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小小年紀和老夫大談養生之道?”葛係大笑:“心齋、坐忘、緣督、導引、吐納、聽息、踵息、守靜、存想、守一、辟穀、服食、房中、行炁、胎息、外丹、內丹這些,汝知道嗎?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緣督以為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歸根日靜,靜日複命,求道之法靜為根;存謂存我之神,想謂想我之身;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別說這些,就連房中術,老夫也修習過,和我談養生?”


    房中術?王迪前麵聽得雲裏霧裏,最後這個詞還是明白了:我去,老家夥很開放啊!


    其實王迪有點想多了,房中術在先秦兩漢時期還是蠻正常的性啟蒙教育讀本,《漢書·藝文誌》中曾經提到:“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費顧,以生宗而損性命”,道教注重養生之道,也主張廣嗣,所以倡導此術。認為可以“還精補腦”,後來《千金方》還係統論述過行房禁忌,也可以作為一個備孕科學說明(比如在興趣不高、經期、醉酒飽食期間不適宜行房),隻是,到了後來,尤其是明朝的時候,房中術越來越誇大其詞,甚至到了無藥(春藥)不嗨的程度,房中術變成縱欲淫亂的代名詞,總是和春藥、縱欲傷身等連在一起,成了邪門歪道。隻不過這個時候雖然房中術還是正常的“學術交流”範疇(甚至在號召存天理滅人欲的朱熹眼中,也認為閨房之樂,本無邪淫;夫妻之歡,亦無妨礙),可畢竟葛係是長者,與小輩談這個不太好(又不熟),所以,也就沒有繼續深入下去。


    “大人說的這些養生固然都有道理,”王迪選擇了揚長避短:“可是,在晚輩看來,其實都屬於養生的細枝末節,都屬於道家的一家之言,以此論述養生之法是屬於舍本逐末、以偏概全了。”


    “難道你還有什麽見識不成?”葛係饒是一個“大腕兒”,但是,被一個晚輩如此“教訓”,還是有些不爽。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合此三者,方成養生之大道也,”王迪瞪著眼睛胡咧咧說道:“這其中,又以儒家治世法門為養生之最高境界也。”


    佛學早就傳入中土了,但是,魏晉之後才真正占領市場,這個時代還沒有徹底和本土文化合流,所以,還是把它們放在第二檔次,重點攻擊儒學吧,這個葛係是葛洪的爺爺,葛洪算是把道家神仙養生等思想與儒家思想整合的一個關鍵人物,應該是有點家學熏陶的成分在內,把儒家掛在前麵該不會引起他的反感。


    果然,葛係見道家隻被排在最後一位,但是好歹還是強調了儒家之核心,臉色變了幾變,並沒有太難看。


    “治世與養生有何幹係,牽強附會!”最終,葛係冒出了這句話。


    “怎麽會沒有關係?”此句話正中王迪下懷:““別說養生,便是長生,也離不開德行,養德方為根本所在!所謂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


    “入世太深,則貪戀權位,墮壞世人心性,則何來養生?”葛係反駁道。


    “那是德行不夠,修為不深所致,”王迪搖搖頭,開始旁征博引:“張良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高祖評價他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此人入世可謂深矣,卻能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輔佐高祖平定天下後,修之於身,煉氣絕粒,輕身羽化,解形於世,葬龍首原。後赤眉作亂,有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不見其屍形衣冠;後有張良八世孫張道陵,七歲通《道德經》,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二十五歲官拜江州令。亦能做到身在朝政,誌慕清虛,後來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世壽一百二十三歲,與蒼溪雲台山白日飛升;孫張魯為五鬥米道的第三代天師,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長子張富,辟丞相掾給事,黃門侍郎,曆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屍解而去。可見,入世與出世並不衝突。”


    “呃……”聽了這番話,u看書 .uukanshu 葛係一時語塞,這幾位,大漢奠基人、道教開創人,最次的也是一方諸侯,結果,不僅所謂“養生”得法,還能做到修仙……修仙?


    “汝不是不信這修仙之術嗎?”覺得有些不對,葛係反問。


    “不是不信,隻是和鬼神之事一樣,抱有敬而遠之的態度罷了,若能親眼得見大人等羽化登仙,晚輩也是深感榮幸啊。”暗叫不妙,王迪也隻能強行爭辯。


    聽王迪如此說,葛係的臉色又變得好看了一些:“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倒也有一番道理。具體來說無非就是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樂人之吉,湣人之苦,賙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妬勝己,不佞諂陰賊吧?”


    “然也,”王迪點頭:“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養生,或求仙可冀也,隻不過,在晚輩看來,這些,均為小德,雖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可修養大德才為真正重要之事。”


    “何為大德?”


    “匡扶天下,拯救蒼生!”王迪說完這八個字後,輕鬆了許多,繞了這麽大的一個圈子,終於該說到正題上了。


    “誌向不小啊,”葛係麵色突然一冷:“本來以為新君登基,汝等前來隻是為求個一官半職,現在看來,所圖絕非這麽簡單了,說!究竟意欲何為?”


    “眼下大吳正有一個改天換命,力挽狂瀾於既倒的大好時機,不知大人能否把握,敢於把握否?”


    “大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之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梧老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梧老師並收藏漢之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