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認錯,這人是京兆杜陵人杜畿杜伯侯。當時他在河東宦遊,與我前夫衛仲道有些交情,所以見過一麵!他那個阿母其實不是親媽,是後媽,脾氣一向很差,但是杜伯侯一直非常孝順他的後媽,也是一直被人傳為佳話!我要是有一個兒子,一定寵得不得了,絕對不會像剛才那樣說話的!”
本來蔡琰也是不敢確定此人是否是與自己有一麵之緣的杜畿,但是聽了剛才母親斥責兒子的話之後,卻是讓她一下子確定下來。
而秦誼也是大吃一驚,他這運氣真是不錯啊,竟然走在大街上都能遇到曹魏九卿級別的高官。
杜畿杜伯侯,可是曹魏立國的一大功臣,身為河東太守的他在任上瓦解豪強,成功撲滅了針對曹魏的叛亂。而因為杜畿的努力,河東郡沒有經曆太嚴重的戰亂,早早地安定下來,人口、財產損失都不大,為曹魏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支援,政績“常為天下最”。
杜畿雖然是京兆尹之人,但卻與河東有著不解的緣分,按照曆史的記載,杜畿也不少河東朋友,嫁到河東去的蔡琰見過他一麵一點兒都不奇怪。
譬如說杜畿的朋友、河東人張時做京兆尹時,杜畿在他手下做功曹。朋友照顧,固然是好事,但好朋友變成上下級關係,也自有難以相處的時候。張時對杜畿不太滿意,認為他闊達疏誕,不負責任,幹不好功曹這個職務。杜畿呢,不好公開頂嘴,隻好在私下裏發牢騷:“我做不好這個功曹,但我到你老家河東當個太守,是能勝任的。”
另外河東衛氏的成員,擔任河東郡掾衛固,也是杜畿的老朋友。在杜畿擔任河東太守時,河東地頭蛇中郎將範先,就動了殺害杜畿的念頭。要不是衛固的情分在,範先可能直接便動手殺了杜畿,就這樣範先為了警告、威脅杜畿,陸續殺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幾位下屬官吏。當然衛固和範先這對地頭蛇,最後都讓杜畿給幹掉了。
也就是在河東幹得太好了,也是耽誤了杜畿的進步,他曾經被調到過曹魏中央擔任尚書,卻是因為河東地位重要,再次回到河東做郡守。如果不是在六十二歲那年為曹丕監造禦樓船,不幸遇到風暴溺水而亡,杜畿是很有機會做到曹魏三公的。
隻不過這麽厲害的一個能吏,竟然沒能在《三國演義》中露臉,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此時杜畿應該是預感到天下即將大亂,辭掉了鄭縣縣令的職位,帶著自己的繼母到荊州去避難的。
而在確認眼前這人是杜畿之後,秦誼也是一下子便來了興趣,想著能夠把杜畿給招攬下來,畢竟現在的並州也算是太平。
除了杜畿本人非常厲害,是個非常能辦事的能吏以外,還有一個讓秦誼對杜畿垂涎三尺的原因,就是如果能夠把杜畿搞到手,幾十年後還會收獲一個更加牛逼的杜預。
作為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超級牛人(比杜預更牛逼的諸葛亮,是在明成祖時才進入文廟的),杜畿的孫子杜預更是一個吊炸天的存在。
在軍事方麵的成就,單獨一個統領全局,取得晉滅吳一統天下的成就,便足以讓有“杜武庫”美名的杜預進入武廟之中享用冷豬肉。
杜預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卷,是《左傳》注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對後世《左傳》研究頗有影響,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除此以外,杜預參與晉朝律法的修訂,承擔了《晉律》編纂的主要工作,不但首次把法律和規章區分開來,還進行了大量的司法解釋,後人稱讚《晉律》“實曰輕平,稱為簡易”。
不隻是經學和法律,杜預還精通曆法天文,他發現當時通行的曆法存在偏差,他經過計算,糾正了其中的錯誤,修訂出《二元乾度曆》,通行於世。
此外,杜預還是個發明家,他主持工作時,發明了人排新器,連機水碓,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周代時有個欹器,水少就會倒,水多就會被淹沒,隻有不多不少時才會可以擺正。這東西失傳多年,人們連它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而杜預憑著書上的記載,u看書 ww.uukanhu硬是設計出了這麽個神器,晉武帝很開心。
有這麽多的成就不說,杜預此人更是一個品德高尚的謙謙君子。作為參與伐蜀的成員,杜預非常同情鄧艾的遭遇,是當時少數要求為鄧艾伸冤的將領之一。
後來主持滅吳戰事,杜預十分尊重益州刺史王濬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將。杜預還向王濬表示,水軍可以根據戰爭的發展,自行指揮,並建議他盡量減少耽擱,直下建鄴,建立曠世之功。
而另外一位滅吳主將王渾(秦誼老領導雁門太守王澤的孫子),怕王濬奪得頭功,對他百般刁難。就在王濬排除種種幹擾占領建鄴、俘獲吳主孫皓之後,王渾還在攻擊陷害他。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杜預的武力值實在太低了,竟然連馬都不會騎。再就是杜預有大脖子病,無能狂怒的吳國人,就給狗脖子上套上各水瓢,把杜預比喻成狗。
可以說是如果能夠在中國曆史上找一個最接近曆史上諸葛亮其人的人物,也就非杜預莫屬,文武(不是親自砍人的武)雙全,品德高尚,還是熱愛發明的理工科人才。
想到這裏,秦誼整個人的心都燒了起來,雖然現在的杜預連受精卵都不是,但秦誼可以早做準備,爭取一下玩個養成遊戲。
於是秦誼也是趕緊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那邊正在那裏休息的杜畿一家人跟前,朝著杜畿深深得行了一個大禮:“鄙人上黨太守秦誼,見過伯侯兄!”
——我是要玩養成的分界線——
“會天下亂下,欲棄官客荊州。”——《季漢書·杜畿傳》
本來蔡琰也是不敢確定此人是否是與自己有一麵之緣的杜畿,但是聽了剛才母親斥責兒子的話之後,卻是讓她一下子確定下來。
而秦誼也是大吃一驚,他這運氣真是不錯啊,竟然走在大街上都能遇到曹魏九卿級別的高官。
杜畿杜伯侯,可是曹魏立國的一大功臣,身為河東太守的他在任上瓦解豪強,成功撲滅了針對曹魏的叛亂。而因為杜畿的努力,河東郡沒有經曆太嚴重的戰亂,早早地安定下來,人口、財產損失都不大,為曹魏提供源源不斷的後勤支援,政績“常為天下最”。
杜畿雖然是京兆尹之人,但卻與河東有著不解的緣分,按照曆史的記載,杜畿也不少河東朋友,嫁到河東去的蔡琰見過他一麵一點兒都不奇怪。
譬如說杜畿的朋友、河東人張時做京兆尹時,杜畿在他手下做功曹。朋友照顧,固然是好事,但好朋友變成上下級關係,也自有難以相處的時候。張時對杜畿不太滿意,認為他闊達疏誕,不負責任,幹不好功曹這個職務。杜畿呢,不好公開頂嘴,隻好在私下裏發牢騷:“我做不好這個功曹,但我到你老家河東當個太守,是能勝任的。”
另外河東衛氏的成員,擔任河東郡掾衛固,也是杜畿的老朋友。在杜畿擔任河東太守時,河東地頭蛇中郎將範先,就動了殺害杜畿的念頭。要不是衛固的情分在,範先可能直接便動手殺了杜畿,就這樣範先為了警告、威脅杜畿,陸續殺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幾位下屬官吏。當然衛固和範先這對地頭蛇,最後都讓杜畿給幹掉了。
也就是在河東幹得太好了,也是耽誤了杜畿的進步,他曾經被調到過曹魏中央擔任尚書,卻是因為河東地位重要,再次回到河東做郡守。如果不是在六十二歲那年為曹丕監造禦樓船,不幸遇到風暴溺水而亡,杜畿是很有機會做到曹魏三公的。
隻不過這麽厲害的一個能吏,竟然沒能在《三國演義》中露臉,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
此時杜畿應該是預感到天下即將大亂,辭掉了鄭縣縣令的職位,帶著自己的繼母到荊州去避難的。
而在確認眼前這人是杜畿之後,秦誼也是一下子便來了興趣,想著能夠把杜畿給招攬下來,畢竟現在的並州也算是太平。
除了杜畿本人非常厲害,是個非常能辦事的能吏以外,還有一個讓秦誼對杜畿垂涎三尺的原因,就是如果能夠把杜畿搞到手,幾十年後還會收獲一個更加牛逼的杜預。
作為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超級牛人(比杜預更牛逼的諸葛亮,是在明成祖時才進入文廟的),杜畿的孫子杜預更是一個吊炸天的存在。
在軍事方麵的成就,單獨一個統領全局,取得晉滅吳一統天下的成就,便足以讓有“杜武庫”美名的杜預進入武廟之中享用冷豬肉。
杜預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卷,是《左傳》注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收入《十三經注疏》中,對後世《左傳》研究頗有影響,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除此以外,杜預參與晉朝律法的修訂,承擔了《晉律》編纂的主要工作,不但首次把法律和規章區分開來,還進行了大量的司法解釋,後人稱讚《晉律》“實曰輕平,稱為簡易”。
不隻是經學和法律,杜預還精通曆法天文,他發現當時通行的曆法存在偏差,他經過計算,糾正了其中的錯誤,修訂出《二元乾度曆》,通行於世。
此外,杜預還是個發明家,他主持工作時,發明了人排新器,連機水碓,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周代時有個欹器,水少就會倒,水多就會被淹沒,隻有不多不少時才會可以擺正。這東西失傳多年,人們連它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而杜預憑著書上的記載,u看書 ww.uukanhu硬是設計出了這麽個神器,晉武帝很開心。
有這麽多的成就不說,杜預此人更是一個品德高尚的謙謙君子。作為參與伐蜀的成員,杜預非常同情鄧艾的遭遇,是當時少數要求為鄧艾伸冤的將領之一。
後來主持滅吳戰事,杜預十分尊重益州刺史王濬這位七十多歲的老將。杜預還向王濬表示,水軍可以根據戰爭的發展,自行指揮,並建議他盡量減少耽擱,直下建鄴,建立曠世之功。
而另外一位滅吳主將王渾(秦誼老領導雁門太守王澤的孫子),怕王濬奪得頭功,對他百般刁難。就在王濬排除種種幹擾占領建鄴、俘獲吳主孫皓之後,王渾還在攻擊陷害他。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杜預的武力值實在太低了,竟然連馬都不會騎。再就是杜預有大脖子病,無能狂怒的吳國人,就給狗脖子上套上各水瓢,把杜預比喻成狗。
可以說是如果能夠在中國曆史上找一個最接近曆史上諸葛亮其人的人物,也就非杜預莫屬,文武(不是親自砍人的武)雙全,品德高尚,還是熱愛發明的理工科人才。
想到這裏,秦誼整個人的心都燒了起來,雖然現在的杜預連受精卵都不是,但秦誼可以早做準備,爭取一下玩個養成遊戲。
於是秦誼也是趕緊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那邊正在那裏休息的杜畿一家人跟前,朝著杜畿深深得行了一個大禮:“鄙人上黨太守秦誼,見過伯侯兄!”
——我是要玩養成的分界線——
“會天下亂下,欲棄官客荊州。”——《季漢書·杜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