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那封信,如同捧著一顆才從火中取出的一顆栗子似的,覺得好燙手。迫不及待地拆開信,眼睛盯在信中的一段話上:“如果奉王瑤為高麗國主,你們要議和納貢,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那樣,你真心想議和,就應該親自來……。”
看到這裏,李芳遠的手有點發抖了,多肉的臉也刷地發白了。“親自來?”什麽意思?要我奉我父親廢掉的王瑤為主?想起當年高麗的改朝換代,他心裏不由有點害怕了。
他能去嗎?一去準成階下囚。他真後悔當初的魯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隻是如今後悔也晚了。他真把朱高熾給恨死了。算是怕了你,服了你,自認打仗打不贏你,連向你議和也不成,把生路堵得死死的,可叫我怎麽辦?又怕又恨的他,想起了前一段時間叫囂著要將北平軍趕出高麗的貴族們,要不是他們施加壓力,我怎麽會犯這種錯誤。
真恨不得殺他們幾個,方解心頭之恨。如今人家是大軍壓境,這幫人有的甚至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當初為什麽要受到這幫人的威脅!!!
當他糊裏糊塗送走李讓時,心裏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生路已經斷了,人家壓根兒就不跟你議和。
當李芳遠意識到自己的議和夢已破滅了時,朱高熾的攻擊目標已直指元山和開城,準備兩線作戰了。
元山處於海邊,是高麗的一個軍港,開城也是一樣。不過這兩個地方一丟。則在板門店駐守的李叔蕃難保,那麽漢城也就危在旦夕了。
在北平軍未到。隻是傳來進攻的消息的時候,元山的守將已嚇破了膽。早早地逃跑了。倒是有一個副將頗有些骨氣,他毅然挑起了守護的擔子,火速組織全城軍民,加固城牆,修築防禦工事;又發動老百姓廣聚糧食,做好堅守的準備。
高麗沒有像明軍那樣的火炮和開花彈,就算是有蒙元時留下的幾門蒙古炮,對於大麵積的作戰也構不成威脅。所以水軍對於從陸上進攻的北平軍隊,特別是騎兵。基本上沒有什麽用處。
風聲越來越緊。當傳聞城西麵六十裏的馬轉裏,出現有北平軍的先遣騎兵時,那副將沉不住氣了。他也算是個從戰爭中打出來的軍人,從北平軍隊勢如破竹的攻勢,已料定這元山城內區區幾千士兵,絕對不是其的敵手。何況主將出逃,民心渙散,軍心不振,城是守不住的。這個副將很清晰的認清這個形勢。但投降的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每一個再垃圾的國家,總能產生幾個有骨氣的人,無論在那個時空都一樣。不過這種拿雞蛋去跟敵人的石頭碰的事情。他看出來了,也代表很多人都看出來了,之前的那個元山守將就是如此。當然,想要逃跑的絕對不止那個主將一個人。
死當然是很容易的。莫說死一個,就是死上幾百幾千。也不是難事。[.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隻是這幾千士兵,都願意跟他這個副將一道去死嗎。
望著手下將士慌亂的身影和表情,這個副將的心陡然涼了。他知道士氣不振是個事實,他本身就是個帶兵的,士兵們都聽他的。他對守城都不抱信心,這城還能守得住嗎?但是留在他麵前唯一的路,就是以自己的死,表示對城的堅守,表示對漢城朝廷的堅貞。
他十分無奈,也十分堅決。
時間在這種悲壯的氣氛中緩緩流過。靜靜的夜裏,寥廓的空間,已不隻流動著風聲和樹枝搖擺的沙沙聲。靜夜開始鬧起來了。隱隱有馬的嘶鳴和嗚嗚的號角聲。人們開始有一隻耳朵在注意著窗外,注意窗外那引人心悸的動靜。
那副將是清清楚楚聽到了。也明白城外正在發生什麽。
但他不動聲色,他知道很快就會有人來證實他心裏的判斷的。果然,有軍官來報:北平軍已到城下!副將聽罷,麵無表情,極淡然地一笑,緩緩地說:“本將知道了。你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他明白,底下的軍士們說不定早與北平軍溝通,用不著攻城,說不定就有人敞開城門迎接了。
白天他將士卒們的表現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那種慌亂和對自己這個堅持作戰的副將是那麽的憤恨,這一切他都知道,也預料到有如今的這個結果,士卒們陰奉陽違,雖然當著自己的麵還是作出抗敵的準備,但是實際上已經定了投降的打算。他在這個城池裏,可能唯一能指揮動的,就是自己的親兵了。
……頃刻之間,城裏一片人嘶馬叫的混亂聲。北平軍進城了!當淡淡的朝陽映在城樓時,那員副將矗立在自己的崗位上,冷冷的拔起腰間的鋼刀,向自己身後為數不多的人笑了笑,往前奔去,但是瞬間就淹沒在大軍的潮水之中。
他在開始就知道結果,隻是盡一個作為臣子的本分而已,這種自殺一般的結果,隻是在高麗半島上展現了那麽一小下,就迅速的消失不見了,沒有人記得這個副將的名字,也不會有人嘉獎他,也不會有人表彰他,更不會有人為他而感到光榮,這也可能就是高麗的寡情之處吧。
陳亨一進城,就看到了這幅情景,還未來得及阻攔,那副將就丟掉了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崇尚英雄,是每個軍人都有的豪情,唯一悼念這名副將的,也隻有他的敵人,陳亨很崇敬地給他的遺體行禮致敬。並命令手下將其厚葬,冷冷地朝站在一旁的降將看去,不由在心裏發感歎,自己從大明的正規軍當了叛軍,現在又在侵略別的國家,這場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麽呢?為什麽自己現在厭惡投降自己的人,反而有些同情反抗自己的人呢?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麽?
元山等地的相繼失守。不過是不足一個來月的功夫!對於近在漢城的李芳遠來說,已算是滅頂之災。(.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將全部的命運。押在一個李叔蕃的身上。
李叔蕃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將,也算是他李氏家族的人。沒有投降被叛軍,而危害自己家族的理由,在幾年前,也正是李叔蕃的幫助,他才驅逐了李芳幹,使他的地位穩固,才有了如今顯赫的兵權。
把勝利的賭注全押在李叔蕃身上的李芳遠,將七萬精銳部隊的統帥權全交給他,讓他屯軍板門店一線。為了加強板門店駐軍的實力。他又將從大田、大邱和光州抽出兵力安排在這裏。自己則做好撤退往光州的準備,以為後軍。這樣,他可以暫時過他的醉生夢死的日子。不過這一切部署,都通過韓庚源源不斷的提供給了大明錦衣衛外事局。
在板門店,李叔蕃是統帥,他仍然像在開始時布置的那樣,虛張聲勢地拉開了迎敵的架子,將所率的七萬精兵羅列在山中布防,將戰船停靠岸邊。防備方明謙的偷襲,二來可以利用遠程的兵器,組亂陸上臨近岸邊的北平軍。
在繼續南下的過程中,必然與高麗軍有一場大的決戰。這是朱高熾和金忠早就意料到的。這場大決戰會發生在什麽時候的什麽地方呢?現在既然有李叔蕃統帥近八萬陸軍和四萬水軍,堵在板門店一線之間,且都是高麗軍的精銳。這場大決戰是非打不可的了。
況且,要順利地奪取板門店。就必須加快消滅高麗軍的有生力量。麵對著如此龐大的精銳部隊,不去消滅。又更待何時?自開始打仗以來,雖說一路攻城掠地,卻不曾打過什麽硬仗,部隊吃得好,養息得好,正是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的時候,是該打大仗的時候了。
朱高熾隻是在平壤稍作停留,就揮師南下至沙裏院,實際上也就是要攻打板門店,與高麗軍軍決一死戰。他仍然是一貫的戰術,立足於打硬仗,卻著眼於智取。他了解到高麗軍不守城,專門進山而守的情況後,明白正麵進攻必有大的傷亡,而且未必有絕對的取勝把握。
他不想被高麗大軍拖死在板門店,於是,當他兵臨沙裏院後,即與金忠如此這般地密謀策劃了一番,之後便大事張揚地命令部隊準備油料、硫磺等物,又四處廣采木柴幹草,堆陣前,作出一副要進行火攻的架式,並放出風聲,幾天之內要放火燒山了。
李叔蕃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想到自己首當其衝,一心忙著做防備火攻的準備。倒是他們對於防止火攻有一定的套路,命令士卒不斷的在山中開辟出防火帶,準備層層阻擋火勢。那樣即使北平軍火攻成功,也可以阻擋火勢,還可以乘隙衝殺北平軍。
他可以無所謂準備,隻坐等北平軍攻來。這麽想著,不禁就放鬆下來,心裏暗笑不知道北平軍是哪個軍師出了這麽一個餿主意,在高麗半島放火倒是可行,但是放了火你怎麽衝殺,難道你們大明之人都不怕火嗎。
這天夜裏,平靜很久的高麗半島上突然刮起了東南風,海麵浪湧漸高,重重撞擊著戰艦,發出轟然的聲響,擊起丈多高的浪花,艦身搖晃得很厲害。
高麗在開城、江華島附近駐紮的水師是由李叔蕃的兒子李誌剛統帥,他有水上作戰的經驗。這天氣使他警惕起來。這是最好使用火攻的天氣,不過想到前幾天傳出的風聲,北平軍是要放火燒山,而且北平軍沒有水軍,大明的水師又在自己的身側被監視著。這才放下心來。
可是等他發現,已經晚了。朱高熾說是要放火燒山,怎麽能不知道燒山的難處。火勢很容易受到控製,但是他搜集放火材料也是有目的的。他將樹木編成大筏,將油料等易燃之物放在上麵,整個兒地變成火筏。
利用高麗水軍近岸的機會,趁著夜間將火筏推入海中,待到預定的距離後,將滿筏的柴草點著,順水放了下去,根本用不著人操縱。
就讓凶猛的水勢、風勢,將這一個個的火筏衝向高麗戰船。而北平大軍則是再也不理會高麗水師的下場。隻是在周圍埋伏,靜靜的等待著李叔蕃來救他的兒子。
李誌剛被驚醒後。一見這種凶險場麵,口裏剛喊出一聲不好。還沒來得及悟出什麽應變措施,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無數火團如同鬼怪一般,猛朝他的戰艦群闖來,火團闖到哪裏,哪裏的戰艦立時燃起了衝天大火。大火在風的驅趕下,又將鄰近的戰艦點著了。
其實高麗水師的船拉開的有一定距離,火勢雖然大,但是對於高麗船隊造成的損失卻並不大。不過火勢洶洶,在夜間透過黑暗可以傳出好遠,再加上朱高熾等人早就派了斥候一路搜捕高麗軍隊的斥候,使其遠處的陸軍不明白水師到底出了什麽事情,乍一看,還以為要全軍覆沒一般。
正當前麵的戰艦毀於大火之中的時候,而在板門店,李叔蕃也得到了水師遭遇火攻的消息,有心派遣斥候。但是隻見人出去,就是不見人回來,對於那裏的形勢更是一無所知,明知道有詐。但是李叔蕃就這一個兒子,萬一出了什麽事情,也等於要了他的半條命了。
咬咬牙。命令部將金不煥、韓成等人分別帶領本部人馬飛馳開城一線探明究竟,自己則是心焦如火的在那裏等待著消息。他是主帥,不能親自出戰。否則在山中駐紮的大軍將會軍心大亂,到時候會給北平軍可乘之機。
得不到救援,主帥李誌剛卻趁著亂,帶領著一部分戰船遁開。這一下,高麗水軍更亂了,許多戰艦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隻知道調轉頭就逃,惟恐逃之不及。
這時,方明謙已經發現了高麗水軍的動蕩,並沒有做出什麽意圖,隻是稍微指揮自己的船隊前移一點。高麗水軍已經嚇得魂飛魄散,隻是丟盔棄甲地逃跑了。
對於從板門店派出的援兵,朱高熾早有所料,早有弓箭手沿路埋伏,用密集的箭矢射向前來觀察敵情的高麗軍。不知有多少兵卒,死在北平軍的箭下,但這不是目的,在阻止高麗軍近前的過程中,早有從韓金國等處挑選出來的降卒,混入到金不煥、韓成的隊伍之中,隨後往山內退去。
李誌剛連夜逃出開城、江華島一線,順勢在仁川附近收攏殘兵,暗自慶幸明軍的水師沒有參與這次襲擊,要不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一直到離國都漢城十五裏地的永登浦,才駐了下來。驚魂未定的他,隻顧逃命要緊,也顧不得享受、休息,就忙進入漢城要求麵見李芳遠,稟明軍情。正好這時李叔蕃從板門店派來的信使也趕到了。一見李芳遠就痛哭流涕,奏請大王立即遷移國都往光州。
雖然連自己的損失還不清楚,但是李誌剛已經看得很明白了,板門店距離國都太近,如果水路攔不住,如果明軍和北平軍稍微聯合,那麽高麗就日薄西山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後撤,和敵人拉開距離。
李芳遠聽罷,想了想,覺得這也是條出路,再加上原先就有這個打算,便說:“那我們就去光州吧。”
就這樣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水軍連夜啟程趕往羅州群島,那裏依據木浦、鹹平和莞州等地,島嶼眾多,水勢複雜,易守難攻,以拱衛光州。而李芳遠則帶著禁衛軍往廣州而去,卻將守衛漢城的責任留給了李舒這個文人。留下了近七千的兵馬。
一應的糧草早已經運走了一部分,可是剩下的還很多,隻要李舒堅守不出,就算是兵臨城下相信也能守上一段時日,而李芳遠已經派人繞道日本前往大明,寧願稱臣不稱王,也要將自己的地位保住,否則,李氏家族肯定有滅族之災。
李芳遠的如意算盤打的不錯,但卻將李叔蕃給害苦了,當聽到信使過來告知國君李芳遠已經南下光州的消息,還在思慮對策的李叔蕃不由口吐鮮血,他沒有想到自己在板門店如此艱苦,而國君卻將自己的後背交給了隻率領七千兵卒的文人,如果北平軍知道這個消息,全線作戰,非要繞過自己,那麽守護在板門店的大軍,將斷絕糧草,沒有後援,成為正兒八經的孤軍作戰,自古以來,孤軍作戰的下場隻有一條,那就是死路。
特別他的兒子李誌剛也是主要倡議者之意,這讓李叔蕃十分難受,難道自己擔心的兒子,就那麽的不把自己老子的命放在心上嗎?看看莽莽連接著的山脈,再想想自己的下場,李叔蕃的心思竟然有了絕望的念頭。
必死之心已定,那就沒有什麽可怕的,終歸他李叔蕃是效忠而死的,穩了一下心神,傳令一定要嚴守這個秘密,同時讓眾將約束手下的將士不得出山,不與北平軍正式交戰,企圖拖延時間,也是為了國君的安全撤離,也是為了自己再能苟延殘喘。(未完待續。。)
看到這裏,李芳遠的手有點發抖了,多肉的臉也刷地發白了。“親自來?”什麽意思?要我奉我父親廢掉的王瑤為主?想起當年高麗的改朝換代,他心裏不由有點害怕了。
他能去嗎?一去準成階下囚。他真後悔當初的魯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隻是如今後悔也晚了。他真把朱高熾給恨死了。算是怕了你,服了你,自認打仗打不贏你,連向你議和也不成,把生路堵得死死的,可叫我怎麽辦?又怕又恨的他,想起了前一段時間叫囂著要將北平軍趕出高麗的貴族們,要不是他們施加壓力,我怎麽會犯這種錯誤。
真恨不得殺他們幾個,方解心頭之恨。如今人家是大軍壓境,這幫人有的甚至已經做好了投降的準備。當初為什麽要受到這幫人的威脅!!!
當他糊裏糊塗送走李讓時,心裏才恍然大悟:自己的生路已經斷了,人家壓根兒就不跟你議和。
當李芳遠意識到自己的議和夢已破滅了時,朱高熾的攻擊目標已直指元山和開城,準備兩線作戰了。
元山處於海邊,是高麗的一個軍港,開城也是一樣。不過這兩個地方一丟。則在板門店駐守的李叔蕃難保,那麽漢城也就危在旦夕了。
在北平軍未到。隻是傳來進攻的消息的時候,元山的守將已嚇破了膽。早早地逃跑了。倒是有一個副將頗有些骨氣,他毅然挑起了守護的擔子,火速組織全城軍民,加固城牆,修築防禦工事;又發動老百姓廣聚糧食,做好堅守的準備。
高麗沒有像明軍那樣的火炮和開花彈,就算是有蒙元時留下的幾門蒙古炮,對於大麵積的作戰也構不成威脅。所以水軍對於從陸上進攻的北平軍隊,特別是騎兵。基本上沒有什麽用處。
風聲越來越緊。當傳聞城西麵六十裏的馬轉裏,出現有北平軍的先遣騎兵時,那副將沉不住氣了。他也算是個從戰爭中打出來的軍人,從北平軍隊勢如破竹的攻勢,已料定這元山城內區區幾千士兵,絕對不是其的敵手。何況主將出逃,民心渙散,軍心不振,城是守不住的。這個副將很清晰的認清這個形勢。但投降的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每一個再垃圾的國家,總能產生幾個有骨氣的人,無論在那個時空都一樣。不過這種拿雞蛋去跟敵人的石頭碰的事情。他看出來了,也代表很多人都看出來了,之前的那個元山守將就是如此。當然,想要逃跑的絕對不止那個主將一個人。
死當然是很容易的。莫說死一個,就是死上幾百幾千。也不是難事。[.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隻是這幾千士兵,都願意跟他這個副將一道去死嗎。
望著手下將士慌亂的身影和表情,這個副將的心陡然涼了。他知道士氣不振是個事實,他本身就是個帶兵的,士兵們都聽他的。他對守城都不抱信心,這城還能守得住嗎?但是留在他麵前唯一的路,就是以自己的死,表示對城的堅守,表示對漢城朝廷的堅貞。
他十分無奈,也十分堅決。
時間在這種悲壯的氣氛中緩緩流過。靜靜的夜裏,寥廓的空間,已不隻流動著風聲和樹枝搖擺的沙沙聲。靜夜開始鬧起來了。隱隱有馬的嘶鳴和嗚嗚的號角聲。人們開始有一隻耳朵在注意著窗外,注意窗外那引人心悸的動靜。
那副將是清清楚楚聽到了。也明白城外正在發生什麽。
但他不動聲色,他知道很快就會有人來證實他心裏的判斷的。果然,有軍官來報:北平軍已到城下!副將聽罷,麵無表情,極淡然地一笑,緩緩地說:“本將知道了。你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他明白,底下的軍士們說不定早與北平軍溝通,用不著攻城,說不定就有人敞開城門迎接了。
白天他將士卒們的表現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那種慌亂和對自己這個堅持作戰的副將是那麽的憤恨,這一切他都知道,也預料到有如今的這個結果,士卒們陰奉陽違,雖然當著自己的麵還是作出抗敵的準備,但是實際上已經定了投降的打算。他在這個城池裏,可能唯一能指揮動的,就是自己的親兵了。
……頃刻之間,城裏一片人嘶馬叫的混亂聲。北平軍進城了!當淡淡的朝陽映在城樓時,那員副將矗立在自己的崗位上,冷冷的拔起腰間的鋼刀,向自己身後為數不多的人笑了笑,往前奔去,但是瞬間就淹沒在大軍的潮水之中。
他在開始就知道結果,隻是盡一個作為臣子的本分而已,這種自殺一般的結果,隻是在高麗半島上展現了那麽一小下,就迅速的消失不見了,沒有人記得這個副將的名字,也不會有人嘉獎他,也不會有人表彰他,更不會有人為他而感到光榮,這也可能就是高麗的寡情之處吧。
陳亨一進城,就看到了這幅情景,還未來得及阻攔,那副將就丟掉了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
崇尚英雄,是每個軍人都有的豪情,唯一悼念這名副將的,也隻有他的敵人,陳亨很崇敬地給他的遺體行禮致敬。並命令手下將其厚葬,冷冷地朝站在一旁的降將看去,不由在心裏發感歎,自己從大明的正規軍當了叛軍,現在又在侵略別的國家,這場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麽呢?為什麽自己現在厭惡投降自己的人,反而有些同情反抗自己的人呢?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麽?
元山等地的相繼失守。不過是不足一個來月的功夫!對於近在漢城的李芳遠來說,已算是滅頂之災。(.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將全部的命運。押在一個李叔蕃的身上。
李叔蕃是他手下的第一大將,也算是他李氏家族的人。沒有投降被叛軍,而危害自己家族的理由,在幾年前,也正是李叔蕃的幫助,他才驅逐了李芳幹,使他的地位穩固,才有了如今顯赫的兵權。
把勝利的賭注全押在李叔蕃身上的李芳遠,將七萬精銳部隊的統帥權全交給他,讓他屯軍板門店一線。為了加強板門店駐軍的實力。他又將從大田、大邱和光州抽出兵力安排在這裏。自己則做好撤退往光州的準備,以為後軍。這樣,他可以暫時過他的醉生夢死的日子。不過這一切部署,都通過韓庚源源不斷的提供給了大明錦衣衛外事局。
在板門店,李叔蕃是統帥,他仍然像在開始時布置的那樣,虛張聲勢地拉開了迎敵的架子,將所率的七萬精兵羅列在山中布防,將戰船停靠岸邊。防備方明謙的偷襲,二來可以利用遠程的兵器,組亂陸上臨近岸邊的北平軍。
在繼續南下的過程中,必然與高麗軍有一場大的決戰。這是朱高熾和金忠早就意料到的。這場大決戰會發生在什麽時候的什麽地方呢?現在既然有李叔蕃統帥近八萬陸軍和四萬水軍,堵在板門店一線之間,且都是高麗軍的精銳。這場大決戰是非打不可的了。
況且,要順利地奪取板門店。就必須加快消滅高麗軍的有生力量。麵對著如此龐大的精銳部隊,不去消滅。又更待何時?自開始打仗以來,雖說一路攻城掠地,卻不曾打過什麽硬仗,部隊吃得好,養息得好,正是兵強馬壯、士氣高昂的時候,是該打大仗的時候了。
朱高熾隻是在平壤稍作停留,就揮師南下至沙裏院,實際上也就是要攻打板門店,與高麗軍軍決一死戰。他仍然是一貫的戰術,立足於打硬仗,卻著眼於智取。他了解到高麗軍不守城,專門進山而守的情況後,明白正麵進攻必有大的傷亡,而且未必有絕對的取勝把握。
他不想被高麗大軍拖死在板門店,於是,當他兵臨沙裏院後,即與金忠如此這般地密謀策劃了一番,之後便大事張揚地命令部隊準備油料、硫磺等物,又四處廣采木柴幹草,堆陣前,作出一副要進行火攻的架式,並放出風聲,幾天之內要放火燒山了。
李叔蕃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想到自己首當其衝,一心忙著做防備火攻的準備。倒是他們對於防止火攻有一定的套路,命令士卒不斷的在山中開辟出防火帶,準備層層阻擋火勢。那樣即使北平軍火攻成功,也可以阻擋火勢,還可以乘隙衝殺北平軍。
他可以無所謂準備,隻坐等北平軍攻來。這麽想著,不禁就放鬆下來,心裏暗笑不知道北平軍是哪個軍師出了這麽一個餿主意,在高麗半島放火倒是可行,但是放了火你怎麽衝殺,難道你們大明之人都不怕火嗎。
這天夜裏,平靜很久的高麗半島上突然刮起了東南風,海麵浪湧漸高,重重撞擊著戰艦,發出轟然的聲響,擊起丈多高的浪花,艦身搖晃得很厲害。
高麗在開城、江華島附近駐紮的水師是由李叔蕃的兒子李誌剛統帥,他有水上作戰的經驗。這天氣使他警惕起來。這是最好使用火攻的天氣,不過想到前幾天傳出的風聲,北平軍是要放火燒山,而且北平軍沒有水軍,大明的水師又在自己的身側被監視著。這才放下心來。
可是等他發現,已經晚了。朱高熾說是要放火燒山,怎麽能不知道燒山的難處。火勢很容易受到控製,但是他搜集放火材料也是有目的的。他將樹木編成大筏,將油料等易燃之物放在上麵,整個兒地變成火筏。
利用高麗水軍近岸的機會,趁著夜間將火筏推入海中,待到預定的距離後,將滿筏的柴草點著,順水放了下去,根本用不著人操縱。
就讓凶猛的水勢、風勢,將這一個個的火筏衝向高麗戰船。而北平大軍則是再也不理會高麗水師的下場。隻是在周圍埋伏,靜靜的等待著李叔蕃來救他的兒子。
李誌剛被驚醒後。一見這種凶險場麵,口裏剛喊出一聲不好。還沒來得及悟出什麽應變措施,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那無數火團如同鬼怪一般,猛朝他的戰艦群闖來,火團闖到哪裏,哪裏的戰艦立時燃起了衝天大火。大火在風的驅趕下,又將鄰近的戰艦點著了。
其實高麗水師的船拉開的有一定距離,火勢雖然大,但是對於高麗船隊造成的損失卻並不大。不過火勢洶洶,在夜間透過黑暗可以傳出好遠,再加上朱高熾等人早就派了斥候一路搜捕高麗軍隊的斥候,使其遠處的陸軍不明白水師到底出了什麽事情,乍一看,還以為要全軍覆沒一般。
正當前麵的戰艦毀於大火之中的時候,而在板門店,李叔蕃也得到了水師遭遇火攻的消息,有心派遣斥候。但是隻見人出去,就是不見人回來,對於那裏的形勢更是一無所知,明知道有詐。但是李叔蕃就這一個兒子,萬一出了什麽事情,也等於要了他的半條命了。
咬咬牙。命令部將金不煥、韓成等人分別帶領本部人馬飛馳開城一線探明究竟,自己則是心焦如火的在那裏等待著消息。他是主帥,不能親自出戰。否則在山中駐紮的大軍將會軍心大亂,到時候會給北平軍可乘之機。
得不到救援,主帥李誌剛卻趁著亂,帶領著一部分戰船遁開。這一下,高麗水軍更亂了,許多戰艦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隻知道調轉頭就逃,惟恐逃之不及。
這時,方明謙已經發現了高麗水軍的動蕩,並沒有做出什麽意圖,隻是稍微指揮自己的船隊前移一點。高麗水軍已經嚇得魂飛魄散,隻是丟盔棄甲地逃跑了。
對於從板門店派出的援兵,朱高熾早有所料,早有弓箭手沿路埋伏,用密集的箭矢射向前來觀察敵情的高麗軍。不知有多少兵卒,死在北平軍的箭下,但這不是目的,在阻止高麗軍近前的過程中,早有從韓金國等處挑選出來的降卒,混入到金不煥、韓成的隊伍之中,隨後往山內退去。
李誌剛連夜逃出開城、江華島一線,順勢在仁川附近收攏殘兵,暗自慶幸明軍的水師沒有參與這次襲擊,要不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一直到離國都漢城十五裏地的永登浦,才駐了下來。驚魂未定的他,隻顧逃命要緊,也顧不得享受、休息,就忙進入漢城要求麵見李芳遠,稟明軍情。正好這時李叔蕃從板門店派來的信使也趕到了。一見李芳遠就痛哭流涕,奏請大王立即遷移國都往光州。
雖然連自己的損失還不清楚,但是李誌剛已經看得很明白了,板門店距離國都太近,如果水路攔不住,如果明軍和北平軍稍微聯合,那麽高麗就日薄西山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後撤,和敵人拉開距離。
李芳遠聽罷,想了想,覺得這也是條出路,再加上原先就有這個打算,便說:“那我們就去光州吧。”
就這樣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水軍連夜啟程趕往羅州群島,那裏依據木浦、鹹平和莞州等地,島嶼眾多,水勢複雜,易守難攻,以拱衛光州。而李芳遠則帶著禁衛軍往廣州而去,卻將守衛漢城的責任留給了李舒這個文人。留下了近七千的兵馬。
一應的糧草早已經運走了一部分,可是剩下的還很多,隻要李舒堅守不出,就算是兵臨城下相信也能守上一段時日,而李芳遠已經派人繞道日本前往大明,寧願稱臣不稱王,也要將自己的地位保住,否則,李氏家族肯定有滅族之災。
李芳遠的如意算盤打的不錯,但卻將李叔蕃給害苦了,當聽到信使過來告知國君李芳遠已經南下光州的消息,還在思慮對策的李叔蕃不由口吐鮮血,他沒有想到自己在板門店如此艱苦,而國君卻將自己的後背交給了隻率領七千兵卒的文人,如果北平軍知道這個消息,全線作戰,非要繞過自己,那麽守護在板門店的大軍,將斷絕糧草,沒有後援,成為正兒八經的孤軍作戰,自古以來,孤軍作戰的下場隻有一條,那就是死路。
特別他的兒子李誌剛也是主要倡議者之意,這讓李叔蕃十分難受,難道自己擔心的兒子,就那麽的不把自己老子的命放在心上嗎?看看莽莽連接著的山脈,再想想自己的下場,李叔蕃的心思竟然有了絕望的念頭。
必死之心已定,那就沒有什麽可怕的,終歸他李叔蕃是效忠而死的,穩了一下心神,傳令一定要嚴守這個秘密,同時讓眾將約束手下的將士不得出山,不與北平軍正式交戰,企圖拖延時間,也是為了國君的安全撤離,也是為了自己再能苟延殘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