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雲光寺後方知此寺位於崇山峻嶺之間,虛無縹緲之中,若非跟著定邊法師一道,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這塊人間仙境的。到了寺院後兩天,定邊命魏成賢帶了十多個身手不凡的小和尚終日舞刀弄棒,有時定邊法師親自指點武術,別看他那一大把年紀,丈把高的牆頭,廟屋簷瓦,大樹枝杈……他輕輕一跳,便如飛燕淩空踮了上去。


    魏成賢見師傅慈祥友善,仗義方正,便將關於朱瞻垠被人追殺的事情說了一遍,定邊不動聲色,隻說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類的佛門禪語。過了幾日,定邊要到西安一帶雲遊,魏成賢求師傅帶他一道,居然得到許諾。到西安後,魏成賢見到處貼著通緝自己主人的告示,心中怒火萬丈,對於追殺他們的人恨之人骨。


    但也因此推測,朱瞻垠一定在潛逃中,他相信公子爺絕頂機靈,不會輕易被捉,一定咽不下這口氣,說不定有朝一日會報此仇,他也知道朱瞻垠這次的目的地在哪裏,所以這次回到寺廟中後,就準備出去雲遊,到鳳陽城找公子爺,看能不能碰到。


    “定邊法師是一位善惡分明的高僧,”一直沒說話的杏兒突然說道,“他四海雲遊,見多識廣,他肯收留被你這個危險人物,可見法師樂善好施,疾惡如仇。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求定邊法師指點迷津,商量如何與追兵周旋,如何潛入合肥,又如何找世子呢?”


    “對!杏兒說的在理。師傅是高山打鼓,名聲在外,不少名山古刹的主持與師傅都有交往。是一定會給咱們幾條錦囊妙計的。”


    “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麽定了,明日一早就去求教長老。”朱瞻垠端起茶碗,與魏成賢以茶代酒相碰,然後一仰脖子,咕嘟咕嘟喝幹了。


    ~~~~~~~~~~~~~~~~~~~~~~可~惡~的~分~割~線~~~~~~~~~~~~~~~~~~~~~~~~~~~~~~


    都察院僉都禦史鄧宇一回到京城,就有人告訴他。皇上的生病了,太醫院的禦醫們用了多劑藥方不起效應,弄得徹醫們惶恐不安,束手無策。


    隻是五十多歲,還不算高齡的朱元璋真的病了,為心悸隱痛和燥熱症困擾了二十多天,慌得大臣們惴惴不安,每日清晨便趕到午門外等候,早朝的文武官員在左右掖門外整齊地排好了隊列。一片肅穆。在清晨的涼風中默默地期待著。


    但是有幾個例行早朝的日子都過去了,還是不見皇上上朝接見群臣,但是聽說鄧宇從陝西回來了,還是破例在禦書房宣召鄧宇覲見。


    因為這件事關係著他多年以來的原則問題,無論出現什麽情況,朱元璋幾乎都沒有對朱家的皇族動過手。而且都是以寬容、寬鬆為本。


    但是這次卻的確觸動了他的底限,那就是對朱高熾第四個兒子的通緝令的發布,羅永輝的死。可大可小的一個指揮使,經過陝西、寧夏、肅州、涼州與陝西行都司的調查,一致認為,羅永輝的死牽涉到了朱瞻垠。


    而且朱瞻垠擅離燕王所屬,沒有經過朝廷詔令,就擅自回歸大明的行為,也極大的觸動了朝廷大臣的底限,在陝西都司和陝西行都司、陝西總督的一直要求下,內閣同意了對朱瞻垠的通緝問題,但是在朱元璋的強調下。隻能活捉,不能有性命之憂。


    這是朱元璋多年來,第一次對於皇室中人批複這樣的奏折。所以他想對於陝西等地的情況多了解一點,這些光憑借錦衣衛和錦衣衛有些不夠,他還想聽聽剛從陝西回來的僉都禦史鄧宇怎麽說。


    很微妙的一種情況,在朱元璋把陝西布政司布政使、陝西行都司指揮使都召回京師的情況下,陝西的官員還能腔調一致的對一個皇族的態度如此強硬,這不能不讓朱元璋感興趣。


    朱元璋在禦書房召見僉都禦史鄧宇、又敕錦衣衛指揮使鐵鉉、刑部尚書邱建興等一同覲見。


    鄧宇見皇上的精神很好,氣色也不錯,便將巡視陝西情形繪聲繪色地奏呈一番。皇帝全神貫注地聽著,偶爾打斷說,這事兒已經知道了,說說別的。當鄧宇說到朱瞻垠私自回國被羅永輝指揮使發現後滅口一案,朱元璋聽得特別認真。


    “等等,鄧愛卿,你說關於朱瞻垠滅口羅永輝一案,現在陝西已經認定了嗎?”


    “啟奏皇上,首先,派出西北的之人,特別是皇族之人,若非皇命,不得返回,就算是有奔喪、喜事、喬遷之類必回的借口,也要提前三個月報給宗人府備案,這是定律,何況陝西總督並秦王已經查詢過宗人府,並未有此類備案,且世子朱高熾在京,而朱瞻垠家眷基本都在西北,所以沒有類似理由返回大明,若是追究,輕者圈禁,重者死罪,這已經是公認的,所以陝西官員認為其行為對羅指揮使構成滅口,有充足的理由。”


    “就這麽確信,哪天羅永輝所見之人,就是朱瞻垠嗎?”


    “是……皇上,不但有錦衣衛的旁證,而且朱瞻垠當初有拜帖還在羅宅之中,並羅指揮使的家人形容其樣貌,並按圖畫像,九成是朱瞻垠本人。”


    “通緝令已經發出,可有什麽結果!”


    “回稟皇上,臣乃是去陝西視事,並不方便插手當地政務,何況通緝令由皇上批複,由內閣親自核發,微臣並未有意見,所以不方便查詢。”


    “你們找到朱高熾的下落了嗎?”朱元璋看向鐵鉉,並問道:“讓他上個折子,向朕說明一下,看他還要不要這個兒子。”


    鐵鉉聞言,卻是早有準備,拱手奏道:“皇上,燕王世子已經在鎮江。而且見到太子了,關於此事,臣也曾經告知,但是他說,一律按照大明律執行,他毫無怨言,而且皇上聖明。絕對會給他一個公道的。”


    “他倒是滑頭,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也不放在心上,也不怕大法昭昭,朕按律處斬朱瞻垠!”


    “這個世子倒是沒有說,隻是說最近忙於幫助太子處理鎮江遺留問題,所以不曾有空考慮家事……。”


    “哼!”朱元璋冷笑一聲,朱高熾這個時候提到太子之事,無非是讓自己看在自己幫太子善後的麵子上,變相為其子開脫。這一點恐怕鐵鉉都能聽出來,何況是他。


    “可是據錦衣衛錦衣衛陝西司的人早上的稟報,朱瞻垠曾經在西安出現過,並且是在秦王府中,聽說是受了傷,被秦王府的人所救。現在又下落不明了。”


    朱元璋屏聲靜氣,聽他說。


    “……據說秦王府管家周寶在涼州遇見……!”鐵鉉一五一十的將事情說出來,將所收到的消息加上自己的分析。基本上將朱瞻垠的遭遇說的八九不離十,倒也算是難得。


    “此時秦王府都沒有一個說法嗎?”


    “秦王府已經將那個管家逐出秦王府,雖然是逐出,但是仍舊將部分生意交給這個周寶,這個周寶目前正在往肅州的路上,錦衣衛的人正在嚴密監視。”


    “大膽!”朱元璋被激怒了,“秦王就這麽一個處置方法?”


    鄧宇與邱建興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這本是他們倆昨晚商量到半夜的方略,以邱建興的意見,將秦王府管家周寶參與走私與可能是受秦王指使的情形向皇帝直言不諱。鄧宇認為不妥。秦王朱樉雖然貪財,但是辦事小心,他們一直尚未握有實據。即使是周寶走私的事情也是一種推論,錦衣衛可能知道,但是並不知道皇上知道不知道,萬一皇上不知道的話,得罪了錦衣衛,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太好的決定。


    此事斷難一時搞清,光憑流言蜚語,捕風捉影,就貿然向皇上回奏,風險太大。決不可意氣用事,輕舉妄動。最後決定以迂回的辦法先端出秦王府對待周寶之事的曖昧態度,進而讓皇上順藤摸瓜,鬆土刨根,那樣結果會更好一點。他們商定,將周寶發現朱瞻垠的事情,含糊其辭地奏明聖上,伺機而動。


    鄧宇被皇上的震怒懵了神。而這邊鐵鉉卻看出來他們想說神馬,馬上卻坦然朗聲回奏道:“啟稟皇上,此周寶乃是秦王幼年的玩伴,之所以網開一麵,或許有些許情分在內也不一定。!”


    鄧宇和邱建興兩人眉頭一跳,雖然未曾對視,但是彼此心裏都是有些駭然,他們沒有想到鐵鉉身為錦衣衛指揮使,竟然公然為秦王開脫,如此以來,兩個人商議好的後續準備彈劾秦王走私的事情,也無從下口了。


    朱元璋掃視了兩人一眼,吩咐道:“朕這次召見幾位愛卿,有幾件事情想要知道,第一,那就是關於朱瞻垠案子進展的情況,這個剛才鄧愛卿已經說了,下麵,就是關於刑部通緝之事,此時有關皇族尊嚴,通緝令的事情,朕之前有過詔諭,隻在西北,以陝西為界河,其他地方就不要發了,以免引起其他皇室之人的反應,這一點,邱愛卿要注意了。”


    邱建興拱手領命,當然他也不想多事,礙於老同僚的邀請,準備就秦王之事發難,現在隻好作罷,皇上明顯現在沒有興趣知道。而鐵鉉態度模棱兩可,還是少說話的好。


    稍後,朱元璋又吩咐了幾句,倒是這次召見,關心朱瞻垠的事情多了一點,聽到沒有進展後,就讓鄧宇和邱建興回去了。


    隻留下鐵鉉一個人,半晌,朱元璋才悠然長歎一聲:“這個朱瞻垠到底在哪裏,他手裏有什麽東西,倒是引起內地如此多的反應呢?”


    鐵鉉默然不語,礙於通訊上的問題,兩個人現在都不知道燕王去世的消息,也不知道現在西方的局勢到了如此地步,當然,在朱高熙和朱高燧沒有穩定好局勢之前,他們也不會亂招惹大明本土,隻是用財力和最近多年來累計的人脈,盡量拖延事情被大明朝廷知道的時間,以達到他們生米做成熟飯的目的。


    事情就這麽奇妙。幾方麵陷入了僵局,但是這些不是主要的,問題是,隻有朱瞻垠把謎底揭開,有些事情才能豁然開朗,這一點是正在逃亡的朱瞻垠是沒有想到的。


    而此刻的朱瞻垠,已經通過定邊大師的關係。三人騎上三匹快馬,晝夜兼程趕往合肥了。為了安全無虞,定邊法師給杏兒改作男裝。同時從一位洛陽相交甚深的知縣那裏,為他三人請來了三張路引,用的都是化名。交待他們到合肥後去明教寺找妙空和尚,自會安置妥帖的。一再叮囑他們不要四處走動,在明教寺耐心等待,自會有人引他們去見所要見的人。


    船緩緩地由巢湖折入南淝河,再有一個多時辰使可抵達合肥古城了。


    朱瞻垠放下窗簾。盤膝默坐。


    等來到合肥城已經十天,還不見定邊法師到來。他與魏成賢喬裝和尚寄宿在明教寺客房。住持妙妙和尚因他們是赤腳僧定邊介紹來的,視為上客,禮儀照顧十分周到,每日必備上等齋飯款待。他們開始還頗覺素齋香純可口,胃口很好;三天之後。便覺得腸胃整天空空吃不飽,特別是魏成賢,幾天不見葷。酒。饞得百不耐煩,熬不住了。可定邊僧曾再三交待他們不得出寺招搖,以防被人認出惹了麻煩,一定要耐守佛門,忍一時七情六欲。


    合肥離南京隻數百裏,倘若稍有粗疏,很可能露出破綻。朱瞻垠尚能忍耐佛界清苦煎熬,勸魏成賢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還沒說完。魏成賢便不耐煩地粗著嗓門喊道:“餓其肌膚,空乏其身。你就知道文縐縐地念這些勞什子書上的話。畫餅怎能充饑?咱都好幾天沒沾葷沒喝酒了,整天窩在這高台上。饞也饞死了熬也熬死了。當初咱到雲光寺,喝酒吃肉,定邊大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倒好,真的當起素和尚來了。”恰好杏兒到寺裏來,她身著男裝,戴學士巾穿青布衫足登粉底鞋,手拿著折扇,一副風流瀟灑的書生模樣。她住在明教寺對麵九獅橋附近的逍遙津客棧,時而到寺裏來與他們會麵。


    “杏兒,下次上寺裏來,偷偷包上兩斤鹵肉,”朱瞻垠悄悄地戲德說,“大虎饞得熬不住了。”


    “小兄弟,還有一斤酒。”魏成賢拍拍杏兒的肩膀,杏兒不好意思地紅起臉來。


    “那不行,”朱瞻垠說,“酒氣熏天難能掩住,妙妙法師怪罪下來多不好。”


    “哎,要不這樣,”魏成賢眼珠子一轉,“咱脫去袈裟罩上青衫,戴上方巾,一起到街上逛逛,順便到酒樓吃飽喝足。”


    “可是……定邊法師交待我們……”


    “那也無妨,隻此一次,下不為例,小心一點就是。”


    朱瞻垠、杏兒經不住魏成賢的執拗蠻纏,於是改了俗裝,混在熙熙攘攘的香客中出了山門,沿著寺廟三十三級青石台階來到寺前廣場。這明教寺的建築與京師及全國各府縣廟宇有所不同,殿宇亭園建立在一座高出平地一丈五尺高百丈見方的平台上。


    這其間有一段傳奇故事。合肥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魏吳爭奪合肥,鏖戰多年。建安十三年,吳主孫權乘赤壁大捷的雄風親自領兵圍攻合肥,與魏兵激戰百日,未能攻破。建安二十年,孫權又發兵十萬,再圍合肥,在明教寺北僅百步之遙的逍遙津擺開戰場。魏將張遼勇不可擋,圍住孫權,吳將淩統等力戰護衛,才得單騎突圍,馬至逍遙橋見橋已斷,孫權急拍奇駿,淩空飛騰,躍過斷橋,脫險而去,逍遙橋從此便被稱作“飛騎橋”了。


    這明教寺基下之丈五高台,便是當年曹操的點將台,經兩次激戰之後,曹操命將士挑土壘台,成了土崗。選五百弓弩手日夜在此操練強駕。土崗陡削,環植鬆林,以隱士兵。談笑間,煙飛灰滅,人世滄桑,到了南朝梁武帝時,便在此高台上建了廟宇,唐大曆年間改名叫明教寺。


    朱瞻垠等走下明教寺,寺前廣場上人如蟻聚,沸聲嘈雜,拆字的、賣唱的、玩雜耍的、賣香火的、小攤雜物、各種小吃,熱鬧極了。靠近九獅橋,河沿上有家小小酒樓,藍幡高懸,繡著幾個白字:梨花酒家。他們從圍著一層層的人群邊繞過去,進了酒樓。酒樓的名字與梨花同名,勾起魏成賢一片情思,越發好感。他們在店小二的引導下,順著木板樓梯上了二樓,進了一間雅座。三麵開窗,南麵是九獅橋橫跨的金鬥河,幾隻畫舫停泊在河中;西窗外沿河小街,行人來往,遠方孤立突兀的大蜀山隱隱在目;東窗則俯臨明教寺前的廣場。坐定之後,魏成賢也不與朱瞻垠夫婦商議,點了一盤牛肉,一盤紅燒豬蹄,一盤銀魚炒蛋,一盤鹽水板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臣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受傷的害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受傷的害蟲並收藏臣權最新章節