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體生病時,人就會煩惱。身體痛,就是因為對身體生貪而舍不得。所以,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時,貪欲會慢慢增長而舍不得身體,這時候所增長的是對自身執著的人我執。而不生病的時候也放不下什麽,別人對自己講一些不好聽的語言,不管用詞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隻要逆耳,大概都不願意接受。聽到逆耳的言語就產生嗔恨心,認為對方既然講不好聽的語言,那我就對他講更難聽的話,以牙還牙。像這樣,是在助長煩惱,這就是因人我執的存在而讓煩惱無限擴張。
如果把這種貪執用於正麵就會產生正麵的作用。比如生病時,慈悲自己的身體,但更慈悲別人的身體,想著無論別人現在處於任何情緒,包括憂愁、悲傷、痛苦、沮喪、煩惱等等,我都用同理心培養感同身受的感覺,這樣的感情一直培養以後,自己就不會在別人生病時麻木沒感覺。當兒女生病時,父母會有著比割下自己的肉還要痛苦的感受,這是培養感情而來的。這也是佛法裏講的自他交換。
這種愛延伸到六道其他眾生之後,就是大貪。如寂天大師所說,這是目前非常需要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將貪念用於讓自己解脫的大悲心上,而是用在產生負麵的煩惱上。產生煩惱的貪是什麽?孩子的學習不好,讓我跟著產生痛苦;別人對孩子的看法,讓我產生痛苦;孩子長大後工作的狀況,也會讓我產生痛苦。這種把孩子據為自己的財富,叫法我執。像這種據為己有的想法是煩惱愈來愈多的原因。我們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東西,欲望已經延伸到它上麵去了。這就是西藏高僧巴祖仁波切講的:“擁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大的痛苦;有多少執著,煩惱痛苦就有多大。”
人不可能擁有一切的,尤其心靈的自在,能擁有的又有幾人?有人誇獎、讚美自己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非常舒暢,當下的包容心也特別大,博愛到好像可以照顧全世界一樣。但如果有人講自己負麵話語的時候,自己的包容心就會愈來愈小。心本身沒有大小的界限。
在一般人的認知裏,學問高、能力強、財富多是快樂的來源,實際上卻不一定是這樣。人世間的財富、學問、能力、名譽、金錢、權力等,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他會快樂嗎?不會。財富多的人反而痛苦大,因為他不知道怎麽處理。也許擁有聰明才智就能擁有很多權力和財富,但要把權力和財富變成快樂的源頭,沒有智慧是絕對做不到的,甚至反而變成痛苦的來源。很多人擁有財富以後,天天擔心被偷、被搶,而親朋好友因為權力、財富、名利而彼此仇視的也比比皆是。反觀貧窮落後者,家庭和睦相處的也很多。
人有嗔恨煩惱時,首先會表現在肢體和言語上,比如怒目相向、傷害別人、惡口傷人。雖然讚美他人是最不需要本錢就可累積福德資糧的一種方式,也可以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但我們卻吝於真心真意讚美他人,反而在別人做好事的時候百般挑剔、挑撥是非。實際上,這種心態是源自另一種煩惱——嫉妒心,因而對別人所擁有的一切覺得不甘願。其實如果能讚歎隨喜,別人會和我們一同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智慧的人願意把學問、能力、財富和別人分享。如果不經常去讚美、隨喜別人,而想方設法欺騙,別人當然就會隨時隨刻提防你,不願和你分享。
隨著現代文明愈來愈發達,人們對於什麽事都希望快速成就,甚至不需出門就可以在網絡上采購東西,愈來愈不喜歡和其他人接觸,愈來愈封閉自己。本來做人最大的福報是懂得倫理、遵守法律,可以自由地與他人好好相處,但我們現在卻愈來愈恐懼。這個世界的財富資源,每個人都想方設法取得,拚命競爭,就是擔心自己擁有的會被別人奪去。也是因為這種無法互相信任的猜疑心,導致我們凡事都感到心煩。雖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防人也不應該防到這種程度。當防衛到自己心胸愈縮愈小之後,就容不下別人擁有和自己一樣的財富、智慧、學問、生活環境等等,會想方設法保護自己而破壞別人。這就像很多動物為了自己的孩子去殘害別的動物的孩子一樣,很多鳥類就有這種習慣。這樣,猜疑心會愈來愈重,大家都不按牌理出牌,於是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可以交往還是不可以交往。人與人相處時,本來就會有很多情緒,今天能容忍,並不代表明天的一切都能容忍,於是,一有什麽不滿意就開始挑撥是非。有時自己散播是非之後又後悔了,然後愈描愈黑。
所以,我們要懂得如何恰當地運用現代文明,不然就會變成煩惱的來源。
追根究底,可以發現一切痛苦來自於無明,因為無明讓我們完全不了解什麽可以帶來快樂、什麽會帶來痛苦。而學會佛法,學會大慈大悲的菩薩思想,然後付諸行動,痛苦就會愈來愈少。因為你的心會愈來愈廣闊,愈來愈跟大海、虛空一樣,可以包容一切正麵、負麵的事物。無論你認為眾生對或不對,要知道這都是因為各自的習性,一切都是因為有煩惱存在才會這樣。能夠這樣理解,我執會慢慢減輕,心胸會愈來愈廣大,日子愈來愈快樂,智慧愈來愈增長。因為破除了我執就是增長了智慧,當分別心逐漸破除後,在短暫世間可以獲得人所能具備的一切福報和快樂,究竟上可以得到永恒的快樂,也就是成佛。
想要減少痛苦,得到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了解煩惱,然後通過菩提心來淨化,讓自己的煩惱愈來愈少。煩惱少了,痛苦自然而然就會變少了。
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我們想要化解自己的煩惱,最好的捷徑就是直接從煩惱入手,直麵煩惱!煩惱的根源在於我執,那轉化煩惱的方法就是要學會付出和利益他人。佛經裏說:“所有這世間上的種種快樂,都是從謀求別人的快樂而逐漸衍生的。所有這世間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追求自己的安樂而暗中形成的。”煩惱來自為自己,快樂來自為他人。
如果把這種貪執用於正麵就會產生正麵的作用。比如生病時,慈悲自己的身體,但更慈悲別人的身體,想著無論別人現在處於任何情緒,包括憂愁、悲傷、痛苦、沮喪、煩惱等等,我都用同理心培養感同身受的感覺,這樣的感情一直培養以後,自己就不會在別人生病時麻木沒感覺。當兒女生病時,父母會有著比割下自己的肉還要痛苦的感受,這是培養感情而來的。這也是佛法裏講的自他交換。
這種愛延伸到六道其他眾生之後,就是大貪。如寂天大師所說,這是目前非常需要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將貪念用於讓自己解脫的大悲心上,而是用在產生負麵的煩惱上。產生煩惱的貪是什麽?孩子的學習不好,讓我跟著產生痛苦;別人對孩子的看法,讓我產生痛苦;孩子長大後工作的狀況,也會讓我產生痛苦。這種把孩子據為自己的財富,叫法我執。像這種據為己有的想法是煩惱愈來愈多的原因。我們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東西,欲望已經延伸到它上麵去了。這就是西藏高僧巴祖仁波切講的:“擁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大的痛苦;有多少執著,煩惱痛苦就有多大。”
人不可能擁有一切的,尤其心靈的自在,能擁有的又有幾人?有人誇獎、讚美自己的時候,我們會感到非常舒暢,當下的包容心也特別大,博愛到好像可以照顧全世界一樣。但如果有人講自己負麵話語的時候,自己的包容心就會愈來愈小。心本身沒有大小的界限。
在一般人的認知裏,學問高、能力強、財富多是快樂的來源,實際上卻不一定是這樣。人世間的財富、學問、能力、名譽、金錢、權力等,全部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時,他會快樂嗎?不會。財富多的人反而痛苦大,因為他不知道怎麽處理。也許擁有聰明才智就能擁有很多權力和財富,但要把權力和財富變成快樂的源頭,沒有智慧是絕對做不到的,甚至反而變成痛苦的來源。很多人擁有財富以後,天天擔心被偷、被搶,而親朋好友因為權力、財富、名利而彼此仇視的也比比皆是。反觀貧窮落後者,家庭和睦相處的也很多。
人有嗔恨煩惱時,首先會表現在肢體和言語上,比如怒目相向、傷害別人、惡口傷人。雖然讚美他人是最不需要本錢就可累積福德資糧的一種方式,也可以得到別人對自己的關愛,但我們卻吝於真心真意讚美他人,反而在別人做好事的時候百般挑剔、挑撥是非。實際上,這種心態是源自另一種煩惱——嫉妒心,因而對別人所擁有的一切覺得不甘願。其實如果能讚歎隨喜,別人會和我們一同分享。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智慧的人願意把學問、能力、財富和別人分享。如果不經常去讚美、隨喜別人,而想方設法欺騙,別人當然就會隨時隨刻提防你,不願和你分享。
隨著現代文明愈來愈發達,人們對於什麽事都希望快速成就,甚至不需出門就可以在網絡上采購東西,愈來愈不喜歡和其他人接觸,愈來愈封閉自己。本來做人最大的福報是懂得倫理、遵守法律,可以自由地與他人好好相處,但我們現在卻愈來愈恐懼。這個世界的財富資源,每個人都想方設法取得,拚命競爭,就是擔心自己擁有的會被別人奪去。也是因為這種無法互相信任的猜疑心,導致我們凡事都感到心煩。雖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但是防人也不應該防到這種程度。當防衛到自己心胸愈縮愈小之後,就容不下別人擁有和自己一樣的財富、智慧、學問、生活環境等等,會想方設法保護自己而破壞別人。這就像很多動物為了自己的孩子去殘害別的動物的孩子一樣,很多鳥類就有這種習慣。這樣,猜疑心會愈來愈重,大家都不按牌理出牌,於是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可以交往還是不可以交往。人與人相處時,本來就會有很多情緒,今天能容忍,並不代表明天的一切都能容忍,於是,一有什麽不滿意就開始挑撥是非。有時自己散播是非之後又後悔了,然後愈描愈黑。
所以,我們要懂得如何恰當地運用現代文明,不然就會變成煩惱的來源。
追根究底,可以發現一切痛苦來自於無明,因為無明讓我們完全不了解什麽可以帶來快樂、什麽會帶來痛苦。而學會佛法,學會大慈大悲的菩薩思想,然後付諸行動,痛苦就會愈來愈少。因為你的心會愈來愈廣闊,愈來愈跟大海、虛空一樣,可以包容一切正麵、負麵的事物。無論你認為眾生對或不對,要知道這都是因為各自的習性,一切都是因為有煩惱存在才會這樣。能夠這樣理解,我執會慢慢減輕,心胸會愈來愈廣大,日子愈來愈快樂,智慧愈來愈增長。因為破除了我執就是增長了智慧,當分別心逐漸破除後,在短暫世間可以獲得人所能具備的一切福報和快樂,究竟上可以得到永恒的快樂,也就是成佛。
想要減少痛苦,得到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了解煩惱,然後通過菩提心來淨化,讓自己的煩惱愈來愈少。煩惱少了,痛苦自然而然就會變少了。
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我們想要化解自己的煩惱,最好的捷徑就是直接從煩惱入手,直麵煩惱!煩惱的根源在於我執,那轉化煩惱的方法就是要學會付出和利益他人。佛經裏說:“所有這世間上的種種快樂,都是從謀求別人的快樂而逐漸衍生的。所有這世間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追求自己的安樂而暗中形成的。”煩惱來自為自己,快樂來自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