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既是這樣說了,正衡也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想來剛才經由段連祥示意,韓四經手的袋子裏,自然裝的就是於武的屍體,隻不過與其說是他們兄弟情深,倒不如說於文更加需要將他弟弟的屍體帶回老家去,借此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家業,成為北於宗家的掌門之人了。、
想到這裏,正衡早就對於文全無了好感,不過經由此事,他腦袋反而蹦出個主意,趕忙問於文的家到底在哪裏?
於文打了個哈哈,頗為炫耀地道:一看你們就是南方人,北方那又不知道我們於家大宅的,就在長春最繁華的地段,占地足有上千畝,三進三出的宅院,比起京城王爺貝勒的府邸也差不了多少呢。老弟你若是肯去做客,保你三月半年也不肯走……
正衡一笑道:不瞞你說,以前我隻是略有耳聞,這次還真想去見識一下,現在兵荒馬亂的,你看我們倆人也沒個好去處,如果不麻煩的話,那就叨擾個三五日吧。
於文瞄了眼夏侯水,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一皺,正衡立刻就明白他還在為先前火燒族譜的事遷怒於夏侯水,以至於並不想邀請他同行。正衡剛想著再好言周旋幾句,卻不想夏侯水撇著大嘴,不屑的說:
“幾個臭錢有什麽了不起的,沒聽說過亂世不買古董的說法嗎,老子在香港花旗銀行的存款可都是花花綠綠的美金,偷墳掘墓所獲,終究見不得光,更別說還是祖輩積累下來,拿出來炫耀也不怕讓別人笑掉了大牙?”
夏侯水最是嘴損,三言兩語就令得於文漲紅了臉,卻又無言反駁,恨恨了半響,這才眼珠一轉,故意拉長了調門道:“人說夏侯兄弟也是出自摸金世家,未知真假,現在渾水摸魚的人實在太多,不如您把那發丘印拿出來,給兄弟見識一下,也不枉俺跟你相識一場了。”
初聽到“發丘印”,夏侯水和正衡都為之一震。夏侯水是被捉了短處,一時語塞,無言以對;正衡則是詫異之餘又隱約覺得,於文其人原本不善辭令,冷不丁冒出這麽一句話,如果不是想當然的信口胡謅,就一定還另有下文?
果然不出正衡所料,於文見他的話起了效果,立刻就顯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說:“發丘摸金算得上是盜墓的始祖了,俺們北宗於家雖然家大業大,可對發丘摸金也極其敬佩,隻可惜聽俺爹說過,自明朝起,兩派就開始走了下坡路,摸金尚且還有張三鏈子曇花一現,發丘一脈幹脆泯然眾人不足為道,究其根本,就在於觀山太保封師古的打壓,將發丘印和摸金符一一毀去,從此發丘無印,摸金無符,天官不再賜福,百事皆有禁忌,空留昔日的榮耀,實則有名無實一派破敗了。”
見於文越說越是得意,夏侯水直想上去給他一拳,可身旁的正衡不住的對自己使著眼色,隻好按耐著怒火i,且要看看於文到底有何底氣,如果隻是單純的揶揄調侃,再給他點顏色看看不遲。
於文隻是略有木訥,可並不愚笨,話說到這個份上,他也心知不能再刺激夏侯水了,雖然真要動起手來他並不懼怕於他,可正衡在旁,遠近親疏還是顯而易見的,不如趁著大家還沒撕破臉的時候,把話擺上桌麵吧:
“咱們也算是相識一場,有些事俺也沒必要隱瞞。這次去東陵對俺們於家來說隻是個由頭,俺爹實際上是為了選定接班人來做考察,這事你們已經知道了,其實俺爹一早還別有計劃,隻不過收到東陵盜寶的邀請,這才臨時起意,改變了開始的行程。(.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於文說了半天,仍舊不得要領,惹得夏侯水有些不耐煩了,幾番催促下,於文卻仍舊按著他的節奏,不緊不慢的講述到:
“俺爹一直都認為東陵之行必定有不少高手參與其中,說是萬分凶險也不為過,弄不好甚至可能毀了俺家的大事,可和前一個去處相比,路程卻近了不少,加之俺們並沒有盜寶之心,也就將就這來了,如果知道這一次竟會送了性命,他是斷然不會做這個選擇了當然這是後話,我想說的是,俺爹先前選定的目標,跟夏侯兄弟你可算是有些淵源,或者說,跟你們發丘夏侯氏的傳世寶物大有關係……
“俺們於家久居關外,少來華北,近百年來,行動的足跡多限於此,因此比起同行來,對關外的陵塚分布更為了解。北方盡是不毛之地,曆史上也多被少數民族占據,陵寢裏的古董之物比起南邊自然差了些許,可若是抄上個大的,也足夠幾代人享用不盡了,這種情況不用我明說,相信你們都懂……
“差不多一年前吧,俺爹得到了個消息,說是在北海附近有個蒙古的大墓,即便不是成吉思汗的陵寢,至少也歸屬於後世的元朝的某個王公貴族,最重要的是,據傳聞所講,秦皇的傳國玉璽就埋在其中,誰若是能將其拿到手上,他日封侯拜相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要說起來,這個傳聞在關外盛行已久,往少了說也有三四百年了,信以為真者有,更多人則是嗤之以鼻。對於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俺們於家一向都是置若罔聞,不過,俺爹不知從哪探聽到,這個大墓確有其事,隻是裏麵的東西並非傳國玉璽,而是另外一件更有趣的東西……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俺就琢磨著,當年秦始皇將那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的時候,無法想它幾百年後的遭遇,竟會被人扔在地上,摔掉了一角,而亂世梟雄曹操卻用這象征著皇權的殘品,製成了一個形似兵符的器件,並將它授給他所組建的,專職負責挖墳掘母的隊伍的首領,也就是後來的發丘中郎將作為信物,亦即行內人稱的發丘印了照這樣看來,發丘夏後氏和這發丘印倒是榮辱與共,隻是後世一直都有傳聞,說是發丘印毀於明初的觀山太保手上,年代實在久遠,加之以訛傳訛,大多數人也就都信以為真了……
“其實,事情遠沒那麽簡單,封師古雖然厲害,夏侯老弟的祖先也並非是任人魚肉的角色,早在元朝建立的時候,發丘夏後氏就已經向朝廷投誠,成為蒙古人禦用的盜墓家族。此後曆經百年,到了元朝衰落,蒙古人被朱元璋北逐的時候,發丘夏後氏仍舊追隨左右,惹得朱元璋震怒不已,誓要將發丘一脈斬盡殺絕,至於後來的觀山太保,也僅僅是受命於此,才與你們發丘摸金之輩為敵的……
“大明既已中興,發丘一脈眼見著短時間內無法再回到中原,於是便在關外落下腳來,並在北海之濱修築了一座陵墓,將發丘印藏匿在其中,相傳隻有其後人才能令其重見天日。轉眼又過了幾百年,到了今天,還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已經屈指可數,如果不是咱們相識一場,恐怕老弟你一輩子也別想把傳家寶找回來了……”
聽了於文的一席話,正衡不不由得在心中權衡起真假來,反倒是夏侯水仍舊一副不相信的樣子,直接問於文,既然知道這等好事,又何必高於他人,自己前往不是更好?
於文撇撇嘴說,發丘印對他們於家來說,並不具備多少吸引力,更何況北海之濱的那座古墓,既然是出自於發丘夏後氏之手,必定是凶險異常,他爹當初也隻是想借機考察他和於武兩人的膽識和技能而已,現今“大勢已定”,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把那藏寶的地點講出來,至於夏侯水能不能拿到,那可就不關他事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夏侯水雖然心下存疑,可也信了大半,不過嘴上仍說,北海那麽廣闊,即便是繞著走上一圈,也得花上三五個月,單憑你一句北海之濱的大致範圍,就想讓我領情,這個,難度大了點吧?
“這個老弟你可以放心,俺們都是實誠人,不會忽悠你玩的,至於你非要俺說出具體地點來,這可難為俺了,俺爹一早收藏的那張地圖,從來沒讓俺們兄弟看過,不過你放一百個心,等一回長春,俺就把圖翻出來給你,是真是假,不就見了分曉了嘛。”
事已至此,看來是有必要跟著他去趟長春了夏侯水和正衡互望了一眼,立刻就決定下來,好在他們本就沒太好的去處,原本就想著找個安全的地方住上幾日,這次竟然歪打正著,意外探尋到了發丘印的下落,希望能夠不虛此行吧。
於文見兩人應允下來,現出得意的神情,反身招呼著身旁的士兵抬起於武的屍體,趁著夕陽漸斜天氣涼爽,準備上路了。
正忙亂間,裝裹屍體的大布袋忽然間暴發出清脆的撕裂聲響,一隻烏青色的手自其中猛然支了出來,五個指頭呈現半抓握的形態,場麵甚是駭人。
眾人見狀,全都不由自主的吞了口口水,心下暗想著,這青天白日的,於武怎麽就詐屍了?
想到這裏,正衡早就對於文全無了好感,不過經由此事,他腦袋反而蹦出個主意,趕忙問於文的家到底在哪裏?
於文打了個哈哈,頗為炫耀地道:一看你們就是南方人,北方那又不知道我們於家大宅的,就在長春最繁華的地段,占地足有上千畝,三進三出的宅院,比起京城王爺貝勒的府邸也差不了多少呢。老弟你若是肯去做客,保你三月半年也不肯走……
正衡一笑道:不瞞你說,以前我隻是略有耳聞,這次還真想去見識一下,現在兵荒馬亂的,你看我們倆人也沒個好去處,如果不麻煩的話,那就叨擾個三五日吧。
於文瞄了眼夏侯水,眉頭不由自主的皺了一皺,正衡立刻就明白他還在為先前火燒族譜的事遷怒於夏侯水,以至於並不想邀請他同行。正衡剛想著再好言周旋幾句,卻不想夏侯水撇著大嘴,不屑的說:
“幾個臭錢有什麽了不起的,沒聽說過亂世不買古董的說法嗎,老子在香港花旗銀行的存款可都是花花綠綠的美金,偷墳掘墓所獲,終究見不得光,更別說還是祖輩積累下來,拿出來炫耀也不怕讓別人笑掉了大牙?”
夏侯水最是嘴損,三言兩語就令得於文漲紅了臉,卻又無言反駁,恨恨了半響,這才眼珠一轉,故意拉長了調門道:“人說夏侯兄弟也是出自摸金世家,未知真假,現在渾水摸魚的人實在太多,不如您把那發丘印拿出來,給兄弟見識一下,也不枉俺跟你相識一場了。”
初聽到“發丘印”,夏侯水和正衡都為之一震。夏侯水是被捉了短處,一時語塞,無言以對;正衡則是詫異之餘又隱約覺得,於文其人原本不善辭令,冷不丁冒出這麽一句話,如果不是想當然的信口胡謅,就一定還另有下文?
果然不出正衡所料,於文見他的話起了效果,立刻就顯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說:“發丘摸金算得上是盜墓的始祖了,俺們北宗於家雖然家大業大,可對發丘摸金也極其敬佩,隻可惜聽俺爹說過,自明朝起,兩派就開始走了下坡路,摸金尚且還有張三鏈子曇花一現,發丘一脈幹脆泯然眾人不足為道,究其根本,就在於觀山太保封師古的打壓,將發丘印和摸金符一一毀去,從此發丘無印,摸金無符,天官不再賜福,百事皆有禁忌,空留昔日的榮耀,實則有名無實一派破敗了。”
見於文越說越是得意,夏侯水直想上去給他一拳,可身旁的正衡不住的對自己使著眼色,隻好按耐著怒火i,且要看看於文到底有何底氣,如果隻是單純的揶揄調侃,再給他點顏色看看不遲。
於文隻是略有木訥,可並不愚笨,話說到這個份上,他也心知不能再刺激夏侯水了,雖然真要動起手來他並不懼怕於他,可正衡在旁,遠近親疏還是顯而易見的,不如趁著大家還沒撕破臉的時候,把話擺上桌麵吧:
“咱們也算是相識一場,有些事俺也沒必要隱瞞。這次去東陵對俺們於家來說隻是個由頭,俺爹實際上是為了選定接班人來做考察,這事你們已經知道了,其實俺爹一早還別有計劃,隻不過收到東陵盜寶的邀請,這才臨時起意,改變了開始的行程。(.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於文說了半天,仍舊不得要領,惹得夏侯水有些不耐煩了,幾番催促下,於文卻仍舊按著他的節奏,不緊不慢的講述到:
“俺爹一直都認為東陵之行必定有不少高手參與其中,說是萬分凶險也不為過,弄不好甚至可能毀了俺家的大事,可和前一個去處相比,路程卻近了不少,加之俺們並沒有盜寶之心,也就將就這來了,如果知道這一次竟會送了性命,他是斷然不會做這個選擇了當然這是後話,我想說的是,俺爹先前選定的目標,跟夏侯兄弟你可算是有些淵源,或者說,跟你們發丘夏侯氏的傳世寶物大有關係……
“俺們於家久居關外,少來華北,近百年來,行動的足跡多限於此,因此比起同行來,對關外的陵塚分布更為了解。北方盡是不毛之地,曆史上也多被少數民族占據,陵寢裏的古董之物比起南邊自然差了些許,可若是抄上個大的,也足夠幾代人享用不盡了,這種情況不用我明說,相信你們都懂……
“差不多一年前吧,俺爹得到了個消息,說是在北海附近有個蒙古的大墓,即便不是成吉思汗的陵寢,至少也歸屬於後世的元朝的某個王公貴族,最重要的是,據傳聞所講,秦皇的傳國玉璽就埋在其中,誰若是能將其拿到手上,他日封侯拜相自然就不在話下了……
“要說起來,這個傳聞在關外盛行已久,往少了說也有三四百年了,信以為真者有,更多人則是嗤之以鼻。對於這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俺們於家一向都是置若罔聞,不過,俺爹不知從哪探聽到,這個大墓確有其事,隻是裏麵的東西並非傳國玉璽,而是另外一件更有趣的東西……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俺就琢磨著,當年秦始皇將那和氏璧雕琢成傳國玉璽的時候,無法想它幾百年後的遭遇,竟會被人扔在地上,摔掉了一角,而亂世梟雄曹操卻用這象征著皇權的殘品,製成了一個形似兵符的器件,並將它授給他所組建的,專職負責挖墳掘母的隊伍的首領,也就是後來的發丘中郎將作為信物,亦即行內人稱的發丘印了照這樣看來,發丘夏後氏和這發丘印倒是榮辱與共,隻是後世一直都有傳聞,說是發丘印毀於明初的觀山太保手上,年代實在久遠,加之以訛傳訛,大多數人也就都信以為真了……
“其實,事情遠沒那麽簡單,封師古雖然厲害,夏侯老弟的祖先也並非是任人魚肉的角色,早在元朝建立的時候,發丘夏後氏就已經向朝廷投誠,成為蒙古人禦用的盜墓家族。此後曆經百年,到了元朝衰落,蒙古人被朱元璋北逐的時候,發丘夏後氏仍舊追隨左右,惹得朱元璋震怒不已,誓要將發丘一脈斬盡殺絕,至於後來的觀山太保,也僅僅是受命於此,才與你們發丘摸金之輩為敵的……
“大明既已中興,發丘一脈眼見著短時間內無法再回到中原,於是便在關外落下腳來,並在北海之濱修築了一座陵墓,將發丘印藏匿在其中,相傳隻有其後人才能令其重見天日。轉眼又過了幾百年,到了今天,還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已經屈指可數,如果不是咱們相識一場,恐怕老弟你一輩子也別想把傳家寶找回來了……”
聽了於文的一席話,正衡不不由得在心中權衡起真假來,反倒是夏侯水仍舊一副不相信的樣子,直接問於文,既然知道這等好事,又何必高於他人,自己前往不是更好?
於文撇撇嘴說,發丘印對他們於家來說,並不具備多少吸引力,更何況北海之濱的那座古墓,既然是出自於發丘夏後氏之手,必定是凶險異常,他爹當初也隻是想借機考察他和於武兩人的膽識和技能而已,現今“大勢已定”,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把那藏寶的地點講出來,至於夏侯水能不能拿到,那可就不關他事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夏侯水雖然心下存疑,可也信了大半,不過嘴上仍說,北海那麽廣闊,即便是繞著走上一圈,也得花上三五個月,單憑你一句北海之濱的大致範圍,就想讓我領情,這個,難度大了點吧?
“這個老弟你可以放心,俺們都是實誠人,不會忽悠你玩的,至於你非要俺說出具體地點來,這可難為俺了,俺爹一早收藏的那張地圖,從來沒讓俺們兄弟看過,不過你放一百個心,等一回長春,俺就把圖翻出來給你,是真是假,不就見了分曉了嘛。”
事已至此,看來是有必要跟著他去趟長春了夏侯水和正衡互望了一眼,立刻就決定下來,好在他們本就沒太好的去處,原本就想著找個安全的地方住上幾日,這次竟然歪打正著,意外探尋到了發丘印的下落,希望能夠不虛此行吧。
於文見兩人應允下來,現出得意的神情,反身招呼著身旁的士兵抬起於武的屍體,趁著夕陽漸斜天氣涼爽,準備上路了。
正忙亂間,裝裹屍體的大布袋忽然間暴發出清脆的撕裂聲響,一隻烏青色的手自其中猛然支了出來,五個指頭呈現半抓握的形態,場麵甚是駭人。
眾人見狀,全都不由自主的吞了口口水,心下暗想著,這青天白日的,於武怎麽就詐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