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虐待戰俘、屠殺猶太人的事件,通過影視作品、小說和文章的放大及宏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毒氣室焚屍爐、最終解決,死亡集中營!人民更增加了對法西斯罪惡的認識,同時愈發地痛恨希特勒與納粹德國,認識到納粹是世界邪惡的根源,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既然知道法西斯這麽做不對,是犯罪!那麽我們這些正義人士肯定不會去這麽做的。但如果人民能關心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那些普通的德國俘虜的命運。了解一些真相後,是否也有值得我們去深思與反省的地方呢?所謂的日內瓦公約在某些強權國家的眼裏完全是一張廢紙。
在中國有許多軍事愛好者都從純軍事角度,非常地喜歡和崇拜希特勒或者德國陸軍、黨衛軍。而在德國國內,民眾對上述三類人則不感冒,甚至非常地反感。因為我國的“哈德派”(泛指從軍事角度,喜歡二戰德國納粹建立武功的人)可能永遠也無法真正地去體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德國人民受到的苦難和不公正待遇,遭受到的**、饑餓、尊嚴喪失與死亡。在他們最需要保護的時候,已經沒有一個德**人出來保衛他(她)們,德國人民蒙受的屈辱永遠也得不到國際上哪怕是道義上的支持與同情。
根據數據統計德軍東線被俘人數估計為二百五十萬人左右,這些人大多是在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而突圍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會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戰死隻能是向蘇軍繳械,其中估計有五十萬戰俘死在蘇聯的集中營裏,但隻有三十六萬三千三百四十三名死亡俘虜的身份被蘇聯方麵確認。
我記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德國的第一號王牌飛行員哈特曼在戰爭結束以後被蘇聯判處了二十五年監禁。在監獄裏他拒絕勞動,蘇聯看守非常地憤怒,哈特曼的回答是,“五年前,您的國家打贏了戰爭,我是一個戰敗國的空軍軍官,而不是什麽戰犯!列寧說過,一個國家如果六個月之後不釋放戰俘,那麽它就是帝國主義國家,是一個墮落的國家。(.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是的,當你帶著一顆無私公正、善良的心去閱讀這些材料時,你會為那些德國戰俘的悲慘命運而震撼,難道這些會發生在我們標榜的文明與正義的社會嗎?第一次觸及到這些資料,我不得不把厚重的材料緩緩地放下,許久許久地沉默著,在心底艱難地嚅囁著,“那些可憐的德國戰俘......”
稍微通曉二戰曆史的人們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納粹德國三十三萬人,其中俘虜德軍九萬多人。不過戰爭結束以後,卻隻有五千名戰俘回到了德國,其他人則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裏。
不知道你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否會考慮一個問題:蘇聯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獄裏有這麽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運的五千人中的一個後來回憶說,“我們在蘇軍士兵的驅趕下用雙腿走往戰俘營,中途如果有人掉隊的話,蘇軍士兵會立即將他槍斃。到達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一次飯,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從2月2日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裏,有五萬多名德國俘虜先後死於傷寒。......活下來的三萬六千人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去勞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在零下六十度的天氣下被強迫勞動,死亡率很高,很快隻剩下六千人......”
其實與另外的一個例子比較起來這九萬人真的算幸運的了。在1943年的科爾孫口袋中,德軍突圍時,留下了所有的三千名傷員和一些護理人員,想讓他們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方麵公布,當俄國突擊部隊抵達時,發現所有的德國傷員都已經中彈而亡,由此斷定德軍在撤退時殺害了他們自己全部傷員。這三千名德軍想成為戰俘都沒有資格。蘇聯人的公報遭到包圍圈裏的德國幸存者的一致駁斥。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次屠殺?反正沒有任何人因為這三千人的死而受到責難,這三千條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當紅軍向德國本土前進時,蘇聯坦克會碾碎所有擋路的難民車輛或馬車,用機槍射殺他們遇到的所有逃亡的人。“逃亡者一個不留地屠殺掉!”在德國的上西裏西亞地區,有一次一個蘇聯紅軍步兵連的軍官在一個村子的街道上發現了一個蘇聯巡邏兵的屍體,於是他下令屠殺掉村子裏的所有居民。
蘇聯紅軍還製造了迄今為止人類曆史傷亡最慘重的海難,擊沉了“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客船,至少有五千三百人罹難,絕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俄羅斯的曆史學家直到今天仍在堅持說,“船上有六千名納粹分子,其中三千七百人是潛艇兵”。
蘇聯紅軍在攻占柏林後,對投降的戰俘的暴行罄竹難書。這裏僅舉一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紅軍戰士對於生命的漠視。一個被解救的英國俘虜後來的講述,一個年輕的德國黨衛軍士兵很不幸地被蘇聯紅軍俘虜了,為了能活下來他什麽事都願意幹。紅軍戰士於是命令德國戰俘彈鋼琴,隻要鋼琴聲一停就槍斃他,那個德國兵連續不斷地彈了十六個小時,最後終於累倒在鋼琴上哭泣,紅軍戰士立即履行諾言把那名德國兵給槍斃了。
蘇聯紅軍如此地凶殘,它羽翼下的那些衛星國(後來的華沙條約國)成員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其中又以苦大仇深的波蘭人最為過份。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一份秘密報告指出,波蘭第1集團軍俘虜的德國戰俘一般在押解到戰俘營途中就被殺光了,舉例說到波蘭第1步兵師第2團俘虜了八十名放下武器的德**人,最終隻有兩人達到戰俘營。而這兩名幸存的德國俘虜在經過波蘭團長的審訊之後,在押解往蘇聯情報機構的途中被槍殺。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麽好鳥,但要與人權鬥士美國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德軍千方百計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軍隊投降,但是會是什麽樣的命運在等待著這些德國兵呢?
我們首先看看德國納粹是怎麽對待盟國戰俘的吧:人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在阿登戰役中,希特勒近衛師對八十名美國戰俘的屠殺。實際上比較著名的還有兩例,一例是四零年在敦克爾克戰役中,德軍對英國俘虜進行了一次集體槍殺;另一例是在四四年諾曼底登陸時,希特勒青年團師射殺了一些盟軍俘虜,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比較寬容的。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德國人區別對待了蘇聯和同盟國的戰俘。報告中寫到被德國人俘獲的美英戰俘“看起來像度假者而非戰俘,盟軍戰俘不需要勞動,被允許踢足球,可以得到紅十字會提供的食品......”那麽投之以李是否會報之桃呢?
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五十萬德國俘虜;英國與加拿大聯軍受降二百萬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的戰俘營,每天的口糧是十二塊很小很小的餅幹和兩杯茶水。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就被釋放回了家;其中有三十萬人被送到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英國與加拿大對待德國戰俘比較的寬容,畢竟都是歐洲的兄弟。
而向美軍投降的五百二十萬德國俘虜卻遭到了比向蘇聯投降的俘虜還要慘的恐怖待遇。盛傳有一百萬德國俘虜被虐殺在美軍集中營裏,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銷毀了這方麵的全部檔案。估計數字有可能被誇大,但是德國俘虜死在美國集中營的人數絕對是觸目驚心的。這就是自詡為世界文明的傳播者、民主衛士的典範美國人幹的傷天害理的罪行。
美軍設立的德國戰俘營是在露天野外,每一萬人一個方陣。用鐵絲網隔離著,沒有被耨,白天挨曬,晚上挨凍,下雨挨淋。衣衫襤褸的戰俘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裏,肮髒,憔悴,瘦弱,目光無神。一天吃一次飯,給戰俘開飯就把戰俘列成兩列,前麵放著桌子,隻有麵包、巧克力、奶酪、肉幹等東西,一個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會把食品先澆上汽油然後再發給戰俘。開飯時就是一批一批上來搶,搶到什麽就是什麽,因為長期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被嚴格限製,許多戰俘大便幹燥,戰俘相互幫忙往外扣大便。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裏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蛆和肺炎。躺在泥地上的病人常常是全身糊滿自己的大便,這無疑加速了疾病的傳播。一個幸存的戰俘後來回憶,他所在的那個戰俘營平均每天都要往外搬運二十至三十具屍體。
食物的嚴重不足、營養不良、衛生條件極差等原因導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國戰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營周邊的德國婦女往鐵絲網中扔食物,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擊斃。許多戰俘滿身汙垢地死去時,明淨的河麵就在十幾米遠的鐵絲網的另一邊......枉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數目相當於二戰中德軍在西線作戰陣亡人數的總和。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又取得了一次大規模屠殺俘虜的,也可以稱之為“最終解決”的勝利。策劃虐殺戰俘的幕後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後來一直以來被人們、被曆史歌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軍事家、統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據說,美國著名將軍巴頓就是知道內幕後表示反對,被中央情報局製造車禍給“做掉的”。
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藥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以後德國俘虜才被轉移到正規的戰俘營,這時許多的生命已經逝去了。對標榜自己為最講民主、人權國家的美國最大諷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美國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都受到了德國人較良好的關照,僅有一千六百多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對美英僅有的幾樁屠殺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對自己的惡行隻字不提。
回想起中越戰爭結束以後,披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優待越南戰俘的電視報道,越南戰俘吃的是白麵饅頭,新鮮蔬菜和豬肉,遣返時每個越俘都換發了嶄新的衣服,配發了軍用毛毯等,可是越南人並不領情,一回到越南國界就把中國的軍用毛毯當著中國人的麵全部銷毀。中國人真的是憨厚得可笑,為什麽不拿去支援災區呢?
(本文係參考有關戰俘的書籍與網頁原創撰寫,版權歸作者彭誌文所有,文中觀點係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在中國有許多軍事愛好者都從純軍事角度,非常地喜歡和崇拜希特勒或者德國陸軍、黨衛軍。而在德國國內,民眾對上述三類人則不感冒,甚至非常地反感。因為我國的“哈德派”(泛指從軍事角度,喜歡二戰德國納粹建立武功的人)可能永遠也無法真正地去體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德國人民受到的苦難和不公正待遇,遭受到的**、饑餓、尊嚴喪失與死亡。在他們最需要保護的時候,已經沒有一個德**人出來保衛他(她)們,德國人民蒙受的屈辱永遠也得不到國際上哪怕是道義上的支持與同情。
根據數據統計德軍東線被俘人數估計為二百五十萬人左右,這些人大多是在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而突圍不成的而被俘的。能跑的都會逃到西方向英美投降,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戰死隻能是向蘇軍繳械,其中估計有五十萬戰俘死在蘇聯的集中營裏,但隻有三十六萬三千三百四十三名死亡俘虜的身份被蘇聯方麵確認。
我記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德國的第一號王牌飛行員哈特曼在戰爭結束以後被蘇聯判處了二十五年監禁。在監獄裏他拒絕勞動,蘇聯看守非常地憤怒,哈特曼的回答是,“五年前,您的國家打贏了戰爭,我是一個戰敗國的空軍軍官,而不是什麽戰犯!列寧說過,一個國家如果六個月之後不釋放戰俘,那麽它就是帝國主義國家,是一個墮落的國家。(.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是的,當你帶著一顆無私公正、善良的心去閱讀這些材料時,你會為那些德國戰俘的悲慘命運而震撼,難道這些會發生在我們標榜的文明與正義的社會嗎?第一次觸及到這些資料,我不得不把厚重的材料緩緩地放下,許久許久地沉默著,在心底艱難地嚅囁著,“那些可憐的德國戰俘......”
稍微通曉二戰曆史的人們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納粹德國三十三萬人,其中俘虜德軍九萬多人。不過戰爭結束以後,卻隻有五千名戰俘回到了德國,其他人則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裏。
不知道你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是否會考慮一個問題:蘇聯是個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監獄裏有這麽高的死亡率是否正常?那幸運的五千人中的一個後來回憶說,“我們在蘇軍士兵的驅趕下用雙腿走往戰俘營,中途如果有人掉隊的話,蘇軍士兵會立即將他槍斃。到達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一次飯,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從2月2日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裏,有五萬多名德國俘虜先後死於傷寒。......活下來的三萬六千人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去勞改,途中又有一半人死去,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在零下六十度的天氣下被強迫勞動,死亡率很高,很快隻剩下六千人......”
其實與另外的一個例子比較起來這九萬人真的算幸運的了。在1943年的科爾孫口袋中,德軍突圍時,留下了所有的三千名傷員和一些護理人員,想讓他們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方麵公布,當俄國突擊部隊抵達時,發現所有的德國傷員都已經中彈而亡,由此斷定德軍在撤退時殺害了他們自己全部傷員。這三千名德軍想成為戰俘都沒有資格。蘇聯人的公報遭到包圍圈裏的德國幸存者的一致駁斥。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次屠殺?反正沒有任何人因為這三千人的死而受到責難,這三千條生命真的是死了白死。(.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
當紅軍向德國本土前進時,蘇聯坦克會碾碎所有擋路的難民車輛或馬車,用機槍射殺他們遇到的所有逃亡的人。“逃亡者一個不留地屠殺掉!”在德國的上西裏西亞地區,有一次一個蘇聯紅軍步兵連的軍官在一個村子的街道上發現了一個蘇聯巡邏兵的屍體,於是他下令屠殺掉村子裏的所有居民。
蘇聯紅軍還製造了迄今為止人類曆史傷亡最慘重的海難,擊沉了“威廉古斯特洛夫”號客船,至少有五千三百人罹難,絕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俄羅斯的曆史學家直到今天仍在堅持說,“船上有六千名納粹分子,其中三千七百人是潛艇兵”。
蘇聯紅軍在攻占柏林後,對投降的戰俘的暴行罄竹難書。這裏僅舉一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出當時的紅軍戰士對於生命的漠視。一個被解救的英國俘虜後來的講述,一個年輕的德國黨衛軍士兵很不幸地被蘇聯紅軍俘虜了,為了能活下來他什麽事都願意幹。紅軍戰士於是命令德國戰俘彈鋼琴,隻要鋼琴聲一停就槍斃他,那個德國兵連續不斷地彈了十六個小時,最後終於累倒在鋼琴上哭泣,紅軍戰士立即履行諾言把那名德國兵給槍斃了。
蘇聯紅軍如此地凶殘,它羽翼下的那些衛星國(後來的華沙條約國)成員也不是什麽良善之輩,其中又以苦大仇深的波蘭人最為過份。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的一份秘密報告指出,波蘭第1集團軍俘虜的德國戰俘一般在押解到戰俘營途中就被殺光了,舉例說到波蘭第1步兵師第2團俘虜了八十名放下武器的德**人,最終隻有兩人達到戰俘營。而這兩名幸存的德國俘虜在經過波蘭團長的審訊之後,在押解往蘇聯情報機構的途中被槍殺。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麽好鳥,但要與人權鬥士美國比,那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德軍千方百計要逃到西方去,向美英軍隊投降,但是會是什麽樣的命運在等待著這些德國兵呢?
我們首先看看德國納粹是怎麽對待盟國戰俘的吧:人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在阿登戰役中,希特勒近衛師對八十名美國戰俘的屠殺。實際上比較著名的還有兩例,一例是四零年在敦克爾克戰役中,德軍對英國俘虜進行了一次集體槍殺;另一例是在四四年諾曼底登陸時,希特勒青年團師射殺了一些盟軍俘虜,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比較寬容的。在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德國人區別對待了蘇聯和同盟國的戰俘。報告中寫到被德國人俘獲的美英戰俘“看起來像度假者而非戰俘,盟軍戰俘不需要勞動,被允許踢足球,可以得到紅十字會提供的食品......”那麽投之以李是否會報之桃呢?
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德國向美、英、法三國投降人數的分布大致是蒙哥馬利的英軍受降五十萬德國俘虜;英國與加拿大聯軍受降二百萬人。一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的戰俘營,每天的口糧是十二塊很小很小的餅幹和兩杯茶水。這些俘虜大多數在德國投降後就被釋放回了家;其中有三十萬人被送到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大軍。英國與加拿大對待德國戰俘比較的寬容,畢竟都是歐洲的兄弟。
而向美軍投降的五百二十萬德國俘虜卻遭到了比向蘇聯投降的俘虜還要慘的恐怖待遇。盛傳有一百萬德國俘虜被虐殺在美軍集中營裏,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銷毀了這方麵的全部檔案。估計數字有可能被誇大,但是德國俘虜死在美國集中營的人數絕對是觸目驚心的。這就是自詡為世界文明的傳播者、民主衛士的典範美國人幹的傷天害理的罪行。
美軍設立的德國戰俘營是在露天野外,每一萬人一個方陣。用鐵絲網隔離著,沒有被耨,白天挨曬,晚上挨凍,下雨挨淋。衣衫襤褸的戰俘擠在齊膝蓋深的泥漿裏,肮髒,憔悴,瘦弱,目光無神。一天吃一次飯,給戰俘開飯就把戰俘列成兩列,前麵放著桌子,隻有麵包、巧克力、奶酪、肉幹等東西,一個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會把食品先澆上汽油然後再發給戰俘。開飯時就是一批一批上來搶,搶到什麽就是什麽,因為長期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被嚴格限製,許多戰俘大便幹燥,戰俘相互幫忙往外扣大便。疾病很快在德國戰俘營裏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蛆和肺炎。躺在泥地上的病人常常是全身糊滿自己的大便,這無疑加速了疾病的傳播。一個幸存的戰俘後來回憶,他所在的那個戰俘營平均每天都要往外搬運二十至三十具屍體。
食物的嚴重不足、營養不良、衛生條件極差等原因導致大批原本健康的德國戰俘的大量死亡。有些集中營周邊的德國婦女往鐵絲網中扔食物,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擊斃。許多戰俘滿身汙垢地死去時,明淨的河麵就在十幾米遠的鐵絲網的另一邊......枉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俘虜數目相當於二戰中德軍在西線作戰陣亡人數的總和。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又取得了一次大規模屠殺俘虜的,也可以稱之為“最終解決”的勝利。策劃虐殺戰俘的幕後黑手,始作俑者就是後來一直以來被人們、被曆史歌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軍事家、統帥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據說,美國著名將軍巴頓就是知道內幕後表示反對,被中央情報局製造車禍給“做掉的”。
國際紅十字會要求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屢次被美軍拒絕,戰俘在無醫無藥的情況下,生命自動地消失了。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以後德國俘虜才被轉移到正規的戰俘營,這時許多的生命已經逝去了。對標榜自己為最講民主、人權國家的美國最大諷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美國戰俘在被關押期間都受到了德國人較良好的關照,僅有一千六百多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對美英僅有的幾樁屠殺事件放大再放大,而對自己的惡行隻字不提。
回想起中越戰爭結束以後,披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優待越南戰俘的電視報道,越南戰俘吃的是白麵饅頭,新鮮蔬菜和豬肉,遣返時每個越俘都換發了嶄新的衣服,配發了軍用毛毯等,可是越南人並不領情,一回到越南國界就把中國的軍用毛毯當著中國人的麵全部銷毀。中國人真的是憨厚得可笑,為什麽不拿去支援災區呢?
(本文係參考有關戰俘的書籍與網頁原創撰寫,版權歸作者彭誌文所有,文中觀點係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