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居任道:“這回朱棣的親征,我們贏在重裝騎兵與步兵的實力,贏在神機營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兵器,但要控製蒙古遊牧民族的輕裝騎兵,還很難,他們在草原上的靈活機動,不是靠武器的優勢能戰勝,這北伐還會繼續。”


    鍾同知道:“等北平建好都後,這蒙古的韃靼,瓦刺和兀良哈會太平多了。”


    前麵的支流順著河淌來不少浮萍,一簇簇又一簇簇的,伴著黃黃的泥漿水,小舍道:“這條支流堵了,不疏通這一帶農田會淹。”


    趙居任道:“我看河水還算急,這水草不是流出來了嗎?”


    小舍道:“這綠萍平時都在靜止的河塘裏長著,如果塘裏水溢出河堤,這萍兒才會隨流飄出。”


    李侍郎讓船靠岸,果然見這河塘塘岸塌方了,上遊的水泄不下,把好多秧田都淹了,一個村子都泡在水裏,男女老少都上了堤岸,正在奮力掘開口子,鍾同知帶著蔣通判赤著腳趕了過去。


    中午船到了夷亭,鍾同知道:“在這上岸蔣通判道:“皇上與這種人鬥有經驗了,他讓柳升的主力先過河,再讓數百個輕騎藏在在河曲的柳林中,明軍為了誘敵,前麵馱載草料冒充輜重,兩邊十幾名手持火銃的兵卒跟在後麵,裝作押送的樣子。兀良哈的朵顏三衛人上當了。”


    小舍憤怒的道:“朵顏三衛的人一會兒幫我們,一會兒搶我們,真不是東西。”


    李侍郎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兀良哈中的朵顏三衛眼中隻有利益。”


    蔣通判道:“所以,這回皇上總算看清了,看朵顏三衛的騎兵一窩蜂地擁進明軍的埋伏圈,趁他們沒來得及動手,便讓神機營的神機銃,神槍把他們幹掉,為了幹淨徹底的消滅他們,朱棣親率千餘親兵殺了個回馬槍,把掉河中束手待斃的敵人,除數十人成為俘虜外,其餘全部射死。”


    吃點東西,下午抓緊些傍晚便能到昆山城中。”


    小舍抽空到自已家去看看,屋裏有幾個繡女,丈母娘正在教她們刺繡,見小舍進來,有些驚奇,拉著他的手,眼睛卻看著門外。


    小舍道:“娘,女婿是公差來的,如意和娘她們還在京城。”


    嶽母道:“她們去了一個多月,我想了一個多月,昨天還與如意她爹說,等這個月黃梅天結束了,去南京找你們。”


    小舍道:“皇上打仗結束了,估計一二個月便會回南京,女婿的公差也結束了。”


    丈母娘道:“如意說你在京城當了什麽夫差,恐怕不會回蘇州了。”


    小舍道:“娘,不是夫差,是府丞,和通判差不多,整天跟著大臣屁股後辦事。”


    丈母娘道:“舍兒,京城的官最小也比蘇州最大的官強,你好好的幹,等我和你爹幹不動了,就到南京享福去。”


    小舍聽著鼻子酸酸的,掏了兩個大銀錠給她,便急匆匆到鎮上。


    一船人正在羅半仙的麵鋪吃麵,這胖胖的老板娘會做生意,瞅著這麽多人,便說做冷拌麵。


    這麵先用熱水煮一下,撈起後放在冰涼的井水一浸,瀝幹了水後加上麻油,醬油和糖醋一拌,便可以吃了。


    小舍去時,白梅已經替他準備了滿滿的一大碗,她遞了雙筷子給他道:“這麵不耐饑,你多吃點,要不抗不到傍晚你就饑腸轆轆了。”


    羅半仙又瞅準了趙居任,非要為他相麵。


    趙居任揀了根頭發給她道:“你便從這頭發說說,說得對,我自有好處。”


    羅半仙用她那胖嘟嘟的手指撚著,對著亮仔細察看了一下道:“此發軟如錦絲,家中夫妻必然夫唱婦和;發稀而細,有名有利;發疏而潤澤,此人聰穎。不過我還得看下此發的主人。”


    趙居任偷偷指了指李文鬱。羅半仙“哎呀”一聲,這麵我不相了。


    趙居任道:“你這妖婆又耍什麽花樣了,怕我不付銀子嗎?”


    羅半仙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這行三種人不算,一種是修行的,一種是當兵的,一種是習武的。”


    趙居任道:“老妖婆別說了,老夫知道了,內心強大的人你吃不住,這可是老實話!”


    李侍郎正和鍾同知談事,聽到這老妖婆,老妖婆叫得歡,就轉過頭來問道:“老妖婆在那?”


    趙居任怕他多心,連忙唐塞道:“就是給我們下麵的老板娘,引得人家饞又不讓人家飽。”


    李侍郎道:“這好辦,一會兒去昆山吃奧灶麵,保準讓大家吃個夠。”


    官船載著一幫人繼續東進,uu看書ww.uukansu這裏小鎮多,曲曲彎彎,橋多,下雨天,水流又急,鍾同知大聲叫著,讓水手們小心些。


    前麵兩隻船撞上了,一船的西瓜全落在河裏。兩個侍衛貪嘴便去撈,李文鬱見了一頓臭罵:“你們這和趁火打劫有什麽兩樣?”


    兩侍衛嘟囔著又把西瓜放河裏。西瓜船上的人本來有些敢怒不敢言,見對方客氣,便自覺讓出道來。


    李侍郎道:“做人不要貪嗔癡,累了別人又累自己。”


    小舍想:“後世的人老講,中國是禮儀之邦,看來沒說錯,古時候的人便這麽講究為人之道。”


    船到了陸杏橋頭,說是橋其實就是留下岸上兩塊大條石和掉在河裏的一些石塊。


    白梅道:“我爹說,這陸杏橋北以前躺著一條臥龍,龍尾對著陸杏橋。有一年,發大水,說是誰踏了龍尾了,龍生氣,要把全鎮的人帶走,絕望之際,來了一位童顏鶴發的道士。說這龍本來是觸犯了天規,被罰到人間,玉帝要它為人世做好事,將功贖罪,現在他發龍脾氣,你們點上蠟燭去求他息怒,說完轉身便消失不見。


    鎮上人便全去了,點了九百九十九支蠟燭,跪在地上磕頭。那蠟燭煙霧升起,龍一個噴嚏後,便大吸一口氣,把河裏的水全吸幹了,但陸杏橋也塌了。


    下個不停的雨也停了,龍又回到原地,發現陸杏橋沒有了,知道是自己闖了禍。為了贖這個罪,它發誓再不回到龍宮,要在這為鎮上的人效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村小吏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智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智靜並收藏鄉村小吏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