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建下達了據城固守的命令,但在送走山行章、句惟立、張頊、楊晟、薛從壽等陳敬瑄舊部十來人後,他又下令召集親信文武開會,準備部署作戰事宜,不過在他起身入內更衣的時候,周庠和李簡跟了進去,李簡問道:“大哥真打算跟官軍打一仗?”
王建道:“這個當然了,我已經和諸位約好了。”
李簡跺腳道:“大哥糊塗啊!”
激烈的反應讓王建愕然,連忙追問為何,李簡皺眉道:“大哥,我跟官軍是交過手的,神策軍雖是烏合之眾,但天威軍和山南軍都是精銳,楊守亮的江西牙軍亦是百戰悍卒,楊守亮極擅用兵,李忠國有霸布之勇,劉崇望去年督師滅了鳳翔,此三人非善啊!”
王建不滿道:“我戎馬十餘載,難道不如外宅郎君?”
李簡搖頭道:“主公當然遠勝外宅餘孽,可官軍人多勢眾,出城野戰哪裏比得上據城固守?如果敗了,官軍就會趁勢攻城,萬一楊晟等人趁機倒戈,梓州就危險了,若是戰勝,山行章這些顧陳舊將立下戰功,在二川將士心中有了威望,到時候主公何以自處?”
正是因為對山行章、句惟立、張頊、楊晟、薛從壽等人不放心,王建才會把他們調來梓州,轉而讓王宗佶、王宗阮、王宗黯、魏弘夫、章立真、章立善等人留守成都。
雖然王建知人善任,平日對部下也很寬宏,但在聽了周庠的話後仍犯了疑心病,這是作為上位者無法避免的問題,沉思良久,王建問李簡該怎麽辦,李簡斬釘截鐵道:“一句話,堅守不出,嚴防顧陳舊將倒戈,時間一長,朝廷討伐無果,必效長慶故事赦免主公。”
周庠亦道:“唐統國勢江河日下,朝廷武備不振,稅入度支困難,今上難以像憲宗當年對待淮西那樣對待兩川,沒有本錢久戰,王廷湊尚且能被赦免,主公當然也可以。”
王建深以為然,更衣去後收回了成命,決定不出城,山行章等人剛鼓舞起來的士氣立時消散,薛從濤煩憤非常,接令後大罵道:“小人當道,豎子不足與謀!”
罵歸罵,但依然依令行事,畢竟出城打仗的勝算不高,薛從濤和楊晟部下的大多數軍頭都認為還是據城固守穩當一些,結果安穩了沒兩天,上頭的命令就又下來了,諸兵馬使整頓將士,準備出城野戰,薛從濤要崩潰了,大小將校聚集起來後,不少人也有要崩潰的感覺,有捉生使試探著問薛從濤道:“薛兵馬,要不派人去府上問問?”
話音落地,其他人也紛紛讚成。
薛從濤等兵馬使隻好一麵各自準備,一麵派軍官去刺史府詢問,結果薛從濤派去的軍官是躺著回來的,谘詢上官的時候言語失當,被周庠打了一頓板子,不過好歹打聽到了真實情況,這回王建確實是要出兵,之所以下這個決定,是因為判官張虔俊的勸說。
得知王建偏信周庠和李簡建議更改軍令,張虔俊憤怒不已,雖然他與周庠不和,但也沒有掩藏自己的看法,怒氣衝衝找到王建道:“主公如是為,欲步李茂貞後塵乎?”
王建驚訝道:“判官何意出此言?”
張虔俊道:“朝令夕改,失信三軍將士,這難道不是敗亡的征兆嗎?”
王建喏喏,不知道該說什麽,張虔俊道:“如今情勢火急,主公隻能險中求勝,官軍諸道行營行進千裏,正是立足未穩將士疲憊之際,主公本可一鼓而下,卻聽信小人周庠和匹夫李簡的讒言,猶豫不決致軍機錯失,罔顧襲擾戰果,這難道不是自取敗亡嗎?”
聽張虔俊說完,王建已出了一身冷汗,張虔俊卻是越說越氣,連主公都不稱了,氣呼呼道:“周庠先是慫恿大帥堅守梓州,又誣陷華洪致鹽泉大敗,將士敢怒不敢言,還教唆您殘殺淑貴妃宗族,自斷長安歸路,眼下又強征民夫搜刮糧草,搞得東川十二州怨聲載道,瞧瞧您用的這些人,哪一個是真為您好的?”
這話說得就未免有些重了,王建好歹是領導啊,下令征糧拉丁的人是王建,下令逮捕淑妃宗族並殺害何開湘和何芳意的人還是他王建,被張虔俊這麽一說,王建臉上掛不住了,黑著臉道:“判官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朝廷勢大,我軍隻能據守堅城以圖將來形勢變化,如建中貞元年間一樣,貿然出戰太過冒險了。”
張虔俊頓足道:“這話固然有理,您曾在長安久居,您覺得今上是德宗皇帝嗎?今上既然敢發十鎮之兵滅岐,又敢發兵討伐蜀中,豈是一時頭腦發熱?固守堅城是沒錯,可眼下官軍四麵圍城,長此以往,梓州城內數十萬人連口糧都沒有,主公還拿什麽抵禦官軍?”
說罷調頭不顧而去,留下王建在原地目瞪口呆,當天晚上,薛從濤等人接到了出戰的命令,這樣的一戰,在薛從濤看來注定是失敗的,倒是山行章不以為然。
且不管山行章和薛從濤等人能不能出城重創官軍,臘月十四這天,八遊兒之一的衙使杜思江收到了宰相劉崇望寫給他的親筆信,原陳敬瑄部現西川刀斧兵馬使楊晟也收到了,楊晟正秘密觀看書信。
“宰輔致書楊兵馬足下,聞兵馬使無恙,本公深感甚幸,將軍勇猛,才為世出,棄燕雀小誌,慕鴻鵠高翔,昔因機變化,被迫事賊,委身王建,何其悲乎?”
“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國賊以屈膝,又何劣邪,尋君事賊之因非它,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今朝廷赦罪,棄瑕錄用,聖人推心至誠,將軍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外宅郎君,上不追罪,楊守亮深愛,張威節度山南,及至文通亡,鳳翔諸僚執送京師,上不以為疑,待之若舊,將軍無罪之人,如棄暗投明,必勳重當世。”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複,先典攸高,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鬆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朝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刑馬作誓傳子孫,獨將軍從賊,寧不哀哉?”
“夫以李茂貞殘暴,身送南市,秦宗權強盛,麵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逆賊,姬漢我唐,無取雜種,王建僭盜蜀中,打殺隨心,自勠部屬,百姓震怖,將士惶恐,惡積禍盈,理至燋爛,神鬼共憤,天必誅之,將軍魚遊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想楊兵馬早勵良規,自求多福,今上神靈,天下萬象更新,關中伏首係頸,關東供奉入京,關外諸胡伏惟受化,惟王建野心掘強莽荒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
“本公奉命督師,吊民二川,伐罪成都,兵臨梓州,旦夕可攻,西川二十四州安危在此一舉,願楊兵馬同以討賊為心,勿貪一身瞬息之榮,重安史田吳李朱王劉無窮大禍,為天下笑者,若遂不改,方思我言,為善能受,敬布腹心,江天在望,延歧為勞,書不盡意。”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杜思江看完後,把勸降書撕得粉碎。
原本打算和王建共存亡的楊晟看完這封信後,心緒產生了變化,先前他之所以打算跟王建一條道走到黑,一是因為他就在王建眼皮底下,二是因為他知道朝廷反複無常,但劉崇望說的這麽好,楊晟確實動心了。
王建雖然殺了田令孜和陳敬瑄及二者全家,但多方麵考慮之後並未對外公布,不過周庠、王先成、張虔裕、張虔俊等少數心腹還是知道的,楊晟和王先成交好,因此知道內幕。
二人很默契,平日見麵若無其事,但在看完這封信後,楊晟心裏起了波瀾,王建既然會殺陳氏兄弟,總有一天也會殺他,因為就威望而言,在西川舊部當中,他是僅次陳敬瑄和薛從濤的存在,而且他與魏弘夫不合,手上還握有一萬五大軍,王建就更有殺他的理由了。
但事實上王建根本沒想動山行章、薛從濤、楊晟等陳敬瑄舊部,至少現在不會動,官軍兵臨城下,這時候內訌就是找死,王建自然不會做這種傻事。
之前他還主動提拔薛從濤為都知兵馬使,以楊晟為刀斧兵馬使,山行章為團練使,希望籍此消除西川諸將的疑慮,但得知陳氏兄弟下場的楊晟,身心處於極大的震驚與恐懼之中,根本不相信王建。
王建道:“這個當然了,我已經和諸位約好了。”
李簡跺腳道:“大哥糊塗啊!”
激烈的反應讓王建愕然,連忙追問為何,李簡皺眉道:“大哥,我跟官軍是交過手的,神策軍雖是烏合之眾,但天威軍和山南軍都是精銳,楊守亮的江西牙軍亦是百戰悍卒,楊守亮極擅用兵,李忠國有霸布之勇,劉崇望去年督師滅了鳳翔,此三人非善啊!”
王建不滿道:“我戎馬十餘載,難道不如外宅郎君?”
李簡搖頭道:“主公當然遠勝外宅餘孽,可官軍人多勢眾,出城野戰哪裏比得上據城固守?如果敗了,官軍就會趁勢攻城,萬一楊晟等人趁機倒戈,梓州就危險了,若是戰勝,山行章這些顧陳舊將立下戰功,在二川將士心中有了威望,到時候主公何以自處?”
正是因為對山行章、句惟立、張頊、楊晟、薛從壽等人不放心,王建才會把他們調來梓州,轉而讓王宗佶、王宗阮、王宗黯、魏弘夫、章立真、章立善等人留守成都。
雖然王建知人善任,平日對部下也很寬宏,但在聽了周庠的話後仍犯了疑心病,這是作為上位者無法避免的問題,沉思良久,王建問李簡該怎麽辦,李簡斬釘截鐵道:“一句話,堅守不出,嚴防顧陳舊將倒戈,時間一長,朝廷討伐無果,必效長慶故事赦免主公。”
周庠亦道:“唐統國勢江河日下,朝廷武備不振,稅入度支困難,今上難以像憲宗當年對待淮西那樣對待兩川,沒有本錢久戰,王廷湊尚且能被赦免,主公當然也可以。”
王建深以為然,更衣去後收回了成命,決定不出城,山行章等人剛鼓舞起來的士氣立時消散,薛從濤煩憤非常,接令後大罵道:“小人當道,豎子不足與謀!”
罵歸罵,但依然依令行事,畢竟出城打仗的勝算不高,薛從濤和楊晟部下的大多數軍頭都認為還是據城固守穩當一些,結果安穩了沒兩天,上頭的命令就又下來了,諸兵馬使整頓將士,準備出城野戰,薛從濤要崩潰了,大小將校聚集起來後,不少人也有要崩潰的感覺,有捉生使試探著問薛從濤道:“薛兵馬,要不派人去府上問問?”
話音落地,其他人也紛紛讚成。
薛從濤等兵馬使隻好一麵各自準備,一麵派軍官去刺史府詢問,結果薛從濤派去的軍官是躺著回來的,谘詢上官的時候言語失當,被周庠打了一頓板子,不過好歹打聽到了真實情況,這回王建確實是要出兵,之所以下這個決定,是因為判官張虔俊的勸說。
得知王建偏信周庠和李簡建議更改軍令,張虔俊憤怒不已,雖然他與周庠不和,但也沒有掩藏自己的看法,怒氣衝衝找到王建道:“主公如是為,欲步李茂貞後塵乎?”
王建驚訝道:“判官何意出此言?”
張虔俊道:“朝令夕改,失信三軍將士,這難道不是敗亡的征兆嗎?”
王建喏喏,不知道該說什麽,張虔俊道:“如今情勢火急,主公隻能險中求勝,官軍諸道行營行進千裏,正是立足未穩將士疲憊之際,主公本可一鼓而下,卻聽信小人周庠和匹夫李簡的讒言,猶豫不決致軍機錯失,罔顧襲擾戰果,這難道不是自取敗亡嗎?”
聽張虔俊說完,王建已出了一身冷汗,張虔俊卻是越說越氣,連主公都不稱了,氣呼呼道:“周庠先是慫恿大帥堅守梓州,又誣陷華洪致鹽泉大敗,將士敢怒不敢言,還教唆您殘殺淑貴妃宗族,自斷長安歸路,眼下又強征民夫搜刮糧草,搞得東川十二州怨聲載道,瞧瞧您用的這些人,哪一個是真為您好的?”
這話說得就未免有些重了,王建好歹是領導啊,下令征糧拉丁的人是王建,下令逮捕淑妃宗族並殺害何開湘和何芳意的人還是他王建,被張虔俊這麽一說,王建臉上掛不住了,黑著臉道:“判官知其一不知其二,今朝廷勢大,我軍隻能據守堅城以圖將來形勢變化,如建中貞元年間一樣,貿然出戰太過冒險了。”
張虔俊頓足道:“這話固然有理,您曾在長安久居,您覺得今上是德宗皇帝嗎?今上既然敢發十鎮之兵滅岐,又敢發兵討伐蜀中,豈是一時頭腦發熱?固守堅城是沒錯,可眼下官軍四麵圍城,長此以往,梓州城內數十萬人連口糧都沒有,主公還拿什麽抵禦官軍?”
說罷調頭不顧而去,留下王建在原地目瞪口呆,當天晚上,薛從濤等人接到了出戰的命令,這樣的一戰,在薛從濤看來注定是失敗的,倒是山行章不以為然。
且不管山行章和薛從濤等人能不能出城重創官軍,臘月十四這天,八遊兒之一的衙使杜思江收到了宰相劉崇望寫給他的親筆信,原陳敬瑄部現西川刀斧兵馬使楊晟也收到了,楊晟正秘密觀看書信。
“宰輔致書楊兵馬足下,聞兵馬使無恙,本公深感甚幸,將軍勇猛,才為世出,棄燕雀小誌,慕鴻鵠高翔,昔因機變化,被迫事賊,委身王建,何其悲乎?”
“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國賊以屈膝,又何劣邪,尋君事賊之因非它,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今朝廷赦罪,棄瑕錄用,聖人推心至誠,將軍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外宅郎君,上不追罪,楊守亮深愛,張威節度山南,及至文通亡,鳳翔諸僚執送京師,上不以為疑,待之若舊,將軍無罪之人,如棄暗投明,必勳重當世。”
“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不遠而複,先典攸高,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鬆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朝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刑馬作誓傳子孫,獨將軍從賊,寧不哀哉?”
“夫以李茂貞殘暴,身送南市,秦宗權強盛,麵縛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逆賊,姬漢我唐,無取雜種,王建僭盜蜀中,打殺隨心,自勠部屬,百姓震怖,將士惶恐,惡積禍盈,理至燋爛,神鬼共憤,天必誅之,將軍魚遊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想楊兵馬早勵良規,自求多福,今上神靈,天下萬象更新,關中伏首係頸,關東供奉入京,關外諸胡伏惟受化,惟王建野心掘強莽荒之間,欲延歲月之命耳。”
“本公奉命督師,吊民二川,伐罪成都,兵臨梓州,旦夕可攻,西川二十四州安危在此一舉,願楊兵馬同以討賊為心,勿貪一身瞬息之榮,重安史田吳李朱王劉無窮大禍,為天下笑者,若遂不改,方思我言,為善能受,敬布腹心,江天在望,延歧為勞,書不盡意。”
<a id="wzsy" href="http://www.156n.net">156n.net</a>
杜思江看完後,把勸降書撕得粉碎。
原本打算和王建共存亡的楊晟看完這封信後,心緒產生了變化,先前他之所以打算跟王建一條道走到黑,一是因為他就在王建眼皮底下,二是因為他知道朝廷反複無常,但劉崇望說的這麽好,楊晟確實動心了。
王建雖然殺了田令孜和陳敬瑄及二者全家,但多方麵考慮之後並未對外公布,不過周庠、王先成、張虔裕、張虔俊等少數心腹還是知道的,楊晟和王先成交好,因此知道內幕。
二人很默契,平日見麵若無其事,但在看完這封信後,楊晟心裏起了波瀾,王建既然會殺陳氏兄弟,總有一天也會殺他,因為就威望而言,在西川舊部當中,他是僅次陳敬瑄和薛從濤的存在,而且他與魏弘夫不合,手上還握有一萬五大軍,王建就更有殺他的理由了。
但事實上王建根本沒想動山行章、薛從濤、楊晟等陳敬瑄舊部,至少現在不會動,官軍兵臨城下,這時候內訌就是找死,王建自然不會做這種傻事。
之前他還主動提拔薛從濤為都知兵馬使,以楊晟為刀斧兵馬使,山行章為團練使,希望籍此消除西川諸將的疑慮,但得知陳氏兄弟下場的楊晟,身心處於極大的震驚與恐懼之中,根本不相信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