜,又有各路黑山幫著他們遮蔽,想要徹底剿滅這支黑山賊非常麻煩。換言之,這支黑山賊是依托於太行山黑山群賊的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能夠重創太行山黑山賊,這支依靠太行群賊的小股賊寇的行動能力也將大大降低,再剿滅起來更加容易!臣建議主公發兵剿滅太行山群匪。”麵對袁紹提出的這個問題,別駕田豐也是提出自己的意見。
“附議!張燕協助公孫伯圭與我們作對,我們早晚要和黑山賊打一仗的!這段時間和公孫伯圭的戰鬥,我們輸多贏少,正好可以打黑山賊回複一下士氣!”對於和黑山一戰的建議,同為別駕的審配也是出言支持。
“行!這幾日就有勞大家,製定一個針對黑山賊的作戰計劃,務必給這群賊人一點兒顏色瞧一下!對了,大家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可以一並提出來!”袁紹也是對打黑山回回血的想法表示支持。
“河內太守張楊今日被他的手下楊醜殺死,而楊醜也是緊接著又被張楊的手下秦華所殺,這秦華是並州刺史秦誼的族人,也是說服河內上下舉郡投奔秦誼!主公,我們的西邊現在多一個統一的大勢力!雖然並州實力孱弱,但是這幾年並州上下總體無事,恢複的比較快,如果坐視不理,很有可能便讓秦誼勢力膨脹起來,對主公的大業不利!”隨著進入下一個議題,郭圖卻是站了出來。
因為地理上的延擱,這個消息也是剛傳到冀州,一直挺關注秦誼這個被好友荀彧看中的年輕人的郭圖,也是馬上站出來把秦誼放在火上烤。
聽到這個消息的袁紹也是馬上沉默不語,此時袁紹正在和公孫瓚全力爭奪冀州,冷不丁隔壁並州出現一個基本上統一並州的勢力,哪怕並州因為長期的戰亂殘破不已,還有著太行山阻隔,也是讓袁紹如芒在背。不過現在袁紹實力也比曆史上同期弱了不少,一時間也沒精力去找秦誼的麻煩。
還有點兒讓袁紹不爽的,就是秦誼對他們袁家還是有些恩德的,要不是秦誼向自己的兄長袁基示警,估計袁基一家就要和叔叔袁隗一樣,死在雒陽城中。
現在向秦誼出手,一方麵實力達不到,開辟第三條戰線需要考慮一下,另外一方麵還容易背上忘恩負義的名聲,所以讓袁紹也是難以決斷。
“公則有些多慮了!”隻是一陣笑聲卻是打破了沉默,赫然是從雒陽時便跟隨袁紹的南陽人許攸,“秦文合未嚐不能聽命於主公,想當年諸侯討董,秦文合可是按照主公的命令南下聯絡袁公路。再後來於夫羅反叛劫持張楊,秦文合也是按照主公的吩咐前往張楊部,幫助主公兼並張楊部的精銳。”
“子遠,這人是會變的,至少兩年前我見秦文合時,絕對想不到他能有現在的成就!”而荀諶卻是對秦誼非常警惕,尤其是聽說秦誼收了他的大侄子荀攸作為謀士之後。荀諶總覺得荀攸肯定會做點兒什麽,給秦誼的競爭對手找些麻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秦文合手上的實力怎麽樣,他心裏是怎麽想的,我們都不知道,最好還是派一個過去實地調研一下!”最後還是資格最老的逄紀說話道。
就在得到秦誼就任並州刺史的消息後,袁紹曾經把秦誼在大將軍府時的領導逄紀叫過去過,向他詢問秦誼的情況。
可逄紀在大將軍府時的那個秦誼,是曆史上的秦宜祿,絲毫沒有給逄紀留下任何的印象。等秦宜祿被穿越者附身之後,逄紀已經離開大將軍府到尚書台任職,他對現在的秦誼一點兒都不了解。
“諸公!誰願意走這一趟,到太原去看一下?”聽逄紀如此說道,袁紹也是準備實地調查一下。
“許攸原前往太原,會一下這個秦文合!”
而許攸也是馬上接過這個差事來,之前之所以為秦誼說了幾句好話,完全是因為秦誼的孝敬已經送到了許攸的手裏。
這段時間黃忠也是把家眷接到並州,同時還捎帶了一些想要建功立業的黃家人。黃忠是南陽人,現在秦誼手下有不少南陽人。而秦誼也是在打官渡之戰勝負手許攸的主意,看書ww.uukashu 找了一個南陽人,以投靠許攸這個老鄉的名義,把賄賂送到許攸的手上,所以許攸才給秦誼說了些好話。
這次去許攸去太原看一下,秦誼這個人少不了要贈送不少財寶。至於秦誼其人究竟如何,並州實力如何,向袁紹匯報時,可能也要與秦誼獻出的財寶有直接關係。
聽許攸自告奮勇,袁紹也是微微點了一下頭:“不錯,有勞子遠了!一定要把並州的虛實給我弄清楚!諸位還有其他事情沒有?”
“主公,鄙人有一事要說!”隨著袁紹說完這話,在諸多謀士隊伍的最後端,一個黑胖子卻是站了出來。
“原來是公仁啊!不知道有什麽事情沒有?”在看到此人之後,袁紹也是和顏悅色得向他問道。
“現在長安的天子淪落到李郭之手,作為臣子的,不應給對天子不聞不問,董昭願意代主公前去長安探一下李郭的虛實,同時也是打聽一下天子的情況!”
“此事極其有必要!如果能夠將天子控製在手中,定能對主公的大業多有裨益!”袁紹張了一下嘴,還沒來得及說什麽,那邊的田豐卻是搶先給董昭點了讚。
“就依公仁所言,這次子遠出使並州,你也隨著一起出發吧!”想了一下,絕對這事對自己也沒啥壞處,袁紹也是點頭拍板道。
——我是不要搶領導發言的分界線——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癭陶長、柏人令,袁紹以為參軍事。”——《季漢書·董昭傳》
就在袁紹為眼下的困局憂心不已的時候,大帳之中也是湧入十幾個人來,對著袁紹紛紛行禮道。
一時間袁紹臉上的憂慮也是轉瞬即逝,換上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來,這次的例會是袁紹專門召集手下的謀士們過來商討下一步行動的。看著分列兩旁的眾人,天下的諸多英才也是匯集自己麾下,袁紹心中也是異常自豪。
“今日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為了商討應對公孫瓚和張燕之事!請大家暢所欲言吧!”袁紹也沒有和手下囉嗦,直接便開門見山點明此次會議的主題。
“公孫伯圭兵鋒正盛,咱們與之交戰恐怕不能取勝,目前雙方結營對峙,讓公孫部的騎兵發揮不出威力來,不過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今日也是反複研究了一下公孫部的騎兵戰術,發現他們能夠打出如此漂亮的戰術,全都是靠了騎兵所配備的高橋馬鞍和馬鐙,當務之急是建立我們的馬具騎兵,這樣才能和公孫瓚在正麵戰場上取得勝利!”
首先發言的是袁紹手下的監軍沮授,很多人都把沮授當做一個純粹的謀士,但是其實沮授比起謀士來說,更像一個將軍。
在官渡之戰前,沮授諫阻出兵,違背袁紹的意旨,郭圖等乘機進饞,說沮授的軍權太大、威望太高,難於控製,引起袁紹懷疑。於是袁紹分監軍為三都督,讓沮授與郭圖、淳於瓊各典一軍。
所有有著將軍屬性的沮授也是發現了公孫瓚部在戰術上麵的可取之處,並且開始著手研究。
聽了沮授的話後,袁紹也是點了一下頭,龍湊之戰是他親自指揮的,雖然對公孫瓚的馬具騎兵有了充足的準備,可是麵對著公孫瓚的馬具騎兵,袁紹還是打得相當吃力。
袁紹也是相當擅長學習的,自從龍湊之戰後,也是開動冀州的戰爭機器全力製造馬具,一支馬具騎兵應該很快便能夠建立起來。
“正麵戰場上自然是要做的,其他地方我們也可以采取點兒措施。臣建議派出使者前去會見劉伯安,我聽聞劉伯安與公孫瓚之間早有齷齪,現在公孫伯圭連取兩場大勝,更是誌得意滿,公孫伯圭恐怕更不能受劉伯安鉗製。我想他們之間的嫌隙會越來越大,現在正是利用這點兒挑撥他們的機會!”在沮授發言完之後,袁紹幕府之中最早的追隨者逄紀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個不錯!”而袁紹也是從善如流得答應道,袁紹也不是很喜歡不給自己麵子拒絕稱帝的劉虞,如果能夠讓劉虞和公孫瓚打起來,那自然是極好的。
接下來眾多謀士們又提了好多建議,雖然不像這兩個突出,也是讓針對公孫瓚的計劃更加清晰起來,感覺事情已經差不多的袁紹也是馬上進行下一個議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肆虐冀州的黑山流寇的問題。這部分黑山流寇神出鬼沒,一直都很難抓到,著實讓人頭疼!”
“我也仔細研究過這支黑山小隊的情況,他們有著一定的規律,都是沿太行山餘脈行動,一遇到什麽風吹草動的情況便縮回太行山。太行山地勢複雜,又有各路黑山幫著他們遮蔽,想要徹底剿滅這支黑山賊非常麻煩。換言之,這支黑山賊是依托於太行山黑山群賊的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能夠重創太行山黑山賊,這支依靠太行群賊的小股賊寇的行動能力也將大大降低,再剿滅起來更加容易!臣建議主公發兵剿滅太行山群匪。”麵對袁紹提出的這個問題,別駕田豐也是提出自己的意見。
“附議!張燕協助公孫伯圭與我們作對,我們早晚要和黑山賊打一仗的!這段時間和公孫伯圭的戰鬥,我們輸多贏少,正好可以打黑山賊回複一下士氣!”對於和黑山一戰的建議,同為別駕的審配也是出言支持。
“行!這幾日就有勞大家,製定一個針對黑山賊的作戰計劃,務必給這群賊人一點兒顏色瞧一下!對了,大家還有什麽事情沒有,可以一並提出來!”袁紹也是對打黑山回回血的想法表示支持。
“河內太守張楊今日被他的手下楊醜殺死,而楊醜也是緊接著又被張楊的手下秦華所殺,這秦華是並州刺史秦誼的族人,也是說服河內上下舉郡投奔秦誼!主公,我們的西邊現在多一個統一的大勢力!雖然並州實力孱弱,但是這幾年並州上下總體無事,恢複的比較快,如果坐視不理,很有可能便讓秦誼勢力膨脹起來,對主公的大業不利!”隨著進入下一個議題,郭圖卻是站了出來。
因為地理上的延擱,這個消息也是剛傳到冀州,一直挺關注秦誼這個被好友荀彧看中的年輕人的郭圖,也是馬上站出來把秦誼放在火上烤。
聽到這個消息的袁紹也是馬上沉默不語,此時袁紹正在和公孫瓚全力爭奪冀州,冷不丁隔壁並州出現一個基本上統一並州的勢力,哪怕並州因為長期的戰亂殘破不已,還有著太行山阻隔,也是讓袁紹如芒在背。不過現在袁紹實力也比曆史上同期弱了不少,一時間也沒精力去找秦誼的麻煩。
還有點兒讓袁紹不爽的,就是秦誼對他們袁家還是有些恩德的,要不是秦誼向自己的兄長袁基示警,估計袁基一家就要和叔叔袁隗一樣,死在雒陽城中。
現在向秦誼出手,一方麵實力達不到,開辟第三條戰線需要考慮一下,另外一方麵還容易背上忘恩負義的名聲,所以讓袁紹也是難以決斷。
“公則有些多慮了!”隻是一陣笑聲卻是打破了沉默,赫然是從雒陽時便跟隨袁紹的南陽人許攸,“秦文合未嚐不能聽命於主公,想當年諸侯討董,秦文合可是按照主公的命令南下聯絡袁公路。再後來於夫羅反叛劫持張楊,秦文合也是按照主公的吩咐前往張楊部,幫助主公兼並張楊部的精銳。”
“子遠,這人是會變的,至少兩年前我見秦文合時,絕對想不到他能有現在的成就!”而荀諶卻是對秦誼非常警惕,尤其是聽說秦誼收了他的大侄子荀攸作為謀士之後。荀諶總覺得荀攸肯定會做點兒什麽,給秦誼的競爭對手找些麻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秦文合手上的實力怎麽樣,他心裏是怎麽想的,我們都不知道,最好還是派一個過去實地調研一下!”最後還是資格最老的逄紀說話道。
就在得到秦誼就任並州刺史的消息後,袁紹曾經把秦誼在大將軍府時的領導逄紀叫過去過,向他詢問秦誼的情況。
可逄紀在大將軍府時的那個秦誼,是曆史上的秦宜祿,絲毫沒有給逄紀留下任何的印象。等秦宜祿被穿越者附身之後,逄紀已經離開大將軍府到尚書台任職,他對現在的秦誼一點兒都不了解。
“諸公!誰願意走這一趟,到太原去看一下?”聽逄紀如此說道,袁紹也是準備實地調查一下。
“許攸原前往太原,會一下這個秦文合!”
而許攸也是馬上接過這個差事來,之前之所以為秦誼說了幾句好話,完全是因為秦誼的孝敬已經送到了許攸的手裏。
這段時間黃忠也是把家眷接到並州,同時還捎帶了一些想要建功立業的黃家人。黃忠是南陽人,現在秦誼手下有不少南陽人。而秦誼也是在打官渡之戰勝負手許攸的主意,看書ww.uukashu 找了一個南陽人,以投靠許攸這個老鄉的名義,把賄賂送到許攸的手上,所以許攸才給秦誼說了些好話。
這次去許攸去太原看一下,秦誼這個人少不了要贈送不少財寶。至於秦誼其人究竟如何,並州實力如何,向袁紹匯報時,可能也要與秦誼獻出的財寶有直接關係。
聽許攸自告奮勇,袁紹也是微微點了一下頭:“不錯,有勞子遠了!一定要把並州的虛實給我弄清楚!諸位還有其他事情沒有?”
“主公,鄙人有一事要說!”隨著袁紹說完這話,在諸多謀士隊伍的最後端,一個黑胖子卻是站了出來。
“原來是公仁啊!不知道有什麽事情沒有?”在看到此人之後,袁紹也是和顏悅色得向他問道。
“現在長安的天子淪落到李郭之手,作為臣子的,不應給對天子不聞不問,董昭願意代主公前去長安探一下李郭的虛實,同時也是打聽一下天子的情況!”
“此事極其有必要!如果能夠將天子控製在手中,定能對主公的大業多有裨益!”袁紹張了一下嘴,還沒來得及說什麽,那邊的田豐卻是搶先給董昭點了讚。
“就依公仁所言,這次子遠出使並州,你也隨著一起出發吧!”想了一下,絕對這事對自己也沒啥壞處,袁紹也是點頭拍板道。
——我是不要搶領導發言的分界線——
“董昭字公仁,濟陰定陶人也。舉孝廉,除癭陶長、柏人令,袁紹以為參軍事。”——《季漢書·董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