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從來不曾中斷的古國。(.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中華民族擁有驕傲的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曆史,璀璨而幽古的大河孕育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兒女。本文僅是從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萃取出從春秋戰國至清朝這段曆史間,曆次戰爭中華夏大地湧現出來的最出類拔萃、最能夠代表著中華尚武、善武的名將與精英。誠然,限於本人水平及學識淺薄的製約,評選出的中華名將中難免不會有漏選(名單控製在一百人)及泛泛之輩充斥期間的現象存在。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高人(學者)予以指正為感。
本人製作的這個曆代名將譜單的依據是必須合符下列條件中的至少一個條件:
1入選者必須在軍事領域有著為人稱道的戰績,並且明顯強於同時代的同行或之對壘的對手,對於社會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或者發揮過顯而易見的影響的這樣的將軍或軍事指揮官。
2入選者不能隻是逞匹夫之勇地衝鋒陷陣,要有能統領(統帥)三軍,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3入選者或者在軍事理論上有較深的造詣或獨創,其學說或理論並在軍事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大隋朝(4名):
隋朝結束了我國數百年南北分裂割據的曆史,重開國家統一局麵。隋朝建立後在軍事上,繼續推行西魏、北周以來的府兵製,建立以府兵為主體的統一軍隊及其相應的軍事製度,以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需要。隋朝政局動蕩,為爭奪皇位手足相殘,隋煬帝三次對高麗的戰爭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隋朝從建立到滅亡的時間間隔很短暫,期間始終充滿著血腥和廝殺。有一大批軍事強人從這個亂世中脫穎而出,本文萃取的隻是其中的翹楚。
史萬歲:★★★★
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少英武,善騎射,驍捷若飛。好讀兵書,兼精占候”(《隋書.史萬歲列傳》)。15歲的史萬歲隨父從軍,他觀察戰場形勢,認為周軍將敗,並令左右換裝離去。不久,周軍果然大敗,其父因此奇之。為平定尉遲迥叛亂,史萬歲隨行軍總管梁士彥前往征討,神射飛雁服三軍。平叛後,史萬歲因功拜為上將軍。後因爾朱?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史萬歲又單騎馳馬入突厥境內,奪取六畜而歸,名振北夷。隋文帝楊堅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9總管、步騎兵3萬,由涼州北擊突厥,史萬歲此時自投軍門請求報效,要求立功贖罪。因功被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汪文進等均舉兵反隋,史萬歲率軍從東陽(今浙江省中部金華江上遊)別道而進,平定蔡道人、汪文進的叛亂。史萬歲翻嶺越海,轉戰千餘裏,曆經700多次戰鬥,擊敗叛軍無數。隋文帝接報後讚歎不已,賜史萬歲家錢十萬,官拜左領軍將軍。史萬歲以平定南方各部落之功,位進上柱國,兼督晉王府軍事。
600年4月,突厥步迦進犯隋邊,史萬歲率部迎敵,步迦確定隋軍統兵將帥是當年威震敦煌的史萬歲後,慌忙引軍回撤。史萬歲揮馬追擊百餘裏,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又繼續跟蹤追入沙漠數百裏,凱旋而歸。“萬歲實懷智勇,善撫士卒,人皆樂死,師不疲勞。北卻匈奴,南平夷、獠,兵鋒所指,威驚絕域。論功杖氣,犯忤貴臣,偏聽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廣之風焉”(《隋書.史萬歲列傳》)
高潁:★★★★★
大隋朝的宰相,文韜武略,高?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隋書.高?列傳》),“習兵事,多計謀”在平定三叛,統一江南,侵略高麗,征服突厥四次戰役中一直是主帥和主謀,平定尉遲迥的叛亂中高?到達前線後,遂令在沁水架橋準備發起進攻。尉遲迥軍從上遊放下火筏,企圖焚橋;高?命士卒在上遊構築水中障礙“土狗”(前銳後廣,前高後低,狀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橋。尉遲迥揮軍稍退,欲待韋孝寬軍半渡而擊之,韋孝寬卻乘機擂鼓齊進。待全軍渡畢,高?又下令焚橋,以絕士卒反顧之心。韋孝寬軍奮力猛攻,大敗尉遲?軍。尉遲迥單騎逃往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韋孝寬軍乘勝追擊,直趨鄴城。此戰,高?以“土狗”阻攔火筏,確保渡橋不毀,又在全軍渡畢焚橋,以絕士卒後退之路,對保證作戰勝利起了重要作用。隋朝的滅亡與高穎被楊廣殺死,大隋少一個國之棟梁有關。“曆觀製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
楊素:★★★★
字處道,曆農華陰人,他少而輕俠,?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誌懷遠大,以功名自許。(.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楊素之父楊敷是北周刺史,在與北齊作戰時陣亡。按慣例應予以贈官,但周武帝不予贈官,楊素據理力爭,惹怒了周武帝,正欲處死楊素,楊素大喊“臣事無道天子,確實是該死罪!”沒想到反而被武帝赦免,並被提拔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在北周滅齊之戰中,楊素自告奮勇統帥父親的舊部作為前鋒,在河陰大破北齊軍;576年,楊素率部接應解救被敵圍困的宇文憲;楊素因屢建奇功,晉爵為安縣公。周武帝死後,周宣帝即位。北周政權由大官僚外戚楊堅專權,楊素堅定地站在了楊堅一邊,幫助楊堅平定了政敵宇文胄、尉遲炯等的叛亂。
楊素戎馬一生,征戰無數,未有敗績。他曾任大司徒、太尉等職,與高潁共同擔任宰相一職。高潁廢黜後他獨任宰相,兼有文武大略,在隋朝的幾次對外戰爭楊素屢任主帥,百戰百勝,因功加上柱國,封越國公。在對突厥戰役中他獨出心裁地改為騎兵方陣,突厥人大喜以為正中下懷,不想楊素突然指揮軍隊趁敵人沒有擺好陣就殺過去,將突厥殺得大敗。他曾親自深入敵陣,巧妙地組織包圍戰,全殲突厥軍隊。在平南陳時,他率水軍緣江而下,所向披靡,陳**民以為是“江神”再世。在平定江南叛亂時,如同摧枯拉朽,一個月即凱旋而歸。但此人老奸巨滑,奸邪不正,參與楊廣弑父和平定楊諒叛亂,篡位得逞,恃功驕橫於一時,讒害了不少的忠良之士,他進封為楚王。606年,楊素病死(傳聞是被楊廣毒死的)。後來其子楊玄感謀反失敗,楊素子孫皆被誅殺。
李密:★★★★
字玄邃,京兆長安人,名門之後,隋末瓦崗義軍首領,著名軍事家、戰略家。“多籌算,才兼文武,誌氣雄遠,常以濟物為己任”(《隋書.李密列傳》)。李密與越國公楊素意見如故,其學識深深折服楊素,楊素之子楊玄感也傾心結納,二人結下生死之交。楊玄感起義謀反,以為李密謀主,並問計於李密。李密根據當時情況提出的一個可行的戰略計劃,這就是著名的“李密三策”。隻不過楊玄感錯誤地選擇了下計。“襲取東都,以號令四方”的下策,在形式大好的前提下,屢次喪失良機,終因長期屯兵堅城之下,被從遼東等地回師的隋軍主力鎮壓。幾經周折,李密投奔翟讓領導的瓦崗義軍。李密在為翟讓提出了一個戰略計劃,他說:“今兵眾既多,糧無所出,若曠日持久,則人馬困敝,大敵一臨,死亡無日。未若直趣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可與人爭利”(《隋書.李密列傳》)。隋煬帝命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大使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其精銳萬餘前往鎮壓。翟讓心中大懼,欲率軍遠避其鋒。被李密勸阻,李密指揮正確,一舉殲滅張須陀,取得了瓦崗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瓦崗軍隨後乘勝攻占軍事重鎮滎陽城,為奪取糧倉。
在瓦崗軍的勝利發展中,李密以他的軍事才能,為瓦崗軍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軍中有了很高的威望,於是翟讓等就推李密為主,號為魏公。李密推辭不接受,在眾將領一再請求下,李密才同意稱公。李密的瓦崗軍沉浮於風雲變換的隋唐之際,李密的有謀無膽最終葬送了瓦崗軍的大好形勢。《新唐書》雲:或稱密似項羽,非也。羽興五年霸天下,密連兵數十百戰不能取東都。始玄感亂,密首勸取關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禮賢得士,乃田橫徒歟,賢陳涉遠矣!噫,使密不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於時雲。
==================================================================================
〓★〓隋朝沒有入選的名將的特別說明:
■長孫晟:北魏名臣,官拜太師。自幼練就一身好武藝,尤其擅長彈射。曾和西突厥沙體略可汗切磋武功,深得可汗喜愛。他充分利用了西突厥4個可汗並存的弱點,向隋文帝楊堅獻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策略是大隋朝征服西突厥的主要策略。公元582年,攝圖率40萬大軍分4路南侵,被長孫晟的離間計擊敗,尤其是長孫晟參讚的西路軍不戰而屈人之兵,坐山觀虎鬥。迫使攝圖向大隋稱臣。攝圖死後,長孫晟把玩兩虎,讓攝圖二子互相殘殺,並設計誘使可汗染幹跟隨自己到隋朝投誠。公元600年,利用西突厥再次內亂,以征剿和招降兩手策略配合楊廣、楊諒、史萬歲的大軍徹底解決了西突厥問題。綜觀長孫晟的整個冒險生涯,更多的是通過外交、謀略反間手段,而不是直接指揮千軍萬馬的作戰,所以列為名將有些牽強。
■韓擒虎:字子通,一個似乎讓人很難取舍的名將,隋朝名將。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隋書.韓擒虎列傳》)曾率五百精騎偷渡長江,直取健康,生擒陳後主。韓擒虎與賀若弼並為滅陳名將,卻先後兩次爭功,有失大將風度,這與元朝的伯顏、阿術二人相比,實在是差之千裏。
韓擒虎的勝利如果不是賀若弼在鍾山牽製陳軍主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他軍紀不嚴,放縱士兵,淫汙陳後主的後宮。
更主要的是韓擒虎僅僅官拜為廬州兵馬總管(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軍長,充其量也隻是個集團軍司令。),他不可能對整個戰局起到什麽全局性的指導作用,都是別人(楊素、高?)畫好圈了,他遵照執行一下而已。賀若弼同理,生活極其奢靡,在鍾山損兵折將。
■張須陀:隋朝名將,早年隨史萬歲鎮壓羌人叛亂,其主要軍事活動是主持鎮壓長白山王薄起義和其他農民軍都取得輝煌的勝利,但是接下來征剿瓦崗寨,麵對軍事家李密時,“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在大海寺附近被瓦崗軍包圍,張須陀為了救出手下,殺了個四進四出,但沒有用,隋兵已經全部潰散,張須陀仰天道:“兵敗如此,何麵見天子乎”(《隋書.張須陀列傳》)?遂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所部官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張須陀死後,隋朝再無良將矣。隋唐名將太多了,勇而無謀的張須陀隻得放棄了。
■來護兒:字崇善,東漢中郎將來歙的十八世孫,隋朝名將。在平定楊玄感的叛亂中戰功顯赫,但東征高麗的平壤戰役中,他不聽勸阻率精銳甲士4萬人,直趨平壤城下,高麗軍在外城的空寺中設伏兵,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隊伍亂不成軍。高麗的伏兵趁機殺出,隋軍大敗,傷亡慘重,來護兒僅率殘兵數千逃出城外,這是他的一大汙點。
■竇建德: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及宋正本、王伏寶被讒見害,淩敬、曹氏陳謀不行,遂至亡滅,鮮克有終矣”(《舊唐書.竇建德列傳》)。他率領的農民軍由弱到強,將大隋的江山攪得七零八落,但在反唐過程中,其最後的敗亡曆程已凸顯了他在軍事指揮上的僵化,不虛心。
(文中資料及觀點係作者的博覽群書而編撰引證的或為個人觀點結論,僅供參考之用,文章係原創編撰,版權歸作者彭誌文所有,轉載請署名作者。謝謝!)\
本人製作的這個曆代名將譜單的依據是必須合符下列條件中的至少一個條件:
1入選者必須在軍事領域有著為人稱道的戰績,並且明顯強於同時代的同行或之對壘的對手,對於社會的發展起過推動作用或者發揮過顯而易見的影響的這樣的將軍或軍事指揮官。
2入選者不能隻是逞匹夫之勇地衝鋒陷陣,要有能統領(統帥)三軍,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3入選者或者在軍事理論上有較深的造詣或獨創,其學說或理論並在軍事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大隋朝(4名):
隋朝結束了我國數百年南北分裂割據的曆史,重開國家統一局麵。隋朝建立後在軍事上,繼續推行西魏、北周以來的府兵製,建立以府兵為主體的統一軍隊及其相應的軍事製度,以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需要。隋朝政局動蕩,為爭奪皇位手足相殘,隋煬帝三次對高麗的戰爭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隋朝從建立到滅亡的時間間隔很短暫,期間始終充滿著血腥和廝殺。有一大批軍事強人從這個亂世中脫穎而出,本文萃取的隻是其中的翹楚。
史萬歲:★★★★
京兆杜陵人,隋朝名將,“少英武,善騎射,驍捷若飛。好讀兵書,兼精占候”(《隋書.史萬歲列傳》)。15歲的史萬歲隨父從軍,他觀察戰場形勢,認為周軍將敗,並令左右換裝離去。不久,周軍果然大敗,其父因此奇之。為平定尉遲迥叛亂,史萬歲隨行軍總管梁士彥前往征討,神射飛雁服三軍。平叛後,史萬歲因功拜為上將軍。後因爾朱?謀反被殺而受牽連,發配敦煌為戍卒。史萬歲又單騎馳馬入突厥境內,奪取六畜而歸,名振北夷。隋文帝楊堅命秦州總管竇榮定率9總管、步騎兵3萬,由涼州北擊突厥,史萬歲此時自投軍門請求報效,要求立功贖罪。因功被授上儀同,兼車騎將軍。汪文進等均舉兵反隋,史萬歲率軍從東陽(今浙江省中部金華江上遊)別道而進,平定蔡道人、汪文進的叛亂。史萬歲翻嶺越海,轉戰千餘裏,曆經700多次戰鬥,擊敗叛軍無數。隋文帝接報後讚歎不已,賜史萬歲家錢十萬,官拜左領軍將軍。史萬歲以平定南方各部落之功,位進上柱國,兼督晉王府軍事。
600年4月,突厥步迦進犯隋邊,史萬歲率部迎敵,步迦確定隋軍統兵將帥是當年威震敦煌的史萬歲後,慌忙引軍回撤。史萬歲揮馬追擊百餘裏,大破突厥軍,斬殺數千。又繼續跟蹤追入沙漠數百裏,凱旋而歸。“萬歲實懷智勇,善撫士卒,人皆樂死,師不疲勞。北卻匈奴,南平夷、獠,兵鋒所指,威驚絕域。論功杖氣,犯忤貴臣,偏聽生奸,死非其罪,人皆痛惜,有李廣之風焉”(《隋書.史萬歲列傳》)
高潁:★★★★★
大隋朝的宰相,文韜武略,高?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隋書.高?列傳》),“習兵事,多計謀”在平定三叛,統一江南,侵略高麗,征服突厥四次戰役中一直是主帥和主謀,平定尉遲迥的叛亂中高?到達前線後,遂令在沁水架橋準備發起進攻。尉遲迥軍從上遊放下火筏,企圖焚橋;高?命士卒在上遊構築水中障礙“土狗”(前銳後廣,前高後低,狀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橋。尉遲迥揮軍稍退,欲待韋孝寬軍半渡而擊之,韋孝寬卻乘機擂鼓齊進。待全軍渡畢,高?又下令焚橋,以絕士卒反顧之心。韋孝寬軍奮力猛攻,大敗尉遲?軍。尉遲迥單騎逃往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韋孝寬軍乘勝追擊,直趨鄴城。此戰,高?以“土狗”阻攔火筏,確保渡橋不毀,又在全軍渡畢焚橋,以絕士卒後退之路,對保證作戰勝利起了重要作用。隋朝的滅亡與高穎被楊廣殺死,大隋少一個國之棟梁有關。“曆觀製作之旨,固非易遇其人。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
楊素:★★★★
字處道,曆農華陰人,他少而輕俠,?儻不羈,兼文武之資,包英奇之略,誌懷遠大,以功名自許。(.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楊素之父楊敷是北周刺史,在與北齊作戰時陣亡。按慣例應予以贈官,但周武帝不予贈官,楊素據理力爭,惹怒了周武帝,正欲處死楊素,楊素大喊“臣事無道天子,確實是該死罪!”沒想到反而被武帝赦免,並被提拔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在北周滅齊之戰中,楊素自告奮勇統帥父親的舊部作為前鋒,在河陰大破北齊軍;576年,楊素率部接應解救被敵圍困的宇文憲;楊素因屢建奇功,晉爵為安縣公。周武帝死後,周宣帝即位。北周政權由大官僚外戚楊堅專權,楊素堅定地站在了楊堅一邊,幫助楊堅平定了政敵宇文胄、尉遲炯等的叛亂。
楊素戎馬一生,征戰無數,未有敗績。他曾任大司徒、太尉等職,與高潁共同擔任宰相一職。高潁廢黜後他獨任宰相,兼有文武大略,在隋朝的幾次對外戰爭楊素屢任主帥,百戰百勝,因功加上柱國,封越國公。在對突厥戰役中他獨出心裁地改為騎兵方陣,突厥人大喜以為正中下懷,不想楊素突然指揮軍隊趁敵人沒有擺好陣就殺過去,將突厥殺得大敗。他曾親自深入敵陣,巧妙地組織包圍戰,全殲突厥軍隊。在平南陳時,他率水軍緣江而下,所向披靡,陳**民以為是“江神”再世。在平定江南叛亂時,如同摧枯拉朽,一個月即凱旋而歸。但此人老奸巨滑,奸邪不正,參與楊廣弑父和平定楊諒叛亂,篡位得逞,恃功驕橫於一時,讒害了不少的忠良之士,他進封為楚王。606年,楊素病死(傳聞是被楊廣毒死的)。後來其子楊玄感謀反失敗,楊素子孫皆被誅殺。
李密:★★★★
字玄邃,京兆長安人,名門之後,隋末瓦崗義軍首領,著名軍事家、戰略家。“多籌算,才兼文武,誌氣雄遠,常以濟物為己任”(《隋書.李密列傳》)。李密與越國公楊素意見如故,其學識深深折服楊素,楊素之子楊玄感也傾心結納,二人結下生死之交。楊玄感起義謀反,以為李密謀主,並問計於李密。李密根據當時情況提出的一個可行的戰略計劃,這就是著名的“李密三策”。隻不過楊玄感錯誤地選擇了下計。“襲取東都,以號令四方”的下策,在形式大好的前提下,屢次喪失良機,終因長期屯兵堅城之下,被從遼東等地回師的隋軍主力鎮壓。幾經周折,李密投奔翟讓領導的瓦崗義軍。李密在為翟讓提出了一個戰略計劃,他說:“今兵眾既多,糧無所出,若曠日持久,則人馬困敝,大敵一臨,死亡無日。未若直趣滎陽,休兵館穀,待士馬肥充,然可與人爭利”(《隋書.李密列傳》)。隋煬帝命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大使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其精銳萬餘前往鎮壓。翟讓心中大懼,欲率軍遠避其鋒。被李密勸阻,李密指揮正確,一舉殲滅張須陀,取得了瓦崗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瓦崗軍隨後乘勝攻占軍事重鎮滎陽城,為奪取糧倉。
在瓦崗軍的勝利發展中,李密以他的軍事才能,為瓦崗軍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軍中有了很高的威望,於是翟讓等就推李密為主,號為魏公。李密推辭不接受,在眾將領一再請求下,李密才同意稱公。李密的瓦崗軍沉浮於風雲變換的隋唐之際,李密的有謀無膽最終葬送了瓦崗軍的大好形勢。《新唐書》雲:或稱密似項羽,非也。羽興五年霸天下,密連兵數十百戰不能取東都。始玄感亂,密首勸取關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然禮賢得士,乃田橫徒歟,賢陳涉遠矣!噫,使密不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於時雲。
==================================================================================
〓★〓隋朝沒有入選的名將的特別說明:
■長孫晟:北魏名臣,官拜太師。自幼練就一身好武藝,尤其擅長彈射。曾和西突厥沙體略可汗切磋武功,深得可汗喜愛。他充分利用了西突厥4個可汗並存的弱點,向隋文帝楊堅獻策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策略是大隋朝征服西突厥的主要策略。公元582年,攝圖率40萬大軍分4路南侵,被長孫晟的離間計擊敗,尤其是長孫晟參讚的西路軍不戰而屈人之兵,坐山觀虎鬥。迫使攝圖向大隋稱臣。攝圖死後,長孫晟把玩兩虎,讓攝圖二子互相殘殺,並設計誘使可汗染幹跟隨自己到隋朝投誠。公元600年,利用西突厥再次內亂,以征剿和招降兩手策略配合楊廣、楊諒、史萬歲的大軍徹底解決了西突厥問題。綜觀長孫晟的整個冒險生涯,更多的是通過外交、謀略反間手段,而不是直接指揮千軍萬馬的作戰,所以列為名將有些牽強。
■韓擒虎:字子通,一個似乎讓人很難取舍的名將,隋朝名將。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隋書.韓擒虎列傳》)曾率五百精騎偷渡長江,直取健康,生擒陳後主。韓擒虎與賀若弼並為滅陳名將,卻先後兩次爭功,有失大將風度,這與元朝的伯顏、阿術二人相比,實在是差之千裏。
韓擒虎的勝利如果不是賀若弼在鍾山牽製陳軍主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他軍紀不嚴,放縱士兵,淫汙陳後主的後宮。
更主要的是韓擒虎僅僅官拜為廬州兵馬總管(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軍長,充其量也隻是個集團軍司令。),他不可能對整個戰局起到什麽全局性的指導作用,都是別人(楊素、高?)畫好圈了,他遵照執行一下而已。賀若弼同理,生活極其奢靡,在鍾山損兵折將。
■張須陀:隋朝名將,早年隨史萬歲鎮壓羌人叛亂,其主要軍事活動是主持鎮壓長白山王薄起義和其他農民軍都取得輝煌的勝利,但是接下來征剿瓦崗寨,麵對軍事家李密時,“須陀勇而無謀,兵又驟勝,既驕且狠,可一戰而擒。”在大海寺附近被瓦崗軍包圍,張須陀為了救出手下,殺了個四進四出,但沒有用,隋兵已經全部潰散,張須陀仰天道:“兵敗如此,何麵見天子乎”(《隋書.張須陀列傳》)?遂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所部官兵盡夜號哭,數日不止。張須陀死後,隋朝再無良將矣。隋唐名將太多了,勇而無謀的張須陀隻得放棄了。
■來護兒:字崇善,東漢中郎將來歙的十八世孫,隋朝名將。在平定楊玄感的叛亂中戰功顯赫,但東征高麗的平壤戰役中,他不聽勸阻率精銳甲士4萬人,直趨平壤城下,高麗軍在外城的空寺中設伏兵,來護兒縱兵入城大肆搶掠,隊伍亂不成軍。高麗的伏兵趁機殺出,隋軍大敗,傷亡慘重,來護兒僅率殘兵數千逃出城外,這是他的一大汙點。
■竇建德:隋末唐初河北起義軍前期領袖。“義伏鄉閭,盜據河朔,撫馭士卒,招集賢良。中絕世充,終斬化及,不殺徐蓋,生還神通,沉機英斷,靡不有初。及宋正本、王伏寶被讒見害,淩敬、曹氏陳謀不行,遂至亡滅,鮮克有終矣”(《舊唐書.竇建德列傳》)。他率領的農民軍由弱到強,將大隋的江山攪得七零八落,但在反唐過程中,其最後的敗亡曆程已凸顯了他在軍事指揮上的僵化,不虛心。
(文中資料及觀點係作者的博覽群書而編撰引證的或為個人觀點結論,僅供參考之用,文章係原創編撰,版權歸作者彭誌文所有,轉載請署名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