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升拿著數張圖紙,如獲至寶,雙手緊緊的捧在懷裏,激動的看著寇季。
“下去讓工部的匠人們,開始鍛造吧……”
寇季淡然一笑,吩咐了一聲。
王雲升重重的點頭,拿著圖紙就往班房外走去,走了一半,似乎意識到了不對,趕忙回過身,對寇季躬身施禮道:“下官失禮了,還請上官勿怪。”
“行了,快去吧。”
寇季滿不在乎的擺擺手。
王雲升再次躬身一禮,拿著圖紙出了班房。
一出班房,王雲升跑到了匠人們所在的院子,召集了在工部內供職的匠人們,一起探討了一下圖紙。
得知圖紙上的犁頭,需要用特別堅硬的鐵料鍛造以後,王雲升立馬想起了城外瑞聖莊裏的鍛鐵作坊。
於是乎,王雲升派人去征得了寇季的同意。
帶著工部的匠人,匆匆出了工部衙門。
寇季給出了圖紙,在工部衙門裏也沒有多留,隨手翻看了一些工部的文書以後,離開了工部。
一晃三日。
王雲升等人在瑞聖莊上借助鋼材,成功的打造出了寇季給他的兩種犁。
王雲升迫不及待的拿到了瑞聖莊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使了一遍,真如寇季所言的那般犀利。
當即。
王雲升派人封鎖了鑄造兩種犁具的作坊,一封奏疏,丟進了宮裏。
王雲升用他平生最豪邁的姿態,告訴朝廷。
工部造出了兩種新犁,比原有的曲轅犁效率高了數倍。
奏疏入宮。
趙禎、寇準、李迪、王曾三人,皆坐不住了。
大宋朝以農為本,凡是跟耕農掛鉤的事情,不論大小,朝廷都必須得重視。
寇準當即下了相令,讓管勾工部主事寇季,將兩種新犁,獻進宮。
同時,下令讓滿朝文武到垂拱殿內論政。
寇季似乎早就知道了兩種犁出現以後,朝廷會召他入宮。
所以在宮裏前來傳令的宦官到了寇府以後,他已經穿戴好了官服。
又命府上的仆人去工部傳令,讓王雲升等人,送新犁入宮。
寇季坐著轎子到了宮門口以後,等了片刻。
王雲升就帶領著人,抬著兩個蓋著紅綢的新犁具,到了東華門口。
“上官……”
試過了新犁具以後,王雲升對寇季的態度更加恭敬。
寇季淡然笑道:“一起進去……今日,滿朝文武將為我工部賀。”
王雲升激動的點點頭。
王雲升入仕多年,還真沒有在朝堂上出過什麽風頭。
如今有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他自然激動。
風頭代表的是什麽?
名望!
錢財!
加官進爵!
“入宮!”
寇季招呼了一聲,一行人抬著犁具到了金水橋邊上,經過了禁軍將士們盤查以後,抬著犁具進了宮。
到了垂拱殿的時候,就看到了文武大臣們幾乎全到了,此刻正待在殿內,靜靜的等著他們。
寇季帶著工部的人入了殿,躬身施禮。
“臣等,參見官家,參見太師……”
寇準大手一揮,朗聲道:“不必多禮……老夫聽聞你們工部造出了新的犁具,比原有的曲轅犁效果更佳?”
寇季拱手道:“回太師話,我工部確實造出了新犁具。”
寇準擺手道:“農桑乃是國之根本,半點都不能馬虎。若是真有新的犁具,你工部自然是大功一件。把犁具呈上前,讓官家、老夫,還有百官們一起瞧瞧。”
寇季點頭答應了一聲,讓王雲升帶人抬著犁具到了垂拱殿中。
王雲升也沒有賣關子,當即掀開了兩種犁具上的紅綢,露出了兩種犁具。
趙禎、寇準,文武大臣的目光,齊齊落在了犁具上。
“新鐵打造的……”
“鐵轅……比原有的木轅更耐用……”
“兩麵犁……一般人力,恐怕很難拉動……”
“……”
文武大臣們盯著兩種犁具,議論紛紛。
文武大臣們能看出兩種犁具中的優點,寇準、王曾、李迪三人,自然也可能看出。
趙禎自然也看出了一些不同。
原由跟皇家的一則規矩有關。
皇家在城外的皇莊內,有那麽一片特殊的田地,就是由官家、皇後等人親自耕種的。
趙禎登基了三年,已經去城外的皇莊上,親自扶犁,耕種了三年。
當然了,趙禎不可能真的像是耕農一樣,一直在田間勞作。
但是每年春種秋收的時候,他是必須要去皇莊裏做做樣子的。
為的就是告訴天下間的百姓,朝廷很重視農桑。
趙禎雖然看出了工部獻上的兩種犁具的不同,但是卻不知道其優劣性。
還是陳琳在一旁小聲的告訴他,那兩種犁具中,可以一眼看出來的一些優缺點。
寇準盯著兩種犁具,詢問道:“兩種犁具,有何優點,又有何缺點?”
文武大臣們聞言,豎起了耳朵,靜靜的等著寇季解釋。
寇季卻沒有開口,而是把王雲升推到了前麵。
王雲升在文武大臣們注視下,挺直了腰板,朗聲把兩種犁具的優劣性,說了一遍。
當聽到了王雲升講述,兩種新的犁具,可以將原有的曲轅犁一天耕種兩畝地的效率,提高到四畝、六畝的時候。
文武大臣們,一臉驚愕。
兩種新的犁具,居然提高了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他們怎麽能不吃驚。
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大宋朝年產的糧食,可以跟著提升兩倍、三倍。
大宋朝的良田沒有空閑的,可大宋朝荒蕪的土地,卻多不勝數。
若是朝廷在推行新農具的情況下,允許各地百姓酌情開荒。
那糧食的產糧,一樣可以增多。
新的農具不僅會帶給百姓們極大的便利,同時也能幫助百姓們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開荒。
“不可能!”
李諮第一個跳出來質疑。
他倒不是為了刻意的針對寇季。
而是他覺得,王雲升把新的犁具吹捧的有些誇張。
提高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
對於犁具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場變革。
問題是,變革那是那麽容易產生的。
寇季在李諮質疑的目光中,緩緩走到了兩種犁具前,淡然笑道:“到底行不行,試過就知道了。”
寇季目光環視百官,笑眯眯的道:“事實勝於雄辯……”
寇準聽到這話,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朗聲道:“去城外的皇莊試試!”
沒等其他人有反對的聲音,趙禎就跟著點頭道:“朕也想看看,這新的犁具,能不能達到王愛卿所說的那般效過。”
“去宮外……”
當即,垂拱殿裏,上至趙禎這個官家,下至文武大臣們,齊齊輕車簡從的出了皇宮。
汴京城裏的百姓們見到了趙禎坐著龍攆,文武大臣們一個不差的跟在身後,一個個紛紛猜測,朝中又發生了什麽大事。
到了城外的皇莊上。
陳琳代替趙禎,去選了一塊還沒有翻過的良田。
王雲升扛著犁具,拉著牛,到了良田邊上。
他婉拒了其他人幫忙,親自幫耕牛套上了兩麵犁具,趕著耕牛進了良田。
犁頭在他的操控下,深深的紮進了泥土裏。
良田像是被掀開了一道皮,露出了略顯濕潤的泥土。
耕牛拉著犁,在良田裏不斷的來回行走。
不多時。
一片已經被曬的幹幹硬硬的良田,被翻了一個遍。
趙禎、寇準等人盯著那被翻開的良田,紛紛動容。
一些喜歡著書立說的官員們,當即撤下了一節袖子,從袖口取出了筆袋,在嘴裏潤濕了筆尖,開始奮筆疾書。
“入地一尺,效率提高了三倍有餘……當真是國之利器……”
王曾蹲在田邊,仔細的用手丈量了一下犁頭入地的深度,幽幽的感歎了一句。
李迪陪著王曾蹲在田邊,看著王雲升驅趕著耕牛在田間奔走,長聲道:“有此利器,我大宋的糧產,必然會提高不少。”
王曾讚同點點頭,站起身,走到了寇季身邊,疑問道:“這兩種新的犁具,造價幾何?”
王曾可不是那種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在新犁具入地以後,他就看出了新犁具的有點。
王雲升趕著耕牛,雖然還沒有翻過一畝地,但是就王雲升目前趕著耕牛翻地的速度而言,一天時間耕六畝地,還不是問題。
新的犁具,不僅耕地效率高,而且入土極深。
單憑著兩點,就足以代替以前所有的犁具。
東西是好東西。
隻是造價太高,不易推廣的話。
那麽再好的東西,也無用。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問話,就猜到了王曾的心思,當即輕笑道:“造價不高……僅比市麵上的曲轅犁貴了那麽百十錢。”
王曾聞言,臉上露出一道喜色。
跟隨在他身後的李迪,亦是如此。
犁具,那可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而是可以反複使用多年的農具。
一種新的犁具的價格,僅僅比原有的犁具的價格,貴了百十個錢,百姓們也是能接受的。
畢竟,新的犁具為百姓們帶來的收益,遠超過了百姓們所敷出的那百十個錢。
更重要的是,新的犁具帶給百姓們的收益,是可持續性的。
而百姓們所需要敷出的代價,卻是一次性的。
“此法獻給朝廷……我和你祖父,還有李公三人,會想辦法從國庫裏勻出一些錢財,盡快的打造一批新的犁具,下發給各地百姓。順便將新犁具的製作法子,下發給各府。”
王曾毫不猶豫的對寇季說道。
寇季聽了卻直搖頭。
王曾微微皺起了眉頭,“不願意?”
李迪盯著寇季道:“難道你是想等朝廷發放了賞賜以後,才肯獻上新犁具的做法?”
寇季搖頭一笑,“您二位可是誤會我了。我還沒有到那種為了錢財、官爵,出賣良心的地步。我既然拿出了這兩種犁具,就是為了讓百姓們獲益。
隻是,新的犁具,想要推廣下去,還有一些困難。”
王曾眉頭一挑,盯著寇季沒有說話。
李迪則冷哼道:“有我二人盯著,誰敢在這件事上做手腳?活膩味了?”
寇季笑道:“首先是鐵料的問題。新犁具想要耐用,就必須要用新鐵料。隻是我手上煉製出的新鐵料,數量不多,恐怕很難供應我大宋百姓們的需求。”
王曾皺眉看向寇季,“煉製新料,出了岔子?”
寇季搖頭笑道:“那倒沒有……隻是李三司斷了我鍛鐵作坊的鐵礦供應。沒了鐵礦,我鍛鐵作坊無法煉製出新鐵啊。”
李迪皺起了眉頭,沉聲道:“你為何不索性把鍛造鐵料的法子,也一並獻上來?由朝廷鍛造新的鐵料,效率會比你自己小打小鬧高不少。”
寇季依舊搖頭,道:“別的法子能獻,鍛造新鐵料的法子卻不能獻。”
“為何?”
“為何?”
王曾問了一句,寇季重複了一句,低聲道:“虎字軍在城西校場上揚威,u看書.uunshum 有一半就是借著新鐵料。新鐵料的堅硬已經深入人心。
鍛鐵的法子一旦交給了朝廷,若是被人泄漏了出去。
必然會被周遭的四鄰利用。
屆時,他們會穿著我們創出的鐵料打造的盔甲、兵刃,來對付我們。
我寧願把鍛造新鐵料的法子付之一炬,也不會讓它們流落到外麵去。”
王曾、李迪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心裏長歎了一口氣。
大宋朝藏不住秘密的事情,不需要寇季提醒,他們也知道。
遼國現在所用的一些兵甲的鍛造技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大宋傳過去的。
床弩、重弩等大宋倚重的弩的製作方法,遼國也有。
若不是床弩、重弩製作技藝過於繁瑣,造價過於高昂,恐怕遼國的兵馬,也配備上了重弩、床弩。
遼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征服了四鄰。
論軍卒的戰鬥力,遼國很強橫。
可是論富庶。
遼國跟大宋差的可不是一個台階。
這也是為何遼國總是要征討大宋的原因。
在遼人眼裏,大宋真的非常非常富庶。
富庶到他們睡著了,做夢也會惦記。
大宋可以很奢侈的給所有禁軍將士們配備上步人甲。
可遼國卻沒辦法給遼國所有的將士配備上鐵甲,甚至連一般的皮甲,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下去讓工部的匠人們,開始鍛造吧……”
寇季淡然一笑,吩咐了一聲。
王雲升重重的點頭,拿著圖紙就往班房外走去,走了一半,似乎意識到了不對,趕忙回過身,對寇季躬身施禮道:“下官失禮了,還請上官勿怪。”
“行了,快去吧。”
寇季滿不在乎的擺擺手。
王雲升再次躬身一禮,拿著圖紙出了班房。
一出班房,王雲升跑到了匠人們所在的院子,召集了在工部內供職的匠人們,一起探討了一下圖紙。
得知圖紙上的犁頭,需要用特別堅硬的鐵料鍛造以後,王雲升立馬想起了城外瑞聖莊裏的鍛鐵作坊。
於是乎,王雲升派人去征得了寇季的同意。
帶著工部的匠人,匆匆出了工部衙門。
寇季給出了圖紙,在工部衙門裏也沒有多留,隨手翻看了一些工部的文書以後,離開了工部。
一晃三日。
王雲升等人在瑞聖莊上借助鋼材,成功的打造出了寇季給他的兩種犁。
王雲升迫不及待的拿到了瑞聖莊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使了一遍,真如寇季所言的那般犀利。
當即。
王雲升派人封鎖了鑄造兩種犁具的作坊,一封奏疏,丟進了宮裏。
王雲升用他平生最豪邁的姿態,告訴朝廷。
工部造出了兩種新犁,比原有的曲轅犁效率高了數倍。
奏疏入宮。
趙禎、寇準、李迪、王曾三人,皆坐不住了。
大宋朝以農為本,凡是跟耕農掛鉤的事情,不論大小,朝廷都必須得重視。
寇準當即下了相令,讓管勾工部主事寇季,將兩種新犁,獻進宮。
同時,下令讓滿朝文武到垂拱殿內論政。
寇季似乎早就知道了兩種犁出現以後,朝廷會召他入宮。
所以在宮裏前來傳令的宦官到了寇府以後,他已經穿戴好了官服。
又命府上的仆人去工部傳令,讓王雲升等人,送新犁入宮。
寇季坐著轎子到了宮門口以後,等了片刻。
王雲升就帶領著人,抬著兩個蓋著紅綢的新犁具,到了東華門口。
“上官……”
試過了新犁具以後,王雲升對寇季的態度更加恭敬。
寇季淡然笑道:“一起進去……今日,滿朝文武將為我工部賀。”
王雲升激動的點點頭。
王雲升入仕多年,還真沒有在朝堂上出過什麽風頭。
如今有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他自然激動。
風頭代表的是什麽?
名望!
錢財!
加官進爵!
“入宮!”
寇季招呼了一聲,一行人抬著犁具到了金水橋邊上,經過了禁軍將士們盤查以後,抬著犁具進了宮。
到了垂拱殿的時候,就看到了文武大臣們幾乎全到了,此刻正待在殿內,靜靜的等著他們。
寇季帶著工部的人入了殿,躬身施禮。
“臣等,參見官家,參見太師……”
寇準大手一揮,朗聲道:“不必多禮……老夫聽聞你們工部造出了新的犁具,比原有的曲轅犁效果更佳?”
寇季拱手道:“回太師話,我工部確實造出了新犁具。”
寇準擺手道:“農桑乃是國之根本,半點都不能馬虎。若是真有新的犁具,你工部自然是大功一件。把犁具呈上前,讓官家、老夫,還有百官們一起瞧瞧。”
寇季點頭答應了一聲,讓王雲升帶人抬著犁具到了垂拱殿中。
王雲升也沒有賣關子,當即掀開了兩種犁具上的紅綢,露出了兩種犁具。
趙禎、寇準,文武大臣的目光,齊齊落在了犁具上。
“新鐵打造的……”
“鐵轅……比原有的木轅更耐用……”
“兩麵犁……一般人力,恐怕很難拉動……”
“……”
文武大臣們盯著兩種犁具,議論紛紛。
文武大臣們能看出兩種犁具中的優點,寇準、王曾、李迪三人,自然也可能看出。
趙禎自然也看出了一些不同。
原由跟皇家的一則規矩有關。
皇家在城外的皇莊內,有那麽一片特殊的田地,就是由官家、皇後等人親自耕種的。
趙禎登基了三年,已經去城外的皇莊上,親自扶犁,耕種了三年。
當然了,趙禎不可能真的像是耕農一樣,一直在田間勞作。
但是每年春種秋收的時候,他是必須要去皇莊裏做做樣子的。
為的就是告訴天下間的百姓,朝廷很重視農桑。
趙禎雖然看出了工部獻上的兩種犁具的不同,但是卻不知道其優劣性。
還是陳琳在一旁小聲的告訴他,那兩種犁具中,可以一眼看出來的一些優缺點。
寇準盯著兩種犁具,詢問道:“兩種犁具,有何優點,又有何缺點?”
文武大臣們聞言,豎起了耳朵,靜靜的等著寇季解釋。
寇季卻沒有開口,而是把王雲升推到了前麵。
王雲升在文武大臣們注視下,挺直了腰板,朗聲把兩種犁具的優劣性,說了一遍。
當聽到了王雲升講述,兩種新的犁具,可以將原有的曲轅犁一天耕種兩畝地的效率,提高到四畝、六畝的時候。
文武大臣們,一臉驚愕。
兩種新的犁具,居然提高了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他們怎麽能不吃驚。
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隻要有足夠的土地,大宋朝年產的糧食,可以跟著提升兩倍、三倍。
大宋朝的良田沒有空閑的,可大宋朝荒蕪的土地,卻多不勝數。
若是朝廷在推行新農具的情況下,允許各地百姓酌情開荒。
那糧食的產糧,一樣可以增多。
新的農具不僅會帶給百姓們極大的便利,同時也能幫助百姓們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開荒。
“不可能!”
李諮第一個跳出來質疑。
他倒不是為了刻意的針對寇季。
而是他覺得,王雲升把新的犁具吹捧的有些誇張。
提高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
對於犁具而言,就相當於是一場變革。
問題是,變革那是那麽容易產生的。
寇季在李諮質疑的目光中,緩緩走到了兩種犁具前,淡然笑道:“到底行不行,試過就知道了。”
寇季目光環視百官,笑眯眯的道:“事實勝於雄辯……”
寇準聽到這話,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朗聲道:“去城外的皇莊試試!”
沒等其他人有反對的聲音,趙禎就跟著點頭道:“朕也想看看,這新的犁具,能不能達到王愛卿所說的那般效過。”
“去宮外……”
當即,垂拱殿裏,上至趙禎這個官家,下至文武大臣們,齊齊輕車簡從的出了皇宮。
汴京城裏的百姓們見到了趙禎坐著龍攆,文武大臣們一個不差的跟在身後,一個個紛紛猜測,朝中又發生了什麽大事。
到了城外的皇莊上。
陳琳代替趙禎,去選了一塊還沒有翻過的良田。
王雲升扛著犁具,拉著牛,到了良田邊上。
他婉拒了其他人幫忙,親自幫耕牛套上了兩麵犁具,趕著耕牛進了良田。
犁頭在他的操控下,深深的紮進了泥土裏。
良田像是被掀開了一道皮,露出了略顯濕潤的泥土。
耕牛拉著犁,在良田裏不斷的來回行走。
不多時。
一片已經被曬的幹幹硬硬的良田,被翻了一個遍。
趙禎、寇準等人盯著那被翻開的良田,紛紛動容。
一些喜歡著書立說的官員們,當即撤下了一節袖子,從袖口取出了筆袋,在嘴裏潤濕了筆尖,開始奮筆疾書。
“入地一尺,效率提高了三倍有餘……當真是國之利器……”
王曾蹲在田邊,仔細的用手丈量了一下犁頭入地的深度,幽幽的感歎了一句。
李迪陪著王曾蹲在田邊,看著王雲升驅趕著耕牛在田間奔走,長聲道:“有此利器,我大宋的糧產,必然會提高不少。”
王曾讚同點點頭,站起身,走到了寇季身邊,疑問道:“這兩種新的犁具,造價幾何?”
王曾可不是那種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在新犁具入地以後,他就看出了新犁具的有點。
王雲升趕著耕牛,雖然還沒有翻過一畝地,但是就王雲升目前趕著耕牛翻地的速度而言,一天時間耕六畝地,還不是問題。
新的犁具,不僅耕地效率高,而且入土極深。
單憑著兩點,就足以代替以前所有的犁具。
東西是好東西。
隻是造價太高,不易推廣的話。
那麽再好的東西,也無用。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問話,就猜到了王曾的心思,當即輕笑道:“造價不高……僅比市麵上的曲轅犁貴了那麽百十錢。”
王曾聞言,臉上露出一道喜色。
跟隨在他身後的李迪,亦是如此。
犁具,那可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而是可以反複使用多年的農具。
一種新的犁具的價格,僅僅比原有的犁具的價格,貴了百十個錢,百姓們也是能接受的。
畢竟,新的犁具為百姓們帶來的收益,遠超過了百姓們所敷出的那百十個錢。
更重要的是,新的犁具帶給百姓們的收益,是可持續性的。
而百姓們所需要敷出的代價,卻是一次性的。
“此法獻給朝廷……我和你祖父,還有李公三人,會想辦法從國庫裏勻出一些錢財,盡快的打造一批新的犁具,下發給各地百姓。順便將新犁具的製作法子,下發給各府。”
王曾毫不猶豫的對寇季說道。
寇季聽了卻直搖頭。
王曾微微皺起了眉頭,“不願意?”
李迪盯著寇季道:“難道你是想等朝廷發放了賞賜以後,才肯獻上新犁具的做法?”
寇季搖頭一笑,“您二位可是誤會我了。我還沒有到那種為了錢財、官爵,出賣良心的地步。我既然拿出了這兩種犁具,就是為了讓百姓們獲益。
隻是,新的犁具,想要推廣下去,還有一些困難。”
王曾眉頭一挑,盯著寇季沒有說話。
李迪則冷哼道:“有我二人盯著,誰敢在這件事上做手腳?活膩味了?”
寇季笑道:“首先是鐵料的問題。新犁具想要耐用,就必須要用新鐵料。隻是我手上煉製出的新鐵料,數量不多,恐怕很難供應我大宋百姓們的需求。”
王曾皺眉看向寇季,“煉製新料,出了岔子?”
寇季搖頭笑道:“那倒沒有……隻是李三司斷了我鍛鐵作坊的鐵礦供應。沒了鐵礦,我鍛鐵作坊無法煉製出新鐵啊。”
李迪皺起了眉頭,沉聲道:“你為何不索性把鍛造鐵料的法子,也一並獻上來?由朝廷鍛造新的鐵料,效率會比你自己小打小鬧高不少。”
寇季依舊搖頭,道:“別的法子能獻,鍛造新鐵料的法子卻不能獻。”
“為何?”
“為何?”
王曾問了一句,寇季重複了一句,低聲道:“虎字軍在城西校場上揚威,u看書.uunshum 有一半就是借著新鐵料。新鐵料的堅硬已經深入人心。
鍛鐵的法子一旦交給了朝廷,若是被人泄漏了出去。
必然會被周遭的四鄰利用。
屆時,他們會穿著我們創出的鐵料打造的盔甲、兵刃,來對付我們。
我寧願把鍛造新鐵料的法子付之一炬,也不會讓它們流落到外麵去。”
王曾、李迪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心裏長歎了一口氣。
大宋朝藏不住秘密的事情,不需要寇季提醒,他們也知道。
遼國現在所用的一些兵甲的鍛造技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大宋傳過去的。
床弩、重弩等大宋倚重的弩的製作方法,遼國也有。
若不是床弩、重弩製作技藝過於繁瑣,造價過於高昂,恐怕遼國的兵馬,也配備上了重弩、床弩。
遼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征服了四鄰。
論軍卒的戰鬥力,遼國很強橫。
可是論富庶。
遼國跟大宋差的可不是一個台階。
這也是為何遼國總是要征討大宋的原因。
在遼人眼裏,大宋真的非常非常富庶。
富庶到他們睡著了,做夢也會惦記。
大宋可以很奢侈的給所有禁軍將士們配備上步人甲。
可遼國卻沒辦法給遼國所有的將士配備上鐵甲,甚至連一般的皮甲,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